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6
user-img
喜歡書的女子 (IG:valerie_the_bookworm)

128則書評

128本書評分

46位追蹤者

347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28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行如海潮:海洋與我們的故事
讀者評分
5.0
|
2024/09/08
大海潮起潮落,
正如生命的各種流動
我們可以如大海廣納百川,
也能乘風破浪,追尋心中的光點
行如海潮(Move like water)🌊

初次閱讀海洋文學是台灣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的作品《#領土出航》,爾後因為太喜歡他筆下的海洋世界與討海人的日常,我前後又看了五六本他的書,然後進一步的邂逅了梅爾維爾的《#白鯨記》與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或許是因為我出生於四面環海的島嶼,又或是因為我生性怕水又容易暈船、很難出海去看看汪洋一片的世界,我一直很醉心於透過書頁文字體會水手漁夫們在海潮之上與大自然搏鬥的堅毅不拔,並遙望那些在滔滔波浪之下悠遊四海的生靈們。

躊躇了一段時間,終於又遇上了很喜歡的海洋文學作品,那就是《行如海潮》。這是本自傳式的海洋生態與生涯回憶錄,書中各章節以火烏鴉、抹香鯨、信天翁等海洋生物知識作為主軸,穿插呼應了作者的生命歷程,也道出了作者對於海洋保育的展望。

作者的文字非常優美且很有畫面,讓我在閱讀過程深深著迷於她筆下的海洋世界,還有種正在看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的既視感。如果喜歡海洋生物、想體驗一下水手生活或是對環境保育想了解更多,非常推薦來閱讀這本書囉!

▍為海洋而生的女人
作者漢娜‧史托是一位水手、海洋生態學家兼藝術家。她出身於英國威爾斯海岸,而骨子裡對於大海探險的渴望一次次把她推向了海洋。閱讀過程真的很佩服她能夠在海上長時間航行掌舵,畢竟對女性而言這真的是不簡單的工作。更不用說,後來她還因衝浪意外傷到了背部脊椎。但看著作者描述和鯨魚相遇的歷程就能理解她所說的那種「明明痛苦的要命,卻又覺得如此美麗」的原因了。希望往後她一樣能安然地繼續在船上航行,為海而生,依海潮而行。

「我想把海灘拋在後方,到一個由潮汐和風所支配的移動世界裡,去鯨魚的世界裡探險。我想看看地平線的彼端有什麼,想去鯨魚遊歷的地方。」

▍座頭鯨間也有流行音樂
托這本書的福,我獲得了很多海洋生物小知識,其中讓我覺得既可愛又驚喜的就是關於座頭鯨之間互相參考並共同創作的「座頭鯨之歌」。

每年在繁殖季節座頭雄鯨都會唱歌吸引異性,但為了凸顯自己的特別,有的座頭鯨會根據去年傳唱的歌曲內容做調整,創作一首新曲,而其他的座頭鯨在聽到這首新曲後,也會開始傳唱這首歌,到最後地區內的所有雄鯨就會一起唱著同一首新歌來求偶。

正如同人類世界每一年都會有某首年度歌曲般,在座頭鯨的世界中,隨著最夯新曲的到來,也象徵著子孫落地,生生不息的循環已然展開。

▍地球海洋的健康,就是全體人類的健康
人類的生活與海洋息息相關,就算深居內陸,人們呼吸所需的一半氧氣量仍來自大海。本書除了介紹了很多海洋生物的成長與習性,同時也體現了人類生活如何為大洋帶來影響與傷害。

其中,讓我直接看到哭的就是漂泊信天翁的故事了。信天翁以專情聞名,採一夫一妻制,雌雄鳥會輪流孵蛋照顧雛鳥,當雌鳥在巢中顧蛋,雄鳥則會出外覓食,反之亦然。但隨著越來越多漁船出現在信天翁的覓食地補魚,就有越來越多信天翁為了和漁船搶食漁獲而不小心被魚鉤鉤到,最後了無尊嚴地在海上被拖行,然後溺斃或是被作為混獲捕撈上岸。書中有一對作者長期研究的信天翁正是如此,因雄鳥被魚鉤誤傷溺水而亡,導致雌鳥癡癡等不到另一半,最後只能拋棄已經從蛋探出頭的雛鳥離去。看到這一刻真的是好氣人又難過啊!

總之,海洋雖廣大,其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現在也不嫌晚,一起身體力行,減少使用塑膠、支持淨灘,一起保護美麗的汪洋大海吧!

「我們還有時間悔悟,還有時間瞭解這些大鳥跟我們一樣,對地平線外抱持著本能的好奇,既渴望去漂泊,也迫切地想回家。」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心願麵包店:韓國暢銷突破50萬冊超暖心經典!
讀者評分
5.0
|
2024/09/04
「雖然有人說人類的身體就像是一個宇宙,但光是要為了愛貢獻一點出來,人類的身體就已經太渺小不足了,哪還有奉獻給憎恨的餘裕呢?」

|故事大綱|
六歲那年,少年被母親拋棄在車站,從此屬於他的童話就不復存在。爾後家中迎來了繼母和繼妹,他的生活愈發往不幸的方向發展,不僅說話變得結巴無法與他人溝通,也逐漸失去了在家中的容身之處。壓倒一切的最後一根稻草爆發於繼妹被性侵,而少年被誣陷為犯人之時。他倉皇逃離家園,躲進了那間24小時營業、由怪裡怪氣的店長經營的麵包店,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麵包烤爐之中,隱藏著讓各種心願成真的魔法力量⋯⋯
———————————————

因為書籍打著「韓國暢銷突破50萬冊超暖心經典!」的名號,讓我在翻開本書之前一直以為這是本像是《#不便利的便利店》之類的療癒故事,結果我錯了,這個故事其實頗黑暗的,並非是恐怖小說之類的內容,但是閱讀過程是較為壓抑惆悵的,在字裡行間可以看見作者對人性黑暗面的探問與反思,也點出了「人生中的選擇各有其代價」這個道理。

故事中的麵包店販售了很多具有魔法的糕點商品,有的可以摧毀一個人的人生、有的可以讓人獲得至死不渝的愛,若願意以高價購買,你甚至可以獲得擁有「倒轉時間功能」的蛋白糖霜餅乾。但是,不論你選擇使用了哪個商品,都有其代價,也因此在願望與慾念之間該如何抉擇,成了故事中各個角色必須面對的課題。

我其實蠻喜歡本書對於魔法商品的設定,讀完會覺得這些商品好像很好用、又好像很沒用,因為不論我們選擇了哪個商品,似乎都沒有辦法痛快地解決我們急於改變的現實,又或者是說,可能會讓我們迎來另一個困局。

這樣的魔法不像典型的童話故事般,只要找到幸福的青鳥,一切就會直直朝幸福美滿的結局奔去。但是,這就是真實的人生不是嗎?人生中的各種選擇都不會是非黑即白的存在,我們會因為某些選擇而幸福、而惆悵、而遺憾、而痛心,但正是那些讓我們鼓起勇氣做點什麼的時刻,成就了我們每個人人生的點、線、面,讓一切都立體多彩又燦爛無比。

分享一句書中我很贊同的話:
「作出錯誤選擇這件事本身並沒有錯,我想表達的是大家應該自己承擔選擇的後果,如果連選擇的結果都要依靠看不見的力量來處理,你的選擇就會往更無法挽回的方向發展。」

這個故事出現了非常多香甜的麵包糕點,但特別適合配杯重烘焙的黑咖啡一同細細品嚐,因為這就是人生,是吧!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最強時間營養學:何時吃比吃什麼更重要!讓你吃不胖、身體好、改善睡眠品質的健康新觀念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8
你是否曾為減重、健康問題而苦惱?嘗試過各種飲食法,卻總是事倍功半?

或許你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時間。

關於減重養生,坊間有非常多關於「該吃什麼、怎麼吃」的飲食資訊,但卻鮮少有人告訴我們「該何時吃/不吃」。透過了解生理時鐘和各種身體機能的運作方式,我們也能事半功倍,有效減脂瘦身、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品質,在養身的道路上輕鬆前行。

想知道何時吃不容易發胖?何時運動才容易瘦下來?
那就一起來看看這本《最強時間營養學》吧!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早稻田大學「時間營養學研究所」教授柴田重信,內容以生理時鐘為主軸,討論了間接性斷食如何有效、是否該吃早餐、睡眠失調的解方、最佳的運動時間等健康議題。書中給了很多實用的減重和養生建議,雖然有很多建議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東西,但是在作者的解說下,讀者會發現自己可能在錯的時間嘗試做了一些無用的努力,又或者是發現有些建議變得更加合理友善,而讓人產生動力想要親身一試。

總體來說,這本書我覺得蠻實用的,尤其是針對減重減脂這塊,書中引用了蠻多關於間接性斷食法的研究,也給了很多加入時間觀念的養生小知識,讓我在閱讀中不斷拿起手機和親友分享書中的建議,也逐步親身嘗試調整作息和飲食習慣。

以下分享兩個我覺得很實用的小知識:

▍吃對時間才能有效瘦身
我們的生理時鐘就像一個精密運作的時鐘,它控制著身體的各種機能,包括消化、吸收和代謝。而食物的攝取時間,則會直接影響身體對營養素的利用效率。

書中提及:在吃完早餐後,我們的身體體溫會上升,會把食物的營養轉化為熱量,展開一天的活動;而到了晚上,身體則會開始降溫,將當天尚未用完的熱量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也就是說,若我們在身體燃燒熱量之時,沒能進食給予能量,而在身體囤積脂肪時才大量進食,那自然無法達成瘦身的效果。因此,實行斷食法或是控管飲食卡路里都應該把時間因素納入考量,一個人就算早午餐都不吃,但晚餐吃得豐盛,一樣無法和脂肪們說再見。

