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術與道:移動應用UI設計必修課

術與道:移動應用UI設計必修課

  • 定價:354
  • 優惠價:8730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系統介紹移動設計知識的書籍,全書分為上下兩篇。

上篇為術之篇,主要講解了移動應用設計相關的基礎知識。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使大家了解手機屏幕顯示的原理及各種手機硬件的傳感器使用方法。通過講解基本的設計規范及圖標設計方法,使讀者初步掌握移動應用設計知識。

下篇為道之篇,是進階應用設計知識,詳細講解了從如何組建設計規范,到各種組件的功能介紹及應用設計方法,使讀者完整掌握移動應用的設計方法和流程。

本書通過大量的案例演示,使讀者可以靈活運用設計方法理論。

本書適合想要從事和已經從事UI設計行業相關工作的讀者學習使用,也可以作為高校平面設計、網頁設計等相關專業和相關培訓機構的教學參考書。

余振華,站酷網最早一批的推薦設計師,具有十余年GUI、WUI設計從業經歷。在國內專業網站發表過多篇設計研究文章。具有多年設計團隊管理經歷,負責過流量千萬級的電商網站,以及下載量億級應用的無線設計團隊管理。目前正積極探索視覺設計在工作流程中的職能和方法,整理和實施視覺設計的相關設計規范和標准,指導更多的設計師成長。

個人榮譽
2011年獲得「站酷推薦設計師」稱號。
2012年「旅行箱」App獲得豌豆莢設計獎、最美應用獎。
2012年「91桌面主題設計大賽」優秀獎。
2013年「康佳MuseUI首屆手機主題設計」優秀獎。
2013年「新浪天氣通插件設計」優秀獎。
2013年「中國電信手機雲桌面手機主題設計」三等獎。
2014年「中華萬年歷」App累計下載量一億,日活破千萬。
 

