專業之死:為何反知識會成為社會主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由此而生的危機?

中文書
人文社科
79折$ 300
3 /5
16位讀者評分
5
31%
4
12%
3
13%
2
25%
1
19%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6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0.5
|
2023/05/13
這本書的翻譯跟現在台灣的新聞報導一樣,滿滿PTT鄉民用語,讓人看不下去。已經重訂對岸的簡體中文版,希望看到比較正經的中文。現代人連寫書(何況還不是自己的書,只是個翻譯)都不能好好講話了嗎?新聞和翻譯都要服務於廣大鄉民而大量使用鄉民用語嗎?看書就是不想再看鄉民用語,想凈化心靈,結果又買到鄉民翻譯,台灣連書都快不能買了。想看正經一點的中文只能看簡中了嗎?
展開
user-img
4.0
|
2022/04/30
若把美國代換成台灣,一點兒也不違和。畢竟,「人」到哪都差不多⋯⋯

除了作者愛挖苦,部分正是因爲翻譯「日常用語化」,才讓我能津津有味地讀完,甚至笑出來。只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展開
user-img
3.5
|
2022/03/31
書評:專業之死:為何反知識會成為社會主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由此而生的危機?
The Death of Expertise: The Campaign Against Established Knowledge and Why it Matters

總評價: ★★★✫☆
----------------------------------------------
通用性: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度: ★★★✫☆
翻譯與排版: ★★★★☆
----------------------------------------------

【內容】
本書的論述起點,在應可從書名預期到的,例如網路「打破知識的寡占」加上「所有人都有發聲管道」後,增加了任何人有機會與專家在特定的「細分化題材」上對談的機會。甚至是因為熟悉了知識的可及性(網路、新聞、各種媒體),就對自己的能力與知識領域有有過大的評價。這部份主題有點類似另一本書「知識的假象」。不過本書的論述要比其合理完善。

整體來說,需要具備資訊判讀的能力,可惜這種能力很難速成。比較通用的大概是廣闊深厚的基礎知識材料的累積(需要時間,也是一般所謂專家之所以為專家的理由)、以及邏輯能力。

註:因目前搜尋引擎與大型網站的個人化能力(原供廣告導引)、及ID之朋友圈設定等聯動。目前各人在網路上接受到的資訊取樣,一開始就有偏頗。而很多人說對的、很多人在講的事、或由一群不知道正解的人投票選出的正解或使用的資源,不一定會是對的。

原書是以美國的現象為主,但在台灣也會有類似狀況。而書中後半亦提起了專家的範圍定義與適用性的議題。作者基於學界的立場能作的事,也有些篇幅放在美國大學的商用消費服務業化、學院專科之大學化、教授稱謂的氾濫化、及大學生稱謂的全民化。台灣在這部份也是類似的。這些都容易助長本書所言的專業之死(缺乏品管、與過大的自我評價)。


【實用價值】
屬於原則性的東西對大部份人都適用。不過看到這個書名去買的人,大概都多少都想過這些是怎麼回事。

不管是好的方面或壞的方面來說,內容相對於書名並沒有什麼意外性。

至於最近,比較具體而麻煩的是其與疫情及疫苗的關係。而且還經常會和民主制度與言論自由扯在一起。雖然有:「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有說(笨)話的權利」的名言,或言論自由。但基於生命安全,或更具體的在傳染病防治法規下(經民主制度產生),對醫療與疫情問題,不宜(即便是假借不是專家的專家)創造與散布一些奇怪的說法。可惜在這過程的確有本書所提的「專業以死」的無意偏誤、或蓄意誤導被混了進來。

在隨手轉傳一些有趣?令人意外的驚爆消息前(p.104),先多看多想一下。不是文字上看起來講得很順的東西,就是對的東西。雖然很諷刺的,寫得良好的文章、廣宣、簡報的一個很高的標準與目標,就是 Don’t make me (the audience) think。不要引起閱讀者任何的懷疑。


