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套書展
車諾比的悲鳴

車諾比的悲鳴

Voices from Chernobyl

  • 定價:280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每一頁都是殘忍又奇異的故事,
就像是那些殘留在倖存者身上的輻射一樣

  我不知道我應該說什麼故事──關於死亡還是愛情?也許兩者是一樣的?我該講哪一種?

  我們才剛結婚,連去買東西都會牽手。那天晚上我聽到聲響,探頭望向窗外。他說:「反應爐失火了,我馬上回來。」

  我沒有親眼看到爆炸,只看到火焰。所有東西都在發亮。火光衝天,煙霧瀰漫,熱氣逼人。他一直沒回來……

  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慘烈的反應爐事故發生在車諾比。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劇之一。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訪問了上百位受到車諾比核災影響的人民,有無辜的居民、消防員、以及那些被徵招去清理災難現場的人員。他們的故事透露出他們至今仍生活在恐懼、憤怒和不安當中。

  《車諾比的悲鳴》將這些訪談以獨白的方式呈現,鉅細靡遺的寫實描繪,使這場悲劇讀起來像世界末日的童話。人們坦白地述說著痛苦,細膩的獨白讓人身歷其境卻又難以承受。

本書特色

當今世界文壇最不可忽視的作家──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在臺首部翻譯作品

 
★ 1996年瑞典筆會獎
★ 1998年德國萊比錫圖書獎
★ 1999年法國「世界見證人」獎
★ 2005年美國國家書評人獎
★ 2011年時報開卷好書獎
★ 2013年德國書業和平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Svetlana Alexievich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白俄羅斯,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畢業。她曾於數個地方報社擔任記者,後來在明斯克擔任尼曼文學雜誌的特派員。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敘事文學,紀錄了各項重大事件,如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以及車諾比事故。

  她的作品曾多次得獎,其中包括瑞典筆會為了表揚作者的勇氣與尊嚴所頒發的獎項。她的著作《The Boys of Zinc》解構了關於阿富汗戰爭的迷思,在經濟改革後不再被視為禁書,該書遭到軍方跟共產黨的抨擊,一九九二年,亞歷塞維奇在政治法庭接受審判,後因國際人權觀察組織的抗議而中止。

  她的獨立報導和批判風格使得她與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的白俄羅斯政府關係不佳,獨立新聞活動受到政府壓迫。她曾被指控為中情局工作,電話遭到竊聽,也不能公開露面。二○○○年,她受到國際避難城市聯盟(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Cities of Asylum)的協助,現居巴黎。

**二○一五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殊榮。
 

譯者簡介

方祖芳

  專職譯者,曾獲第二十三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譯作包括《華爾街的猴戲》、《偏執的天才》、《迷走亞馬遜》、《走對下一步》、《飛行少年》、《最困難的事,別交給最有能力的人》等書,現居美國馬里蘭州。francesfang@gmail.com

郭成業

  東吳大學英文系畢。熱愛英美文化,通俗或經典文學皆有涉獵,曾於新聞局擔任外電編譯。譯有《老男孩》等書。

 

推薦序

車諾比的悲劇不斷重演中

  二十五年前發生在車諾比的,現在在福島重演中,或許明天在台灣。

  我跟大部分日本人一樣在福島核災之後,才開始回頭去看二十五年前的車諾比核災,也才從至今依然深受輻射污染之苦的白俄羅斯或烏克蘭人所遭遇悲痛的核災的部分真相,知道同樣的慘劇現在正在福島上演,許多福島小孩在討論死亡、畏懼死亡,擔心自己能活幾歲,半夜被看不見的輻射塵的惡夢驚醒,他們說:「我們沒做錯任何事,為什麼是我們要承受這樣的後果?」小朋友的眼淚真的哭到可以把雪人都溶化掉的,但卻無法溶化那些搞過核電、還想繼續搞核電的大人的心嗎?

  在車諾比也是一樣,有的人或許聽當局說,認為是科學家的錯,為何要他們承擔這樣拋棄家園、人生、記憶,乃至為子女出殯的後果?錯誤當然不是只有對核電所知無多的科學家,還有相關決策者或分到權利的人,但卻是附近幾百公里的居民都得承擔,在日本,福島核災毀了東日本許多地區,應該要搬遷的福島全縣二百萬人口,現在還有九成走不掉,繼續留在當地被曝,吃輻射食物,喝輻射水,就像車諾比附近的人,也只好吃遭嚴重污染的馬鈴薯或蘋果,明知那是毒薯,是毒蘋果,原本只想給仇恨的對象吃的,現在只好吞下去,黑色笑話都變成現實。