📍關於斷食法,本書的建議?
作者不建議把斷食時間拉得太長,原因有二:一來很難長期堅持,二來會促使細胞分解肌肉中的蛋白質和脂肪來維持健康,而這些脂肪可能會囤積到肝臟中,引發脂肪肝等問題。

作者建議大家可以結合生理時鐘,執行更加友善的「1212斷食法」,比如說早上八點吃早餐,晚餐就是在八點之前吃完,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配合生理運作機制,在夜晚讓身體休息,還有益於大家計算時間和安排一日的活動。

▍吃早餐超級重要!
我相信許多人應該都和我一樣,平日因為要上班上課,所以早上會乖乖吃早餐才不會血糖過低頭暈,或是在中午前肚子餓到不行,但到了週末就直接睡晚晚才起來,跳過早餐直接早午餐一併解決。這樣做看似是很棒的補償作用,讓自己睡到飽,實則總是讓人在週日晚上進食過多的熱量,或是大失眠。

本書強調:不吃早餐會妨礙生理時鐘的運行,讓用餐時間、活動時間、萌生睡意的作息時間都往後延遲,進而打亂熱量代謝的功能,造成肥胖和代謝問題。而吃早餐可以校正生理時鐘,讓身體充分燃燒卡路里,也能幫助分泌胰島素,穩定血糖。

📍關於吃早餐,本書的建議?
早餐是「終結夜晚斷食的第一餐」,要有效幫助校正生理時鐘,吃早餐的時間點至關重要。書中建議早餐應於起床後一小時內,最遲不超過兩小時進食為宜。而為了不影響後續進食的時間和血糖調節的機制,建議盡量在早上九點前吃完早餐。也就是說,就算是週末,也建議大家盡量爬起來吃早餐,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養成易瘦體質,也能有效避免早上爬不起來,又整天精神不佳的「週一症候群」囉!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做書的人: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6
三四百塊可以看電影、聽音樂、吃一頓飯,那消費者為何要花這個錢買書?

明明好像沒人在閱讀了,
為何還有人想投入書籍出版的行列?

許多人都說出版是黃昏產業,好像已經沒人在閱讀了,但這真的是事實嗎?近幾年韓國接連出版了許多如《不便利的便利店》、《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82年生的金智英》等暢銷書籍,不僅在當地及台灣等地皆掀起了一波閱讀熱潮,也讓人重新思考閱讀的價值究竟是什麼,並在出版的寒冬中看見一絲希望的曙光。

韓國首爾書展為何富饒趣味?
為何韓國的內容產業可以深得人心?
一起來看看這本《做書的人》吧!

▍關於本書
本書是本採訪集,作者群深入韓國當地採訪了10家風格迥異的獨立出版社,對話內容環繞於為何成立出版社、韓國出版市場現況、書籍銷售與通路、是否想一輩子做出版等提問。

書中訪談的出版社都是因為「有想要表達的事情」而成立,且成員總數都只有個位數。有的是想為女權發聲,有的則是希望大家能好好生活。這群創作者除了奮力出版優質內容、讓某些議題被看見之外,更讓人有種看人「在紙上進行策展」的感覺,字字句句都能感受到這些獨立出版社的珍貴和美好。

本書雖然小小本且不厚,但內容很珍貴,不僅讓一般讀者有機會窺視書籍內容企劃、出版、銷售的些許歷程,也能給予出版者一些寶貴的見解(不過有些事的確是獨立出版社比較能做的)。總之,是本我會放在書櫃中久久珍藏的書。

▍讓我印象深刻之處
讓我印象深刻的點就是:書中採訪的多數出版社並不在乎所謂「出版產業不景氣」的趨勢,有好幾間都說道:「從入行就聽說市場很艱困,多年來也沒有太多變化,倒不如說其實就是持平前進的狀況。」反之,他們幾乎清一色都提倡了「做大家想看的內容,自然書籍就銷得出去」這個觀點。也就是說,書籍是一種內容傳遞的媒介,所以重點不是書,而是內容,只是剛好選擇用書籍傳達這些內容罷了。若內容有趣,即使某人平時不讀書,也可能因為對某個主題感興趣而拿起書。

我想由Broadcally出版社推出的「未滿三年」系列書籍最能體現這點了吧!這個出版社以「在地店家」為主軸,推出了如《首爾未滿三年的書店》、《首爾未滿三年的麵包店》《移居濟州島後開店未滿三年》等系列書籍,分享個人店家經營者所面臨的各種酸甜苦辣的日常。社長表示:他們出版社的目標並非是「有閱讀習慣的人」,反而是「對某個主題有興趣的人」,如此一來,就算不常閱讀,那些想離職開店、想移居濟州島的人也會因此而拿起某本書,進入文字的世界了!(看完超想閱讀這幾本書,真希望有中譯版本!!

加碼一下,推薦個書吧!📚

▍我推薦的韓國作品
👉🏻療癒小說
《#不便利的便利店》
《#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

👉🏻科幻小說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一千種藍》

👉🏻性別議題小說
《#82年生的金智英》
《#她厭男她是我女友》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鬆弛感,就是怎麼舒服怎麼活
讀者評分
4.0
|
2024/08/01
「弦繃緊了易斷,人繃緊了易疲。如果不學會鬆弛,我們很容易在緊張的快節奏中迷失自己。」

現代生活講求快速,而各種關於「理想人生」的期許又進一步把每個人推上了失速列車,讓人天天與緊繃感為伍,不是腰痠背痛就是自律神經失調。對此我實在是感觸很深,我常常會和同事開玩笑說:我把賺的錢都拿去付醫藥費了!但事實上的確每個月都在跑醫療相關機構,不是去看手腕腱鞘囊腫、去整骨推拿、不然就是因為太忙免疫力又下降而感冒跑耳鼻喉科診所⋯⋯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視緊繃感為日常,常常無意識的繃著肩膀,處於某種「備戰狀態」而無法休息呢?也許我們都需要培養鬆弛感,讓焦慮的情緒有宣洩的出口,也讓自己從敏感焦慮的生活中解放出來。

《鬆弛感就是怎麼舒服怎麼活》這本書以「如何培養鬆弛感」為出發點,針對如何打造強大的自我、穩定的情緒、輕盈的生活方式、平衡的工作心態、自在的親密關係做討論。書中有蠻多療癒金句和建議,可以在生活上的各方各面給讀者帶來些可以幫助轉念、擺脫執著焦慮感的想法,不過對於如何維持「鬆弛」我認為還是很看個人,畢竟有時候壓力一大,真的任誰說什麼都很難慢下來好好換個方式思考。

總之,我認為本書的重點就是提醒大家「太用力的人生走不遠」,人生中有些東西我們得努力做加法,但為了走得遠,我們也得持續努力對某些人事物做到減法。送給大家書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成長是做加法,成熟是做減法。」

▍減法人生秘訣:降低心理預期
我們對於事情的期望會影響到心理狀態,其公式如下:
喜悅感=現實-心理預期
失望感=心理預期-現實

過高的期待容易像條枷鎖般把人們綑綁起來,要嘛是被困進自己設立的牢籠裡,要嘛是對一段關係帶來破壞性的影響。因此,若我們想要提高生活的幸福感,首要可以做的就是降低期待,我們可以把任何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視為命運的禮物,好的讓我們喜上眉梢,壞的教我們學會些什麼,然後在人生中更加鬆弛、有自信的走下去。

▍減法人生秘訣:不糾結
人生總會有許多需要抉擇的時刻,與其糾結不已,讓焦慮不安的情緒左右自己變成一種精神內耗,還不如坦然面對任何迎面而來的改變與挑戰,我們可以盡力而為,但不用強求最好。本書強調:其實要不糾結,最關鍵的就是要放下競爭和比較心態。因為追求「最好」其實是一個有毒的循環,會讓我們無盡的朝看不見的地方盲目奔馳,而忘了享受每個活著的時刻。

以下這句話在玩讀後莫名久久地停留在我心中:
「接受自己的普通,才是對生活最大的誠意。」

我想這就是人生,也是讓大家擺脫緊繃感的一個關鍵吧!那就是我們其實都很平凡,但是好好生活、好好面對每個當下,我們的生命一樣燦爛無比!

【延伸推薦閱讀】
非常推薦延伸閱讀我的愛書《#人生4千個禮拜》,是本以哲學、心理學等層面切入探討時間對於人類的意義的書,書中提及:

「在你人生的終點回首從前,每一刻抓住你注意力的東西,就是你活過的人生。」

希望我們都不要在回首從前時才發現,自己一路走來都那麼緊繃的讓人心疼,又焦慮的讓人無奈。

共勉之。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歡迎來到奇蹟大飯店
讀者評分
4.0
|
2024/07/28
「這個世界上充滿著溫暖的人。無論何時身在何地,我都可能正與溫暖的人擦肩而過。即使這世界充斥著痛苦與傷悲,我也相信,其中肯定會有小小的奇蹟發生。相信那些奇蹟的存在,我們才得以堅持活下去。」

|故事大綱|
繁忙的都市中,充斥著背著苦難掙扎求生的人們。有畢業後遲遲求職未了的待業者、雙雙失去雙親的無血緣兄妹、還有疲於面對先天性心臟病的母女。在生命看似找不到出口的迷茫之際,他們收到了來自首爾特別市中區素月路30.5號的「達爾薇妮飯店」的免費入住邀請函,並決定踏上這場神秘的療癒之旅⋯⋯

達爾薇妮飯店有誰?
美男子飯店經理金滿郁、肚子充滿肥肉且半夜可以說人類語言的虎斑橘貓「阿爾梅蒂亞」、年過七十卻每晚健身三小時的門僮禹鎮宇爺爺、喜歡假扮人類的精靈白楊、和兩位負責在飯店咖啡廳製作美味咖啡和可麗露的人類。
———————————————

這本書被譽為暖心療癒版的《#德魯納酒店》,整個故事的確很有劇中飯店的影子,像是飯店內亦有一顆365天全年開花的神秘杏樹,而前來飯店的客人各自帶著不同的苦痛,並在此獲得慰藉。完讀後的感想就是:奇幻的成分叫人好奇,想了解更多;角色故事的鋪陳則稍顯可惜,有些故事斷得突然、有些則是交代的不夠,所以完讀後心中產生了很多問號,很意猶未盡。總之,不知道這本書有沒有續集,若能針對此飯店的由來和員工的背景有進一步的描述,想必讀起來會更加過癮。不過整體來說,我仍然享受了很棒的閱讀過程,若真有這樣的療癒飯店,希望我也能有幸受邀前往一虧神秘杏樹和胖橘貓的風采!

