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涼夏家電
國文課大升級
國際毛巾日
戶外風格大賞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曬書市集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264)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5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
中文書
人文社科
黃良
高寶
|
2019/01/09
79
折$
276
放入購物車
5
/5
28位讀者評分
5
78%
4
18%
3
4%
2
0%
1
0%
立即評分
精選書評
月初
Lv.5
5.0
|
2019/02/25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看這本真人真事的非文學戰爭小說,心情就會很不好,所以一直極力避免閱讀這類似的文體,因為在閱讀時,被內容感染到情緒不好會想起戰爭引發的饑荒、疾病蔓延的慘況。而這部是柬埔寨五歲女孩黃良以前的回憶錄,在1975年柬埔寨被紅色高棉政權佔領,「柬共」這一詞讓人打從心底不待見的故事,好端端的國家竟然一夜之間化為煉獄,身為政府高官的女兒黃良,原本在金邊過著無憂而富足的生活,奈何一睡醒來就開始了漫長飢餓的步行生活。
黃良的敘述給人感覺是沒有未來可言,「我很遺憾你信以為真了,可是他們是騙人的。」高棉軍隊在一九七五年四月入侵金邊,人民被迫離家,士兵們說三天後就可以回家了,黃良深信不疑。爸爸於是很沉重地說出了上面這句話。她怎麼也沒想到這樣的話語會帶她走向悲慘的世界,文字裡我看見了哀傷、遇到苦難,瞧出掙扎與不堪,可是更多時候我們束手無策,每個人都想活下去,可是那些士兵卻不斷壓迫他們,洗腦他們的心智。我感覺自己好像回到以前小時候被某黨某組織以權威進行改造教育。
在新聞裡耳熟能詳的史實,很少有柬埔寨的故事讓全世界的人都知曉,直到類似黃良倖存者開始編寫過往後,我們慢慢地知道在遙遠的某個國家各個角落裡,也有悲慘的一群人,苦難在那,我們心痛卻無能為力。當我讀到最為憤怒的文字裡寫著:「建立一個沒有犯罪、沒有欺騙、沒有詭計、沒有西方影響的完美農業社會」這奸巧的哲學謬論讓人覺得諷刺。
政治讓人不苟同,可人心卻是難測。
>More
天海元淇
Lv.4
5.0
|
2018/10/17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試讀
有時候當我們義正嚴詞的抱怨生活的不公時,在世界的某一處有個孩子正因誤觸地雷而身首異處;有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的認定被別人背叛時,在某一個鄉村裡有個家庭正遭遇致命的土石流;有時候當我們痛恨自己被拘束無自由時,在某個國家的小巷裡有個女孩也許正經歷慘無人道的性虐;有時候當我們以為我們已經可憐到無法存活時,許多人正不著寸縷的沿街乞討……所以,幸福不只是一種感覺,也是一種比較出來的滋味。
1975年柬埔寨被紅色高棉政權佔領,一夜之間化為人間煉獄。身為政府高官的女兒,黃良在柬埔寨的首都金邊過著無憂而富足的生活──直到五歲。當紅色高棉軍隊入侵金邊。毀滅性的飢荒與疾病吞噬、碾碎千萬人民,黃良一家人被迫展開逃亡,流離失所。黃良的敘述有一種走過災難的平靜,但是那些深入骨髓的記憶卻是讓讀者揮之不去的夢魘。因為我們終將知道不只幸福如履薄冰,活著不遭受到侵犯已然是一種「大確幸」。
這個世界只有人會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傷害人,也只有人會假藉各種手段洗白美化自己骯髒污穢的動機,更只有人會恬不知恥的希望控制別人的思想,以獲取更大的利益。在《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當中我補只看到了殘酷的人吃人的世界,更看到了人不像人的卑微和無助。那些把百姓當作螻蟻的政權不是真的想要改造一個完美的理想社會,只是把鬥爭和勞改當作一種讓異議者屈服的手段。也許我們以為那些事件離我們很遠,但是我們應該不會忘記文化大革命、種族清洗以及宗教戰爭,這些看起來很熟悉的名詞就銘刻在歷史上,然後我們會記得與茉莉花、雨傘花以及太陽花的堅持。