  輻射物質最可怕的是看不見,無色、無味、無聲、無形,遭輻射污染的世界表面上是很和平的世界,沒有輻射偵測儀器就不知道輻射的存在,如果看得見,還知道怎麼怕,因為看不見,不知從何怕起,只好從受害的結果來認識。輻射除了爆炸那瞬間,是很安靜地,輻射雨徐徐溫柔地降下來,但卻會殺人,而且是慢慢地殺,車諾比核災究竟死了多少人?蘇聯聲稱只有三十一人當場死亡,後來才知道是數百人,而各國長年調查,知道因遭輻射污染而致癌死亡超過百萬人,雖然也有算法是十幾萬人或幾十萬人,還有很多人無力遷移,生活在污染環境,因輻射污染死亡至今增加中。

  不管核災前或核災後,各國當局都說很多謊言,只要跟核電相關,許多都是黑盒子作業,承受後果的居民結果從家人的死亡、自己的病變以及自然的異狀等才能確認輻射殺人的實態。

  許多人相信當局的話,以為有些地區附近是安全的,但結果一家人都生病了,反覆住院,有辦法的人相繼離開,跟福島現在的狀況一樣,許多福島人說:「離開是難,留下也是難。」政府為了維持國家體制以及不肯承認推進核電的政策錯誤,讓居民留在跟醫院X光室等輻射管理區域一樣的地方過著多重被曝生活。

  福島核災現在放出輻射物質已經不會輸給車諾比了,雖然日本過去曾遭二個原子彈轟炸,但規模與性質很不同,車諾比核災才真正是福島核災的鏡子,車諾比核災災民至今還在受苦受難,像白俄羅斯至今還有二百萬人生活在污染地區,其中五十萬人是兒童,當地兒童被說是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生病的,心悸頭暈,悲劇還沒落幕;而車諾比核災現場現在也還有四千人在維持,石棺老朽,不斷還放出輻射污染來,要做第二石棺,未來還要做第三石棺,大概現在活著的成人看不到車諾比收拾完畢的模樣。

  福島核災也是,核災還是現在進行式,三個爐心下落不明,不知熔穿、熔出到哪裡去,要很多年後才能用石棺來蓋,然後過三十年建第二石棺,再三十年建第三石棺,現在活著的人也看不到福島核災收拾完畢,輻射不滅,無法用化學物品中和、紓解掉的,跨世紀也解決不了的。

  未來幾年,福島周邊也會車諾比周邊一樣,將有無數的甲狀腺癌手術在進行,歐洲的專家也估計未來福島也將有百萬單位的人因輻射污染而致癌、死亡;現在日本政府能強制搬遷的能力很有限,避難及搬遷範圍還不如車諾比時的蘇聯。而且普通人一年不能遭到一毫西弗以上的輻射被曝,但日本政府未經修法便輕易地把成人跟小孩的被曝上限都提高為二○毫西弗,比許多國家的核電工還要高,殘忍無比,核災讓政府更加走樣,人民若不自己認清事實尋求自保,結果成為想維持體制的公權力的犧牲品。

  核災是最恐怖的戰爭,比戰爭還兇狠。戰爭還能投降,但核災發生,被剝奪生命、健康、身家財產的災民,跟誰投降也沒用。輻射佔領地面、海洋以及天空,無所不在,遭輻射污染的土地,幾百年無法恢復原狀,是半永久的喪失,這跟所有火車相撞、工業災害等有改善餘地以及隨時復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規模跟時間都是幾萬倍的。

  核災在一夜之間顛覆至今所有健康、環保的概念,當地農民等辛苦耕種、畜養出來的成果,變成輻射米、輻射牛,超標嚴重,根本不是食物,成了輻射廢棄物,這種沒天理的事每天都在發生,沒人能得到答案,為什麼是這些普通人要遭受這樣殘酷的打擊,而且福島的悲劇過幾年才會開始,就會像車諾比般「附近每個家裡都有人死亡」,找不到有元氣的人。

  但冷血的擁核的人卻依然昧著良心,說福島核災沒死一人(明明也已有核電工因急性白血病死亡),車諾比只死三十一人,福島核災的爆炸宛如兒童氫氣球爆炸等,一滴眼淚也不掉,這些人都應該搬到車諾比或福島去住,讓他們跟當地災民一樣,用自己的身軀來確認輻射污染的恐怖,才會聽見這些發自車諾比或福島的人們的悲鳴吧!

文/ 【旅日文化觀察家】劉黎兒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076220
  • 叢書系列:SIGN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5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孤單的人聲
我不知道我應該說什麼故事──關於死亡還是愛情?也許兩者是一樣的?我該講哪一種?

