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星巴克品牌週
打造外語腦
日本和食器皿
好神拖7折起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國際書展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獨舞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61)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4
獨舞
中文書
文學小說
李琴峰
聯合文學
|
2019/01/30
7
折$
196
放入購物車
4
/5
8位讀者評分
5
37%
4
38%
3
25%
2
0%
1
0%
立即評分
精選書評
TY
Lv.3
5.0
|
2021/07/23
初見《獨舞》的書介及出版資訊,原本以為是王道的同志傷痕文學和文青少女憂鬱的夢境式囈語(問題是腐宅老司機我只愛薔薇BL不萌百合GL),但萬萬沒想到,才翻開頭兩頁,作者的獨語就和邊緣系宇宙人的靈魂產生強烈共鳴:
「死亡……多麼悅耳的詞語,輕柔似微風低語,柔軟如夢境絨毯。」(頁1)
「人類早點滅亡就好了。」(頁2)
天哪,怎麼跟我從小就常碎碎念的OS那麼像?該不會這位也是來自遙遠銀河的同鄉?
就連故事開頭場景中,女主角(剛好與我同姓,也太巧XD)俯視人間的孤高視角,都如出一轍。甚至我還沒往後翻頁,眉心就瞬間同步到主角身後巨大深闃的暗影,不覺悚然心驚。
然而敘事的文字如此雋秀清雅,甚至透出若有似無的暗香,流暢的情節彷彿深谷涓涓的溪流,讓我忍不住投身而入。
結果這一入,就一路從卷首看到卷尾,一口氣看完兩百多頁,欲罷不能,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我在閱讀行旅之中,窺見主角纖細孤寂的靈魂,經歷種種世間的磨難——好友驟逝的痛苦、求愛不得的痛苦、與眾人無法連結交心的痛苦、甚至是身體受到侵犯的痛苦,讓共感體質的我心頭酸楚、瑟縮顫抖,彷彿回到幾年前閱讀《房思祺的初戀樂園》的震撼經驗。所幸字裡行間似乎有著無形的御守結界,溫柔托住我心底泫然欲泣的內在小孩,牽著祂的手,繼續走完故事的迷宮。
而在主角生命中,最大的痛苦,就是明明經歷如此巨大沉重的創傷,身邊的親友同儕卻無人能夠同理她的感受(諷刺的是,反而是異鄉偶遇的對象能懂),也沒有能夠安心傾訴的對象(從故事看來,和諮商師的互動不是很順利);明明是不能說的秘密,卻成為眾人口耳網路相傳的八卦,將主角的自我形象完全粉碎。
我想如果是我,應該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甩開冷酷無情的人類渣隊友,投向死神溫暖寧靜的懷抱。
然而直到故事結局,直到最後一行的最後一個句點,我終於吁了一口長氣,安心闔上書卷。
如果主角能共感到我的念波,我在此伸出雙臂,給對方一個堅實的擁抱,在她耳邊輕聲訴說:
辛苦妳了。妳的痛苦、孤獨與無助,我在故事裡都有看見,也在地球上有過類似的挫折與感觸。身為投生地球無數次的老靈魂,我相信這些經驗除了痛楚與傷痕以外,也都隱含蛻變成長的祝福。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互不相識,但是感謝冥冥之中的安排,讓我看見這個故事,也願將來真正「回家」的那一刻,我們都能收穫滿滿,帶著幸福的微笑踏上旅程。願大宇宙之力與妳同在。
♡ (๓´╰╯`๓)♡
>More
編笑編哭。
Lv.1
5.0
|
2021/07/15
一開始接到聯合文學行銷的邀請時,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它以女同志作為主題。
乍看作者姓名,原以為它是台灣作家寫的中文小說,沒想到竟是台灣作家用日文寫成、在日本獲獎,再由作家本人親譯成中文的一部作品。
然而,作者的文字能力,少有被兩種語言風格迥異、文化背景矛盾,而造成的糾纏難解。意謂,它並不難讀,僅花一個下午,就能遍覽迎梅隱忍束縛且亟待新生的生命段落。
為這樣的小說撰寫心得,我難掩內心的惶惶不安;況且,是我鮮少涉獵的同志文學。
但我仍必須用我拙劣的語言,來闡述我對這部小說的想法。
不知是因為與作者年紀相仿,或是女校的經歷、求學的歷程太過類似,偶爾讀及某些片段,感到恍惚之餘,不免想起曾經在同性之間的,隱晦不明的情愫。
本書描繪最精彩之處,是主角小學時對性傾向的自我爬梳,尤其是事件發生後,她內心難以壓抑、卻又不被容許啟齒的情感糾結,令人心疼仍束手無策。