對一個孩子來說,能夠健康成長,能夠滿足馬斯洛最低等的需求是基本的對生命的尊重,然而在戰地裡沒有這些應該是基本配備的幸福,只有把人壓榨到沒有利用價值,在赤化的世界裡,也只有均貧的表象和真相。主角的爸爸說:「我很遺憾你信以為真了,可是他們是騙人的。」這是一句沉痛的告白,因為我們都曾經天真的以為一切都會變好,然而我們後來都已經知道事情在還沒有發生之前才是最好的。
我很期待能夠看到男孩、女孩的成長,但是我們似乎只能感受到人在夾縫中的偏執、暴躁和明知錯誤卻不願承認的彆扭,我們也許會先被那些努力的讓自己不丟失高貴的人感動,然後緬懷他們生命中的各種印象。我們看到死亡、強暴、虐待、搶奪,也感受到不安、恐懼以及崩潰,然後我們害怕自己也會有那麼一天必須要拋下自尊的苟延殘喘,暗自的叩問自己能否禁得起嚴刑逼共,抑或徹底的放棄底限成為骯髒的靈魂。也許在事情還沒有發生時,我們都能逍遙恣意的指點江山,然而後來的我們可能只會在現實當中窩儾。
看著這本書其實並不是很開心的享受,因為我們可能會因為自己擁有的而慚愧,甚至羞恥於自己習以為常的浪費。但我著實慶幸我們都還擁有自由,並且希冀我們能繼續的保有這難能可貴的權利!在混亂中也許死亡比較容易,活著的人,只是還繼續流血和呼吸。所以我們都該珍惜當下所擁有的自由、平等以及富庶,希望能夠讓許多人保有這樣的生活。然而,我也希望都我們擁有的一切遭受威脅時,能夠有更多人願意站出來捍衛我們的理想。活著不只是因為還沒有死去,而是為了比活著更重要的事情拼命。
>More
全部書評
|
共28則書評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小d
Lv.4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3/10
劇透警告
很好的一本书
深入探讨了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对国家兴衰的影响。作者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强调了包容性制度与提取性制度的对比,指出只有建立公平、开放的政治与经济体系,国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书中提出的理论对理解现代国家的命运提供了深刻的视角,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開
Forest
Lv.5
追蹤書評人
5.0
|
2024/10/17
柬埔寨
柬埔寨在東南亞是一個極其沒有存在感的國家,然而它的四周強權環伺,不僅有越南虎視眈眈,更有自己人對自己人展開了無情的殺戮。當你了解了這一切,或許才會理解如今的加薩。
展開
秋天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19/04/12
看到《他們先殺了我父親》的書名,其實可以預想這並不是一本會讓人輕鬆讀完的書,作者黃良原本是政府高級官員的孩子,因為戰爭,原本無憂無慮的生活一夕之間消失了,從這個村子逃到另一個村子,是習以為常的事情,辛勞的工作更是生活日常,備受凌虐才能獲得一餐溫飽,這不僅是作者的回憶錄,也是那個年代的回憶錄,是動盪時代下的無奈經歷。
展開
月初
Lv.5
追蹤書評人
5.0
|
2019/02/25
劇透警告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看這本真人真事的非文學戰爭小說,心情就會很不好,所以一直極力避免閱讀這類似的文體,因為在閱讀時,被內容感染到情緒不好會想起戰爭引發的饑荒、疾病蔓延的慘況。而這部是柬埔寨五歲女孩黃良以前的回憶錄,在1975年柬埔寨被紅色高棉政權佔領,「柬共」這一詞讓人打從心底不待見的故事,好端端的國家竟然一夜之間化為煉獄,身為政府高官的女兒黃良,原本在金邊過著無憂而富足的生活,奈何一睡醒來就開始了漫長飢餓的步行生活。