我們才剛結婚,連到商店買東西都還會牽手。我告訴他:「我愛你。」但當時我不知道自己有多愛他,我不知道……我們住在消防局的二樓宿舍,和三對年輕夫婦共用一間廚房,紅色的消防車就停在一樓。那是他的工作,我向來知道發生什麼事──他人在哪裡、他好不好。

那天晚上我聽到聲響,探頭望向窗外。他看到我就說:「把窗戶關上,回去睡覺。反應爐失火了,我馬上回來。」
我沒有親眼看到爆炸,只看到火焰。所有東西都在發亮。火光衝天,煙霧瀰漫,熱氣逼人。他一直沒回來。

煙霧是因為覆蓋屋頂的瀝青燃燒所引起,他後來說感覺很像走在焦油上,他們奮力滅火,用腳踢燃燒的石墨……他們沒有穿帆布制服,只穿著襯衫出勤,沒有人告訴他們,他們只知道要去滅火。

四點鐘過去了。五點。六點。我們本來六點要去他爸媽家種馬鈴薯,普利彼特離他爸媽住的史畢懷塞大約四十公里。他很喜歡播種、犁地,他的母親常提到他們多不希望他搬到城裡,甚至幫他蓋了一棟房子。他入伍時被編入莫斯科消防隊,退伍後就一心想當消防員!(沉默)

到了七點,有人告訴我他被送到醫院,我連忙趕去,但是警察已經包圍了醫院,除了救護車,任何人都進不去。警察喊:「救護車有輻射,離遠一點!」不只我在那裡,所有當晚丈夫到反應爐的人都來了。我四處尋找在那間醫院當醫生的朋友,一看到她走下救護車,我就抓住她的白袍說:「把我弄進去!」「我不能。他的狀況很不好,他們都是。」我抓著她不放,「我只想見他一面!」「好吧,」她說:「跟我來,只能待十五到二十分鐘。」

我看到了他,全身腫脹,幾乎看不到眼睛。
「他需要喝牛奶,很多牛奶。」我的朋友說,「每個人至少要喝三公升……」「可是他不喜歡牛奶……」「他現在會喝了。」那間醫院很多醫生和護士,特別是勤務工,後來也都生病死掉,但是當時我們不知道。

我問他:「維斯里,我該怎麼辦?」「出去!快走!妳懷了我們的孩子。」可是我怎麼能離開他?他說:「快走!離開這裡!妳要保護寶寶。」「我先幫你買牛奶,再決定怎麼做。」這時我的朋友唐雅.克比諾克和她的爸爸跑了進來,她的丈夫也在同一間病房。我們跳上她爸爸的車,開到大約三公里外的鎮上買了六瓶三公升的牛奶給大家喝,但是他們喝了之後就開始嘔吐,頻頻失去知覺,醫生只好幫他們打點滴。醫生說他們是瓦斯中毒,沒有人提到和輻射有關的事。過沒多久,整座城市就被軍車淹沒,所有道路都封閉了,電車和火車也停駛,軍人用白色粉末清洗街道。我很擔心明天怎麼出城買新鮮牛奶。沒有人提到輻射的事,只有軍人戴口罩。城裡的人依舊到店裡買麵包,提著袋口敞開的麵包在街上走,還有人吃放在盤子上的杯子蛋糕。

那天晚上我進不了醫院,到處都是人。人群中有人聽到他說他們馬上會被帶到莫斯科。所有妻子都聚集起來,決定跟他們一起去,我們要和丈夫一起行動!你們沒有權力阻止我們!我們拳打腳踢,士兵──士兵已經出現了──把我們推開。後來一個醫生走出來宣布:沒錯,他們要搭機去莫斯科,所以你們得幫他們拿衣服,他們穿去救火的衣服都燒壞了。公車停駛,我們只好用跑的。我們跑過大半個城市,等我們拿著他們的行李回來,飛機已經起飛了。他們只想把我們騙走,不讓我們在那裡哭鬧。

街道的一邊停滿幾百輛準備疏散居民的巴士,另一邊是從各地開來的好幾百輛消防車。整條街都覆蓋白色的泡沫,我們踏著泡沫走,邊哭邊罵。收音機說整座城市可能在三到五天內進行疏散,要大家攜帶保暖衣物,因為我們會在森林裡搭帳篷。大家都好開心──露營!我們要用與眾不同的方式慶祝五一勞動節!很多人準備了烤肉器材,帶著吉他和收音機。只有丈夫去過反應爐的女人在哭。

我不記得我是怎麼到我爸媽家的,只知道自己一醒來就看到媽媽,我說:「媽媽,維斯里在莫斯科,搭專機去的。」我們整理菜園(一星期後,那座村子也疏散了)。誰知道?當時有誰知道?那天晚上我開始嘔吐,我懷了六個月身孕,很不舒服。那晚我夢見他在夢裡叫我:「露德米拉!小露!」但是他去世後就沒有到我夢中呼喚我了,一次也沒有(開始哭)。我早上起床後,決定我得一個人去莫斯科。媽媽哭著問:「妳這個樣子要去哪裡?」我只好帶父親一起去,他到銀行提出所有存款。