本故事帶來的療癒人生觀點👇🏻

🌻失敗也沒關係
你會害怕失敗嗎?成年後許多人每天汲汲營營,很怕自己跑不贏別人,或是沒能過著所謂「成功」的人生。我們越是焦慮執著於過著和別人一樣的生活,就越是失去人生的掌控權,然後患得患失,感到可悲、迷茫又迷失。

我特別喜歡飯店經理和待業者由美說的一句話:

「失敗也沒關係,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的經驗,重要的是那之後,自己要能全然擁抱失敗的自己,才足以成為真正幸福的人。」

光是活著面對各種生活挑戰就夠辛苦了,不需要再把無謂的執著和期許強壓在自己身上,壓得自己喘不過氣。有時我們需要的只是把心鬆開一點,多愛自己一點,然後堂堂正正的活著面對各種生命給予我們的歷練。

🌻不幸與奇蹟只是一體兩面
書中有兩個角色的故事讓我很心疼,那就是雙雙失去雙親的無血緣兄妹,他們因為失去親人而聚在一起,爾後在他們身上又發生了更多的憾事,但他們的相識卻是彼此往後人生中非常珍貴的一場奇蹟,也因此妹妹說道:

「『不幸』與『奇蹟』僅是包裹著不同的外衣,本質上卻沒有什麼差異。」

若你對於最近生活的不順心感到氣餒的話,不妨想想這句話吧!所有不開心的事情,也許都像是外層裹著酸粉的軟糖般,在痛苦過後,是甜蜜入心坎的美妙滋味,是某份送給你的禮物,讓你在未來的某一刻笑著回味。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擊敗拖延,就從當下的三十分鐘開始:10大技巧,克服拖延習慣,轉變為高效生產者,休閒時光不再有罪惡感
讀者評分
5.0
|
2024/07/25
你是否深受拖延症所苦呢?
明明很想把事情做好,卻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動手,讓自己被壓力和焦慮感拖著走,最後又自責不已,想著為何不早點開始做事?

別擔心,你並不孤單!不論歲數大小,拖延症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碰上的難題,但我們之所以會拖延並不是因為我們生性懶惰貪玩,也不是因為我們能力不足,拖延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它是我們平衡內心焦慮及恐懼的一種工具,讓我們可以暫時逃離可怕的假想敵人和未來情境。想擊敗拖延症,我們得先了解自己為什麼拖延,並善用拖延特有的心理特性來擺脫拖延行為的惡行循環,找回生活自主權,也搖身成為高效生產者。

想知道怎麼擊敗拖延嗎?非常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擊敗拖延》囉!這本算是時間管理類書籍的長銷經典作,甚至被譽為「對抗拖延最有效的書之一」。作者是位心理學家兼企業顧問,曾協助過無數位職場人士戰勝拖延,提升生產力。本書算是作者集結多年經驗所撰寫的「擊敗拖延寶典」,內容好讀而且很實務,提供了很多好上手的提升工作生產力的建議。雖說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因人而異,但我的確有在本書獲得到一些親身體驗後蠻有感的有效方法,以下分享給各位!

▍我們為什麼拖延?
拖延就像是我們把自己腳下的木板抬高,讓自己嚇得無法動彈,然後又點燃一把火,創造出截止時間步步進逼的壓力,讓我們不得不開始行動的一個過程。想要擊敗拖延,我們首要需要做的就是去了解自己為何拖延,而拖延的模式又是什麼。通常大家很容易把拖延行為視為問題的核心,而忽略的拖延背後所存在的其他因素,比如說:太在意被批評、害怕面對失敗、又或是太追求完美,導致我們不斷處於「避免壓力 > 感到恐懼 > 開始拖延」的惡性循環,甚至還因此自責不已。

書中提到了一個引發拖延症的關鍵因素,那就是我們很容易把「做一件工作」和「自我價值的驗證」捆綁在一起,若是這個工作失敗了,就好像是我們的價值會有所受損似的,所以我們的重心變成不是把工作做完,而是努力避免失敗,才能保護好自我價值。我們為了打破這個「自我價值=表現」的定律,減輕一點失敗的風險,於是拖延成了一種合理的選擇。

▍擊敗拖延的方法
書中提及蠻多方法的,以下2個是我認為蠻有感的方法,歡迎各位也試試看:

1. 提高生產力的自我對話
作者發現拖延者常出現較為負面的自我對話,比如說「我必須、我一定要、我沒有時間休閒」等,這些負面思維會讓人處於一種「受害者模式」,讓人提不起勁去做事,因爲從心理上來說,「開始做事」這個舉動變成了一種自我傷害,「拖延」才是自我保護的方式。

📍可以怎麼做:
有意識的察覺自己的想法、改變自我對話的方式。我們要知道,對於自己的行動,我們永遠有主動選擇權,所以當我們賦予自己選擇權,讓自己成為行動的主人時,一切心境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在負面情緒產生時,我們可以有意識的改變自我對話的方式,比如說:

▪️從「我必須」改成「我選擇」
▪️從「我一定要完成」改成「我何時可以開始」
▪️從「我一定要完美」改成「我可以只當個平凡人」

2. 毫無罪惡感的休閒時間
工作狂和長期拖延者通常要不是在工作,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在工作而感到內疚不已。但是作者表示:想擁有優質的工作效率,並減少拖延行為,不帶罪惡感的休閒娛樂是必要的。若工作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會「剝奪我們享樂及休閒權利」的痛苦行為,那我們願意主動去做事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可以怎麼做:
秉持著「努力工作、痛快地玩」的人生觀。在行事曆當中,除了排進工作行程,也把休閒娛樂活動排進去,讓這些休閒時間成為生活中一樣不可或缺的待辦事項。如此一來,我們才能享有不帶罪惡感的休閒時間,因為這本就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之一。另外,也可以在工作過程當中穿插給予自己具體且立即的獎勵。比如說:

▪️讀完這一章節的書,就可以追一集劇
▪️寫完這段報告文字,就起來吃一球冰淇淋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慷慨的感染力:在善良被低估的年代,讓善意泛起漣漪
讀者評分
5.0
|
2024/07/16
新冠病毒留給全球人類最意義深遠的一課就是:「你不需要巨大才能強大,只要具有感染性即可。」但並不是所有具有感染性的東西都讓人避之唯恐不及,還有一樣東西,越是擴大它的感染力,我們的世界將能變得更加美好,它就是:慷慨 (generosity)。

慷慨之力人人皆有,雖然每個人的善舉看似力量微弱,但只要經過一些調整和連結,小小的善行也能產生巨大的連鎖反應,大到足以為愈加分裂的社會帶來轉機,也能為俗稱「憤怒製造機」的網路世界找回光明。想知道如何提升慷慨的感染力嗎?就來看看這本入選比爾.蓋茲「2024年夏季選書」的《慷慨的感染力》吧!

本書作者為TED總裁,在見證了許多美好的思想理念從TED提供的免費線上演講短片平台擴散到全球、為無數人帶來啟發後,決定寫下這本書,分享慷慨的力量,也討論如何讓慷慨變得更有感染力。

書中有句我非常贊同的話:
「我們全都是未來的共同作者,而我們共同書寫的故事可能會讓我們驚訝萬分。」

我們身處於一個任何人事物都能輕易取得感染力的世代,就像隨便一句失言能在網路上被無限炎上一樣,小小的善舉也能如星火燎原般,成為大肆流行、鼓舞人心的火種。我們想要怎樣的世界,取決於每一個人選擇將怎樣的東西傳遞出去。所以,現在就開始,一起趟上慷慨之旅吧!

讓慷慨感染下去的幾個方法👇🏻

1. 放下完美濾鏡
相信這些想法對大家並不陌生:「那些億萬富翁捐款只是為了節稅」、「那個人做公益只是會了形象」,好像所有的善舉都變成了一種利益交換。但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世界本就沒有「完美的」慷慨這種東西,永遠都會有別的動機,但我們應該要盡可能的相信他人的善意,不用因為某人存有某個動機就貶低了他的慷慨之舉。我們可以信任彼此的好意,然後一起試著用更理想的方式去分享慷慨。

2. 給予關注
散播慷慨的方式比想像中簡單許多,有時僅需犧牲一點我們的時間,給予這個世界的某個人事物一點關注與關懷,事態就有可能大有不同。因此,讓放下對自我的關注,花個半個小時和某個需要關懷的人說說話,聽聽對方的故事,又或者讀篇文章、看個影片來研究你認為頗為重要的全球議題吧!這些微不足道的小舉動正是將慷慨堆積成塔的重要基石!

3. 分享並傳播慷慨的故事
網際網路提供了很大的槓桿作用,讓好的壞的事情都可以觸及千里,而演算法則無限量的加深了這樣的力量。若你覺得網路環境很差,感覺好像總是分歧不斷、怨聲載道,那就從自身做起,多多分享慷慨的故事,為這個虛擬世界注入更多正向的能量,同時也給予那些慷慨的故事更多關注的時間,如此一來,人人便能一起扭轉這個虛擬世界,朝美好的循環邁進!

