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Lv.4
user-img
異人

33則書評

33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18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33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謊言裡的魔術師【博客來獨家覺醒版】:《迷宮裡的魔術師》系列第2彈!系列銷售累計突破70萬冊!
讀者評分
5.0
|
2024/07/25
劇透警告

謊言的意義

謊言的意義因著背後的各種理由而產生,但它們未必都是懷著惡意的虛偽,有時卻是為了某些真實而必須包裝,又或者它其實也是一種魔術。


魔術師雖然是一種魔術的表演者,但一定程度上是將真實的某些事物掩藏成其他模樣,也因此作為魔術師的系列角色神尾武史便因而被賦予了解謎的任務,這正是基於他自身能反向洞察謊言下的真實。
而一開頭,便開始各種心懷鬼胎的各種謊言的交鋒,繼承鉅額的遺孀和遺孀的哥哥便各自在神尾武史面前懷疑著彼此,而對應的神尾武史倒是游刃有餘地笑看說謊的人們,而技術更上層樓地表現真誠地以謊言回應謊言,以此慢慢釣出對方馬腳下的真實。
很多時候是這樣的,人死了以後,為了爭奪遺留之物,那些在戶籍上標示的關係在此前都蕩然無存,撕破臉是真實的,但相互爭奪卻也是需要謊言的。例如其實漠然的關係也要表現得孝順,才夠配遺留的錢財,彷彿感情多真摯才能擁有多少遺產,又或者說,以謊言表演的技巧高低來擁有以此相配的錢財。 看透這些真實的神尾武史泰然地面對著滿口謊言,但開頭看似非常明顯的謊言交鋒,其實反向暗指著謊言背後「真實」的程度。因此比起謊言技巧高低,更吸引人的其實是那些或許包含身不由己的真實,是什麼樣的原因必須演出一場欺騙他人的戲,而在欺騙他人前,首要欺騙的其實是自己。
東野圭吾的作品很常將價值觀中那些看似必然的善惡觀拿出來做討論,例如立場對換,來討論人們眼中的惡是如此罪大惡極、善是真正的良善嗎?那麼謊言是重點嗎?勾起懸念的意義正在於斗大的「謊言」才是最大的謊言,因為它的真身是赤裸的真實,更是真誠。一個人為什麼說謊?或許原因很複雜,但也許也很簡單;說謊是種惡嗎?說謊背後的動機或許才能斷定其善惡的與否,而這,不也是一種魔術嗎?
展開
心願麵包店:韓國暢銷突破50萬冊超暖心經典! (電子書)
讀者評分
4.0
|
2024/07/11
|
電子書
「心願麵包店」,但實際上內容卻不是我最初見到時所以為的「暖心」,內裏所被包裝未見的,確是現實中一個個赤裸裸的議題,例如家暴、校內的同儕人際問題、網路炎上,甚至家內性騷。
       主幹是家庭重組的少年面臨長期的家暴,最終在被污陷爲性騷擾而被迫逃離家中,意外被平常買麵包果腹的麵包店收留,同時在店內看盡了許多光怪陸離的人生。
麵包店好像多啦A夢的百寶袋,只是那些不是道具,而是餅乾麵包,可以實現各種願望,除了善意,更包含了惡意。
        總以為心願是美好的,但忘記了那不會只是單純的願望,也包含了為著個人慾望,而最終必須深切意識到,善良是個選擇而不是人性本善。
        而在角色設定上,任職應該是「高道德職業」的教師一職的繼母,卻是長期對少年家暴的加害人,衝突不僅僅是角色之間,更是角色本人的性格和職業的鮮明差異,而這意味著衝突的解決不光是人與人之間,在此之前更要解決自身的衝突。而這也是為什麼麵包店店長告訴少年,必須吃下「惡夢」,因為面對了惡夢,面對了自身的創傷,才會清楚意識到那些存於體內的疼痛從來沒有被遺忘,甚至,去重新擁抱那個傷痕累累的內在小孩,重新去愛,才能有力氣去面對現實中未解的衝突。外在衝突不必然解決,但至少,知道如何自我保護。
       尾聲給了不同的想像,不同的道路下的少年最終搬離了家,似乎遺忘了麵包店的一切,但懷念的油然而生憶起的,是曾經,小小的自己努力過,很努力很努力。
展開
微壓力:小情緒如何累積成大問題?巴布森學院全球領導力教授 ✕ 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 重磅力作! (電子書)
讀者評分
4.0
|
2024/06/30
|
電子書
很多時候人們都會特別關注「壓力」本身,也就是那些在既有認知下的「大」、「重」的壓力,但卻忽視了在主要壓力下,而後衍生那些看似細微末節的壓力,而這就是本書提及的「微壓力」。微壓力可以是因著主要壓力而出的任何的「行為被迫改變」,乃至於情緒。而諸如「工作」和「家庭」等等這些彼此看似不相關,卻實為環環相扣衍生壓力,不只是衍生,甚至會回頭彼此反噬。例如工作計畫的被迫改變而必須取消原先的家庭出遊,而被迫取消家庭出遊而不悅的家人相互指責,進而又將情緒帶入工作中,為此對工作心懷怨懟下,工作也將因為情緒而增加出錯、延遲的機率。
       而這在這裡頭都能感受到「焦慮」。名為「微壓力」,實則是事件引發的各種情緒,其中以「焦慮」為最多,焦慮著工作計畫的改變!焦慮著計畫導致其他安排的延遲、焦慮延遲和改變後身邊也被影響的他人的不悅⋯⋯,種種焦慮慢慢累積,最終一根根微壓力產生的焦慮也衍生成其他的情緒例如憤怒甚至憂鬱,最終因著微壓力的焦慮而產生行為上的改變,透過吃甜食來補足內心的不悅,如此反覆最終成了疾病。
       書中針對工作的微壓力有透過表格的方式,來讓人檢視自身那些生活中雜亂的微壓力,分類後進而做出斷捨離,哪些必要、哪些非必要,甚至各自課題的歸還。
       如何讓不知不覺侵蝕的微壓力消失,斷捨離的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課題的歸還和負責,則是讓人清楚理解,有些微壓力其實不是你該承擔的,你有你的課題要面對。無需為他人承擔,畢竟彼此都是獨立個體,好好面對自己,好好去卸下一根根可能成為最後一根的稻草,內心會輕盈許多而能更有力量去面對主要壓力,或許你會發現,其實你比自己所以爲的還要有力量。
展開
有些事不必在意:不安、憤怒、煩惱都能放下,讓心平靜的106個練習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6
雖然書名為《有些事不必在意》,但那些「有些」卻深深影響著一個人的價值。而這裡的價值意指的是「被他人定義」的價值,而非「自己」所定義。因此無論是「讓別人失望也無妨」或「在意他人視線之前,先在意自己該做的事」,名取芳彥都在告訴眾人,將「期待」放回自己身上,不去期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不因未完成他人的期待而沮喪,以及他人未完成自己的期待而失望;因此自我價值應該由自己定義,而非他人,更不是社會。同時也是將各自的課題歸還,我有我的課題,而你也要去面對自己的課題,自己的課題不該寄託在他人身上,期望他人來完成,我們都該為自己的課題負責。
也因此不必在意的,除了是試圖期望所有人的時區一致的社會期待,還有關於放下,放下對他人人生的控制,同時也放下試圖控制他人對自身的評價,那麼後退一步所看見的,便是更加遼闊的景色,屬於你自己的景色。
展開
歡迎來到奇蹟大飯店
讀者評分
4.0
|
2024/06/04
劇透警告