在我的認識中,日本現實社會(非二次元)的同志友善程度並不如台灣。主角渴望的新生活,到了日本,不過是在台灣人社群中,更薄弱的同溫層裡尋求庇護。
身為異鄉人、身為女同志,迎梅的一生始終反覆叩問存在的意義及身分的認同歸屬。即便逃出了台灣,依然逃不過少時事件造成的陰霾。
原以為人終將一死的結局會提早降臨在迎梅身上,所幸,這個世界最後一絲包容的曙光,仍隱約照耀。
「迎梅啊、紀惠啊,748施行法要二讀了,我們一起努力吧!」
>More
全部書評
|
共8則書評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前往
第 1 頁
玉塵讀書
Lv.6
追蹤書評人
3.5
|
2023/09/24
劇透警告
「噢,你也在這裡嗎?」
📝等我們進了那座杜鵑花城,晴了就在椰林大道上騎車兜風,雨了就退守圖書館唸詩寫字,晚上有月亮可看就到醉月湖賞月,沒月亮可看就到溫州街去散步。
/
生命何其遼闊,
但記憶的傷就如同夢魘,
雖然隨著時間而遺忘,
但猛然回首,那道心口上的烙印,還在發燙。
想到死與真正去尋死是兩件事,
只是兩者也時常角力,當分崩離析的人生已到某個境界,尋死的念頭也會猛地壓過。
不自殺的聲明如同情人的諾言般善變。
而當在跳下懸崖後。從前熟悉的聲音,
從前過往的樣貌,竟然被召喚了回來,汩汩熱淚襲擊。
念舊與生氣兩種情緒並存著,但又沒想到還可以看到此景,就像是身處在夢中或終於到了黃泉。
想要遺忘,
想要逃避,
無法與自己和解。
/
📝整整三天,她除了重複著昏睡與睡覺之外,沒有絲毫從事任何生命活動的餘力,彷彿被拔去了所有傳遞情感的神經般,喜悅或者哀傷都到達不了靈魂的中樞,連流淚的力氣也沒有了。
李琴峰的《獨舞》,是種生命的受苦,或者是自討苦吃,
總之深陷在自傷當中,在時間與人事物不斷離散的同時,病雖然慢慢靠遺忘而好轉;但隨著往事被接露,那無法否認的事實,很直接地敲擊在心臟上。
也有很巧妙精細的情節,同志們的「相認」,是透過書籍和輕輕地探尋才能進一步抵達,他們把自己藏在櫃子中,實在是連雙方都很難確認的一件事,
而結局的最後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讓人感覺,或許因為是小說吧,千迴百轉後還能有所生機。
書中也寫到提及到,邱妙津、賴香吟,還有陳雪的《惡女書》,這些代表性的人物與書,特別喜歡賴香吟所寫的一段話:
「書寫不能治療,那是本身快要好才能書寫,那是痊癒之前的一個大口呼吸」。
生病的人,時間彷彿永夜。他們的人生已經絕望,
很多時候,光是努力的活著就已經用盡了力氣。
/
於是在離開的時候世界就暗了下來。
旣《倒數五秒月牙》後,我再次讀李琴峰的作品,
《獨舞》是李琴峰的第一本作品,在日本也有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讀起來不比《倒數五秒月牙》遜色,也一樣是
很好閱讀的文學書籍,讓人能感悟到文字所能帶來的魔力。
📝但她依舊孤獨。她乾脆選擇相信,孤獨是文學的必要條件。
📝對她而言,死亡乃是對生命的逃避,但逃避又何妨。所謂出生,乃是無關乎自身意志,遭人強加以「生」之事實。
📝我不想分開。
📝就算她們都碰巧在彼此身上看到心懷眷戀的昔日幻影,也不代表她們就分享了彼此的傷痛。
#李琴峰 #獨舞 #隨筆
展開
Peggy
Lv.2
追蹤書評人
5.0
|
2021/10/05
很喜歡作者的文筆,故事很細膩的勾勒出人物角色的心境,第一次讀作者的書很推薦選讀這本,內容不會太多,一個上午即可讀完的一本書,國高中生也可以讀懂,用字不艱澀唷
展開
ling
Lv.2
追蹤書評人
3.5
|
2021/08/12
這本書確實在情節和人物塑造上都有些老套樣板,讀的時候滿容易就猜想到接下來的故事發展,稍稍可惜了點。另外可能多少受到自日文翻譯回中文的關係(儘管是作者本人翻譯),中文不是那麼自然。
我是看到書末的中文版序,作者說明自己為何會選擇死亡、憂鬱、自殺等,這些在當代同志文學中似乎已顯保守的題目來書寫,我才終於比較理解《獨舞》的意義,即使時代觀念看似進步,並不代表孤獨的暗面就不存在。我們還是會需要這樣的文學存在。
展開
TY
Lv.3
追蹤書評人
5.0
|
2021/07/23
劇透警告
初見《獨舞》的書介及出版資訊,原本以為是王道的同志傷痕文學和文青少女憂鬱的夢境式囈語(問題是腐宅老司機我只愛薔薇BL不萌百合GL),但萬萬沒想到,才翻開頭兩頁,作者的獨語就和邊緣系宇宙人的靈魂產生強烈共鳴:
「死亡……多麼悅耳的詞語,輕柔似微風低語,柔軟如夢境絨毯。」(頁1)
「人類早點滅亡就好了。」(頁2)
天哪,怎麼跟我從小就常碎碎念的OS那麼像?該不會這位也是來自遙遠銀河的同鄉?