最後想來分享一下本書我最喜歡、而且想寫在手帳裡時不時拿來做自我反思的問題清單。在生活上,我們總是游移於成為一位付出者(giver)和一位索取者(taker)之間,這看似是非常私人的問題,實則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走向。因此,藉由以下七個問題,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將「分享慷慨」納入年度計畫中,反思自己哪裡可以做的更好,又能怎麼做才能把慷慨的感染力擴散出去。一起來看看吧!

📍在做年度計畫與反思時,
我們都該捫心自問的7個問題:

1. 從事的工作是否能對世界有所貢獻?
2. 是否定期幫助別人?
3. 碳足跡如何?
4. 是否與他人分享個人資源與技能?
5. 是否在能力範圍內進行捐款?
6. 是否抱持慷慨的心態?
7. 是否參與擴大慷慨感染力的活動?

所以,你是一個付出者,還是一個索取者呢?
Are you a giver or a taker ?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回憶小心輕放:銀座四寶堂文具店
讀者評分
5.0
|
2024/06/30
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人使用電腦、平板手機等裝置做筆記,身邊的文具越來越少,但總有那幾個讓你不斷使用,且非它不可的文具小物。對我來說那就是每年親手選購的手帳本、萬年使用的cross原子筆和無腦不斷回購的midori MD筆記本,這三樣東西像是護身符般總是陪著我一起在課業上、工作上打拼,見證我的每個人生時刻。就好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般,每到重要的時刻,我總會拿起這三樣東西迎接即將到來的一切,看在眼裡讓我勇氣十足,拿在手裡更是讓我充滿力量。

《回憶小心輕放》一書是本關於文具及人生百態的小說集,書中集結了五篇短篇故事,每則故事都環繞於一間位在日本銀座小巷盡頭的文具店「四寶堂」,並以某個文具作為主軸,道出某人的人生故事。整本書的鋪陳和小川糸的《#山茶花文具店 》很相似,像是影集般隨著一位位主角出場,讀者可以一同體會某個人的日常煩惱,然後在文具店中找到向前進的動力。若要比較一下的話,我個人喜歡這本多一點。五位走進「四寶堂」文具店的主角年齡差距頗大,為讀者帶來了很不一樣的人生故事,各種情節安排都蠻有深度、合理且扣人心弦,是本很貼近生活日常,但也不會過度平淡的療癒小品。

後來才發現這是本系列小說,目前日本已經出到了第三本,期待後續中文版也能出續集,若有下一集,我一定會繼續閱讀下去的。當然,若你是愛書人&文具控的話,這本一定可以無腦收!

五則故事小簡介👇🏻

〈鋼筆〉
初入職場的新鮮人凜手中的萬寶龍鋼筆,埋藏著他與外婆的親密關係和牽掛。為了好好謝謝獨自拉拔他長大的外婆,他走進了「四寶堂」文具店找尋適合的信紙,期望可透過這支鋼筆寫下他對外婆的感謝與思念⋯⋯

〈萬用手帳〉
銀座高級酒店女公關百合手中的Filofax萬用手帳來自於她尊敬的媽媽桑阿文。多年來這本手帳見證了她無數的努力時刻,然而現在她走進了「四寶堂」文具店,找尋著適合寫「離職申請」的信紙⋯⋯

〈校園筆記本〉
某高中弓道社的主副將拓海和七海為了更有效率的帶領社團,使用了無數本的KOKUYO B5 Campus筆記本紀錄了社團的練習狀況。時光飛逝,當引退的時刻到來,七海能否再次透過Campus筆記本像拓海傳達自己長年暗戀對方的心意⋯⋯

〈風景明信片〉
某大企業社長阿正年輕時與前妻有過一段浪漫的遠距離戀愛,他寄給了對方多達99張日本各地的風景明信片,而這些明信片成了前妻珍藏於櫃中的寶藏。而此次前來「四寶堂」文具店,是為了請託對方代筆撰寫要在前妻告別式上講述的悼詞,他能否好好與前妻說再見,將心意轉達上天呢⋯⋯

〈便條本〉
壽司店老闆阿銀在店面開幕之際前來「四寶堂」文具店,確認請對方代筆撰寫的「開店通知信」。要寄給各方的通知信都已準備完全,卻有一個人讓他煩惱不已,在文具店老闆的鼓勵下,他拿著的長年使用的RHODIA 12號便條本和老闆娓娓道來他與恩師的過往回憶⋯⋯

讀完本書忽然很想逛一趟文具店,或是拿起筆感受一下手寫文字的溫度。各位手中是否也有長年使用的文具呢?歡迎和我分享囉!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顧客價值行銷:35則從顧客角度岀發,提升品牌價值的行銷筆記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7
「行銷的本質是幫助企業經營,企業經營的本質是讓企業在商業活動中獲得長期優勢。沒有經營,就不會有行銷,沒有好的產品,推廣也只能是一種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行為,沒有任何意義。」

行銷是什麼?
我們該如何看待行銷?
如果你對行銷有興趣,這會是蠻好的一本行銷入門書!

《顧客價值行銷》一書作者小馬宋是位中國行銷顧問公司的創辦人,多年來他經手服務了超過100個大大小小的品牌,擁有大量的行銷策劃與執行經驗,而本書則是作者依據其廣泛的實戰經驗所寫下的行銷筆記,內容包含了三大部分:

1.基於經營的行銷觀
2.關於產品
3.關於定價

比起分享或是教授各種行銷手法,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更多的體現在於「建立良好的行銷觀念」這個部分,可以讓讀者從行銷的幻想泡泡中走出來,真正地去思考經營、品牌和行銷的本質,閱讀過程真的讓我頻頻點頭,想分享給同事主管閱讀。

雖然書中提及非常多品牌行銷案例,但因為幾乎都是中國在地的品牌,且以生活消費品為主,導致在閱讀時偶爾會有點距離感(像是提及到某間大街小巷都有的餐館,但因為台灣沒有這一間,導致在閱讀時有點難想像作者說的上萬家分店的規模),不過作者蠻會說故事的,所以也不會有閱讀上的障礙就是了。

以下分享兩個我非常贊同的行銷觀念👇🏻

🔸行銷是一盤完整的棋局
▶ 要打仗,你的裝備是否俱足?

講到品牌經營,許多人優先想到的就是要「做行銷」。然而,行銷是一盤完整的棋局,是由一系列互相可以搭配的技能、資源及團隊組織協調而成。所以行銷不是萬靈丹,大家之所以會放大行銷的魅力和重要性,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行銷是外界能看見的最顯著的經營活動,包含了廣告、文宣、活動等,但品牌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很難被外人所見,也因此當我們看見某個品牌的成功時,往往只會著重於他做了什麼行銷手段,而不是他的產品、定價、團隊人員與組織經營管理。追根究底來說,在行銷上想獲得成功,我們必須回歸經營面去多方思考與規劃,經營上的成功代表著企業在產業取得了某種優勢,而行銷則是放大了這樣的優勢,為品牌獲得顯著的成功;反之,則只能像是海市蜃樓般,效果曇花一現,然後不了了之。

📍「企業的經營能力就是小鳥的翅膀,也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所以,只關注行銷推廣而不注重企業經營,就像你用花花綠綠的色紙做出了一隻舞動的美麗小鳥,它也能在樹枝上百出好看的舞姿,但一個不小心,它就解體了。」

🔸行銷的本質是創造價值
▶ 你能為顧客帶來什麼?

在做行銷企劃時,最忌諱的就是自嗨,或是以自我為中心去籌劃行銷內容。本書強調:「行銷的本質是利他,是成就他人,是創造價值。」市場之所以會產生交易,是因為一方能提供點什麼,而一方對某事物有所需求。相信大家都討厭無緣無故被推銷的感覺,而那樣的煩躁感主要就是來自於「我沒有這個需要」的想法。也因此,行銷人最需要做的就是換位思考,有時候多一份微不足道的貼心在客戶眼裡就可能是讓他們「一見鐘情」或是像「見到老朋友般」愛上品牌的催化劑。

📍「顧客購買一件商品,並不是想擁有這件商品,而是想「雇用」這件商品幫他完成一個現實世界中的任務。」

🔸推薦延伸閱讀:
《#瘋潮行銷》
▶ 怎麼做才能引爆大流行?(算是行銷經典必讀了拉!

《#發黑的香蕉怎麼賣?》
▶ 行銷文案如何寫才能打動人?

《#2040數位行銷圈客法則》
▶ 數位時代如何靠行銷留住客人?

