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獨生:中國最激進的社會工程實驗

獨生:中國最激進的社會工程實驗

One Child: The Story of China’s Most Radical Experiment

  • 定價:360
  • 優惠價:932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0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影響中國社會經濟甚鉅的「一胎化」最完整獨到的訪談及見解

在時而荒謬、時而令人心痛的真實故事當中,看到這個政策如何在各種層面牽動好幾億人的命運。設計一胎化政策的不是人口學家,而是火箭科學家。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方鳳美採訪數年,包含當事人,還有參與政策制定的科學家們、實際執行的基層...是全面而完整的大篇幅調查報導。

 

OKAPI 推薦

  • 節育這字若有詞性,必然是陰性──讀小說《子宮》

    文/吳曉樂2019年10月21日

    子宮是個易懂難寫的題材,中國作家盛可以以初家四代為經,而第三代五姐妹所輻射出去的生活為緯,最終交織錯落出一冊中國女性的婚育白皮書。既有小說的藝術成分,也有對女性意識的沉睡跟醒甦的深刻批判。閱讀時一會感到直劈而來的疼痛,一會又覺周身血液大肆奔騁,作者的思考也如同子宮,時而充血,時 more
  • 沒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火箭科學家決定了一胎化政策──專訪方鳳美《獨生》

    文/姚珊珊,|,陳佩芸2017年12月28日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獨生》作者方鳳美。 中國是一個奇特空間,任何事物掉到這個國度,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質變。好比馬列思想到了中國,就叫「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普世人權價值到了中國,就是國情不同的例外狀況。當人口問題發生在中國,自然就長出了具中國特色的奇異風景,這道奇異風景便是「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從制定者、執行者到受害者
  一胎化政策的全面調查報導
  ★本書獲美國記者與作家協會非文學類最佳圖書獎★
  
  設計一胎化政策的不是人口學家,而是火箭科學家。它的實際效益並不大,後果卻是許多生命的悲劇,以及即將到來的巨大經濟衝擊。
  
  展現中國國力的北京奧運開幕前三個月,四川發生強烈地震,災情慘重,甚至有整個村完全「絕後」,因為一胎化政策下每個家庭唯一的小孩都在震災中罹難。
  
  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全球人口快速攀升,控制人口成為重要議題,對於仍然貧窮、不想被眾多人口「拖垮」經濟的中國來說更是如此。一胎政策,是中共採納的終極解決方案。然而這個史無前例的急煞車政策,並非出自經濟學家與人口學家之手;實施長達三十五年的一胎政策,實際上來自火箭科學家的設計。
  
  中國官方認為,一九八○年開始的一胎政策是中國經濟能夠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它的正面影響很小,負面的苦果卻愈來愈大。除了產生各種社會與人道悲劇之外,人口結構的突然翻轉、老化與勞動力銳減,也將造成嚴重的經濟後果。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方鳳美派駐中國多年,汶川大地震之後目睹一胎化政策帶來的悲劇性副作用,於是深入追索採訪數年,不但訪問了政策實施以來各種受影響的當事人,也採訪到與政策制定息息相關的科學家、曾被冷凍的反對者、實際執行的基層人員,以及多位經濟學家與人口學家,是全面而完整的大篇幅調查報導。在時而荒謬、時而令人心痛的真實故事當中,看到這個政策如何在各種層面牽動好幾億人的命運。
  
得獎與推薦記錄    

  不容錯過……將紮實廣闊的經濟分析與個別故事結合在一起。──經濟學人《1843》雜誌(The Economist/1843)

  對中國一胎化政策的探討既尖銳又重要,而且非常易讀。──《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這部佳作娓娓動人,時而怵目驚心,書中描述過於相信科學和意識形態、又過於輕視人性的一小群人所做出的決定背後的意義。──《衛報》(The Guardian)