黃良的敘述給人感覺是沒有未來可言,「我很遺憾你信以為真了,可是他們是騙人的。」高棉軍隊在一九七五年四月入侵金邊,人民被迫離家,士兵們說三天後就可以回家了,黃良深信不疑。爸爸於是很沉重地說出了上面這句話。她怎麼也沒想到這樣的話語會帶她走向悲慘的世界,文字裡我看見了哀傷、遇到苦難,瞧出掙扎與不堪,可是更多時候我們束手無策,每個人都想活下去,可是那些士兵卻不斷壓迫他們,洗腦他們的心智。我感覺自己好像回到以前小時候被某黨某組織以權威進行改造教育。
在新聞裡耳熟能詳的史實,很少有柬埔寨的故事讓全世界的人都知曉,直到類似黃良倖存者開始編寫過往後,我們慢慢地知道在遙遠的某個國家各個角落裡,也有悲慘的一群人,苦難在那,我們心痛卻無能為力。當我讀到最為憤怒的文字裡寫著:「建立一個沒有犯罪、沒有欺騙、沒有詭計、沒有西方影響的完美農業社會」這奸巧的哲學謬論讓人覺得諷刺。
政治讓人不苟同,可人心卻是難測。
展開
Julin
Lv.5
追蹤書評人
4.0
|
2019/01/23
無論是新聞報導,還是描寫或記錄戰爭的書籍,我們看到最大的受害者,往往不是居高位、出嘴決策的那群人,而是毫無選擇的平民老百姓,其中不乏被推到第一線的士兵,想Julin都已經這把年紀了,還是不明白為什麼總有些人能不顧一切、輕而易舉就挑起戰爭,稚齡的孩子又從何理解起?只是,不理解不代表可以置身戰爭外,透過良的眼睛所見的血淋淋例子,實在不勝枚舉。
顛沛流離,從這個村莊逃到另一個村落,竟然還不是最困難的事,當辛勞的工作仍舊不得溫飽,當十歲的孩子,必須承受新朋友對他吐口水和毆打的百般凌虐,才能夠得到食物讓家人飽餐,當家長們為了保護十多歲男孩不被徵召入伍,保護十多歲女孩不被士兵綁走欺侮,同意兩人祕密結婚,當拿起那把曾經用來傷害甚至殺害家人的槍,才能不再飢餓並成為家人的保護傘,一切的一切情何以堪。
書中所呈現的,不單單是一個五歲孩子飢餓難挨的煎熬,更深深刻劃出這孩子,在食物與良心間抉擇的苦痛、掙扎,蚱蜢、甲蟲、蟋蟀不算什麼,蛇、烏龜、老鼠、穿山甲,以及泡在萊姆汁裡的生兔肉片,也都不可怕,就連地上腐爛的樹葉,都不會被浪費,即使如此,慾望與理智仍舊不曾停止拉鋸,明明心存恐懼和罪惡感,還是忍不住在半夜爬起來,抓一把生米送進口中,慶幸家人甘冒被處罰的風險偷玉米……
因為是作者自身的兒時回憶,無論是羞愧、憤怒、難過還是喜悅,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情感極為真切,而且不需要回憶以外的著墨,就對現實的殘酷進行了最嚴厲的控訴,沒有人料想得到,一九七五年政權變換後,竟是這般遍地餓莩、民不聊生的慘況,所謂的平等只是一廂情願,所謂的不用為犯罪與腐敗煩惱也只是空想,空氣中瀰漫的是濃郁的死亡氣息,耳邊迴盪的是令人心痛的哭號。
由稚子的視角出發,以孩童的口吻陳述,《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娓娓道出一個個家庭是因何變得支離破碎,階級底層的人民求溫飽竟成了一種奢望,以及他們對政府的信任為何蕩然無存,也講述了人們最不願回顧、充滿傷痛的過往,我們看到孩子們是如何在環境的逼迫之下,一夕之間就得承擔起養家活口的責任,更看到時局對一整個世代的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那是一段誰都不想經歷的苦難年代,也是一個受詛咒的年代,即使到了今日,大時代的悲歌仍在世界各地吹奏著,但這本書透過孩子的回憶、經驗、情感與痛苦的本質,所講述出的點點滴滴,讓人在心疼不已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存在於家人間那份溫暖動人的凝聚力,和想要活下去、突破生命困境的堅韌毅力,獨一無二的敘事手法,牽引著讀者一頁接著一頁直到最後,也幫助讀者從中汲取來自希望的力量。
展開
Glenda
Lv.3
追蹤書評人
4.5
|
2019/01/22
劇透警告
在《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之前,歷史涵養不夠深的我,對「紅色高棉」可以說是一無所知,趁這機會好好上了一堂課。