《#用數據讓客人買不停》
▶ 如何善用數據做行銷?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5
「你叫什麼名字?」
柯美黛。
「不是,不是,我是問妳的族名?」
我從小知道自己是原住民,但「族名」是什麼?
———————————————

2017年起,以〈流浪記〉聞名歌壇的原住民歌手巴奈與布農族丈夫那布、紀錄片導演馬躍三人為了爭取台灣原住民族權益而走上凱道抗議。他們扎營、唱歌、舉辦活動講座和製作各種裝置藝術,一方面向政府呼籲爭取「轉型正義」,一方便也讓一般民眾更了解原民文化與歷史。經過警方多次驅離,最後他們搬遷到了二二八公園的角落,住在帳篷裡持續抗爭,而這一住,他們住了七年⋯⋯

巴奈身為原住民,從小住在平地,知道自己是原住民,但不會說族語,也毫無關於族人文化的記憶。直到遇見她的丈夫那布,巴奈才深刻的體會到「文化斷裂」所帶來了痛楚。《巴奈回家》一書道出了巴奈與那布的成長故事,有集結眾人努力、協助布農族耆老們回歸山上家園的「重返內本鹿計劃」,也有巴奈與那布決定走上凱道抗爭,然後睡在「沒有屋頂的地方」堅持了兩千六百個日子的歷程。這是本報導紀實文學,卻如史詩級的小說般讓我讀得熱血沸騰,和作者一起揪心、一起忿忿不平,然後一起希望做些什麼。

本書的重點即點出「文化的傳承與生存空間息息相關」的核心概念。若失去了執行傳統活動如打獵、祭拜、遊牧的空間,那麼族群的信仰、歷史和文化的傳承也將岌岌可危。也許看到書名和簡介大家可能會認為這只是本和「原住民權益」有關的書,但本書所提倡的精神和概念是跨種族和地域疆界的存在。我們生於這片土地,死於這片土地。我們的下一代會在怎樣的土地上生存並寫下他們的故事,攸關於現在的我們放手做了什麼。

沒有人是局外人。

▪️重返「內本鹿」計劃
1941年「內本鹿事件」,日本人把布農族人趕下山,遠離了代代居住的內本鹿區域。爾後的政權轉換又加速了原民平地化,使得族人離家越來越遠。直到2000年原民運動興起,這群布農族人才開始看見了回家的路。

本書詳細紀錄了「重返內本鹿計劃」的過程,包含了初期青壯族人如何靠耆老們的記憶多次上山實地探勘,中期大夥如何一次次比對地形、河流與文獻繪出部落地圖,到後來的「重返內本鹿:直升機世紀首航」帶耆老們回家,彼此站在家園土地上穿著族人傳統服飾,留著淚的整個過程。

真的很慶幸我能透過本書邂逅了這樣的故事,閱讀中泛淚了好多次,歷史的刻痕是如此的飄渺又是如此深邃,真的叫人感概啊!

▪️巴奈與那布到底想爭取什麼?
整起凱道抗爭的源頭就是希望能修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辦法》。以下是官方的訴求:

「根據該辦法的母法「原住民族基本法」的原意,原住民族土地應該包含公有地和私有地。目前的「劃設辦法」竟然定義「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僅限於公有地,已經違反母法「原住民族基本法」,應該立刻修改。」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指的是「原住民原本生活的空間」,這包含了他們居住、耕地、打獵、捕魚、祭祖活動等空間。這些空間不僅作為族人生活用,更是他們代代傳承文化傳統的媒介,因此也是將僅佔台灣人口的2%的少數民族文化延續的重要資源。如同書中提及的:

「族群的文化和他們生存的環境息息相關,離開山林,離開祖先的祭典與儀式,他們也喪失了作為族群的一份子,作為「人」的身分。」

回家,是每一個人的權益。在百餘年後,各個原民族人依然望著山頭與土地,期待著回家的路,也期盼口中講述的字字句句、打獵的技術、祖宗遺留信仰能有持續被接收與傳承的命運。

📍關於巴奈與那布的詳細訴求,請前往「原轉小教室」網站:www.nooutsider.tw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為什麼要道歉:完美的「對不起」,將為你個人和社會帶來奇蹟般的正面效應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4
人人從小便知道在生活中常說「請、謝謝、對不起」的重要性,但在這三句話當中,如何「好好說對不起」可謂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是每個人一生都得修習的課題。若你想了解如何好好的向他人道歉,那這本書能為你帶來很多的啟發!

本書作者為兩位記者兼作家,因為在網路專欄分享了一則關於「道歉」的文章獲得廣大的迴響,而決定聯手設立了「道歉觀察家」網站。網站上分析了大大小小的道歉內容,有公眾人物、企業機構的道歉聲明,也有一般民眾甚至是孩童的道歉信。作者們在分析過程發現到:「成功的道歉」能為個人乃至整個社會帶來正向的影響,因此致力於提倡「成功的道歉」。

《為什麼要道歉》一書可說是「道歉學」的「滿漢全席」,從為何要道歉、如何道歉、為什麼有人不道歉、到如何接受道歉等主題都包含在內,內容很豐富同時也很有趣,讀者可以看到很荒謬的道歉範本,也可以看到很有誠意的抱歉範本。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好好道歉」是每個人都得學習也得面對的日常,就讓我們一起來學著更好的「說對不起」吧!

🔹為什麼要道歉?
「道歉」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每天可能都道上了數十次的歉,也接受了數十次的原諒。好的道歉能化險為夷,為人帶來新轉機;壞的道歉則如同於火上澆油般,不僅容易引起公憤、被「炎上」,還可能讓某個人丟了飯碗、失了形象或是和一段關係說再見。

有大量的研究發現:成功的道歉對道歉者、接收者以及社會皆能帶來強大且正面的影響。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尊面子、願意捨身處地的站在另一個角度思考事情,並敞開心房傾聽他人的訴求,這個社會才能從不公不義且無動於衷的冷酷情緒中解放出來。每個人都希望受到尊重、平等且認真的對待,也因此當我們善待彼此,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學會「好好道歉」、用心維護自己與他人的自尊與正義時,整個社會還能從裡到外善發更多正面的能量,形成正向的循環迴圈。

🔹如何道歉?
書中提到了非常多的NG道歉範例和用語,比如:「對不起,可是...」、「如果讓你感到不舒服,我很抱歉/遺憾...」等道歉常見用語都如火上加油般,容易讓人越聽越火大。在閱讀過程中,讓我越看越心惶惶,原來自己也曾經做了好多的NG道歉呢!

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書中提到的兩個道歉雷區,一個是不說清楚自己到底錯在哪,一個則是強調自己很遺憾,然後只為對方產生的情緒反應做道歉。比如說:

🙅‍♀️ 「很抱歉我搞砸了你的生日派對」
而不是「很抱歉我在你的生日派對上把果汁從你頭上倒下去,讓你全身黏踢踢」。

🙅‍♀️ 「讓你不開心我真的很遺憾」而不是「很抱歉我在背後說你是雙面人,讓你聽到覺得不開心」。

道歉和我們的感受無關,道歉的重點應該是對方而不是我們自己,因此我們不需要告訴對方我們有多傷心遺憾,而是應該清楚點出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如何讓對方感到難過和生氣,並主動提出彌補。那麼一個成功的道歉應該如何表達呢?來看看本書的建議吧!

📍6步驟達成成功的道歉
1.說「對不起」
2.因為你所做的事
3.說明你知道為什麼這是不對的
4.僅在需要時解釋,不要找藉口
5.說明為什麼這種情況不會再發生
6.主動提出彌補

作者表示這個道歉的流程其實應該是6.5個步驟,因為最後還有一個極度重要卻很少人能真正做到的步驟,那就是「傾聽」。道歉不是談判,因此道歉者不該只是試圖取得對方的原諒而道歉,而是要確保真正聽進對方的意見與訴求,避免自我辯護與找藉口,如此一來,才能真的說得上是場成功的道歉。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蔡金麥與我:一隻撒哈拉耳廓狐的故事
讀者評分
5.0
|
2024/06/13
「愛、牽掛與無償付出,就能把生命留下嗎?若終究『殊途』,未來的路又該怎麼走?」

三度閱讀蔡適任作者的書,一如既往地讓我陶醉不已。她的文字自帶沙漠特有的一種曠野之息和淡然,翻著書頁能一邊感受撒哈拉沙漠的廣袤,還能一邊見證跨國婚姻、異族文化、自然環境變遷等多元議題所帶給讀者的感官和靈魂衝撞,讓我完讀之後意猶未盡,然後期待著下一本書的出世。

作者透過《#撒哈拉一片應許之地》帶大家見證她在沙漠種樹與開辦民宿的願景;在《#娑婆撒哈拉 》中,為各位揭開跨國婚姻的辛酸與文化衝突;而這次,透過《#蔡金麥與我 》,作者帶來了她與一隻撒哈拉野生耳廓狐麥麥的故事。

麥麥是隻撒哈拉野生耳廓狐,因為誤闖人類設下的捕獸夾而失去雙手,輾轉來到了作者身邊。為了救牠,作者不惜與傳統大家族對立,排除萬難帶麥麥進城做截肢手術,然後每天用心照顧,祈願牠能活下去。

家族不諒解為何作者要花大把錢治療一隻畜生,以為是因為耳廓狐外型亮眼可愛,向作者提議等春天到了去狐狸窩抱一隻幼獸回來給她養,不必養這隻「有殘缺」的。但這場人與動物的相遇本就不是為了什麼,作者並沒打算把麥麥當寵物養著,她不捆綁、不關,只希望牠能自在地以最接近本貌的樣子活著。隨著麥麥的傷口癒合,這隻本就屬於沙漠的野生動物活動力越來越強、也越來越難掌控。面對麥麥的不馴,作者表示:我們人類並非萬物之首,我們同為動物,而麥麥是神捎來的禮物,教會她更深刻、無條件的「愛與責任」,就好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沒有誰活著應當滿足於誰,放下不自覺的想像與偏見,我們才能看見更真實且不為自己所見的什麼。

👉🏻「我不是麥麥的主人,只是一個有幸與他偶遇的人類,因他而有機會學習『愛、照顧與責任』,這是神派遣麥麥捎來的禮物。」

對於救援受傷的野生動物,作者在書後引用了自然學者Helen MacDonald的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真的讓人感觸很深,因為多半的野生會落難,責任通常在於人類。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讓這些落難的生靈能活下來,然後回到其歸屬之處。作為人,這是我們應當做的彌補之道,也是大家都得學的關於「愛與自由」的生命課題。

最後,分享本書讓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設定,那就是在篇章之間用經典文學《#小王子》的片段作為前導,來呼應作者與麥麥的關係和處境。閱讀過程有種虛實相間的感覺,好似看見了小王子那隻教他學會愛的狐狸,真的跳耀於金麥色沙塵之間的感覺,很讓人欣喜。想必,麥麥現在也正穿梭於金色沙丘之間,驕傲自在地在天際之下遊蕩吧!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和父親打一場高爾夫:尋回失落的家庭記憶,史丹佛心理學家的重啟人生之旅
讀者評分
5.0
|
2024/06/10
本書作者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記憶中的父親在他出生前就死於二戰,然而在他六十多歲時,因女兒的一通電話,告知祖父並未死於戰爭,反而在戰後有很精彩的職涯生活,還是位球藝精湛的高爾夫球玩家,讓作者展開了尋找父親人生故事的旅程;同時,也在回顧父親與人生故事中,找到自我認同、寬恕生命中的缺憾,也感激一路走來生命給予他的各種挑戰與祝福。

作者是位美國知名發展心理學家,為了了解父親,他利用了心理學上的「生命回顧法」來回顧歷史,他到處聯繫還記得父親的親友、閱讀相關文獻,甚至回到母校去看父親的學生檔案,並把父親的人生與自己的人生經歷重疊比較分析,最終在理解父親的同時,也與自我和解。讀完這本書讓我覺得大家都應該階段性的回顧自己的生命故事,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時刻,都可能在幾個月後、幾年後為我們帶來不同的意義。而去理解那些遺憾的片刻,也能讓我們更加感激自己所擁有的,並用正向的態度面對未來。所以,試著回顧看看自己的生命故事吧!也許會找到不一樣的生命禮物呢!