  方鳳美的文字流暢、論據清楚,反映出她對多種文化的認識……本書講述一個極可能會影響中國(與世界)數十年的政策,感人至深。──《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方鳳美這本書的出版時機絕佳,提供了優秀的概觀。她的文字通俗易懂,帶領我們走進四川地震、北京奧林匹克運動場、廣場舞大媽、農民工、孤兒院、跨國領養中國女嬰、生育旅遊和代孕的幕後。她以耗時多年進行的深入調查和採訪,為這些常見的主題補充背景。──《洛杉磯書評》(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方鳳美對中國一胎化政策的精采探索必定會改變我們談論中國崛起的方式。《獨生》深入淺出,富有人性,而且無所畏懼;對任何關注中國經濟的未來、環境或政策的人,都是必讀之作。本書不僅澄清事實,打破迷思,更直接正視為人父母的意義這樣的深刻問題。──歐逸文(Evan Osnos),《野心時代》作者

  《獨生》深具啟發性、影響強大且扣人心弦,從第一頁起便令我讀得欲罷不能。方鳳美眼光獨到,能抓住能讓故事發光的細節,而這些細節我們大多會忽略。她的文字優美而生動,揭發了中國一些我不會想像到的面向。──蔡美兒,《虎媽的戰歌》作者

  在人類歷史上,中國的一胎化政策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你想要瞭解該政策如何對普通人的生活和中國社會造成了全面影響,就一定要讀這本書。《獨生》對人物的描繪栩栩如生,故事不可思議,讓人大開眼界。──薛欣然,《中國好女人》、《我要天上的星星:中國一胎化世代的真實樣貌》作者

  《獨生》是一本極為重要的書,講述一股形塑當代中國的重要力量,對政策專家和所有對中國這個世界強權的未來感興趣的人,都是必讀之作。然而這本書也十分引人入勝,文字帶有小說的敏感度與同理心,讓我們對自己在家庭生活中面臨的艱難選擇──與找到的喜悅──有了新的認識。──安-瑪莉.史勞特(Anne-Marie Slaughter),《未竟之業》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方鳳美 Mei Fong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國際特赦組織人權新聞獎得主。曾擔任《華爾街日報》記者,著名報導包括9-11攻擊事件後的紐約、二○○八年北京奧運前的中國轉型過程,以及中國的農民工。被《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選為中美關係的五十名影響人物之一。離開記者崗位之後,曾任南加大傳播學院講師,現為新美國智庫成員。
 
 

目錄

臺灣版序
前言
1 地震過後
2 時間來到二○○八年八月八日
3 卡珊德拉與火箭專家
4 人口警察
5 小皇帝長大了
6 歡迎來到玩偶之家
7 好死不如賴活
8 紅線斷了
9 跨境嬰兒
後記

謝誌
注釋
 

前言

  冷戰期間,中國的火箭專家想出了一個遠大的計畫。這個計畫與導彈、太空探索或任何形式的武器研發都沒有關係。

  它是關於嬰兒的。

  一九八○年九月二十五日,中國共產黨透過一封公開信公布了這個計畫。信中要求黨員自發性地限制家庭規模,只生一個孩子。此一要求實際上就是命令。

  一胎化政策這個世界上最激進的社會實驗就此展開。 政策維持了三十五年之久,改變了全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生老病死,而且影響還在持續。

  一胎化政策和節食減肥一樣,實施的初衷都是好的。中國政府認為,要完成幫助二億農民脫貧的艱巨任務,這項政策勢在必行。但也正如節食減肥一般,一胎化政策採取的手段太過激進,太急於求成,導致了一連串的負面影響。

  強制節育、強制墮胎等一胎化政策中的極端措施,最終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然而同時,世界各國卻又對中國急遽高升的經濟成長羨慕不已,甚至眼紅,而中國經濟的成功有部分被歸功於一胎化政策。

  但世人未能理解的是,中國經濟的迅速成長與其用於人口規劃的控制手段並沒有什麼關聯。實際上,一胎化政策正在危害未來的經濟成長,因為它在短時間內導致人口過於老化、男性比例過高,甚至有可能會太少。