絕處才能逢生

正因為在現實中挫敗,所以才會邂逅這間名為「奇蹟」的大飯店。
每個角色都有各自的疼痛,例如年近30的卻沒有符合社會期待的職業、組成複雜的家庭在母親過世後的被迫相依為命,又或者苦疾病幾盡的窮途末路。
當看不見未來時,呼吸變得窘迫,活著變成窒息,進而向下墜落。而這種時候,如果可以接住這些背向陽光的生命,那麼照進的一束光將變為救贖。
如同幼時曾苦於白血病的飯店經理的母親,為了拯救孩子而喝下遺忘彼此的茶,只為了孩子能續命;而被重生的經理則繼承母親的名字,任職奇蹟大飯店的經理,成為所有各自人生被困住的旅客們的一處休息地。
彷彿是作者以經理之身寫給讀者的信,人生累了沒關係,稍微休息一下,籠罩黑暗的路再等一會將被照亮;你需要的不是放棄,而是休息。
展開
請待在有光的地方【親筆簽名版】:本屋大賞TOP3.直木賞入圍作(附首刷限定番外篇)
讀者評分
5.0
|
2024/05/27
本該是「結珠」與「果遠」如幼時般地稱呼著彼此,再次見面的兩人卻已然生疏。
試讀的內容第二篇〈飄雨之處〉,述及多年後邁入青春期的果遠與結珠的再度相遇。都生長自有毒的家庭,清楚著彼此的母親都是毒親,幼時相依的兩人再次見面時,卻成了比起熟悉更多是陌生的關係;更因著幼時知悉雙方的疼痛,使得兩人的關係既秘密也更親密,因此即使以「小瀧同學」與「校倉同學」地呼喚著彼此,卻總是遠遠地偷看著對方,也總在身邊沒有其他人時才搭上話。但幼時總是哭泣而又邋遢的果遠變得勇敢而閃耀,刺眼得被母親賦予的社會期待而壓得喘不過氣的結珠睜不開眼,悄然而生的嫉妒,不再是自己拯救果遠的位置,讓結珠變成了多數青春女孩眼中隱約露出妒意的模樣。
即使母親都有毒,但窮困的單親家庭和小康的家庭依舊天讓之別,不斷想像著的同時也試探地詢問對方,會不會想脫離原生家庭而彼此互換?但最終果遠離開時,不同於幼時的那句「請待在有光的地方」希望是自己人生光芒的結珠可以成為自己的救贖,果遠再次說出了這句話的背後是泫然欲泣的,她真誠地希望結珠永遠都不要理解這樣的痛苦。請繼續待在有光的地方,然後不要轉頭看相身後的黑暗,即使自己深處於其中。
初次認識一穂ミチ,是《風暴中的星屑》,還未翻開書便被書封文案深深吸引。擅於處理複雜關係的一穂ミチ在《請待在有光的地方》中,那看似直白的呼喊,卻也飽含了深厚濃密的情感。女孩間的關係本就複雜,不單單是朋友,又可以在瞬間成為敵人,海底針的千言萬語包含著對對方的羨慕,而此背後更深的或許其實是愛,希望你眼中有我地更勝任何關係。
結珠與果遠的關係不是朋友、閨密可以概括的,幾乎雙生子般地的兩人關係甚至超越了親情,或許彼此是另一個自己。身處光的自己與深處陰影的自己,擁抱對方,其實也是匱乏的自己擁抱另一個羨慕而期望成為的模樣的自己。他們都是自身,不夠完美但能因為這些坑坑疤疤,茁壯成能保護自己更能保護對方的力量。
請待在有光的地方,那是你所身處的地方,更是我的救贖。
展開
熱帶夜:韓國金枝跳越時空文學獎、教保文庫徵文獎得主驚艷文壇的「暖驚悚」!【獨家收錄|繁體中文版序】
讀者評分
5.0
|
2024/05/16
趙禮恩的短篇不僅充滿了奇幻,那些在現實中被厭惡、逃避的事物在這奇幻中,卻變成了一種溫柔,更是一種為逝去的哀悼。
名為「惡夢」,恩成卻緊緊地擁抱了它,惡夢吃驚著恩成選擇是化成熊玩偶的自己而不是其他玩偶朋友。惡夢本該是呈現人類最想逃避的事物,但恩成喃喃著「不是我把你丟掉的」所意味著的罪惡感,實為「對不起我沒有保護好你」的愧疚。因此該是惡夢的,對恩成而言卻是久別的重逢,「我好想你,你跑哪去了」的低聲,讓惡夢清楚隔天又將至此造訪。短篇的〈與惡夢同行〉透過想像的預意,揭示比起逃避的事物,逃到夢裡見到想見的人或物不是惡夢,而是美夢;惡夢再怎麼可怕,都沒有活在沒有你的現實中可怕。
短篇〈肉與石榴〉的「石榴」意指的是「那個」異物,而「肉」不僅僅是「那個」異物口中的肉,也意指喪夫又兒子生死不明的老婦玉珠,乃至她體內的癌細胞。肉與石榴的相遇,不只是玉珠與「那個」異物的相遇,更是身處各種失去的玉珠去重新面對失去重要事物後的人生,走在逝去的哀悼之路的同時,也回頭看向自己,看向一直照顧他人的玉珠的內在小孩,也渴望被照顧。
短篇〈莉莉的手〉,不只意味著字面上主角因車禍而失去的手,也意指突如進入的奇幻世界中所見到的手。身處車禍後面臨龐大經濟壓力等生活巨變下,仍無可避免地想念起支離破碎前的軀體,因此突如見到的手意味著主角對失去的手的想念,因而想念具現化,真正地開啟對失去的手的哀悼,在奇幻的世界中好好地與曾經擁有的手好好地道別。
試讀的三篇都共同地觸及了失去與哀悼,重逢是正視在現實中自身被壓抑的悲傷,更是展開新的人生前的斷捨離。好好說再見,你永遠都在我心中。
展開
內在陰影療癒日記【1書+1日記本】:透過書寫探究內心最深處,與真正的自己和解
讀者評分
4.0
|
2024/05/04
關於「陰影」,最初是從許皓宜諮商心理師的《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由》得知,而之所以是「陰影」,正是因為它積累了人大大小小的創傷,最終變成那些被觸發的負面情緒。
閱讀《內在陰影療癒日記》時,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兩者都是觸及創傷的議題,但《內在陰影療癒日記》使用受眾則更加普遍,我認為也能是一種盡可能減少創傷演變成複雜性創傷的先行治癒,畢竟有些複雜性創傷症候群源自於此前累積的創傷,在後面更大的創傷事件壓下後,不只是觸發,更是根本的壓斷了本來就在那些創傷形成的各種微小破洞下,而搖搖欲墜的內心。
凱莉‧布蘭布雷特不只是創傷支持專家,此前更是創傷倖存者,因此她深知忽視創傷將帶給人多大的痛苦。她一步一步的透過認識覺察等方式,搭配個案舉例,來讓人知道,那些以為久到遺忘的痛,其實仍深埋在心底,在未來的不知何時被引爆。忽視創傷是成長過程中被迫習得的技能,但創傷被忽視後不會不見,而是在日常中各種看似毫無關連的事件中被觸發。而我之所以也對觸發因果知悉,也是因為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常常被更深入地問及「你覺得為什麼會有這個情緒」,才知道原來自己被觸發的情緒不一定是眼前的事件,而是觀乎那些從小因為社會期待而被迫壓抑的創傷。
而「陰影」也如同《火影忍者》中,主角鳴人在前往第四次忍界大戰前,在真實瀑布面對黑暗的另一個自己,最終予以擁抱,而擁抱陰影的鳴人因此與內在那個滿是創傷的自己和解,進而得到新的力量。
因此凱莉‧布蘭布雷特的《內在陰影療癒日記》像是一種心理諮商外的自我對話,甚至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心理諮商,在無法和心理師諮商時,作為個案我們可以如何與自己共處,在他人也不一定能及時接住自己時,我們可以如何接住自己,當你接住自己時,你才會發現,自己其實比想像中的還要強大。