會員評鑑

4
9人評分
|
9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2.0
|
2018/02/10

如果,明天醒來你必須放下一切離開家園,在最後一刻你還擁有什麼?也許只能在腦海裡不停地回顧花園裡曾經飽滿肥碩的黃瓜與鮮花,忠心耿耿的狗兒也許還守在門前徘徊納悶著怎麼看不到你的身影,在夜裡流淌著眼淚,然後再睜眼面對不可能面對的另一天,而事情怎麼發生的誰也沒說,只有手握著愛人與兒女,在漫長與痛苦的折磨下,看他們變形扭曲的肉體終究不堪負荷,在最後丟下你,你只有繼續扛著煎熬,在巴不得能立刻結束的痛苦下日復一日的活著,才發現原來活著不是自己,環顧四周,是一個孤獨的肉體在撐過比煉獄還可怕的人生。

人人都說眼見為憑,外人只看到廢棄的房屋,受災的慘狀,但核災的痛苦,並不是死去,而是每分每秒都無法逃脫的可怕回憶,長針一樣扎入神經,反覆的痛。

在原作者的採訪下,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我們才得以聆聽撤離的居民訴說,勇敢地挖掘最深的痛,赤裸而真實地呈現在腦海,另外,還有那些才逃離戰爭又捲入核災的難民仔細描繪著不可置信的慘狀。對於環境與政府,還有生命價值,我們在她筆下得到更多的思考機會與空間,諾貝爾文學獎賦予報導文學作者長年耕耘的肯定,是難得一見且不容錯過的好書。

讀過英文版本再讀中譯本,總覺得文字拗口語彙過時,過分縮減的詞句,無法傳遞如臨現場那一份真誠的語氣與當地居民的草根性,反而像中譯本莎士比亞劇本,翻譯手法還停在信雅達的年代,每字每句都鏗鏘有力,卻碰撞不到靈魂的深處。

展開
user-img
Lv.8
4.0
|
2016/09/19

1986年發生史上最慘烈的核電事故
白俄羅斯是受到污染最嚴重的國家
走過災變的幸存者、受害者、家屬
被迫遠離家園或悄悄留守的村民們
奉令進駐隔離區執行任務的士官兵
負責輻射偵測與核廢清理的工程隊
以及科學家、醫護人員、研究專家
他們記得什麼?印象最深刻的是?

他們的回憶滿是傷痛與無奈
他們的見聞宛如未知的世界
他們的感受最需要受到理解
受污染、被遺棄的不只土地
還有被謊言掩蓋真相的人心
本書是珍貴感人的口述實錄
作者是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展開
user-img
Lv.1
2.0
|
2016/05/04

這本書描述車諾比居民在發生核爆後的寫實生活,他們被上層官員隱瞞 ,欺騙,他們根本不知道,核爆從頭到尾是怎麼發生的,又是怎麼被處理的,這裡每個人的故事,都是他們內心最深沉的痛,這故事讓我知道我有多幸福,我不用離開的祖國,我不用擔心我的身體遭受核爆的輻射後,我會出現什麼樣病變。
翻譯有些文句不順,希望可以改進 。謝謝 ☺
展開
user-img
Lv.1
4.0
|
2016/04/29

我是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發後,才去看《車諾比的悲鳴》,

看完後,過不久才知道竟然也有一群台灣青年跑去車諾比,

覺得他們太厲害了,才跑去買他們的書《半衰期:車諾比核災30周年紀實》,

《半衰期》用現代人或後人的立場來看車諾比事件,寫成紀實文學,

這本《車諾比的悲鳴》,則是對當時的有關人士進行訪談,寫成一部報導文學,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本書都充滿了人道關懷,

其中對於當事者的心情與看法的細膩描寫,更是相當深刻!

讀起來常常覺得令人動容不已。。。。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篇寫說作者才剛要採訪一位回歸者,

對方看見有人來,就直接大叫:「滾出去!你們問完就走了,我們還得繼續生活」...

藉由這兩本書,我彷彿踏入一個未知的領域,對核災有了更深更直接的理解!

(給四顆星,主要是因為翻譯)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16/02/09

會覺得這本書翻譯得怪怪的可能需要在閱讀前先去惡補一下車諾比以及週邊(尤其是白俄羅斯-烏克蘭邊境週邊)輻射污染的慘況,以及當時蘇聯-及後來的獨立國協各國的處理情形。

個人認為這本書能得到諾貝爾獎不是沒有原因,不僅是因為作者詳實記載了受訪人士所言,更因為這樣子的手法,突顯出了人性。正如書腰上那句「廣告詞」(?)一樣,「每一頁都是殘忍又奇異的故事,就像是那些殘留在倖存者身上的輻射一樣」。

真心希望所有讀者們都能讀這本書。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飲食手作展折20
  • 天雜領券
  • 信誼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