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王陽明的人生64個感悟

王陽明的人生64個感悟

  • 定價:240
  • 優惠價:921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19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影響日本明治維新第一人

  王陽明對日本的明治維新以及快速步入工業化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數之不盡的日本政治家、企業家對他奉若神明。倒幕領袖西鄉隆盛、久阪玄瑞、前原一誠;明治開國元勳伊藤博文、高杉晉作;三菱集團創始人岩崎彌太郎;日本國立銀行創始人、實業巨擘澀澤榮一;早稻田大學創始人、日本首相大隈重信;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無一不是王陽明的追隨者。更有一生俯首拜陽明--日本名將東鄉平八郎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宋代大學者張載提出的儒家最高道德理想,以此來形容王陽明的一生亦不為過。

  王陽明出生於明朝中葉,在那個社會動盪、政治腐敗、學術委靡之時代,他懷著成為聖賢的抱負,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創下了令人矚目的世功和學說。王陽明生平命途多舛,屢試未中,及第之後入朝為官,在任兵部主事時,因反對劉瑾等宦官為政,被貶謫為龍場的驛丞,後來受朝廷重用,平亂屢建世功,榮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在學術思想方面,他鑽研朱熹「格物致知」的儒家思想,對「存天理、去人欲」之說產生了疑惑,認為朱子學說不是真正的聖人之學,「心學」才能解釋其中的困惑。從而轉學陸九淵的學說,隨後創立了「心學」。

  縱觀王陽明的生命歷程,雖然一路坎坷,但他世功顯赫,學名昭昭,成為中國歷史上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顯著作為的大家。

  郭沫若先生曾說:「王陽明是偉大的精神生活者,他是儒家精神的復活者。」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甚至認為,王陽明是近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可見,王陽明在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精神的傳承和立新兩方面的重要地位。王陽明的思想流傳千古,響徹中外,不僅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中受益,就連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都在其隨身攜帶的腰牌上刻寫:「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陽明的思想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是心學說的基本觀點。他認為人心是根本的問題,是產生善與惡的源頭。任何外在的行動,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統一於心。

  針對當時社會言行不一的弊病,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說,糾正了朱熹先知後行的知行觀。他認為知行是不能夠相分離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總之,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

  王陽明摸索的致良知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從百死千難中得來」,是「千古聖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讓心回到「無善無惡」明潔的本真狀態,是透過主體的意識達到自我道德的修養,規範自我的行為。致良知被稱為王陽明心學的核心部分。

  王陽明的一生都在堅持自度度人,成己成人的原則。從良知出發,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為聖人。只要維護心為本體,做到心外無物,追求透徹的本心,胸懷灑脫、超然入聖,沒有什麼困難可言!這個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振聾發聵的作用,打破了程朱理學的禁錮,為委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一時間心學佔據了當時學術的主導地位。

  王陽明的心學旨在呼喚人的本體意識,著重強調個體本身的價值和自我人性的修養。心學不僅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對現在的社會也具有深刻的意義。

  面對越來越快節奏的生活,疲憊不堪的人們麻木地追求金錢、地位、名利。精神生活逐漸荒蕪,心靈也越發孤獨。王陽明的學說雖然不是新時代的產物,但能夠啟迪人心,為精神提供養分,這也正是編寫此書的主要用意。 

 

目錄

第一章 立志由心,量力而行 
1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2聖人和貴人都是自己
3心之所想,力之所及
4志當存高遠,路從腳下行
5不搞偶像崇拜,只是做好自己
6人貴有自知之明
7滿懷希望,在困境中自勉

第二章 小贏靠智,大贏靠德
8土地不如德行,財物不如仁義
9以德為先,德才兼備
10君子如玉亦如鐵
11頂天立地,剛正不阿
12文質彬彬,表裡如一
13養一身浩然正氣
14好德如好色
15得人心,得天下

第三章 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16欲修身,先養心
17守住一顆至善之心
18看破繁華,不動於氣
19不忙不亂,不焦不躁
20身處泥濘,遙看滿山花開
21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22空心,才能容萬物
23讓生活回歸簡單