問題4.
你小時候是否覺得別人有聽你講話?當你表達你的主意、想法、感覺和憂慮時,大人對你有什麼樣的回應?你希望他們可以怎麼樣回應,你希望得到的回應會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這對長大成人後的你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我小時候覺得大人並太聽我的話,當我表達想法、感覺時,常常得到否定和忽視,認為我大驚小怪或曲解他們的意思,並視我喜怒無常;但其實我希望他們可以嘗試同理我的感受,正視並接住我的情緒,希望這些回讓我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被好好看待。而在長年被否定和忽視想法、感覺下,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和世界的格格不入,以及被遺棄感,而覺得自己之於他人是不重要的,而對這個世界缺乏眷戀。
展開
奪命炎上
讀者評分
5.0
|
2024/04/28
《奪命炎上》的「奪命」不只意味著命案的發生,更意味著「炎上」現象下的鄉民正義可能逼死人的事實。
淺倉秋成不僅細膩地寫出網友的反應,更透過幾個角色不同視角的穿插,來對應現實和網路的事實落差。同時寫出平時行得正坐得直的嫌疑人山縣泰介,面臨明明沒說謊卻被說是放羊小孩的困境;實際上讀者在現實中的位置更接近網友,卻在閱讀中比起和試圖抓到山縣泰介的網友,更與山縣泰介感受同步,而不斷冒冷汗。但有意思的事情是淺倉秋成讓無助的山縣泰介轉守為攻地成為追查真相的人之一,再加上被死者閨密揪去追查但對事件態度保留的大學生住吉初羽馬,使得追查真相的線變成了警方、網友、山縣泰介和住吉初羽馬,這像是場比賽,誰能在蒐集相對準確的證據下,找到真兇。
閱讀淺倉秋成的《奪命炎上》,腦中浮現曾閱讀過類似的題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湊佳苗的《白雪公主殺人事件》,而後是宮部美幸的《理由》與《悲嘆之門》,三本作品的共通點便在於「三人成虎」。
但不同於1990年初還仰賴街坊鄰居的《理由》、2010年期間交錯於現實與網路的《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以及網路傳播影響壓過現實的《悲嘆之門》,兼具三本作品特質的《奪命炎上》將2020年後更加倚賴網路傳播,並從網路的社群轉而影響現實世界的現象表現得淋漓盡致,不禁讓人詫異,這不就和現實中被炎上的某某事件相似嗎?
在這網路普及的30年進程中,人們不再只是傾向被問才開口的被動,而是不同於在現實中的被動參與,在社群平台一一主動參與其中,彷彿化身為偵探般地針對各種自以為的觀察做各自的推論和論述,在其實缺乏法律、案發現場證據判別等等的專業下,更肉搜嫌疑人、公開當事人的真實姓名乃至身家,成為鍵盤法官地充滿自信的未審先判,甚至理所當然地說出了和早見和真的《無罪之日》中「她一看就是這樣的人」一樣的話。急於找犯人的輿論擴大下,在對於自己的推論滿滿自信的網友,卻從未思考過「如果這個人根本不是犯人」的可能性,自以為的正義並未真正彰顯正義,其實是讓一個人社會性死亡,更可能因而毀掉一個人的人生,這實實在在的大型網路霸凌現場,嫌疑人或許明明無罪,卻在入獄前先成為受刑人,甚至更生人。
而網友充滿正義感的憤怒真的是正義嗎?他們或許多數都是在現實中面對不公不義甚至霸凌現場時的旁觀者,更多時候是以沈默來明哲保身,你很難在現實中看到一個人以英雄般的姿態獨自跳出來,但一群人團結力量大,躲在人群中丟石頭也不會太張揚。無法在現實中成為從小所期望的英雄的模樣,那麼至少在網路中,躲在螢幕後頭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網友們沒有意識到,裡頭的正義所伴隨的憤怒情緒,實際上夾雜了許多個人在現實中的無力感,在現實中的各種挫敗而只能忍氣吞聲,正義發言成了發洩的最好管道,這不僅達到了個人發洩,更能伸張正義來彰顯自身的好人形象,使得在現實中對各種事情包含自己人生的無法控制,在網路中得以變成掌控他人的人。而淺倉秋成也寫出了現今2020年後更可怕之處莫過於,從網路反過來影響到現實,不僅嫌疑人的親友因輿論而動搖,甚至影響到專業的判斷,連警方和檢調都隱隱地覺得眼前的嫌疑人是犯人。
雖然這本是本格推理結合網路現象與社會命案的推理小說,但對於真相的追查本身,其實不僅像歷史學研究透過蒐集史料來交互對證,也實實在在的是本現行的推理小說,在證據確鑿前都需要以「可能性」來判斷,但人們過於大膽假設卻嚴重忽視小心求證,而拿著不夠嚴謹、過度使用情緒字眼引發人共情的報導,大聲嚷嚷,這就是真相。