【翻譯與排版】
敘述順暢。原作者語調有一點嚴肅(帶有對社會的俯視角度)不過不是問題。

但翻譯的部份,則是有些過度翻譯。例如:樹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P.114)。傳達的意旨和原文差太多的話,容易變成重新創作。只是本書主旨,也沒有那麼難以理解或是精密,所以在這本書上這樣的作法還可接受。如果是對比較硬一點的書,這就很忌諱了。


----------------------------------------------
補註1:書評為對書之提論、延伸、評比、解析等;並非內容之摘選或學習心得。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9/10
原本想寫書評,
卻意外看到對翻譯的討論,
臨時決定轉彎。

就我個人的閱讀經驗來說,
這本書的譯文流暢好讀,
理解上並沒有太大的障礙。

對於「非文學類、非知識類」的書,
意譯反而要好讀得多。
展開
user-img
1.0
|
2021/08/08
原本以為只有我覺得翻譯很怪,特來看了一下評論,刻意地轉換成在台灣文化環境中較常見的詞彙立意是很好,不過卻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畢竟作者還是以當時美國文化為背景,強行轉換讓我不斷有混亂感。
展開
user-img
1.0
|
2021/07/05
劇透警告
又是一本書名就涵蓋一切的書,我對他的評價跟《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一樣,看完標題,就可以了。這本大概可以再看一下自序。

裡面提到了一些有用的說法,以及更多更多的冗言贅字去敘述他的觀點,以及各種有利於他的論點的舉例、還有錯誤以及過度延伸的事件。

自序中提到了一些不錯的觀點但是完全用錯位置,像是多數的人會把自己高估,但是專家又何嘗不是一樣?我可以看《真確》及《快思慢想》來知道更多關於認知偏誤,不是由一個門外漢大放厥詞。

在第三章對於高等教育做了許多批評,書中提到耶魯大學有學生在萬聖節時裝扮成對少數裔歧視性的裝扮,而舍監老師的夫人居然是回復要他們裝作沒看到就好了,這很明顯是錯誤的行為,但他卻因為後續學生對於教授的反擊當作是學生沒大沒小或是不尊重老師,當然學生情緒上的反應的確是錯的,但這不也是說了像這些專業根本就不是協調以及擔任照顧者的人,根本就不該擔任舍監嗎?

後續還有提到『**大學生呼籲要學生治校,卻又堅持大家把他們當小孩子看待**』(P.153),其實我沒有看到他是哪裡有提到這兩點,但是我想可能是他們要求”舍監“要去管理及處理萬聖節裝扮的事吧?但這不是本來就是舍監的職責嗎?你看到有人在咖啡館抽菸,要求店員去處理,難道這就代表你是個小孩沒能力處理事情?有些人本來就要有他應做的職責,我實在無法理解這件事情哪裡有問題了。

教師評鑑是用來讓教授知道自己的教學上面有什麼問題,被衍伸成為教育變成資本主義,學生變成消費者,可以對於教授指指點點,但是教授本來就不一定適合教學,會研究不等於會教書。難道要說沒當過總統就不對於政府的行為指指點點,一定要打過NBA才可以當球評?



最後,我認為作者他也是犯了他自己說的,自以為高談闊論但是其實內容空洞,何其悲哀。作者在一開始說的"民眾對於專家指指點點",而他在書中不也是做了相同的事情,對於媒體業、網路這些它根本不熟悉的東西評頭論足?