🔸什麼是「生命回顧法」?
「生命回顧法」又稱「引導式自傳」,是由精神科醫師Robert Butler提出,他多年來專注於研究老年患者的憂鬱症狀,而他認為老年憂鬱和人們「漫無目的地回憶過去」有關,也因此想出了一套程序來幫助人們以正向積極的方式回顧過往的經歷,並帶著希望和肯定來理解自己的人生。

生命回顧的方式是將時間與空間概念拉大,從整個生命的框架去看待自己經歷和預期會經歷的事物,進而理解這些事物對我們的意義。這種回顧適用於所有的年齡段,其優點為:
▪️與過去和解
▪️找到改變的契機
▪️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提升對自我的身份認同

如何展開回顧?
👉🏻透過幾個生命主題展開回顧 (書中有更多例子!
▪️影響你決定人生方向的轉折點
▪️家族史
▪️工作與職業

🔸為何我們不該再思考「若當初能....就好了」?

作者年輕時一直很埋怨父親的缺席,然而經過生命回顧後,他赫然發現,因為父親的缺席,他也因禍得福,獲得了許多成就。我們很多人都會深陷於「平行宇宙思」的陷阱中,大家常常會想著如果自己當初選擇了另一個工作、另一位伴侶,會不會就有不一樣的人生了呢?然而是一連串的人生經歷與選擇成就了現在的我們,若換了一個時空背景,那麼現在的我們也不復存在。透過了解自己從哪兒來、正在走向何處、過往的選擇如何形塑自身的命運、和將會成為怎樣的人,我們得以接受自己所擁有的人生,也能認知到「自己在這世上最好和最壞的時光都是短暫的,若我們沒有踏上這段旅程,反而會因為錯過某些機會而後悔」。也因此,回顧生命中的遺憾與失敗經歷,不是要讓我們持續感到後悔,而是要讓我們學會點什麼,然後能充滿感激地去理解:要成為現在的自己,那些挫折與滿足時刻都是必然會出現的人生光景。

📍「人生困境是好壞參半的機運,會帶來挑戰及發展性的補償作用。」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靜謐時光:平息混亂,騰出時間做要事
讀者評分
5.0
|
2024/06/05
你是否也深陷這樣的迴圈呢?
每天焦頭爛額,努力和時間賽跑,卻被時間拖著走,無力又無奈⋯⋯

坊間有許多和時間管理有關的書,但今天分享的這本可以說是我看過「最溫柔、最有溫度」的時間管理書籍。《靜謐時光》一書如其名,作者分享了9大時間管理規則,目的就是帶領讀者去思考自己想怎麼度過時間,並利用策略平息生活上的混亂,以獲得更高的生活滿意度,達到靜謐狀態。書中分享的策略不單單是針對工作的部分,也包含了家庭、親友與自我的時間管理面向,是本很生活化的時間管理書籍,推薦給所有想在生活上找到平靜、與時間為友的讀者!

九大規則帶你平息混亂,
在忙碌中找到靜謐與幸福的狀態👇🏻

1. 定下就寢時間
睡眠是所有好習慣的根基,有充足的睡眠,我們才能有更清晰的思緒去規劃時間和執行工作項目。當我們定下固定的就寢時間,就能確立每一天清醒的時間量,剩餘的行程規劃也就變得具體起來。因此想要管理好每一天的時間,我們需要先定下每日「結束」的時間點。

▶ 你可以怎麼做:
▪️確定自己的起床時間
▪️確定自己需要的睡眠量
▪️在睡覺時間前15-30分鐘設定鬧鐘提醒自己,開始入睡儀式

2. 週五擬定計畫
我們需要「真正清楚自己需要做完什麼事情」,才能「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定期進行時間的計劃安排不僅能讓我們對時間有所掌握、做出聰明的選擇,也能進一步為我們帶來更平衡、美好的生活。此外,規劃時間不應該只著重在工作的面向,也該把想做、想達成的事情安排進去,才能為生活帶來平衡與「好事」。

▶ 你可以怎麼做:
▪️紀錄每一週自己使用時間的方式
▪️每週五騰出20分鐘,規劃下一週的每日計劃
▪️擬定優先清單,優先事項分成事業、關係、自我

3.下午三點前活動筋骨
規律運動是眾所皆知的生活好習慣,但若把運動時間安排在傍晚或晚上,計畫很可能隨時告吹,因為有太多的變數可能會出現,因此也有研究發現:規律運動的人比較會在早上運動。為了幫助我們放鬆身體並提振活力、增加生產力,我們可以為自己定下「下午三點前一定要讓身體活動一下」的生活小任務,因為平均而言,下午三點是許多上班族活力的低點,在這個時刻之前若能安排一些活動筋骨的機會,就能讓幫助自己找回工作能量,而不是仰賴咖啡因或零食的幫助,變成另一種惡行循環。

▶ 你可以怎麼做:
▪️在白天規律安排散步時間
▪️善用零碎時間,10分鐘的活動也很有效果

4. 養成一週三次的習慣
很少人會在每天固定做某件事情,如果想要騰出時間去做覺得重要的事情,與其要求自己得「每天」落實計劃,不如改成「一週三次」的安排,如此一來在心態上以及時間上都能變得充裕許多,長期落實的可能性更高。

▶ 你可以怎麼做:
▪️好好掌握自己的行程
▪️尋找有空的零碎時段
▪️安排一週三個時段去完成想做的事

5. 安排備用時段
如同舉辦戶外活動時都會有的「雨天備案」,在做時間安排時,我們也可以擬定一些彈性的行程,額外安排「備用時段」,這樣一來就算事情沒有照原定計畫走,我們照樣能處變不驚,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到「時間上的餘裕」。

▶ 你可以怎麼做:
▪️把定期的空白時間排進行程裡
▪️預先思考若事情進行得不順利,還可以怎麼做

6. 一個大探險,一個小探險
生活的質量會影響時間流速的快慢,當我們把新奇的經驗帶進平凡的日常裡,時間就會自動膨脹,並為我們的生活注入期待感,讓整體體驗豐富許多,也創造美好的回憶。

▶ 你可以怎麼做:
▪️在星期內安排一個大探險
指只要花幾小時做的事情,如出遊玩、出去野餐、去看一場球賽

▪️在星期內安排一個小探險
指適合午休或是晚上不用花太多時間做的事,如去沒去過的公園散步

7. 打造自己專屬的一夜
自我充電時間至關重要,騰出時間給自己,就是在提醒自己,在工作、學習、家庭責任以外,自己還享有別的身分。這不僅能在日常中為自己帶來喜悅,也在充飽電後,讓自己更精力充沛地將責任承擔起來。

▶ 你可以怎麼做:
▪️每週安排專屬自己的時間,可以是一個晚上或幾個小時,去做能激發自我內在活力的事情(如:興趣、嗜好、從未嘗試過的事情)。

8. 分批處理小事
許多微小的工作如回電話、回信等看起來不費時,實則會在不知不覺中將我們一天的時間切得零碎,還壓縮了我們在重要的事情上努力的時間。然而,這類小工作的「完成感」特別明顯,也因此我們對於這類型的工作招喚難以抗拒。

▶ 你可以怎麼做:
▪️審視自己在一週中花多少時間處理小事
▪️把待辦事項清楚記錄下來,釐清優先順序
▪️在一天/週中,選定特定的一段時間著手處理所有小事

9. 先做費力的事,再做不費力的事
不費力的休閒活動往往會擠掉那些費力的消遣,例如閱讀、和親友社交等。然而研究顯示:不費力的休閒活動能帶給我們的「愉悅感」低於那些費力的消遣。也因此,想要活得更開心,我們需要在費力與不費力的休閒活動間取得平衡。

▶ 你可以怎麼做:
▪️先做幾分鐘「費力」的消遣,才去查看社群或看電視
▪️想像自己是另一方:
想像將來的自己讀完一本很棒的小說、拼完一千片拼圖,感到心滿意足的樣子。

以上是很初略的筆記整理,關於這些規則該怎麼實現,有沒有可以參考的點子與克服障礙的方法,歡迎進一步閱讀本書囉!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雲邊咖啡館
讀者評分
5.0
|
2024/06/03
「雨夜天沉,屋裡燈光昏暗,她的眼眸卻盛滿燭光,彷彿收攏著世間所有星火,偷偷在夜晚燃燒。」

|故事大綱|
她,姜迎
遊戲策劃師,日日加班,活生生的科技園區社畜。雖然生活工作無聊無趣,但仍奮力在自己的那本書上努力畫出幾筆色彩斑斕的線條。幾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幾根草莓柳橙菸,她可以是好女孩,也可以是做自己的浪漫行者。