淺倉秋成將可能身處其中的讀者拉了出來,透過自身的推理能力,伴隨劇情推展,一步步地讓讀者去靠近真相。但能否,合上書重回網路時,重新成為網友的我們,也能更加謹慎地看待,現實中定罪前被攻擊的人,是活生生的人呢?
展開
即使你不在這裡:本屋大賞得主町田苑香寫給大人的極致治癒之作。
讀者評分
5.0
|
2024/04/21
小心維持不倫關係的美鈴,卻獨吞了上司回家後的每刻孤獨,如同做澀皮煮最麻煩的是初步的剝硬殼,必須不能太用力地用刀子剝除硬殼,以避免傷到內側的澀皮,但煮完後美鈴的手卻也佈上刀傷。
       承襲外婆千代栗子澀皮煮手藝,其實也謹記著要將有洞的栗子挑掉,但如同清楚外遇的違背道德,卻仍然沈浸了與上司的不倫中,美鈴將那僅有的一顆有洞栗子,放入了妻子之託才終於來找她的上司的栗子澀皮煮裡。
        很會煮菜的上司妻子藉由不擅於栗子澀皮煮,所以委託丈夫的下屬,這樣的舉動使美鈴隱約覺得上司的妻子其實知道兩人的關係,或許因為兩人同為愛著這個男人的女人。而這樣的依稀感覺,最終在得知上司妻子過世後應證,那像是種臨終前的遠端告誡,其實自始自終都知道你們的關係,早在初次吃栗子澀皮煮正是剛不倫的時候就知道了。
       荒謬的事情是,吃下那顆投入惡意而給的有洞栗子澀皮煮的,不是上司妻子而是上司,上司妻子說,自己挑的自己吃,上司笑著吃下卻沒有意識到妻子的真正意思——自己的外遇自己承擔。
       煮栗子澀皮煮意味著這段不倫關係的無疾而終,町田苑香透過煮栗子澀皮煮的過程,穿插著美鈴一路的外遇心境,完成後送出,或許正是美鈴對上司的最後測試,委託後收到也是上司妻子最後的傳話,其實都是心思細膩的,但這兩個女人直到最後才意識到彼此愛著的男人是多麼膚淺,其實不過是只在乎自己、忽視伴侶的傢伙,兩邊關係的不放棄,不過是害怕沒有溫柔得以溫存。
        篇名〈黑洞〉意味著的,不只是栗子澀皮煮的黑洞,更是身處不倫的小三與原配各自內心那深層的黑洞,彼此朝對方投出無聲的惡意,可偏偏吃下的卻是對這一切蠻不在乎的出軌者,最終一個透過離世、一個透過醒悟分手,將重心重回自己身上,重新將那份被浪費的愛拿回到自己身上。
       町田苑香的《即使你不在這裡》雖然是收錄五篇的短篇作品,但初次看這本作品卻讓人感受到,因著現實而一點一點被疲憊侵蝕的內心某處的被治癒,或許再回頭多愛自己一點點。
展開
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若你打從心裡相信「我家孩子不會變壞」,請務必閱讀本書!
讀者評分
5.0
|
2024/04/08
在《教出殺人犯Ⅱ》裡便透過副標「『好孩子』與犯罪的距離」,提及「成為好孩子」的不當教養要求反而逼迫孩子走向歧路;而《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則詳細地去述及哪些自以為好的教養實則造成孩子創傷。
    從中意外地發現,那些因著「為你好」而說出的話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它們甚至是父母不自覺地因著自身情緒加諸在孩子身上的話。父母大概沒想到,那些即使只是隨口的話語都狠狠地割傷了孩子的內心;對孩子而言,還未認識這個世界模樣,便在被迫理解中承受了種種。「我是為你好」下所做的各種命令、期待不單單是情緒勒索,而是披著教養的外皮,透過權威要孩子服從,放棄思考地服從孩子很想理解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的各種事,但父母都說「本來就是這樣」,孩子的試圖思考所做的詢問變成頂嘴,而父母最終要的不過是服從命令、進而完成期待的機器人,這才是父母,甚至世界眼中的「好孩子」。
       種種忽視孩子感受的教養下,那些自認為的心靈雞湯猛地灌注孩子的內心,忍住種種想吐的衝動的孩子們,最終的崩潰不是得了諸如憂鬱症等等的精神疾病,再來就是犯罪。
        一個孩子如果內心生病了,那麼也揭示了原生家庭也出了問題,才會反映在孩子身上,但許多父母將病因都歸珠於孩子身上,「都是你不夠聽話」、「是你的個性有問題」,千錯萬錯不是孩子的錯,不然就是另一半的錯,真正為此自省的父母可能不多,因為這對他們而言將是過去教養努力的全盤否定。
       作為受傷的孩子然後已經長大的大人,看到這本書像是撕開幼時的記憶,正巧「快一點」便是自己長年被督促的聲音,即使看到這三個字都重新感受到自己的呼吸急促,湧上的焦慮是積累的創傷。
        已然成人,父母年老,自我療癒的同時,希望自己能因著過去的創傷,而同理相似創傷的孩子,進而在他們墜落時,可以好好接住他們,而那接住的不只是受傷的孩子,還有多年前墜落的自己。
展開
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三大賞最年輕得主,痛快指數超標的短篇集【親筆簽名版】
讀者評分
4.0
|
2024/01/31
劇透警告