目錄

術之篇
01基礎知識
1.1什麼是UI設計/20
1.1.1UI的相關概念/20
1.1.2UI的學習方法/22
1.2什麼是App/25
1.2.1App的概念/25
1.2.2App的開發流程/25
1.3智能手機的屏幕/26
1.3.1英寸(Inch)/27
1.3.2像素(Pixel)/27
1.3.3分辨率(Resolution)/28
1.4網點密度與像素密度/28
1.4.1網點密度(DPI)/28
1.4.2像素密度(PPI)/29
1.4.3DPI與PPI/29
1.4.4邏輯分辨率與像素倍率/30
1.4.5視網膜屏幕/30
1.5常見手機屏幕規格/31
1.5.1熱門手機規格/31
1.5.2熱門手機分辨率/33
1.6iPhone6Plus的屏幕/34
1.7智能手機的傳感器/37
1.7.1攝像頭/37
1.7.2麥克風/38
1.7.3GPS/38
1.7.4電子羅盤/39
1.7.5重力感應器/39
1.7.6加速度傳感器/40
1.7.7光線傳感器/41
1.7.8距離傳感器/41
1.7.9氣壓傳感器/42
1.7.10三軸陀螺儀/43
02設計風格
2.1風格/46
2.1.1什麼是設計風格/46
2.1.2如何確立設計風格/47
2.2顏色/50
2.2.1認識色彩/50
2.2.2RGB與HSB/50
2.2.3顏色搭配基礎/52
2.3如何選擇顏色/53
2.3.1常見App的顏色/53
2.3.2顏色的性格/55
2.4字體/61
2.4.1襯線體和無襯線體/61
2.4.2系統內置字體/62
2.4.3什麼時候選擇內嵌字體/62
2.4.4如何使用內嵌字體/63
03圖標與圖片
3.1App圖標特點/66
3.1.1獨特的圖形/66
3.1.2表意准確/67
3.1.3謹慎用色/67
3.1.4避免使用大量文字/68
3.1.5避免使用照片/68
3.1.6適應不同場景/69
3.2App圖標設計流程/69
3.2.1第一步:尋找隱喻/69
3.2.2第二步:抽象圖形/70
3.2.3第三步:競品分析/71
3.2.4第四步:確定風格/71
3.2.5第五步:調整細節/72
3.2.6第六步:場景測試/73
3.3App圖標設計方法/74
3.3.1正負形組合/74
3.3.2折疊圖形/75
3.3.3局部提取/75
3.3.4線性圖標/75
3.3.5透明漸變/76
3.3.6色塊拼接/76
3.3.7圖形復用/76
3.3.8背景組合/77
3.4iOS圖標規范/77
3.4.1iOS圖標適配/77
3.4.2iOS圖標標准/78
3.5Android圖標規范/79
3.5.1Android圖標適配/79
3.5.2圖標的視覺統一/80
3.5.3Android圖標標准/81
3.6設計線性圖標/83
3.6.1線性圖標的風格/83
3.6.2線性圖標的繪制方法/84
3.7像素對齊/87
3.7.1像素為什麼要對齊/87
3.7.2像素如何對齊/88
3.7.3像素縮放的對齊/89
3.7.4像素對齊的微調/89
3.8圖片的使用/89
3.8.1矢量圖與位圖/89
3.8.2圖片的格式/90
3.8.3圖片的使用/91
3.8.4圖片的存儲/92
3.8.5圖片的比例/92
04iOS系統界面
4.1欄/94
4.1.1狀態欄/94
4.1.2導航欄/94
4.1.3標簽欄/95
4.1.4工具欄/96
4.2內容視圖/97
4.2.1表格視圖/97
4.2.2文本視圖/99
4.2.3Web視圖/99
4.3臨時視圖/100
4.3.1對話框/100
4.3.2操作列表/100
05Android系統界面
5.1導航機制/102
5.1.1硬件特性/102
5.1.2iOS導航機制/102
5.1.3Android導航機制/103
5.2界面布局/105
5.2.1結構差異/105
5.2.2操作欄/106
5.2.3多任務/107
5.3消息推送/108
5.3.1推送方式/108
5.3.2通知方式/109
5.4操作方式/110
5.4.1編輯/110
5.4.2選擇/111
5.4.3復制粘貼/112
5.4.4刪除/113
5.5Android系統的插件/114
5.5.1桌面插件/114
5.5.2設計趨勢/114
道之篇
06建立規范
6.1組建規范/116
6.1.1設計規范的目的/116
6.1.2規范的組成/116
6.2顏色規范/119
6.2.1為什麼選擇HSB/119
6.2.2創建調色板/120
6.2.3調色板應用/121
6.3文字規范/123
6.3.1iOS系統/123
6.3.2Android系統/123
6.3.3系統字號/123
6.4布局/125
6.4.1框架/125
6.4.2頂部導航欄/126
6.4.3頂部標簽欄/126
6.4.4底部標簽欄/127
6.5圖片規范/127
6.5.1用戶頭像/127
6.5.2商品圖片/129
6.5.3無數據圖片/129
07設計組件
7.1控制元素/132
7.1.1活動指示器/132
7.1.2進度指示器/132
7.1.3頁碼控制器/134
7.1.4刷新控件/134
7.1.5滑動器/137
7.1.6開關/137
7.1.7步進器/137
7.2篩選器/138
7.2.1選擇器/138
7.2.2日期時間選擇器/138
7.2.3分段控件/139
7.2.4選項卡/139
7.2.5排序/140
7.2.6地區選擇/140
7.3表單控件/141
7.3.1單選框/141
7.3.2復選框/142
7.3.3文本框/142
7.3.4下拉框/143
7.3.5表格/144
7.4按鈕規范/144
7.4.1背景+文字/144
7.4.2背景+圖標/145
7.4.3圖標+文字/146
7.4.4文字/146
7.5其他組件/147
7.5.1加載更多/147
7.5.2非模態浮層/147
7.5.3模態浮層/148
08導航設計
8.1扁平導航/150
8.1.1標簽導航/150
8.1.2舵式導航/151
8.1.3宮格式導航/152
8.2內容主導式導航/153
8.2.1陳列式導航/153
8.2.2旋轉木馬式導航/154
8.3列表式導航/155
8.3.1列表式/155
8.3.2抽屜式/156
8.4其他導航/157
8.4.1點聚式導航/157
8.4.2瀑布式導航/158
09界面設計
9.1首頁/160
9.1.1搜索欄/160
9.1.2標簽欄/161
9.1.3卡片式設計/161
9.1.4樓層設計/162
9.2列表頁/163
9.2.1消息列表/163
9.2.2橫向卡片/163
9.2.3瀑布流/164
9.3詳情頁/165
9.3.1全局按鈕/165
9.3.2快速通道/166
9.4個人中心167
9.4.1頭像區域/167
9.4.2個人信息/168
9.4.3功能模塊/169
9.5啟動頁/170
9.5.1品牌宣傳類/170
9.5.2首頁樣式類/171
9.5.3情感故事類/172
9.5.4節日氛圍類/173
9.6引導頁/173
9.6.1功能介紹類/173
9.6.2使用說明類/176
9.6.3情感故事類/177
10設計適配
10.1iOS系統適配/180
10.1.1設計基准/180
10.1.2設計適配/181
10.1.3適配規則/182
10.2Android系統適配/183
10.2.1密度獨立像素/183
10.2.2設計基准/184
10.2.3適配方法/185
10.3iOS系統適配Android系統/185
10.3.1設計目的/185
10.3.2換算關系/185
10.3.3適配方法/186
10.4標注設計/186
10.4.1標注基准/187
10.4.2標注方法/187
10.5點九圖/189
10.5.1什麼是點九圖/189
10.5.2如何制作點九圖/191
10.6切圖/191
10.6.1界面切圖/191
10.6.2圖標切圖/192
10.6.3命名規則/192
11手勢應用
11.1為什麼使用手勢/194
11.2常用手勢操作/195
11.2.1單擊/195
11.2.2雙擊/195
11.2.3上下滑動/196
11.2.4左右滑動/196
11.2.5拖曳/197
11.2.6張開/閉合/197
11.2.7長按/198
11.2.8搖晃/198
11.3手勢設計禁忌/199
11.3.1使用標准手勢/199
11.3.2定義標准手勢/199
11.3.3使用簡單手勢/199
11.3.4手勢使用說明/199
12設計資源
12.1網站資源/201
12.2圖標資源/202
12.3圖片資源/203
參考文獻/204
 