就連故事開頭場景中,女主角(剛好與我同姓,也太巧XD)俯視人間的孤高視角,都如出一轍。甚至我還沒往後翻頁,眉心就瞬間同步到主角身後巨大深闃的暗影,不覺悚然心驚。
然而敘事的文字如此雋秀清雅,甚至透出若有似無的暗香,流暢的情節彷彿深谷涓涓的溪流,讓我忍不住投身而入。
結果這一入,就一路從卷首看到卷尾,一口氣看完兩百多頁,欲罷不能,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我在閱讀行旅之中,窺見主角纖細孤寂的靈魂,經歷種種世間的磨難——好友驟逝的痛苦、求愛不得的痛苦、與眾人無法連結交心的痛苦、甚至是身體受到侵犯的痛苦,讓共感體質的我心頭酸楚、瑟縮顫抖,彷彿回到幾年前閱讀《房思祺的初戀樂園》的震撼經驗。所幸字裡行間似乎有著無形的御守結界,溫柔托住我心底泫然欲泣的內在小孩,牽著祂的手,繼續走完故事的迷宮。
而在主角生命中,最大的痛苦,就是明明經歷如此巨大沉重的創傷,身邊的親友同儕卻無人能夠同理她的感受(諷刺的是,反而是異鄉偶遇的對象能懂),也沒有能夠安心傾訴的對象(從故事看來,和諮商師的互動不是很順利);明明是不能說的秘密,卻成為眾人口耳網路相傳的八卦,將主角的自我形象完全粉碎。
我想如果是我,應該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甩開冷酷無情的人類渣隊友,投向死神溫暖寧靜的懷抱。
然而直到故事結局,直到最後一行的最後一個句點,我終於吁了一口長氣,安心闔上書卷。
如果主角能共感到我的念波,我在此伸出雙臂,給對方一個堅實的擁抱,在她耳邊輕聲訴說:
辛苦妳了。妳的痛苦、孤獨與無助,我在故事裡都有看見,也在地球上有過類似的挫折與感觸。身為投生地球無數次的老靈魂,我相信這些經驗除了痛楚與傷痕以外,也都隱含蛻變成長的祝福。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互不相識,但是感謝冥冥之中的安排,讓我看見這個故事,也願將來真正「回家」的那一刻,我們都能收穫滿滿,帶著幸福的微笑踏上旅程。願大宇宙之力與妳同在。
♡ (๓´╰╯`๓)♡
展開
再見阿毛
Lv.1
追蹤書評人
4.0
|
2021/07/17
打開《獨舞》的夜晚正好是有點情緒的。
然而這部作品有種魔力,叫人從第一個字就被抓住,先是好奇,接著深陷其中,掉進劇情裡直到一口氣讀完的那刻。其中有好幾個瞬間,我是真的忘記了正在讓我感到痛苦的事。
一百多頁應該不算長,簡簡單單地以第三人稱說完主角趙紀惠的大半輩子故事,作者在此是一個完全抽離的敘事者,卻在情節之間加入了大量的情感面和精神層面的描述,細膩地叫人信服,肯定是親身經歷過身切的精神痛苦才能寫出這樣的內容。
像是在說著不相干的別人,其中卻大量摻雜了自己的感受,一個叫人心疼的敘事者。
閱讀前半時,這樣的敘述方式讓我不斷想到邱妙津的《鱷魚手記》,這本我人生最喜歡的書,而故事中的確提及了邱妙津和賴香吟,李琴峰在後記裡也寫到,受《鱷魚手記》影響不少。
到故事後半時,我聯想到的竟然是蔣曉薇的《秋鯨擱淺》。確實故事設定有許多相同的部分:離鄉背井的台灣/香港人、女同志、尋死的角色和異國旅行。雖然如此,讀來的畫面感卻天差地遠。
在《秋鯨擱淺》裡,空氣是濕黏的,光線是昏暗的,說起來似乎比起《獨舞》裡彰化的炎熱鄉間、一塵不染的東京市區,來得更接近李琴峰所說的「死ぬ」的濕潤感。然而在《獨舞》中所感受到的沉痛,比起《秋鯨擱淺》那夢幻到接近童話的感受,是現實到叫人窒息的。