同樣的討論類型的書《令人著迷的生與死》就好很多,沒有過多的預設立場,更有條理的分析。
展開
user-img
2.0
|
2021/05/13
非常糟糕的翻譯版本。很多自以為幽默的流行詞彙卻詞不達意,影響原文口氣讓人以為在閱讀網路文章,擾亂閱讀思緒和品質。讀了兩章後無法再繼續,上網買了英文原文版,順暢很多內容也很好。建議英文能力不錯的直接看原文。
展開
user-img
2.0
|
2021/03/04
翻譯品質有待商榷,過度帶入自以為親切或接地氣辭彙如"比扯鈴還扯" ,"出包" "台北101",易造成閱讀中斷及無謂的障礙甚至,已經陷入書中實質內容指謫的對象.
展開
user-img
3.0
|
2020/01/19
個人對這本書的觀後感十分複雜,此書本來是一本對現今社會,尤其是民主社會很有啟發的書,卻因為翻譯毀了七成。不得不說這本書的翻譯很糟,可以理解譯者擅自用某些名詞來讓台灣的讀者有更多的共鳴,我感受到了,但卻也不得不說也因為這樣會讓人出戲到不行,本來前面在講美國的事,卻突然跑出甚麼「好聲音」,很突兀。

撇除翻譯部分,這本書雖是以美國社會為觀察及撰寫,但是跟台灣的狀況易有幾分類似,民主社會的養成大不易,書中提到的假新聞、假研究、假訊息等,在目前的台灣社會可說見怪不怪。台灣的民主素養,雖然是有待改進的空間,但是如果每個人都能拋棄書中的所講的弊端並自省,相信台灣的民主制度及素養會相當成熟。
展開
user-img
2.0
|
2019/06/27
原本應該是本不錯的好書。不得不說翻譯毀了這本書,不喜歡譯者擅自以臺式用語來翻譯作者的文意和舉例。看到觀落陰、小鮮肉、XX好聲音、那英、庾承慶等人名和用詞讓讀者不僅讓人出戲,也不斷感到困惑作者原本用詞到底為何,這真的是原文嗎..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6/16
劇透警告
p.34
過去幾十年來,公共空間日益被搶占位置,這群人多為自學,「無師自通」的他們既鄙視正規教育,也不把實務經驗放在眼裡。「如果要有經驗才能當總統,」漫畫家兼作家Scott Adams曾發了一則推特:「那請你隨便聽一個執政課題,我都能請頂尖的專家在一小時內幫我惡補到會。」



近年,美國的川普和各國的政治都有這股「素人從政」的風氣。別說是在各自領域獨領風騷的菁英,就連平凡如我老爸,都能在看過新聞後對政治能口若懸河,說得好像他來執政都做得更好。

p.39
政治學者Richard Hofstadter說:「在原始的美國夢裡,相信一般人可以變得無所不能。世人普遍的想法是,他可以不靠太多特別的準備,就從事某種職業或出任官員。但到了今天,他已經知道自己連早餐都沒辦法自己做,因為他欠缺專門的工具和設備,也沒有能操作這些工具設備的相關知識。等到他他坐下來吃買來的早餐,看今天的報紙時,他又會發現老實說,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判斷報紙中所講到的大部分議題是對是錯,畢竟他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

法學教授Ilya Somin說:「政府的規模與複雜程度已造成知識不足的選民無力監督或評價政府在許多活動上的表現好壞。在如此產生出來的政體當中,民眾將無法負責任且有效率實踐自身的民權。」



因此,一個人不需「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因為他沒有足夠時間深入並系統化了解所有議題。他只消關心某幾個議題,付出足夠的時間鑽研,並深度認識並形成自己個人的專業意見,並付諸實踐在該議題的公共政策制定的討論上。

p.51
金錢援助他國絕對不是只有弊沒有利的政策,因為援助有很多種類,不是只有給錢,很多外援給的是實物或產品。美國政府會向民間廠商採購從食物到軍機等各式各樣的產品,然後送到要援助的國家去,而這中間就能創造出國內更多的就業機會。



事實上,台灣的援外金金額,用GDP的比例計算,都遠小於美日。那麼台灣的金錢外交,是否改成捐贈實物,比起白花花的銀子,對國內更有幫助?