  中國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多,而不是人少。如果不是因為一九六○到七○年代嬰兒潮時期出生的勞工提供了充足的廉價勞力,中國就無法崛起成為世界工廠。當時一胎化政 策尚未出現。

  出生人口變少,確實讓培養人力資本所做的投入更有效率,這點無可否認。舉例來說,教育資源的分配變得比較集中。但是,很多經濟學家一致認為中國經濟之所以能迅速成長,原因主要在於政府鼓勵外商投資和民營企業的政策,而不是限制生育人數。以國企私有化為例,此一措施促進了民間產業的發展,二○○五年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有七○%來自民營企業。著作眾多、備受推崇的經濟學家葛藝豪(Arthur Kroeber)專門研究中國,他就說:「假設中國經濟成長了一○%,如果一胎化政策的貢獻有超過○.一%,那麼我會感到很意外。」

  中國龐大的勞工大軍已漸漸老去。到了二○五○年,中國每四人當中就會有一個人超過六十五歲。 一胎化政策造成了必須支持和援助這群老人的勞工人口數量銳減。近年來,中國在推行全國性退休金和醫療保健體制方面大有進步,但是社會安全網完全無法滿足需求。中國領導階層將不得不在更短的時間內解決更多的問題。

  我自二○○三年便以《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特派員的身分報導中國的經濟奇蹟。我負責跑工廠線,採訪世界工廠的新聞。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每一座小城都是以產品區分的:我經常造訪牛仔褲城、胸罩城、一美元商品城,報導世界最大的聖誕樹工廠,還有一間研發出魔術胸罩的胸罩實驗室。

  當時幾乎無人預見到未來勞動力會短缺,不過我已經開始耳聞工廠老闆被迫為員工加薪的事。有的工廠藉由提供前所未聞的福利來吸引勞工,例如電視、羽球場和免費保險套。當時多數的經濟學家都認為那是短期的人力供給問題,很快就會自行緩解。畢竟,中國怎麼可能會缺勞工?

  結果,勞動力短缺發生得比預期中還要早。一胎化政策造成生育率銳減。中國龐大的八億勞動人口 (比整個歐洲的人口還要多)自二○一二年開始萎縮 ,而且這種情況今後還會持續多年,導致薪資攀升,並且加劇全球通貨膨脹壓力。

  生育率連續二十年低於更替水準,使得中國自二○一五年年末開始正式轉為實施二胎政策,以減輕人口壓力。此舉可能影響力太小,也來得太遲了。中國兩年前小幅放寬一胎化政策時,符合條件的夫妻裡僅有十分之一申請了二胎許可,比最悲觀的預測數字還要少。 很多人表示,在當今的中國要養超過一個孩子,實在是花費太高、壓力太大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胎化政策可算是相當成功,因為很多中國人已經打從心底深信獨生家庭就是理想家庭。

  如果政府無法扭轉這種心態,那麼在二○二○至二○三○這十年間,中國人口會達到高峰並開始減少。到了二一○○年,人口可能會減至一九五○年的水準,也就是五億左右 ,對這個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而言將是驚人的逆轉。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未遭遇戰爭或流行病的情況下流失這麼多人口。同時,一胎化政策的實施有時相當嚴厲,在某些案例中甚至近乎不人道,並且引起了一些惡性的副作用,從可能會爆發衝突的性別比例失衡到實質上的嬰兒領養黑市都包含在內。

  中國的一胎化政策是軍方科學家精心打造出來的,他們相信任何令人遺憾的副作用都可以迅速壓制,女性生育率也可以輕易調整。中國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和人口學家或許會投入更多智慧與考量,但他們大多被排除在決策圈外,因為文化大革命讓社會科學家失去了資源與威信。只有該國的國防科學家未遭整肅,結果事實證明他們並不是人類行為的最佳裁判。