是社畜又怎樣

繼綿矢莉莎於芥川賞的得獎作品《欠踹的背影》後,過了多年再次看到她的作品《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裡其中一篇短篇《神田多》,述及一名年近30仍輾轉於兼職的女性,從對一名YouTuber神田的忠實粉絲到破滅退粉的過程。
笑著自我介紹是「呆呆妹」,實際上卻有意識地隱瞞自己做過多份打工的過去的石之鉢紗永惠,清楚著如何建立無害的形象以避免樹敵,但同時真正的她卻也是個能夠寫出犀利批評的黏著系嘴臭黑粉,綿矢莉莎帶著笑意的筆調細膩地呈現了兩者的極大反差。
非常在意他人的目光,因而人前無害,人後捅刀,這都揭示了石之鉢紗永惠內心其實期望他人對自己的重視,因而在螢幕後,透過YouTuber的影片平撫每一刻的寂寞,又同時自認用心地寫下許多的批評和建議,感受著螢幕另一頭光鮮亮麗的YouTuber身處於自己辛辣嚴厲中,而實實在在地感受著在現實中所缺乏對他人的那份掌控感,畢竟現實中的自己不過是寒酸的社畜。
YouTuber肯定不知道那個黑粉就是一旁的端盤小妹吧?但是在現實中真正見到本人後石之鉢紗永惠卻也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這些「用心」對方根本不在乎,在乎的反而是他身旁的人,致使她腦羞。有意思的事情是,與之對比的,正是在此前綿矢莉莎的背景描述,石之鉢紗永惠任職的店家也不理當時新冠疫情時政府的嚴格法令,鑽漏洞地營業。
綿矢莉莎筆下的石之鉢紗永惠不是別人,其實就是包含你我在內所有社會裡的社畜。她揭露了眾人不得不在職場上的低聲下氣,因而轉為在網路上匿名罵人,只是這個罵人不盡然都是真正的「黑粉」,但無論這是否是苦口婆心或是單純酸民,大家宣洩的是在職場上無法傾吐的不平情緒,在職場上的不被重視轉為在網路上用攻擊引起注意,更精確的是被重視,甚至尊重。
石之鉢紗永惠最後的瘋狂行為看似可怕,但最終並未引起真正的注意,神田拍拍屁股走人依舊做自己,而留下在她腦海中無盡的黃色液體,但這樣的瘋狂在真正達到目的才叫可怕,致使最終徒留了一場空虛。
這該是超標的痛快指數,那之後呢?這樣的荒謬得不到關注,而退粉離開,但是否終能將那份重視,甚至期待放於自身,綿矢莉莎倒是留給了讀者,爽快之後得到你要的了嗎?
展開
堇莊的房客
讀者評分
5.0
|
2023/12/26
劇透警告