他,雲峴
「雲邊咖啡館」老闆,拋下高薪工作與長年母親的期待,帶著疲憊的心來到溪城,把一間廢棄的廠房改造成了一間咖啡館,在日日漂泊失眠的夜裡,找尋生命的意義。

一日深夜,疲憊的她在生日即將結束的這天偶然進入還在營業的咖啡館,從此,兩個靈魂找到彼此,相知相席、相擁於雲層之上⋯⋯

———————————————

好一本酸甜的剛好,還有點美得冒泡的愛情小品。
看書籍簡介以為會是本很瑪麗蘇劇情的小說,就是那種女的柔弱、男的霸道加高富帥之類的故事,結果兩位主角智商都很在線,沒什麼狗血劇情,配角的人設也都恰到好處,幽默有趣也即時推進劇情,是個又浪漫又清甜的都市愛情故事。很適合在午後配一杯咖啡閱讀,品嚐各種濃醇香,還能嘴角彎彎,療癒一下。

🔸曖昧是場博弈
本書我最喜歡的就是作者對於「曖昧」的描寫。很享受閱讀兩位主角之間的對話、訊息往來還有彼此心中所想,真的有把那種愛情初萌芽的青澀、忐忑、和不知所措描繪出來,讓姊姊我在一旁吃瓜看戲的很過癮,又想叫他們趕快在一起,又想要請他們等等,讓我再享受一下這種酸甜滋味。(這口氣和心態真的是阿姨了我😂

關於「曖昧」,很喜歡書中的這句話:
「曖昧是霧裡看花,似是而非,是試探和掩藏的爭鋒,是失控和克制的交織。」

🔸快樂其實很簡單
一開始兩位主角的人生觀落差頗大,女主角天性浪漫,不喜做過多的計畫,是個想旅行說走就走,頗為豁達的人;男主角則是從小被母親的期待壓抑慣了,凡事按部就班,但也變得悲觀,覺得人生了無意義,直到遇見了女主,才真正看清生活的意義。

整個故事還是以兩方的愛情為基底在推進劇情,不過我也很嚮往女主的生活精神,在忙碌的生活中看到下面這段話,真的備感療癒,瞬間仰起嘴角。希望這段話也能為偶然看見這篇貼文的你/妳帶來一點慰藉囉!

👇🏻

「生活確實很辛苦,一天又一天,你總有煩心不完的事。但是,不管明天是晴天還是雨天,總會有讓你感到快樂的事。

我加了一個禮拜的班,到現在已經快三十個小時沒睡,但是,一想到等等會有一碗暖呼呼的牛肉麵,我就覺得好開心。

你看,快樂其實很簡單。至於那些痛苦的不好的回憶,等過去了你就會發現,也不過如此嘛,只是一段經歷罷了。」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內在陰影療癒日記【1書+1日記本】:透過書寫探究內心最深處,與真正的自己和解
讀者評分
5.0
|
2024/05/26
「要活出最健康的自己,我們必須學習處理和應對技巧來度過人生的起起伏伏。」

本書作者為創傷支持專家與心靈精神教練,她的工作即協助人們正視內在的黑暗面,並獲得更深層的身心靈健康。《內在陰影療癒日記》一書可以說是一本心理療癒習作書,內容帶讀者認識何謂內在陰影,並透過大量的「內在陰影療癒練習」,帶大家更加認識自我,並從陰影解放出來。

書中有滿滿的療癒練習,另外還附有一本「與內在陰影和解」日記本,包含了大量的引導式提問,讓讀者可以一邊閱讀、一邊探索內在陰影,並寫下自身的困境問題,也和自我對話、與內在和解。雖然是本心理學書籍,但幾乎沒有什麼生硬的專有名詞,而且各式練習都非常的生活化且友善,是本很務實,也很實務的DIY自我療癒書籍。

🔹何謂陰影?
「陰影自我」的概念來自知名心理學家榮格,指的是那些暗藏在我們內心深處,讓我們感到羞恥或困窘、默默侵蝕我們身心靈平衡、並為我們的人際關係帶來傷害的黑暗力量。陰影的形成來自長期生命經歷的累積,主要是來自童年和家庭生活、創傷經驗和羞恥的經歷。想要從陰影自我解放出來,我們首要需要學會的就是「覺察」,當我們真正覺察到生命中的有毒行為循環後,才能開始制定計劃來清除並遠離有毒的習慣,擺脫潛意識的操控。

說到覺察內在陰影,多半人都會有所抗拒,畢竟要與內心的黑暗面相見總不會是太好的過程,想必會激起非常多惱人的情緒與壓力。這時,能理解人人都有需要對抗的陰影是個蠻好的起始方式。作者常常會詢問他的諮商對象是否覺得自己很完美,而大家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不是!」作者就會進一步詢問對方「那你會什麼會對自己跟其他人一樣不完美感到那麼可恥?」對啊?為什麼呢?看到這一段還真的是給讀者我當頭棒喝的一擊啊!內在陰影是人人都有生命課題,了解陰影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也可以學著與之共存,甚至走向更好的生活。

兩個我想推薦給大家的陰影療癒練習👇🏻

▪️練習一:處理拒絕
相信許多人都很害怕被拒絕,被拒絕後要嘛容易有強烈的情緒想要保護自己所以做出攻擊行為,要嘛變得消極,覺得自己可能就不值得、不配。不過在這些情緒背後,其實有著更深層、更古老的陰影在潛意識中控制我們,想發展健康的心態面對拒絕,我們需要先了解操控我們的陰影究竟是什麼。一起來思考看看以下問題吧!

當我遭到拒絕時,我的第一個反應通常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常使我覺得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於拒絕,我最害怕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這樣的恐懼源自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陰影的來源後,我們才能將光線帶進黑暗面,從中與自我和解。下次面對拒絕時,就可以多思考自己不舒服的情緒背後是被什麼樣的內在小怪獸操縱了,同時,也可以採用書中的四項建議:

1. 在安靜舒服、不受干擾的地方坐下來,定時10分鐘。
2. 閉上雙眼,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放鬆肌肉。
3. 想像自己坐在發光的泡泡裡,用意念將憂鬱和責任暫時拋出泡泡。
4. 重複大聲或是默念能幫助你正向思考的句子。

(書中提議的句子是「我只想要也想要我的。」個人認為這句話不知道是翻譯的問題還怎樣...不是很有力,也許改成「我很棒,一定有我能協助的人/事/物」之類的句子更好?)

▪️練習二:用愛接受你的陰暗面
我們不需要變得完美,這不是正常的人生經歷、也不該是一種人生目標。因此我們不需要處處為自己的不完美而感到內疚、羞恥或覺得不配。承認自己的缺點不僅能讓我們有機會成長,更能發展出良好的同情能力去理解並包容他人,進而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

我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
📍「你和自己的關係會為你生命裡的其他每一段關係定調。我們愈愛自己、愈接納自己,就愈能夠愛別人,和接受別人的愛。」

一起來看看如何用正向方式面對自身缺點:
1.寫下你的一個缺點
2.根據這個缺點,寫一個肯定句,並以「但我仍徹底愛自己、尊重且接納自己」收尾。

例如:
缺點:
有時因為害怕事情搞砸,所以我容易拖延,到最後一刻才要趕工做事。

肯定句:
我是努力求精進的人,雖然因為害怕面對失敗所以有了逃避心理,但我仍徹底愛自己、尊重且接納自己。

不知道以上兩個練習是否有給大家一點陰影療癒實作的想像呢?歡迎大家進一步探索這本書,取得更多的陰影療癒練習囉!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你會用最好的自己,去迎接最好的幸福
讀者評分
4.0
|
2024/05/23
「當你開始愛自己,世界就會開始愛你。」

初次閱讀人氣兩性關係作家 #角子 的書,覺得他的文字的確既溫柔又療癒,像是你身邊最親密的好友般陪著你開心、陪著你哭,輕輕的撫摸你內心的傷痛,然後張開雙臂好好接住各種破碎的情緒。

整本書以「我,愛,你」作為主軸帶讀者了解什麼是幸福、我們又該如何做才能找到幸福。是本特別適合給正在面對情傷、深陷在有毒關係卻無法自拔、或是在尋找幸福的路上迷失方向的人閱讀的書。裡面有滿滿的愛情語錄和金句,好像隨手一翻就是一首首溫柔的詩篇。喜歡的句子很多,請右滑看圖。

❤️什麼是幸福?👇🏻

▪️幸福是生活
「因為幸福是『生活』,是兩個人一起慢慢走過的風景。是非得在那些按部就班的過程裡,才能看出彼此的細節,而魔鬼跟幸福,都一樣存在於細節裡。」

年輕時,我特別不愛看步調較慢、細水長流型的愛情故事,覺得過程無趣,好像怎麼等都等不到主角之間的高光時刻。但結婚後我才知道,啊!原來幸福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是那一句句的「晚餐要吃什麼?」、「路上小心」所包含的在乎、關懷與踏實。當人對了,攜手走過的每寸光陰,都能燦爛無比;只要人對了,每一天都可以是情人節。

▪️幸福是一種「合夥」關係
「幸福並不是『尋找』,而是『自我實現』。不是去找到一個人,然後期盼他會給我們幸福;而應該是自己一步一步去探索、去做到,讓自己更強大的過程。」

我很贊同作者這個觀點。幸福並不是我們苦苦追尋的一個人或一瞬間,若我們把「那個人」視為幸福所在,那麼就代表在遇見這個人之前我們都是不幸、也不完整的。然而幸福是一種對等的、合夥的關係,絕不會是單向付出,單向收穫的關係。所以在英文(英式英文為主)裡「Partner(夥伴)」一字常被夫妻用來稱呼另一半用。也就是說,唯有我好、你也好,一個人過得很好、兩個人一起更好的狀態,幸福才能存在。