人權工作者 Loung Ung (黃良) 以自身經歷撰寫的回憶錄,從小女孩「良」的視角描寫「紅色高棉」1975年至1978年那段在柬埔寨推行共產高壓統治的故事。
透過小女孩的眼中,充分看到在動盪時代下那一線之隔的生命脆弱與堅韌。
「良」,從嬌氣滿滿的小女孩,被迫一夜長大,儘管仍是有著難脫稚氣的任性,卻也在無情的命運中堅強成長;而在良的周遭,迫於紅色高棉士兵的高壓統治,也有著每日都上演著的生死離別。
相隔也才四十餘年,或許看著書的我們可以慶幸並未身處在那個時代,但更應該警惕自己權力腐化的可怕,更別忘了珍惜現下的幸福。
展開
瑞思成長筆記
Lv.1
追蹤書評人
4.0
|
2019/01/14
感動、感傷、難受。滿滿無奈的心沉重如石頭,不是假的,真實歷歷在目地,刻寫在歷史上。
那個時代,有人死於飢餓、食物中毒、瘧疾、被奪走貞潔而自我了斷的女孩、有能力造反的人會死、偷吃農作物的人會死,他們死了,他們不存在了,他們消失了。生活在這個黑暗時代,小女孩多麼希望這是噩夢一場,甦醒過來時,能夠回到從前,那個幸福的家庭,可以感受衣裳的時尚感,可以和姊妹們吵架,可以被哥哥逗著笑,總總的一切都好幸福。
展開
兔兔公主
Lv.2
追蹤書評人
4.5
|
2019/01/11
活下去不死,竟然是這麼艱難。
活下去,就是這樣艱難。不活,還比較容易。
看似平淡敘述的文字中卻飽含了強而有力的控訴,一段段的回憶彷彿再次撕開傷疤直視血淋淋的傷口,應是充滿歡笑的童年卻被士兵的鎗火覆蓋,作者用著平述的方式說著自己殘酷的一生,連同那種被逼到絕境衍生而出的貪婪、罪惡、顫抖的心聲,這是時代下的痛苦悲傷隱藏在平淡的後面,在閱讀的過程中彷彿鼓聲般次次震撼了我。
作者用她生存者的眼光回憶過往,不避諱的述說經歷的一切,一邊讀一邊佩服她的勇氣,艱難困苦的日子彷彿拋光石,一次次削薄的血肉與烈焰熾燃的心性正淬鍊出最美的鑽石,然而,光芒璀璨的背後,正是沒人願意再次經歷的過程。
展開
淘之樂多
Lv.7
追蹤書評人
5.0
|
2019/01/09
劇透警告
1975年,紅色高棉發動政變,推翻了朗諾政權,隨即佔領了金邊。柬共佔領金邊後,以美軍會轟炸為由逼城市居民離開,並強制人民下鄉勞動。在柬共掌權後,波爾布特推行共產主義,並進行極端的農業改革,然而卻導致了大饑荒,造成許多人民死亡。柬共統治期間還趁機進行政治清算,對象包括朗諾時期的政府官員以及高知識分子。
小說由黃良一家人在1975年4月離開金邊開始,黃良回憶年幼的自己跟著家人步行前往農村,一路上十分艱辛,糧食也不夠,當時年幼的黃良不懂為什麼必須離開家裡,為什麼紅色高棉士兵宣稱美軍會轟炸,但一路上卻沒看見美軍的飛機,連轟炸聲都聽不見。他們跟其他人一樣,被迫往農村移動,離家裡越來越遠,一路上非常辛苦,累了沒辦法好好休息,餓了也沒有足夠食物可以果腹。紅色高棉士兵宣稱需要曾為朗諾政權服務的人來替柬共做事,但之後才發現,原來一切都是政治清算的藉口。他們一家來到農村,無止盡的勞動,但食物卻不夠他們果腹,哥哥為了得到更多食物,不惜討好村長家的孩子。事情越來越糟,有天,父親被帶走了,後來哥哥們也被迫遷徙到其他地方,一家人無法再一起生活。到了1977年,良與珠離開落粒村,營地中的大姐同志告訴良,因為她很努力,所以特別讓她受訓成為士兵。就這樣,梁成為了童兵。士兵告訴他們越南人的邪惡行徑,也鼓勵他們告訴柬共是哪些人會私底下議論柬共。良在此時察覺,父親的死亡應該與反對柬共有關。
每回看到類似題材,都不禁慶幸自己生在承平年代,身處和平之地實在很難想像那樣的生活。一世安穩,歲月靜好,聽起來多平凡,但對每個身處戰火饑荒之中的人來說,是多奢侈的願望。衷心希望不要再有人挑起戰火,讓每個人都能好好的過每一天。
展開
曾畹鈞
Lv.5
追蹤書評人
4.0
|
2019/01/09
短短的文本,慢慢的閱讀,那偏執一刀一刮,難以理解。
一無所有,隱姓埋名是遷徙的開始,人性漸失,麻木不仁是遷徙的被動,良一家沿路縱使「絕對」聽命,還是難逃家破人亡的開始。
試讀本只是原著中的部分篇章,卻已經讓沈重穿過文字走入現實,幸好在作者簡介中發現還有這本書《幸運的孩子:柬埔寨的女兒與她遺留在故鄉的姐姐重逢》,人生總算還是有些可以期待的。
展開
夜越
Lv.4
追蹤書評人
3.0
|
2019/01/09
劇透警告
老實說講到柬埔寨我只會想到吳哥窟,畢竟共產主義最大代表就是中國和北韓其他的就東德吧!