p.55
2009年,全美航空一架班機在紐約起飛爬升時遭到雁群撞擊,兩具引擎都失去動力,這時駕駛艙中有兩位駕駛,其中專業較強,飛行時數也更多的機長說了句「我來」,然後就順利導引飛機迫降在哈德遜河面上,史稱「哈德遜河奇蹟」,畢竟最後機上所有機組與乘客都安然無恙。

有改編成電影。這是專家(菁英主義)的一次勝利,但書中還是列舉了許多專家出槌的例子。p.241就舉了一個例子:國二少女質疑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的學術見解,最後成功推翻對方數十載學術積累的研究成果,僅僅是靠Google這樣的神兵利器。

p.63
誰是專家?
物理學家Werner Heisenberg說:「知道那些錯誤最好不能犯,知道如何避免犯這些錯誤的人就是專家。」他的同事Niels Bohr則說:「誰把一個領域內能犯的錯誤通通集滿,誰就是那麼領域的專家。」




顯然後者就是「三折肱而成良醫」的概念。兩句話其實並不衝突,因為能集滿所有錯誤的人,往往就變成知道以後如何避免這些錯誤的人。

p.78
確認偏誤,指的是人有一種傾向是會去留意跟我們成見相符的資訊,接納能強化我們固有看法的事實,然後忽視對我們想法構成威脅的資訊。




存在主義認為,意識本身在感知到事物之前,並不存在。因為意識總是在察覺事物,這個事物固然來自我們所處的環境,但我們自己也能決定想察覺什麼事物,我們會注意到對自己比較重要的事物。所以確認偏誤是天性,但會對事實的判斷造成威脅。

p.90
「奧坎的剃刀」(Occam's Razor),奧坎是中世紀一名僧侶,他提倡一個觀點:思考問題,我們永遠要先從最單純的角度切入,視需求再打蛇隨棍上,慢慢增加思考的複雜程度。



因為若是兩個都能解釋的理論,比較複雜的那個往往多了理論所預設存在的事物(Ontology),較簡單的少了預設的假定,也就少了另一個不確定性,是以兩者中較簡單的理論勝出。神創論和演化論相比,演化論少了上帝這個Ontology,所以較單純,根據Occam's Razor,演化論優於神創論。

p.130
在過往,教授會期待得到學生的敬重,但曾幾何時,他們的專業只不過是學生付錢買來的商品,解答也只是一種服務而已。自認為是付錢的大爺,學生自然部會對象老師開口要答要有太多的顧忌,他們懶得考慮師長的休息時間,甚至不怕問出一些蠢問題。




學校成為學店,不再是追求學術和知識的殿堂,反而淪落成為販售學歷或文憑的商業組織,在這歪風之下,這是必然的趨勢。然而,當知識變得如此普及的狀況下,學校的價值和使用方式是否也要經歷某種程度的轉型呢?

諷刺短片Alternative Math也揭露教育面臨的一些問題。

p.182
在各種看不到解決之道的問題之中,其中一項是維基的內容覆蓋顯著失衡:維基在寶可夢跟A騙取性相關的磁條包山包海,但對於女性小說家或非洲撒哈拉以南的介紹則相當含糊。

維基條目朝「技術性、西方與男性感興趣的主題」傾斜,所以若遇到所需要的資訊很具體,特別是沒有爭議的時候,維基可以很成功彙整大量的資訊。

一旦事情牽扯到一絲政治立場,事情就會變得難以想像。像維基中關於沙林毒氣的條目,就是兩派角力的戰場,主要是一邊認為敘利亞政府用了這樣的化武去對付自己的百姓,而另一邊則認為沒有這回事。政治力一介入,連基本的科學都難以倖免於難。