愛其實是一把雙面刃。
看到凪良汐的新書書名是《堇莊的房客》時,腦中隨即浮現了三浦紫苑的《木暮莊物語》。
單看章節會以為也是短篇連作,但實際上凪良汐的《堇莊的房客》的房客們的關係,倒與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有著「沒有血緣卻緊緊相連」的共同點,不過《堇莊的房客》沒有《小偷家族》那樣的沈重,仍照入了光,只是它的一旁是片陰影,隱微地透出了涼意。而那個涼意,可以是惡意,甚至是殺意,但它們都源自於「愛」這件事,無論是親情、友情或愛情。
有意思的事情是,小說中述及堇莊的房客時,都稱呼了每個房客的名字,但唯獨主視角的和久井是用他的姓氏「和久井」,和久井明明名為「一悟」,應該是「一見即悟」的人,卻反而是小說中最一無所知的人,這使得和久井成為這本也內含了一點點推理成分的小說中,主要推動情節的角色。

※以下可能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無論是體弱多病但溫柔貼心的和久井、不輕易露出情緒的作家芥、困於經前症候群的美壽壽、疲於演藝圈的深夜節目製作人準人、細心而且常參加公益活動的花店老闆青子,以及和久井的母親與母親情人的三上。
這些都只是他們展現在彼此之間的其中一個模樣,但隨著和久井的視角,才發現很多不是自己看到的那樣,那些原先的「面具」卸下後,是反面的模樣。看似因為戀愛挫敗而溺愛著年下;其實看似光鮮亮麗,其實是被環境榨乾的社畜;看似溫柔善良,其實在長年自卑下成了為了愛而不擇手段,看似包容大度,但其實嫉妒如火。

其中和久井反而是最表裡如一的人,作為房東的他的溫柔包容了所有人,如同作為堇莊包容了每個獨居的房客,這使得所有人即使內心再怎能存有那爛泥般的醜陋,和久井都能好好地接住他們每個人,或許這樣的溫柔源自和久井在長年的久病下所習得了驚人的忍耐,彷彿既然能忍耐病的疼痛,那麼也能承接他人被環境折磨成扭曲而成的痛苦,即使好幾次陷入被殺的危險中,他都願意去嘗試相信其實已經不能相信的人。
但誰來接住和久井呢?不是和久井那過度保護的母親,伸出手的其實是那個看似對這個世界興趣缺缺的芥,也是因為雙親離婚而多年不見的親弟弟。芥發揮了作為作家所擁有的觀察力,平常總是不多話,卻像是打看全身地感受著周遭, 細膩的觀察,然後再默默地出手。芥算是小說中最沒有表現情緒的人,卻是最細膩的人,這樣的細膩正是作家非常重要的特質,也因為這樣的細膩,他才能從一個看似受傷需要照顧的照顧者,默默在情緒上支持著哥哥和久井。
而芥和世界保持的距離,讓他得以放棄對愛的渴望,而不至於和其他人一樣,因為太愛了,所以湧現了渴望,進而嫉妒,最後扭曲成了惡意。
談及愛是雙面刃的同時,《堇莊的房客》也對於「血濃於水」進行反諷,很多時候親情比起主要支持的存在,更多時候包含著情緒勒索、家人間不當的比較⋯⋯種種的傷害,那些應該是愛的模樣,都將一個學習愛的人,擠壓成了愛不了自己而只能渴望他人愛自己的扭曲模樣。
被愛割裂滿身,卻仍然因為愛而癒合。不了解愛的人重新學習愛,寫著親姊妹相互殘殺的輕小說的芥,以房客身分正式入住堇莊,很偶爾的喊著和久井「哥哥」,一如幼年時的他,下一本構思的小說,終於加入了一點愛的元素,而他正在學習愛的路上,和哥哥一起。
展開
今天也對媽媽發火了:愛得深,恨得也深,一趟只有母女才會經歷的真愛旅程
讀者評分
3.5
|
2023/11/26

無論是母親或自己,其實我們都渴望愛

即使有血緣關係,母女關係卻常常是複雜的,例如作為長女的海音與母親的關係,不單單只是「母女」而已,而仍牽涉到諸如弟弟這些手足關係的外在因素,無可避免的,許多母親似乎比起女兒更愛兒子,或許因為女兒同為女性背負了許多的社會對女性的期待,將女兒教育成未來優秀的媳婦似乎比疼女兒更重要。
因此海音與母親的關係是包含我在內的女兒們所面臨的母女的議題。「今天也對媽媽發火了」意味著母女的衝突是長期的,但海音也從中漸漸意識到,因為母親偏愛弟弟們而導致的內在的匱乏,也出現在母親的心中,同為女兒的母親也是個缺愛而匱乏的人,或許大部分的女性都在這樣的匱乏中長大,卻也讓自己成為了曾經導致自己缺愛的至親的模樣,忘記疼惜同為女兒的女兒,也是一種透過自我投射的補償。對此有所覺察的海音,開始有了不同於以往憤怒的態度,她開始看向自己的女兒嘗試愛她,如同愛過去那個渴愛的年幼的自己,也回頭愛自己的母親,因為她清楚,之所以在意得為此受傷,都是源自於她愛著母親,而她也渴望母親同樣愛著自己,同時她也嘗試愛起自己,其實無論是自己或母親,都是渴望對方的愛而也愛著彼此,只是太不擅長愛的她們,還需要學習。
展開
臺灣神鬼傳奇: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
讀者評分
4.0
|
2023/11/08
劇透警告