女主角黃良當年只有5歲,在那個時候對小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應該只有吃飯、睡覺、玩樂世界就應該這麼單純才對,結果一夕間風雲變色,從吃好住好穿好掉到泥底裡。老實說我很佩服他父親,最一開始被迫從金邊遷徙時他應該就很清楚這一趟路自己是凶多吉少了,畢竟是政府高官絕對會被列為首要肅清對象,所以他一開始就謊報自己只是農民以求能生存(一上路就告誡子女,不要亂講話,問什麼就說自己是農民),而果不其然其他被柬共的人馬騙去登記就業的人通通被槍斃掉了。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護他的家人,人活著在怎麼樣都還是有希望的。
而女主角黃良是非常有求生意志的,從抹紅糖那個前置作業,確保能讓手指沾上更多糖粉,餓到受不了跑去開了全家人的米罐,抓了把生米吃掉,到被看上挑選他出來當女童兵想要訓練他拿槍上戰場,而這個時候他還不滿8歲。
赤化的過程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就是各種的愚民政策,雖然書裡沒有提到任何的暴動但一開始就讓原本住在農村的居民享受較高的待遇(他們能吃飽甚至村長家還會有剩飯,光這點我就想為了食物暴動了),被迫移居到新村子的人則是要拼死耕作種田,像黃良這種5歲年紀也要去菜園工作一整天,但還是吃不飽(食物被拿去換武器了)。這本回憶錄看了真的覺得能生長在和平的時代與國家真的很幸運。
展開
Josefina
Lv.4
追蹤書評人
5.0
|
2019/01/08
生活在臺灣,你或許很難想像,如今在這樣一個進步的時代,依然有著這麼多不公不義的事情正在發生,並且,我們無力阻止。這樣的書名直白地述說出深刻悲痛的不平之鳴,而令人不勝唏噓的是,這在當時,並不是個案。
作者黃良(Loung Ung)回憶起小時候遭逢的人間悲劇,她原本美麗的家園柬埔寨,在一九七五年,年僅五歲的黃良,她的生活一夕之間面目全非,安身立命的家園不再安全,竟是血色漫天。名副其實的紅色高棉。
作者黃良於2000年以英文撰寫出版本書,這不是一本小說,更像是一本回憶錄,它殘酷的令人不忍直視,卻又真實的讓人無法不接受它存在的事實。黃良述說當年,彷彿至今仍歷歷在目:史稱紅色高棉大屠殺的慘劇,赤柬高壓統治下的共產社會釀成數百萬柬埔寨人民死去。
本書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與口吻將事件一一敘說,且英文原文多以現在式描寫,目的是讓人有身歷其境之感。人人平等,紅色高棉喊出的那些口號看似能拯救人民於苦難之中、蘊藏著無限希望,但為何大家的生活只有越來越艱辛?至於說好的取消階級制度呢?人民永遠逃脫不開宿命。
2017年,本書翻拍成同名電影,由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執導。這本回憶錄和這部劇情長片,記錄著柬埔寨的歷史上的過去,雖不忍回首卻需要被世界上的其他人所看見與了解,警惕著人們不再重蹈覆轍。將糾纏柬埔寨人民數十載的陰暗噩夢攤開在陽光底下,有一日,陽光終會戰勝黑暗,擊退心底的恐懼,邁向更好的未來。
展開
天陽
Lv.6
追蹤書評人
4.5
|
2019/01/08
劇透警告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
是一句話,也是一本回憶錄的書名。他們,指的是柬埔寨紅色高棉所領導的共產政權;我,是當年只有五歲的柬埔寨女孩黃良,從高棉士兵來到金邊後,生活風雲色變。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書是柬埔寨女作家黃良(Loung Ung)童年親生經歷所撰寫下的回憶錄,第一人稱視角從五歲的黃良出發,單純且真切、直白且深刻的點出紅色高棉的共產主義下人民的生活與悲痛。
時間從一九七五年開始,那年黃良五歲,她與家人已經被士兵從金邊趕出流浪三天了,照理說到了士兵答應可以回家的三天,為何父親不帶她們回家?父親說,士兵是騙人的,她們不能回家。
柬共說,知識分子是威脅,所以過去的公務員、出家人、醫生……等都被殺害,甚至是戴眼鏡的人,因為士兵認為這是聰明的象徵。(怕!)