李琴峰不僅將這些陰暗的思緒精準地轉化成文字,像是替許許多多人說出他們說不出的感受,更是透過了這樣的述說,告訴所有同樣深陷某種孤獨或絕望的人們,你們真的不是一個人。
《倒數五秒月牙》和《獨舞》兩部作品,都很能夠讓一般讀者藉由故事接觸到小眾議題,但也因此劇情取向會稍微偏向大眾。《獨舞》中雖然大部分角色呈現都十分立體且複雜,深入淺出地將人際關係的幽微之處展現出來,對部分代表邪惡的角色設計卻有些流於表面,又或是和《秋鯨擱淺》一樣有少部分情節因為太過夢幻而讓人出戲。
然而這些問題在《倒數五秒月牙》中都已不復見。由此便能明顯看出2017年的新人群像獎,到兩年後2019年入圍芥川賞的明顯成長。而今年想必所有人都已聽說,李琴峰已經以《彼岸花盛開之島》這部新作獲得芥川賞,成為首位台灣人得主。繼前作至今又是一個兩年,叫人非常期待《彼岸花盛開之島》將可能會是多成熟動人的一部作品。
展開
編笑編哭。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1/07/15
劇透警告
一開始接到聯合文學行銷的邀請時,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它以女同志作為主題。
乍看作者姓名,原以為它是台灣作家寫的中文小說,沒想到竟是台灣作家用日文寫成、在日本獲獎,再由作家本人親譯成中文的一部作品。
然而,作者的文字能力,少有被兩種語言風格迥異、文化背景矛盾,而造成的糾纏難解。意謂,它並不難讀,僅花一個下午,就能遍覽迎梅隱忍束縛且亟待新生的生命段落。
為這樣的小說撰寫心得,我難掩內心的惶惶不安;況且,是我鮮少涉獵的同志文學。
但我仍必須用我拙劣的語言,來闡述我對這部小說的想法。
不知是因為與作者年紀相仿,或是女校的經歷、求學的歷程太過類似,偶爾讀及某些片段,感到恍惚之餘,不免想起曾經在同性之間的,隱晦不明的情愫。
本書描繪最精彩之處,是主角小學時對性傾向的自我爬梳,尤其是事件發生後,她內心難以壓抑、卻又不被容許啟齒的情感糾結,令人心疼仍束手無策。
在我的認識中,日本現實社會(非二次元)的同志友善程度並不如台灣。主角渴望的新生活,到了日本,不過是在台灣人社群中,更薄弱的同溫層裡尋求庇護。
身為異鄉人、身為女同志,迎梅的一生始終反覆叩問存在的意義及身分的認同歸屬。即便逃出了台灣,依然逃不過少時事件造成的陰霾。
原以為人終將一死的結局會提早降臨在迎梅身上,所幸,這個世界最後一絲包容的曙光,仍隱約照耀。
「迎梅啊、紀惠啊,748施行法要二讀了,我們一起努力吧!」
展開
TinaRay
Lv.10
追蹤書評人
3.0
|
2020/04/14
閱讀《獨舞》感覺了無新意,將比較受注目的社會議題,同志身分,女性遭強暴,憂鬱症,三種心理狀態加成結合在一起,感覺企圖想以這些社會議題引人注目,但如此刻意反而令讀者感覺女主角趙紀惠的生命與生活故事好樣板,直覺就是創意少少的故事。雖然想理解書中人物的內心,卻總覺得讀到的都很樣板,只要取找相關議題的書,應該都能讀到類似相同的反應,不足為奇,更毫無驚豔感。就連末了的女主角自殺前與後的過程也制式化得毫無創意,只除了作者的文筆真的相當優美以外,《獨舞》一書的故事性很普通到令人意外。
展開
台北人
Lv.2
追蹤書評人
3.0
|
2019/03/29
作者的叨叨絮絮的心理分析,與三島由紀夫和邱妙津有幾分相似,有些讀者可能不太習慣。
自殺、性侵、文化隔閡⋯⋯書中情節發展不免有些老套(或反映了社會上同志處境許久未見改善的現實)。
展開
共
1
頁
前往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