▪️幸福是我們都要奔向的海洋
「每個人都是一條壯闊的長河,要奔向幸福的海洋。每條河都有它自己的流路,所以比較是沒有意義的,你會在這裡變慢,我會在那裡轉彎;你會在這裡匯聚川流,而我會在那裡淤積成原,我們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鍾情與執著,可是我們的夢想是一樣的,那就是我們都要奔向我們要去的幸福海洋。」

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其遇見的對象和感到幸福的瞬間也各有不同,因此去比較誰過得比較幸福、誰可能後悔不已都是沒有意義的作為。在生命裡,我們遇見的每個人事物都會為我們的靈魂加上點什麼,有痛心的時刻就有幸福洋溢的時刻,這些片刻會讓生命的長河蜿蜒著前行,但有一天,我們都會向幸福的汪洋奔去!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一千零一個點子之後:NETFLIX創始的祕密
讀者評分
5.0
|
2024/05/23
「事實是,每產生一個好點子,就有一千個壞點子,而且有時你很難分辨到底是好是壞。」

本書出自Netflix共同創辦人馬克・藍道夫,內容揭露了Netflix如何從一個「點子」變成一間「企業」的傳奇故事。整本書高潮迭起,讀者可以一窺矽谷新創圈的各種挑戰、商業手法和行規,也一併見證作者在創業之路上的各種心路歷程。

Netflix有個廣為流傳的創業故事:另一位共同創辦人瑞德因逾期歸還電影《#阿波羅13號》,而不得不支付百視達 40 美元的滯納金,因而萌生了創業的念頭。當然,大家都喜歡這種靈機一動、火光四射的創業事蹟;然而,真正的創業故事其實比那一瞬間複雜的多,可能有些許成分的無心插柳柳成陰,也有危機四伏、吃足苦頭的漫漫長夜。而作者馬克則是透過這本書,揭露了在那一瞬間前後眾多人努力播種到收成的故事。

總體來說,這是本非常精彩易讀,且知識價值頗高的書,不論你是故事愛好者,還是商務、創業、新創人士,這本書都能讓你收穫滿滿,還娛樂性十足!

註:本書提及的Netflix創業故事僅揭露了初期「線上DVD租借」事業的部分,不含後續成為串流王者的部分。

🔺不要相信靈光一閃🔺
Netflix的兩位創辦人在成立此品牌之前,有過一段共乘上班的時光,兩人會在車上進行「點子買賣」,馬克推銷各種天馬行空的點子,而瑞德快速評估優缺點和可行性。在這段時期,馬克聽了瑞德無數次的「那個點子絕對行不通」,直到錄影帶的點子進入兩人的腦海裡⋯⋯

我特別喜歡本書以「點子買賣」時期為讀者展開整場新創之旅的安排,閱讀本書前幾章可以讓人清楚了解到:Netflix DVD租借的點子絕對不是靈光一閃,而是在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測試、討論甚至驗證而逐漸成形。

🔺沒人知道任何事🔺
當馬克將錄影帶的點子告訴妻子時,妻子笑著回他:「那個點子絕對行不通」。然而,這點子活了下來,爾後推出的DVD租借訂閱制還讓整個點子一飛沖天。但是究竟要如何知道我們手上有的是好點子還是壞點子呢?馬克給了很棒的回應:「沒人知道任何事」(Nobody knows anything.)。

不論點子是好是壞,都需要經過捶打、淬煉才能真正看出端倪。也因此,「沒人知道任何事」這句話並不是一句責備,而是一句鼓勵,鼓勵人們勇於測試點子,也勇於面對失敗,因為好點子可能會因為不知如何成功而失敗;壞點子也可能會因為努力嘗試和修正而成功。

👉🏻 「讓夢想成真最重大的一步很簡單:你需要開始。真正找出你的點子好不好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做。做一小時,將勝過一輩子想著那個夢。」

🔺關於新創,這本書告訴我的事🔺

1. 新創是條孤獨又浪漫的路
你努力做沒人相信會成功的事、獨自對抗全世界。你努力說服別人用你的方式看事情,讓人們被你的熱情與願景感染,一起相信那是真正存在的未來。

2. 新創是在糞堆裡打滾的成功者
你花時間思考和籌備因應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你希望自己能躲過從各方砸來的大便,因為這是你最終成為成功人士或落得渾身大便的差別。但事實上,兩者有時並沒有差別,計畫趕不上變化,只能且看且走。

3. 新創是自由與責任
真正的創新不會來自由上而下的發號施令與任務。
「人們希望被當成大人對待,要有可以相信的使命、需要解決的問題,還要擁有解決問題的空間。」新創領袖需要的是確保每個人都知道他們要去哪,而不是指定他們去哪,只要告知明確的目標,剩下的就放手讓大家自行搞定即可。

4. 新創是專注、專注再專注
「專注是創業者的秘密武器。」
事情永遠會比表面上來得複雜,若花過多的心力著重在短期利益上,不僅會分散整體團隊的金錢、資源和注意力,過多的服務與產品也會導致客戶感到無所適從。因此,在新創的每個階段中,專注都是首要條件,若看見市場趨勢產生變動,就得持續割捨任何會導致團隊分心的項目,全力為長期發展而衝刺。「我們願意割捨過去,才能迎向未來。」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找到你的維他命人:人際關係中的痛苦、困惑、空虛,你不必自己承受
讀者評分
5.0
|
2024/05/13
「生活品質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我們如何與人相處,以及如何能愛人和接受他人的愛。」

《找到你的維他命人》一書出自西班牙精神科醫師瑪麗安・羅哈斯・埃斯塔佩,內容以心理和生理科學為基礎,結合大量的案例故事和有趣的實驗,解密了各種人際關係互動上的疑難雜症,也給予了很棒的建議。整本書分成了四大部分:催產素、依附、愉悅與愛、有毒的人。各大章節解析的問題都讓人很有啟發和共鳴,讀者可以依自己當下的需求或想了解的地方,直接選擇特定的章節閱讀,比如說:

▪️為何我們需要觸摸彼此?> p.67
▪️如何走出童年創傷?> p.161
▪️為何愛情是盲目的?> p.226
▪️如何遠離有毒的人?> p.307

閱讀過程真的學到了很多,甚至讓我覺得好像去了一趟心理諮商,解開了我多年恐慌症背後的原因,進一步正視核心問題(我一直有地震恐慌的問題,本書讓我找到了原因,真的很感謝自己剛好在403大地震後翻開了這本書。🙌🏻)總之,這是本讓我刻意放慢速度閱讀、貼了很多標籤還滔滔不絕和枕邊人分享的書。想分享的有很多,可惜字數爆表,以下只分享了書中的第一大章節內容,還望有興趣的各位,進一步閱讀此書囉!真的很推薦啊!

🔹到處都是「發炎」的人🔹
近幾年「抗發炎」的議題打的非常的火熱,大家都努力想要為自己的身體「滅火」,所以坊間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保健品、食療法、還有各種生活方式的建議等等。但你知道嗎?身體不斷發炎有可能是皮質醇在作怪!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俗稱為「壓力賀爾蒙」的內分泌激素吧!

皮質醇主要是在緊覺或受到威脅時分泌,用處在於幫助我們透過「戰鬥或逃跑」機制來應對外界的挑戰和威脅,所以身體會產生物理變化,如:心跳加速、出汗、顫抖等。然而,我們的大腦和身體無法區分真正的威脅和想像中的威脅,也因此,在我們見到壞老闆、和伴侶吵架、趕交報告等等容易讓人緊張的時刻下,身體就會本能的以準備「戰鬥或逃跑」的形式做出反應。

你是否有在忙碌過後生大病的經驗呢?過多的皮質醇會造成「皮質醇中毒」現象,而臨床表現就包含了免疫系統低下及身體發炎的症狀。甚至,有研究發現:緊張的大腦會發炎,進而引發憂鬱症狀。也就是說,過猶不及,適量的皮質醇能讓人類在環境中生存下去,但過量的皮質醇則會在身心靈上為人們帶來很大的影響。

那麼要如何避免皮質醇中毒呢?一起來認識為我們帶來平靜與安寧的催產素吧!

🔹幸福就從擁抱開始!🔹
當你站上舞台在眾人前報告,感到心跳加速、胃部痙攣,血液中的皮質醇快速飆升⋯⋯突然間,台下出現了熟悉的面孔對你微笑、點頭鼓勵,讓你眼前不再渙散,一切平靜不少,更加有自信地展現自己。這過程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是什麼抑制了皮質醇作怪?答案就是愛的賀爾蒙—催產素。

催產素是女性生產和哺乳時非常重要的調節激素,然而這個賀爾蒙並非女性獨有,它同時也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互動。研究指出:催產素能抑制大腦中負責調節焦慮的區域「杏仁核」,進而降低皮質醇的濃度,讓我們遠離警戒狀態。此外,催產素也會促進血清素與多巴胺的分泌,讓人感到幸福、快樂,並擁有更正向的態度。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增加催產素呢?趕快來看看!
(或是說「從皮質醇中毒」中解放出來?)

📍擁抱是最棒的「鎮痛劑」
肌膚的觸碰是釋放催產素最佳的方式之一。書中分享了好幾個相關的實驗,包含:嬰兒的照護與寵物的相處等,各種研究都指出:缺乏身體接觸會使人感到孤獨並生病,而擁抱不僅能有助於改善溝通與情緒管理的能力,還能「止痛」,為人帶來慰藉並感到安定與平靜。所以,讓我們多多擁抱身邊的人,用最有溫度的方式療癒彼此吧!

📍同理心是一種「維他命工具」
另一種促進催產素分泌的方式就是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同理,當我們獲得他人的擁抱或關懷時,身體也會釋放催產素,讓我們放鬆,並產生慷慨及友好的感覺。也可以說,同理心能讓我們成為彼此的維他命人,也能成為不同族群間的潤滑劑,讓整體環境更加美好友善。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