柬共說,擁有汽車、手錶都是邪惡的,進口被定義為邪惡,因為它們是讓外國得以入侵柬埔寨的管道……
柬共說,他們要開啟新社會,孩子不用上學、人人平等、只有好勞工是有價值的。
我說,幹!都給你們說就可以飽了嘛!(氣)
恐懼擄獲了每個人,在心中生根發芽。為了避免被發現自己家人是華裔後代,良的父親更加辛勤勞動;為了能夠讓家人多吃一些,十歲的金每天遭村長兒子毆打也不抱怨,只求能帶回村長家的剩菜剩飯,讓家人可以多吃一些;所有人拚盡全力種植糧食,但配給的食物卻越來越少,每人能分到的從粥減少為米湯。
飢餓貫穿他們的生活,親手種出來的糧食只能眼睜睜看著卡車載走,讓戰爭可以持續下去,到最後百姓有什麼吃什麼。
為了不讓士兵帶走年輕的哥哥貴,父母讓他娶鄰村的女孩,女孩的父母也同意,原因是女孩嫁人後被士兵性侵的可能性會降低。最後全家人分散各處,大哥孟與二哥貴進了勞改營,沒多久大姊琪也被士兵帶走。餓死的人越來越多,屍體不停的堆積,有時連掩埋都來不及,曝曬在豔陽之下;在父親被帶走後,年幼的金成為家中唯一的男生,他夜半偷採玉米被發現,被打得半死。
最後,良與珠也被拆散,良進了童兵培訓營,夜夜柬共的大哥大姊會灌輸孩子越南佬多壞多可惡的思想,她被教導槍枝操作、武器運用,將被培養為新一代的柬共士兵……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是紀錄柬埔寨曾經發生過血淋淋的歷史往事,在翻看試讀書的過程中我想停,卻又怕自己一旦先擱置這本書就不會想再翻開,所以乾脆一鼓作氣讀完。讀完的那剎那,我感到深切的難過,上網一搜尋發現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九年間,柬埔寨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民死亡(四分之一!)。
以前,我不知道柬埔寨的這段歷史;現在,我知道了,也希望更多人知道。我們不可以忘記曾經發生的事,也希望以後不會再發生這種事,一旦戰爭開打,受害的永遠是百姓。
展開
Irene
Lv.6
追蹤書評人
5.0
|
2019/01/07
打從出生起就得以生活在安居樂業的國度裡,未曾經歷戰爭、不知流離失所為何物的幸運者如我們,光是要想像書中描述的那樣可怕日子就很困難了,遑論體會。
柬埔寨女孩的回憶,從一九七五年的四月開始說起。這時期的柬埔寨,歷史面貎又是何如?維基百科如是說:赤柬把全國所有城鎮居民驅趕到鄉郊,強迫集體務農,並屠殺所有知識分子。當政的三年八個月期間,實行極左恐怖統治,全國五分之一以上人口死於饑荒、勞役、疾病或迫害等原因,是二十世紀中最血腥暴力的人為災難之一。如此驚悚駭人的一段文字,是活生生血淋淋的史實。故事中的女孩,便是在這樣殘忍絕倫的歷史背景中生活著、成長著。
字裡行間的遭遇是用字字血淚所積攢出來的,無一處不讓人感到深刻見骨的痛苦,換成你我,若出生在這樣兵荒馬亂的國家與時代,也能像柬埔寨女孩這樣勇敢面對所有苦痛嗎?說真的,連想都不敢想。這些年紀才沒多大的孩子,為了活下去,只好被迫提早長大,提早認識大人世界的奸險醜惡面。饑餓這纏人的惡鬼,每日每夜,無時無刻,無所不在,這當中磨人的難熬痛楚不限於生理,也不是參加個幾次饑餓三十,就能朗聲說我懂這感覺那樣簡單。;
時至今日,用外國人的眼光來看,人們對於柬埔寨這國家的看法又是如何?近年來,柬埔寨社會日趨安定,經濟也在恢復之中,旅遊業的發展更是迅速,瞧吳哥窟有多麼炙手可熱便知曉。我們對柬埔寨的既定印象仍不免還是停留在落後國家,事實也是如此,然而柬埔寨的全球幸福指數在一百四十五個接受調查的國家或區域裡,佔據第九十九名,姑且不論這調查準確與否,如今的柬埔寨或許不如我們心中想的那樣,永遠只能停留在及格分數以下,也許他們頭頂上的太陽,溫度比我們的還要舒適宜人。
國家的殤,人民的痛,不會因為事過境遷而消失殆盡,要以歷史為鏡,方能有更好的明天、後天、大後天!但願柬埔寨女孩的回憶錄,在最後一個句點裡,讓人看到的是每朵烏雲都有鑲雲邊的美麗希望。
展開
李肯特
Lv.6
追蹤書評人
4.0
|
2019/01/07
看完本書之後,突然有種「歐美好近,柬埔寨好遠」的感受。(實際上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亦同)
對於二戰後的民主發展,也許我們最為知曉的或許是在一夕之間,德國柏林突然立起了一道高牆,自此阻絕了東西德的交流,也象徵兩個世界的壁壘分明。接著是俄羅斯的崩壞,柏林圍牆倒塌,歐洲的共產主義逐一瓦解,是自由、民主的勝利。
然而由美國主導的兩韓戰爭、越南戰爭,甚至本書中柬埔寨的赤化,彷若一個遙遠如非洲的國度,童兵、除滅政府官員、然後顛沛流離,也許看得到明天的太陽,卻不知道自己與家人是否仍有未來。