  可悲的事實是:一胎化政策的嚴厲限制對提振經濟而言並無必要。中國早在一九七○年代,即一胎化政策實施前整整十年,就已經推行一種成效卓著且較不具強制性的計劃生育政策,稱為「晚稀少」。在「晚稀少」推行的十年間,中國婦女的平均生育人數從六個孩子降到了三個。

  很多人口學家相信,即使沒有強制執行一胎化政策,生育率下滑的態勢也會持續。考量到鄰近亞洲國家的生育率也有類似趨勢,這個假設很合理。畢竟,中國的鄰國在沒有訴諸這類激烈措施的情況下,也都成功減緩了人口增長,而且還讓經濟突飛猛進。大約在中國實施一胎化政策的同一個時期,南韓、臺灣、新加坡與泰國的生育率也顯著下降,平均每個婦女從生育六個孩子減少到兩個以下。

  如果中國跟這些國家走上同樣的道路,致力於推行正常的計劃生育政策,生育率很可能會降到幾乎和現在一樣低。

  若是那樣,中國人一定會比現在快樂。專門研究中國生育轉型現象的華盛頓大學教授雷偉力(William Lavely)表示:「就算再多個五千萬到一億人,差別也不大。整體社會福祉並不會大幅減少,事實上還可能會增加,因為很多家庭能夠生育他們需要的第二個孩子。多一個孩子為部分家庭帶來的安全感和精神慰藉,都是更高的人均GDP無法取代的。」

  中國能像當初成功關閉生子開關那樣,再把它成功打開嗎?近代歷史顯示答案是否定的。曾經嘗試透過鼓勵生育政策來增加人口的亞洲國家大都失敗了,新加坡則依靠移民來補足勞動力。中國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經濟體為解決未來勞動力短缺問題而做的決定,其影響將會波及海外。

  儘管如此,我們對一胎化政策的諸多代價和後果依然缺乏瞭解,於是這項政策持續受人稱頌,特別是環保人士。共產黨有多年時間都聲稱,一胎化政策讓中國人少生了三到四億個小孩,與美國的總人口相當。(這類說法現在遭到質疑;一些人口學家估計,實際少出生的人數最多大概僅有一到二億。 這個數字很大,但依然比共產黨宣稱的數字少得多。)基於這些可能誇大的聲明,權威雜誌《經濟學人》(Economist)將一胎化政策列為減緩全球暖化最重大的政策之一,比保育巴西熱帶雨林和美國提高其廢氣排放標準還有效。

  光看出生數字,的確對碳排放量減少有所貢獻,但這並非事實的全貌。畢竟,美國人口不到全球的五%,但碳排放量大約占全球的十五%。中國雖已大力控制其人口數,卻仍是世界最大的排碳國。此一現象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共產黨不計一切代價追求經濟成長的發展模式。這種心態導致中國政府強制實施一胎化政策,也促使他們制定了很多極度不嚴謹的環保措施。這些措施對全球碳排放量的負面影響,也許比中國人生的小孩多寡還要大。

  即便是現在,一胎化政策在全球也都有人支持。巴西的環境問題專家克萊蒙特(Charles Clement)曾寫過,所有政府「都應採取某種形式的一胎化政策……而不應在中國廢除此項政策並忽視其對全世界的重要性」。 知名加拿大作家黛安.法蘭西斯(Diane Francis)則主張「一種普世法規,例如中國的一胎化政策」。 柏克萊大學的學者波茨(Malcolm Potts)告訴我,他認為一胎化政策雖然造成傷痛,卻也帶來重大的經濟利益,而且依然是「目前為止實施過的最重要社會政策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提倡的這個制度允許強制墮胎和絕育。這令人不禁要問:我們拯救地球是為了什麼?支持人口控制,未必需要接受一胎化政策這麼樣殘酷的做法。

  撰寫本書期間,我力圖分析導致一胎化政策實施的原因,以及它對百姓生活造成的廣泛影響。因為儘管中國斷然改採全面兩孩政策成為全世界的大新聞,一胎化政策的副作用還會持續數十年;很多人依然要付出代價。