第四章 持純粹心,做至誠人 
24真心著眼,敦本尚實
25保持本色,出以真情
26樸實的人生態度
27泰然自處,真心生活任天然
28至誠勝於至巧
29清水芙蓉,純然初心
30不欺不詐,信守承諾
31懷赤子情意

第五章 暢達時不張狂,挫折時不消沉 
32常在靜處,誰能差遣我
33不動心,不煩惱
34順境逆境都能從容
35急躁則自顧不暇
36靜坐靜思,不被外物所擾
37心清淨,便悠然自得
38按心兵不動,如止水從容
39人前貴不如內心安

第六章 與逆境共處,吃苦如吃補
40苦是樂的源頭,樂是苦的歸結
41面對成敗淡定處之
42耐住等待,才能苦盡甘來
43苦不入心,生命自有芳華
44堅忍不拔、威武不屈
45在事上磨練,方立得住
46忍得一時方能成就偉業
47人生需要經過反覆磨練
48深陷逆境,其實「別有洞天」
49寂寞是最大的考驗

第七章 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50慎思之,篤行之
51把學問用在實處
52成功不在難易,在於身體力行去做
53敢為天下之先
54大膽嘗試,實踐出真知
55不逆不臆,言行一致

第八章 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透
56事事精細成就百事,時時精細成就一生
57學無息止,巔峰之上有巔峰
58把握現在,認真做每一件事
59不以聰慧警捷為事,而以勤確謙抑為上
60心性專一,有始有終
61不懈追求,不給自己定底線
62勤於求知,細於做事
63靜察己過,勿論人非
64自省是去病的良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134967
  • 叢書系列:文經書海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19/09/30
對王陽明產生興趣,起因是在「明朝那些事」中看到這位明朝大儒文武雙全的事蹟,有別於刻板印象中覺得讀書人只會紙上談兵,王陽明在歷史上自從帶兵打仗以來未嘗一敗,被稱為「大明軍神」。如維基百科所言,他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是「文武雙全」的人上人。他主張「心學」以及「知行合一」的理念,以自身的成就令後人讚嘆「心學」學派並非形而上的清談哲理,而是能貼合真實世事的哲學思維。據聞蔣中正也相當崇拜王陽明,因此將台北「草山」改名成「陽明山」。「王陽明的人生64個感悟」一書便是在我想更進一步瞭解「心學」的微言大義的前題下所添購。

書中從「立志」談起,再提到「德行」,先講儒家的「以德為先,才德兼備」。接著是佛教的「心安」,待人做事則追求「至誠」。在面對外在環境以道教的「清靜無為」做原則,順境不驕逆境不餒,去除急躁之心專注細微之處。總結以心學的「知行合一」,上述的人生道理不但要「知道」更要身體力行的「做道」。面對學習,除了不斷精進外,講求「把學問用在實處」,想法要透過實踐來驗證,這也是「知行合一」更進一步的闡釋。

細讀全文,覺得本書主旨不在講述「心學」精義。相反地它是用64篇短文,以王陽明的話語為引子,帶出倡揚儒家思想的歷史典故,讓讀者看到符合「正心正念」的人生觀。猜想本書作者「秦漢唐」是出版社編輯部的代稱,實際上本書是集結數人的智慧,將王陽明的「心學」思維,轉化成一本混合著「儒、道、佛」三教精神的「善書」。如同寺廟中常見,免費贈與香客的隨喜善書一樣,閱讀著「王陽明的人生64個感悟」裡的文字,心靈會有種被洗滌過般的清新自在。

一開始或許會讓人覺得全書像小學的「公民與道德」課本般充斥著正面、積極、性善論的教條文章,但耐著性子讀著讀著後,漸漸地讓人回想起那些人生中應抱持著的「真、善、美」。也許教條能歷經千百年不斷流傳,橫跨數代人不被時代抹滅,已經間接說明了它蘊含的人生智慧是能橫跨不同時空背景而舉世皆然。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