這就是大英百科能勝過維基百科的突破口。

p.317
人會看倡議的人是誰,而改變對某種立場的看法。Jimmy Kimmel在脫口秀節目中,街上隨機攔人,然後問路人他們青睞希拉蕊或川普所提出的稅改方案,但受訪者不知道兩份方案的內容對調了。受訪者的答案會因為法案封面上的名字而改變。這證實選民有興趣的是候選人及其人格特質,至於他們的證件則是次要的。



民主若是奠基在選民根本不知道候選人有誰、候選人的政見是什麼的情況下,那麼這樣的民主就會有點危險。這真切的發生在上一次選市議員和市長身上,我發現選舉公報上我不認識的市議員候選人一坨拉股,而我也很難相信,真的有選民真的認識每一個候選人,遑論他們的政見。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6/08
劇透警告
我們常聽到"學者治國"這句話,其實隱含著貶意。
背後的意思其實是,我們讓象牙塔內的"專家"用教科書內的理論,來制定日常生活的大小政策,常給人一種脫離現實的感覺。最著名的例子,大概就是主導教育改革的李遠哲吧。很多人將教改越改越亂歸因在李遠哲身上,很明顯的,是一般人民對專業的不信任。

專業為何越來越不值錢?甚至被到了被唾棄,圍攻的地步?書中歸納了一些重要的原因:
1.誤認民主就是大家的意見都等值。因為一人一票,所以沒有誰的意見更了不起。
2.人的思考習慣"確認偏誤"。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加深自己的意識形態。
3.高等教育門檻的降低(人人可念大學),學生是顧客要以學生為上,也間接地讓專業跌價。既然人人可在大學畢業,你碩士、博士或教授也沒比我多厲害。
4.網路資訊的氾濫,也導致專家的知識跌價。當我隨時都能查到專家程度的知識量,那專家又比我厲害多少。
5.24小時的新聞播放造成新聞必須新、快、多,也使得資訊量增加,更難在短時間內查證其真偽。當民眾一天到晚被資訊轟炸,也漸漸對資訊麻木。
6.最後是專家本身也會犯錯!如何能讓人信服?