以男孩林旻求被神隱的過程拉開序幕,那個在過去西方魔法世界或二次元所習以為常的異世界,出現在台灣山林中竟不違和,反而變成這部以台灣民間信仰為主元素的漂亮開頭,引領讀者目光繼續向下。
當鏡頭拉回了現實世界,這個奇幻旅程變成了一個謎,包含林旻求這被神隱的四個男孩和大人之間,以及現實世界因而有了極大的鴻溝,大家都難以相信失蹤的人要如何瞬間移動到自己從未去過的遠方山林中,甚至和所謂的三太子接觸,因此視他們的話胡言亂語需要收驚,而與他們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樑的,正是兒童心理專家的主角賀若芬。
有意思的是作為兒童心理專家,賀若芬即使專攻兒童心理學,而被賦予應該是瞭解兒童心理的期待,卻同時有著曾為小三的經驗,以及與母親之間的拉扯,她的身份和經驗因而有著極大的衝突,亦即她或許瞭解兒童心理,但她不懂成人的心理,尤其是與自身親密的人。
因此看似因為三太子引起的事件,卻也成為賀若芬自我追尋的旅程,因為即使作為兒童心理專家,嘗試理解許多的孩子,但實際上她卻未能理解自己的內在小孩,與母親不睦的家庭關係,如何使缺愛的她因為渴望愛而愛上有婦之夫。
雖然這部是扣合台灣民間信仰的小說,卻同時關照了人的內心;而實際上民間信仰本是人們在現實中歷經各種挫敗而失意時,所尋求的慰藉,人們總是祈求著神明的幫忙,但不見得實際行動做出改變,因此當視為心靈依靠的神明有了人性,便轉而引發各種事件,逼被動的人們開始行動做出改變。
因此這部小說看似結合了台灣民間信仰的特色,所展開的奇幻旅程,但同時是小說人物的英雄之旅。你不能總是仰賴神蹟,真正最能幫助你的,便是願意做出改變的自己。
展開
童話世界
讀者評分
4.0
|
2023/10/03

名為「童話世界」,實則是「大野狼」藉此引誘眾多純真的「小紅帽」,褪去身上的紅色外衣,成為真正的女人。
以補習班的誘姦為主軸,不難讓人聯想到2017年《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小說述及有個青春期女兒的律師張正煦,碰到身為社工師的妻子緊急帶著高中生個案上門,進而再次遇到了補習班的權勢性侵案件,不同於二十年前青澀的自己,此刻的他決定正面迎戰大野狼。
小說以「童話世界」作為書名,同時揭露了補習班名師以《小紅帽》這篇童話來誘騙高中少女。扣合著「童話」所意味的,正是人們以為應該是年幼孩子閱讀的童話,實則處處藏入了現實的殘酷於童話的各個角落,包裝成美好世界給初生之犢,直到孩子們長大,才終於發現,原來你以為的童話不是童話,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致使書中的這些「小紅帽」同時也是「房思琪」,眾多蓓蕾發芽的女孩,以為能被好好呵護於手心,殊不知卻被硬生生摘落,成了枯萎的花朵。
同時小說中的狼師也特別提及了《小紅帽》與心理學有關,而心理學確實有針對童話有一系列的研究。其中,布魯諾.貝特罕在《童話的魅力: 我們為什麼愛上童話?從〈小紅帽〉到〈美女與野獸〉,第一本以精神分析探索童話的經典研究》便提及了,《小紅帽》從標題到主角的名字所強調女孩外出時穿在身上的紅色,實則象徵激烈的情感,尤其指涉了性。
但有意思的事情是,小說的主角卻是「獵人」,也就是律師張正煦,並讓讀者進入以他的視角所進行的劇情推動中。無論這些讀者的身份是忿忿不平的新聞閱聽人,更有甚者是遇過類似遭遇的被害者,在降入張正煦的身上後,重新去迎擊二十年前沒有擊落的狼,這似乎可以為那些過去沒有阻止的悲劇討回公道。
而本該是被視為獵物的「小紅帽」在多年後,透過身份的轉換投射成「獵人」,從「獵物」成為「獵人」,去捕獲甚至擊落那個總是心感委屈而仍不認為自己犯錯的狼。這是否能夠視為作者試圖透過這樣的轉換,來嘗試賦予讀者,尤其是受害者對於無能為力的過去予以改變,進而得到補償甚至救贖?
去年《童話‧世界》電影上映,而今再以文字出版為書,雖然是兩種不同的創作載體,但卻也是不同的體驗,這樣的跨領域創作也能補足不同創作上各自所缺失的想像或是細節的描述。但無論是哪種創作形式,能夠讓讀者或觀眾去關注權勢性侵,這都會是這個包議題下的故事,所想達到的社會關懷。
多麼希望那些蓓蕾可以好好地長大,成為能夠綻放出屬於自己光芒的花朵。
展開
鬆綁你的完美主義:首本由台灣精神科權威深度剖析,揭露完美主義者的成因與表現!
讀者評分
5.0
|
2023/05/03