隨着智能移動設備的發展,移動端UI設計也跟着火熱,從相關作品的數量和質量都不難感受到這股熱潮的凶猛。不同於以往的Flash熱潮或是全民VI熱潮,這次的UI崛起背后有着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推力,至少十年內,UI設計只會隨着設備的進化而繼續進化,而不會發生明顯的消退。一位平面設計師只要轉身成為UI設計師就可以拿到兩倍甚至幾倍的薪酬。

近幾年,在站酷網招聘的各類企業職位中,UI設計師是很大的熱門,高薪、期權、項目獎金,跟隨移動互聯網崛起的BAT和創業新貴們不惜千金,但求人才。

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好像所有設計師一夜之間都變成了UI設計師,之前鳳毛麟角的GUI設計師一下子變成了這個新興行當里的領航者。表面的繁榮下面,其實隱藏着一個危險,就是新興的UI設計行業,太缺乏沉淀和教導者,更缺少系統正確的知識梳。在國內,這個現象尤其嚴重。一個設計師,只要在浪潮來臨前曾有過畫圖標這種程度的GUI項目經歷,在就會被視為專家。

各種設計門類之間的切換不是變換個頭銜這麼簡單。要跨界,首先面對的就是層出不窮的新詞匯和新領域。盡管設計和美的基本規律是共通的,成熟的設計師必然對多個設計門類有深入的了解,但是在這方興未艾的UI設計浪潮中,應該怎麼去學習,就成了大家都需要面對的課題。

在運營站酷網的將近十年里,接觸了大量的設計師,有在校生、普通設計師,也有總監級的設計師,甚至設計大師。觀察他們之間的差別,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真正造成水平差距的,往往不是創意能力或者說「腦洞」的大小,而是對事物理解的正確程度。一個基礎的認識沒有建立或者建立錯了,將會使整個后期發展都步入錯誤的軌道。

所以,盡可能全面正確地掌握基本知識和價值觀,雖然枯燥但是十分重要。本書就是振華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正確知識和正確三觀。有可能不能馬上應用到你的每一項工作中,可是其中貫穿的學習和整理方法是設計師走向優秀的理想路徑。

規則會演變,可是產生規則的原因不會;知識會迭代,但是知識背后的邏輯不會。設計是好奇者的游戲,好奇心帶來的優勢在振華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觀察本書的每一個知識點,你會發現,他從來沒有滿足於抄錄權威的語錄,而是自己去找案例、做嘗試,去對比和思考,努力去明白每一個規則背后的原因,研究推動每一次設計變化的邏輯。希望這個優點也可以被拿到這本書的你掌握,讀書不在於倒背如流,而在於是否可以根據圖書的提示學到更多書本外的東西,把書讀厚,再用自己的思維把它精煉變薄。

書中很多一筆帶過的要點,隱藏着讓你優於別人的訣竅,等你去做更多的擴展學習。對每一個陌生詞匯的搜索,都會為你打開一扇新領域的大門,更多領域的風景,也會讓你對已有的知識有更深刻的掌握。

站酷網建站初期正逢移動互聯網的萌芽期,這九年站酷網的演變幾乎與UI設計在中國設計的演變同步,見證了中國UI設計從懵懂到清晰,由模仿到創新,逐漸與國外設計水平接近的過程。現在站酷網平均每年有十余場UI類的設計比賽,小米、華為、魅族和聯想等數十家知名企業已經重金征得讓用戶喜歡的UI作品;站酷招聘每時每刻都有至少200個UI設計職位求賢若渴;每天更是有300余組原創UI設計作品發表。站酷,等待學成UI術法的你來與各路高手論道。

站酷網總編輯紀曉亮
2015年10月於北京
 

詳細資料

  • ISBN:9787115418814
  • 規格:204頁 / 普通級 / 1-1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4曬書市集69元起,滿萬再回饋1000元E-Coupon!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中信5折起
  • 曬書節
  • 哲學│歷史│文學 79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