作者在書中一一反駁以上論點:
1.民主在投票的時的確是票票等值,但不代表每個人的意見都同樣重要,這是兩回事。選舉時我們選出代表我們的代議士為人民服務,不就代表有些不被大多數認同的代議士被淘汰?如果票票等值,那是不是每個人說要出來選都能成為代議士呢?很明顯這是兩回事吧。但民主不代表每個人都意見都同樣重要這點,卻常被誤解。
2.在"真確"這本書提到的,人們對自己的無知,其實非常的無知。我們對自己知識的正確性有超乎機率的信心,也造成很多確認偏誤的產生。而跟網路資訊的爆炸一加成,太多的真假虛實資訊讓我們放棄查證,我們對知識的掌握度又更低了。
3.大學的數量又大增,怕招生不到學生,再加上把學生當成顧客,也因此無法要求學生(哪個公司敢再教育顧客的呢?)。產生的後果就是,大學端製造了很多沒有大學應有程度的人從大學畢業。但這些自以為是的人卻因為大學學歷,以為自己與專家並沒有差別多少。
4.雖然網路上的資訊量爆炸,但專家仍有不能取代的地位,因為專家要擔任"守門人"的角色。你如何從真假虛實的資訊中分辨真偽,如果你沒有專家某方面的知識量與淵博?新聞說美國科學期刊指出吃鳳梨可以治飛蚊症,你相信還是不相信?結果專家出來打臉所謂的美國科學期刊原文是一個野雞期刊,沒有點數連維基百科也查不到,查了內文發現錯誤百出。而一般民眾如何得知其真假?
5.原本記者也應該是守門人的角色,為了每天的新聞真實性而查證,做出對讀者負責的新聞。但因為新聞節目的改變,從每天1小時到24小時不停播放,求快、求新、求獨家的風格也讓新聞失去原本的角色。而新聞台因廣告商或持有者特定的立場,更難做到中立。解決的方法是人民要去抵制假新聞,學會查證,而這也需要專家的協助。
6.專家也是人,當然也會錯。但專家跟一般民眾相比,錯的機率少很多。而科學就是雖然還是會錯誤,但會依據科學的態度持續的修正,讓下次的答案更準確。而專家與行政官僚間並不是投幣機,專家的意見投入,好的政策輸出。官僚體制還是加入各種考量,常常專家的意見會被改成四不像或拋至腦後,有時候政策錯誤不見得是專家意見的錯誤。再者,科學的存在是為了解釋過去,而不是預測未來。
相比而言,民眾的知識量不足(大學畢業也不見得有大學程度),在茫茫知識大海中(新聞與網路的推波助瀾),但又堅持己見(習慣於確認偏誤),也因此造成專家意見的不被重視。如何能結束這亂象?看完書之後覺得最重要的是,民眾要學會查證!
查證所謂的專家到底是真的還是空有虛名,查證所謂的新聞是真的還是置入式廣告,每個民眾都做著專家做的事,而不是自認為專家,自然專業就不死,社會就不會反智了。但這也有賴專家出來與民眾溝通,做知識資訊的守門人,分辨真偽。這樣民主也才能穩固,不被挑起意識形態的爭執而失去真理。
展開
user-img
2.0
|
2019/05/21
內容有點淺、重複的重點不斷鬼打牆,刻意台式翻譯看了有些不自在
展開
user-img
2.5
|
2019/02/24
我不喜歡這本書的台式翻譯,這本書就是在講專業之死,但譯者擅自設定讀者讀到某些美國的名詞不會知道,因此不如用差不多的台灣名詞去代換,但如果是個專業的譯者應該要照翻,然後用譯者註幫助讀者聊解,我覺得這種翻譯法,這基本上是對書名的諷刺。
展開
user-img
5.0
|
2018/11/09
  數千年來,素人與專家建立起互信互賴的關係。農業專家出產糧食,改良生產技術;狩獵專家專研狩獵技術,並提供各種物資;醫療專家知道什麼植物有毒,什麼植物能夠治療身體。素人沒有相關的知識,因此必須信任,必須仰賴專家。而專家也必須仰賴素人的勞力,或是一部分(該領域)素人的其他專業。
  作者從四個面向,解剖專業之死的內幕,人性、教育、網路、媒體,多種因素交織成現代專家地位劇降,素人掌握話語聲量的亂象。
  閱讀本書,就像在看著電視脫口秀一般,幽默風趣,卻又刀刀見骨,話中不時帶著諷刺,用網路用語來說——超嘴的!

  為了讓版面簡潔,中間一大段就砍掉了,不過至於媒體,倒是可以稍微提一下,美國的媒體其實跟台灣是一個樣的,整天狗仔別人、不查證新聞等等,一個原因是新聞媒體從以前一週幾個小時變成每日24小時播報,記者沒時間萃取新聞,只得隨便塞東西報導,並且為了收視率,經常只報導腥羶色的新聞,還有其他因素所造成。而作者身為「專家」,秉持者不干涉、不擅自評論他人專業的理念,對媒體的批評顯得保留許多,他說記者可能也想報導好,只是常識不足,有沒時間——但他顯然忽略為了錢出賣自己靈魂的記者,專門撰寫假新聞卻口氣狂妄;或者是大部分的記者,雖然也想報導好新聞,卻被高層逼迫、威脅,只得報導爛新聞、假新聞的記者。作者顯然忽略了高層的影響力。

  大致來說,這本書的可讀性非常高,尤其是台灣人還頗為適合讀的,因為台灣跟美國在這方面重疊性頗高,大概只有教育機構的構成比較有差,台灣主要還是公立大學為前端學校,相對娛樂化商業化程度較少(但還是有),而且作者的筆法真的相當有趣,雖然是嚴肅的議題,卻不沉悶,除了我所提到的,剩下的議題我就不贅述,想要看就去看本書吧!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