五歲少女黃良隨著父母、兄弟姊妹們從城市逃離,他們得掩藏受過高等教育、在朗諾政府擔任要職的身分,低調、順從、且卑下才能活過當下的苦難,卻不保證得以免除恐懼。從都市來到鄉村的他們,自然無法被良好的對待,不僅時常得遷徙,辛苦勞累所種植的農作,幾乎完全供應給在前線打仗的士兵,飢餓是常態,更多的是無法存活下來的慘狀。
而身強體壯的少年、少女,被徵召訓練,以為柬共所用,頹靡的服飾、無謂的關係、華麗的建築、西方的思想等等,在此都是邪惡而不被允許的,只有適應且以行動宣揚柬共思想的,才有機會翻轉自己的命運。只是這通常也只是從餓死到戰死之間的差別罷了。
因為翁山蘇姬而讓我略為知道緬甸的近代史(其實多半還是從楊紫瓊的【以愛之名】中得知片段,而雖然近來因羅興亞人的屠殺事件也讓這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顯得更為諷刺),但同位於亞洲,卻不比日、韓、星、港、泰更讓人有相對等的認識,除了神話歷史課本(地理)中介紹過的首都金邊、共產國家外,柬埔寨大概只剩下舉世聞名的古蹟吳哥窟還算讓人有印象了。
諷刺的是,一開始西方國家因國內民主意識高漲轉而到亞非殖民,雖然也帶給亞非地區人民民主的概念,然而充其量僅是次等公民;而等到民族自決原則讓諸多殖民地得以讓人民當自己的主人時,卻又有另一群豺狼假民主之名,進行種族屠殺、種族清洗之實。
環觀每個曾在或正在血腥中度過慘澹年代的國家,大多可以發現該些國家之所以有今日之局面,那些在課本上曾做為典範的歐美諸國,絕對該負大部分的責任,卻少有看到有人為此反省。
作者以小女孩的眼光,讓我們看到柬共的殘忍與肆虐,同時我們也可發現人性在受到考驗時,是多麼地不堪一擊,甚至可以讓人從有溫度的生命,進而對一切冷眼旁觀、甚或變成嗜虐者。這也讓我們去思索,到底何謂民主?而民主是否真是解決各式問題的萬靈丹?或者民主已淪為某些獨裁者打擊異己的武器?
安潔莉娜‧裘莉曾在2017年將此書翻拍成同名電影,然而相信跟作者同時代的人所經歷過的苦難,必然是遠大於此。
但願在不久的將來,不會再有下一個柬埔寨女孩。
展開
奈奈
Lv.4
追蹤書評人
4.0
|
2019/01/07
感覺戰爭離自己相當遙遠,所以對於書中所描述的戰爭、逃難場景無法感同身受,只能用想像的。從電視新聞看到其他國家的內亂,政府軍和叛軍長年征戰,各自秉持的立場不同,沒有所謂的對或錯,但我關注的是在戰爭中受傷、甚至死亡的小孩,小孩們似懂非懂,何其無辜,就像書中的主角和她的手足一樣,對於現實世界所發生的事並不是完全清楚,只能跟著父母親行動,小小年紀就必須面對生離死別,看了覺得心好酸。
開始可以理解為什麼選美時所有佳麗的願望都是「世界和平」,因為這樣微小的願望要達成是多麼不容易,唯有和平,我們的世界才能永續存在。
展開
柳安
Lv.3
追蹤書評人
5.0
|
2019/01/06
劇透警告
生活在和平世界的我們,根本無法想像:
有一天,必須離開熟悉的家園
有一天,會流離失所、無人接納
有一天,無法再穿你漂亮的衣服
有一天,必須隱瞞你自豪的知識
有一天,會需要控制飢餓以免未來的食物不夠吃
有一天,你不再能自由談論、發表意見
有一天,你的家人會一個一個在你面前死去……
即使是部分試閱,但是因為知道是真人故事,所以更覺得難受。主角原本衣食無缺,由於戰亂的緣故,必須逃到鄉下,父親隱瞞自己曾任政府高官,母親遮掩自己華裔的血統。正是處於天真無邪、自由自在年齡的孩子們,為了生活都被逼迫長大,必須自立自強才能活下去。在親眼看見左右鄰居因為一些小事情而被處死、發瘋,可是因為「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的情形,很難有同理心,只覺得世道不良,只求自家還能活著並團聚。然而這樣的願想從來就無法成真,第一個被抓走處死的就是最親愛的父親。
我很佩服主角在經過這麼多艱困,尤其在加入童子軍後也沒有忘記自己。在經過”洗腦”教育之後,雖然主角內心是充滿著仇恨,但同時也是充滿著愛和勇氣,努力地想要活下去,特別是在一個比起死、活著更難的環境。
查了資料發現在2017年上映了同名改編電影,但是看了預告後內心感到更難過,因為會一直聯想到小說的描述。
希望世界和平,大家平安快樂。
展開
P.F.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19/01/05
這部作品無論就歷史角度或者文學角度而言,我都認為是一本不能錯過的著作。感謝這些人,還有高寶讓我們有了閱讀這段歷史的機會。紅色高棉大屠殺(1975-1979),這段曾經被淹沒在政治底下的歷史,一如人類史上其他的屠殺或者悲劇,都不該被粉飾,不該被竄改,不該被忘記。那是血淋淋的教訓。