如果以打電動來形容,那麼「過低的自我評價」與「過高的自我期待」便是越級打怪。
而深入追究過低自我評價的形成,卻也來自成長過程中那些過高的社會期待,並在成長過程中漸漸內化為過高的自我期待。
而造就這種完美主義的公式是什麼呢?便是包含父母在內的社會期待,目光卻總朝著他人那些光鮮亮麗,期望著自家孩子可以成龍成鳳,又或者對於成功有著既定的sop,彷彿照著別人成功的路線走,肯定能達陣成功。
就這樣,本來的焦慮該是提醒人避開危險的本能,便因此變質,看似好聽的完美主義實為病態,扎扎實實的成了真正的病,例如因而深陷於反覆檢查、清潔的無限循環裡而雙手破皮流血也無法停止,最終成為每個月去精神科回診拿藥的強迫症患者的我。
無條件的愛聽起來很甜美,但實際上卻是個太美的糖衣,包裏著各種的有條件,期望著孩子幸福快樂就好,但那些幸福快樂卻是父母在腦中所美好的建構,最終孩子的幸福淪為你的幸福不是幸福,父母甚至身邊的人所認定的幸福才是幸福,穩定工作、成家立業,人生圓滿才幸福。
但,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真正視人為獨立個體,那麼幸福的模樣就不會是一樣的了吧?可是實際上卻是幸福模版的無限複製,細細教誨著,我吃過的鹽比你多,我仔細挑選後的人生通暢得多,你走得才不會有我辛苦。
該怎麼樣才能從完美主義中解脫?
能否,好好放手後,然後對孩子說,很辛苦沒關係,我陪你一起走。
而長大後已然殘破的自己,能否好好的跟自己說,大器晚成沒關係,照自己的步調走,崎嶇路上的風景總有一天會成為你筆下,那個獨一無二的美好。
展開
咖哩時間【日本最受年輕讀者青睞之文學賞作家,長篇極品傑作】
讀者評分
4.5
|
2023/05/02

吃飯常常是談天,又或者是溝通的時刻,時而爭吵,但又時而邁向和解。
起初是充滿戰爭記憶的十歲孩子義景的視角,面對著日本甫戰敗的頹喪的氛圍,心懷著遇到餓肚子的孩子要給他吃東西的小小願望。
伴隨視角切換,轉至入職幾年的青年桐矢,面對著失和的家族,以及已然83歲高齡爺爺義景,而義景卻成了一個不擅言詞、在髒亂屋中生活而讓周遭的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老人。
為何一個曾想著幫助他人的孩子,會成為一個固執得令人遠離的冷漠長者呢?這樣極大的落差,拋給了意外之下將和義景住在一起的孫子桐矢身上,觀念的極大差距,也將成為兩人必須面對的議題,但同時也給予讀者極大的好奇心,想知道這些年義景究竟經歷了什麼,而成了當年孩提的他不會想成為的大人?
而咖哩的美味,也必然成為祖孫自我揭露的契機,不一定邁向和解,但至少能一步一步透過同理來理解一個人,畢竟人就和一道料理一樣,是透過許多面向,許多食物結合而成的,不是嗎?
或許吃飯不單單只是飽餐一頓,也不只是頓享受,更是朝彼此瞭解的一步。
展開
焦慮新解: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讀者評分
5.0
|
2022/11/06

探究「焦慮」的產生,其實是一種內心對於「未來」的恐懼。
而市面上關於焦慮的討論有很多,明確對於「假焦慮」的討論,則是第一次透過書名,大大地顯示「假焦慮」是本書討論的主要問題。
雖然焦慮本身存在已久,但是相對於過去的生活狀態,現今的世界早已在快速改變下不同於過往,因此「焦慮」本身的定義也必須做適當的修正,進而本書提出了「假焦慮」這個詞彙。
現今存在比過往多更多的外在刺激,導致焦慮已然不再只是單純為了生存而出現「戰與逃」的反應,而是因於過多的刺激,過度啟動焦慮的反應,致使實際上確診諸如廣泛性焦慮症、強迫症、恐慌症、囤積症、爆食症等焦慮症患者,在缺乏病識感之下而比所知數字還要多更多。
資訊的傳遞快速,人們從主動接收訊息到被迫接受訊息,資訊與人的親暱程度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太過情侶,在引發焦慮的事情變得太多之下,不少人開始思考斷捨離、擁有自我獨處空間,甚至懷念起過往資訊傳遞不快的日子,那些過往似乎成了令人想念的平靜。
而這些都是觸動的「假焦慮」,本來不該焦慮的事物成為危機生存的存在,但是人們活著真的需要焦慮這麼多事情嗎?久久才聯絡就是疏遠、新聞不到一天就過時,人們能夠長時間關注一件事情的注意力被迫縮短,導致問題無法好好從根本解決,而只能不斷地在治標不治本下面臨更多相似的問題。
該如何減少「假焦慮」?也許只是單純的關掉網路,將目光重新投向眼前,好好沐浴在此時此刻的陽光下,享受當下不去煩惱未來,重新找回真正活著的那些瞬間,便是現今最擁有自己的時候了。
展開
空棺之烏【史上最年輕松本清張賞得主】:八咫烏系列.「勁草院篇.始動」
讀者評分
5.0
|
2022/09/09

在《空棺之烏》中則以四個短篇結合而成,透過四個角色的視角,以各自在培養山內眾的學校「勁草院」的苦訓中,側寫與皇太子奈月彥的相處,乃至各自的成長,進而展現從該校出身的山內眾俐落的身手背後,是無盡的苦練所堆疊而成;而學生們各自家庭背後的勢力紛雜,也深深影響著各自未來選擇的考量,少年即使再怎麼熱血,仍然必須面對赤裸裸的八咫烏世界的殘酷,並在掙扎中,找出屬於各自解決這些問題的道路。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