  在尋找一胎化政策背後的個別事件時,我造訪了一些「光棍村」,這些鄉下的小村子完全沒有適婚年齡的女性。我找到一名現在隱居於美國某市郊的前任計劃生育委員會高層官員,據她自己推算,她批准過的強制墮胎手術超過一千五百件,其中三分之一是在懷孕晚期進行的。我發現了一個迅速崛起的產業,業界人士自認能解決中國缺少女性的問題,那就是客製化真人大小的性愛娃娃。我採訪了領養中國嬰兒的美國父母,以及請美國母親代孕的中國父母。我在北京的一家醫院接受了體外人工受精(IVF)療程,也在昆明的一家安養中心待了一段時間,這些經歷都顯現一胎化政策如何影響人生最基本的經驗—生與死。

  面對中國一胎化政策的明顯對比,我將衡量養兒育女的代價,並且從中學得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為什麼要生小孩?

  地動天搖,一切就此開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533461
  • 叢書系列:紅書系
  • 規格:平裝 / 312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汶川大地震是中國多年來傷亡最慘重的地震。一開始,這場地震被視為單純的災難。大地震動、建築崩毀,約有七萬人罹難。
 
最後,我反而將它看成一胎化政策引發悲劇的悲慘實例,只是這個實例的規模很龐大。
 
很多人不知道,震央附近的什邡是一胎化政策的測試地點。一九八○年全面實施一胎化政策之前,中國的人口計劃官員曾經在四川進行試驗,尤其是什邡縣。在試驗中,他們運用強制性手段大幅降低出生率。學者認為四川會最先被選中,是因為當地位處中國農村的中心地帶,全中國有一○%的人住在那裡。四川也是鄧小平的出生地。無論原因為何,那些手段成效卓著,相當驚人。到了一九七九年,什邡縣的人口成長速度已大幅降低,九五%以上的夫婦簽下了只生一個孩子的保證書。 人口學者葛蘇珊(Susan Greenhalgh)寫到,四川的例子讓中國的人口計劃官員感受到「極大的前景」,認為政府可以「實現人口奇蹟」。
 
將近三十年後,強震來襲。據國營通訊社新華社報導,約有八千個家庭在震災中失去唯一的子女。在什邡,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家庭都是一胎家庭。 地方媒體報導,某些村子被地震奪走一整個世代的生命。
 
這場悲劇因此增添了一個奇異的面向。地震發生後僅僅數週,便有家長急忙趕到醫院,解除他們多年前在計劃生育規定下被迫接受的絕育措施。他們極度渴望再補生一個孩子。
 
不久後,這些父母遭到施壓,簽署了保密協定。中國政府明確禁止國內媒體撰寫關於失獨父母的報導,也不允許提及許多孩子的死是學校建設品質低劣導致的。嘗試深入調查的地方人士被捕入獄。政府緊鑼密鼓地籌備幾個月後即將舉辦的奧運會之際,災區的人民失去性命、家庭被摧毀,抗議也遭到鎮壓。
 
儘管共產中國理論上沒有宗教信仰,但是很多人依然相信徵兆。人民把天災視為中國統治者天命將盡的前兆。畢竟,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發生後僅六週,毛澤東就死了。他的死開啟了一個新時代,最終導致各種社會經濟改革措施,例如一胎化政策。這些改革措施則造就了今日的中國。
 