從翻開第一頁起,作者就打算要讓你知道這些事情有多麼真實,即使只是一些小事,作者都很用力地描寫著,包括五歲女孩怎樣用兩隻手把飯鍋抬在身前、女孩怎麼看路上成群的人們走路著的景象、女孩怎麼樣舔著手指只為了能夠沾上最多的糖。這些小事,在第一章漫長的步行裡,襯著背景的槍響和士兵的吆喝聲反而更顯得真實的強烈。「沒有人在乎我。」女孩發著牢騷,繼續向前走。向著殘忍,也向著堅強。長大。
紅色也是作者用的很巧妙的一個對比,一邊指涉著紅色高棉的殘酷與恐懼,一邊卻又是曾經新年遊行裡樣樣都是紅色的引人注目的幸福。當紅色的連身裙被紅色的火焰奪走,那些記憶裡的美好成為了罪惡。人們在老大哥的監視下套上了一樣的衣服,喊一樣的口號,建立一個「沒有犯罪、沒有欺騙、沒有詭計、沒有西方影響的完美農業社會」。這個世界應該要沒有顏色。柬共成為了實體的老大哥,沒有差別的把資本主義套上可恨的紅色,把越南佬塗上可怕的白色。
https://blog.xuite.net/puddingfish0110/wretch/585783702
(完整心得)
展開
夏天
Lv.6
追蹤書評人
4.5
|
2019/01/05
柬埔寨,是一個我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從作者的文字看到當年人們生活的轉變,他們每天都在與生存奮鬥,不管任何年紀都須面對生活的無奈與驚恐,平安渡過每一天對他們來說是件不容易的任務。這本回憶錄真實記下當年的點點滴滴,那些令人驚恐、痛心的歷史,令人不捨,也讓人疼惜他們經歷過的一切。
高棉軍隊在一九七五年四月入侵金邊,人民被迫離家。一夜之間,黃良的人生走上不一樣路途。五歲的她原本在金邊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美食、音樂、紅色連身裙在一夕之間變了往日的美夢。
『媽的小猴子 一九七七年四月』這個篇幅的文章是最讓我感痛心的一篇。自從爸爸被士兵帶走後,十二歲的金變成了一家之主,年紀小小的他必須擔負起照顧家人的重任。我看著金的經歷,替他感到心疼,一個才十二歲的孩子如此堅強,堅強的讓人不捨,不知道如此堅強的金是否有熬過這些顛沛流離生存下來。
看完這本書,真的很慶幸自己活在太平的年代,能夠平安渡過每一天。
展開
翊晴
Lv.2
追蹤書評人
5.0
|
2019/01/04
這是由一位柬埔寨的女孩以日記的形式所寫下的回憶,那段在柬共的控制下的生活。在他們的語言中,柬共(Angkar)這個字眼的意思,是組織。他們要求所有人生活在一個集體的體制下分享一切,他們理應平等的對待每個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他們被分成不同的階級,也遭受到不同的待遇。對當時還小的她,這是無法理解、不何嘗裡的事情。對她來說,這樣的生活很痛苦。
在看了她的文字後,很震驚,也很難過。對於生活在和平的地方的我來說,這樣的境遇是不曾有過的。本該是快樂成長的童年,她們卻沒辦法攝取足夠的營養。「自從我們離開城市後,我就再也沒照過鏡子。有時候,我會試著在池塘中看自己的倒影,但裡面的水總是髒的。」對他們來說,能夠多活一天,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活在這樣的恐懼中,連真心的放聲大笑都成了一件奢侈、被禁止的事情。
從她的文字中,不僅是勾勒出了在那樣的統治下,人們的生活,更是寫出了一個孩子、一個家庭,在面對這樣的恐懼底下,與飢餓、與強權拉鋸的生活。但也從她的文字中,看出了她的勇敢和堅強。為了生存,他們必須讓自己的心智堅強,必須要讓自己得以活在這樣的統治之下。
這是一本看了之後能感受到一個與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全然相反的情況。對我們而言,那些唾手可得的簡單事物,對他們來說,可能都是難能可貴的幸福。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他們,不得不被逼著成長,被逼著適應這樣的環境。日記的寫作方式,也讓我們能夠更加貼近故事主角的生活,縮短讀者與角色的距離感,同時,也能像是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去看這個,孩子可能還不完全理解的世界。
展開
共
2
頁
下一頁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