有些人懷疑,二○○八年的地震是不是上天在譴責一胎化政策和其他違反自然的行為。舉例來說,有人推測,地震可能是政府在地震活躍的區域建立三峽大壩所引發的。

會員評鑑

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
|
2021/11/04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作者身為一位自嘲家中傳統的美裔華僑,其思路細膩程度與邏輯令人讚嘆!大量旁徵博引還附出處,且文筆流暢,非常好讀。
本書提及中國字1980年的一胎化政策所帶來的影響,除了眾所皆知的性別比失衡、光棍村,此制度如何綿密的鑲嵌在中國各個地區,還有一個孩子帶來的精神不安(一旦發生了什麼事情血脈就斷了,孩子沒有犯錯的空間也沒有選擇權)、搭配戶籍制度導致青年去城市工作,老人和小孩留在鄉下,孩子被抱走或地震等緊急狀況根本無法應變;甚至默許的外國領養(販嬰)以換取大量資金注入,令人驚愕。
這讓我想起兩件事:
1. 大學時有中國交換學生交流,有一次聊到她曾有個未出世的哥哥,問說為什麼不生下來,她只是很驚恐的說”不能生啊~~”,因為當時其父母的法定懷孕年齡未到,又都是公務體系,輕則罰款,重則丟飯碗、坐牢、強制墮胎、被抱走等等。
2. 很多中國的現代言情小說有幾個特色:非領結婚證不可(因為未婚生子孩子報戶口非常困難,易變黑戶)、常常一懷就是多胞胎(一胎化政策下算一胎)、女主角離鄉背井工作,家鄉總有一個默默守護的備胎(男多女少)、20出頭就結婚(過25歲變老女人)等等。有點感慨又慶幸還好自身生在沒有那麼極端的環境。
展開
user-img
5
|
2020/07/08
劇透警告
一胎化政策,這個歷經三十多年的激進社會實驗,竟非出自人口學家,而是火箭科學家的計算。在政府的一意孤行下,蔓延不少社會問題:無規則的超生罰款、性別比失衡、兒童販賣、強制墮胎、人口老化等,其中,看見無數為此犧牲的女性們。
 
一胎化政策凸顯中國長久以來對女性的惡意偏見。從出生開始,由於一胎化政策加強華人「重男輕女」的傳統,在農村,有許多女嬰尚未出生就被選擇性墮胎,或是出生後被殺害、遺棄。
  
計劃生育造成男女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衡,出現大量找不到伴侶的單身漢,但女性並沒有因為稀有而在婚姻市場特別吃香,也沒有獲得更多重視,由於「女要高嫁男要低娶」根深蒂固的文化,讓緊繃的婚姻市場雪上加霜;社會竟將光棍現象、出生率下滑的苗頭指向那些女權意識提高、晚婚的高學歷女子,不僅創造出「剩女」等侮辱女性等詞彙,中國各地還紛紛開設鼓吹女性服從男性的成人教育講座和「女德課程」。
 
此外,人口稀少的狀況下導致女性被商品化的現象愈來愈嚴重,近十年來中國的賣淫與性走私案逐漸攀升,無疑造成鄰國越南、緬甸、北韓等女性的危害。這些女性遭到強迫或誘騙,而她們都無法逃跑,即使逃出來也被當成違法者來對待。
 
女性進入婚後,夫妻二人共同打拼生活、還完房貸,然而根據社會學家洪理達的所言,儘管超過七成妻子出錢幫忙還貸,中國主要城市中卻只有三成的婚後房產為夫妻共同擁有,如果將來離婚,由於房產登記證上的所有人向來都是丈夫,妻子大多分無半毫,由此可知女性在自住房產財富累積行動中被排除在外。
 
回到「計劃生育」本身,一胎化政策為限制生育,允許絕育、強制墮胎。中國偏愛絕育以降低出生率,但主要由男性絕育手術的地方非常少,雖然男性絕育手術較簡便,產生併發症的機率較小,但由於「沙文主義盛行」,接受絕育的大多為女性。若是已懷有身孕卻付不出錢的婦女將被強制墮胎,甚至在懷孕晚期強制墮胎的駭人故事竟屢屢出現。這樣不人道的手段對女性的身心靈無疑都是很大的傷害。
 
一個政策當然有利有弊,然而當執行出現問題和弊端,卻視若無睹、不做修正,後果將是底下的人民所承擔。即使政策終結,危機依然存在。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以學術為錨,定位深度思考邏輯。文學│史地│社科 精選3本7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