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止)
禪法寶藏(1):雜阿含經講解

禪法寶藏(1):雜阿含經講解

  • 定價:280
  • 優惠價:925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3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收攝六根 正念正知
靜心觀照 心得解脫
 
  如何修行,才能徹底解脫?徹底解脫的道路是什麼樣的一條路?《雜阿含經》非常清楚勾勒出修行的藍圖,因此透過這本書,讓佛子知道怎麼邁向解脫。
 
  《雜阿含經》是原始佛教的根本聖典,也是全體佛教的基礎,透過這部經典的精讀,將使我們掌握修行的方向、方法,並且明瞭基本的佛學專有術語。換句話說,深入雜阿含經等於是兼顧實際的修行與基本佛學的理解。以此為基礎,日後研讀其餘佛典,一方面比較沒有阻礙,另一方面能逐漸邁向徹底解脫。
 
  《雜阿含經》是一部佛陀與弟子們對話的根本聖典,在佛家中,其地位有如儒家的《論語》。透過經典的研讀,修行者漸能掌握如何發心走在解脫路上,在這條路上該怎麼觀察萬物,這條路上會遇到的困難或障礙有哪些,如何克服萬難,更上一層樓。經過深入研讀,將受到原始佛法的震撼教育,親身感受佛陀的睿智與慈悲。而且,唯有透過《阿含經》,才能真正知道阿羅漢是一個如何超凡入聖的徹底解脫者,不再誤解阿羅漢。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大寂法師
 
  學歷:
  ‧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佛學博士
 
  著作:
  ‧ 非行非坐三昧之修學
  ‧ 智慧與禪定做為佛教神通的成立基礎
  ‧ 瑜伽經
  ‧ 佛陀的啟示(1)
  ‧ 佛陀的啟示(2)
  ‧ 佛陀的啟示(3)
  ‧ 菩薩的禪修(1):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 菩薩的禪修(2):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 圓融觀呼吸:天台宗的六妙門
  ‧ 禪法寶藏:雜阿含經講解
 
  歷任:
  ‧ 大寂靜精舍住持
  ‧ 台灣大寂靜學會/導師曁理事長
  ‧ 香港大寂靜學會/導師曁會長
  ‧ 圓光佛學院/教師、輔導老師
  ‧ 龍山寺板橋文化廣場/講師
  ‧ 聞思佛學圖書館/講師
  ‧ 中華佛教青年會/監獄弘法怖教師
  ‧ 華梵文教基金會/講師
  ‧ 假日佛學班講師
 
  網站:
  ‧ www.muchcalm.com.tw
 

目錄

1. 自我介紹 
2. 五蘊 
3. 當觀色無常 
4. 解脱
5. 禪修方法
6. 正思惟五蘊
7. 大小乘問題 
8. 淨土問題 
9. 神通問題 
10. 不能斷苦 
11. 愛苦 
12. 無常的時間觀 
13. 三法印 
14. 佛法講的「樂」 
15. 被煩惱役使 
16. 寺廟存在的必要性
17. 結所繋法
18. 禪修引導
19. 魔王波旬
20. 神通
21. 見法涅槃
22. 無漏
23. 觀察五蘊
24. 阿羅漢
25. 滅盡定
26. 解脱道與菩薩道
27. 正知正念充滿
28. 瑜伽
29. 行圓滿
30. 果圓滿
31. 淨土宗
32. 往生
33. 師圓滿
34. 比丘尼戒
35. 過午不食
36. 兩種法師
37. 舍利弗
38. 我見延伸的我勝、我等、我劣
39. 舍利弗的教學方法
40. 主動成為佛教徒
41. 愚相
42. 考試可以靠佛菩薩嗎?
43. 遠塵離垢
44. 見法
45. 不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
46. 五轉
47. 無明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4380831
  • 叢書系列:實修實證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五蘊
 
以下正式開始進入〈五陰品〉的經文:
 
第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是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時,世尊告知諸比丘「當觀色無常」,應當觀察「色」是無常的,觀察「色」是無常的,才是正確的知見,產生正確知見,才會讓心產生「厭離心」,厭離六道輪迴的世間。
 
 
何謂五蘊或五陰?即色、受、想、行、識。
 
「色」蘊:
 
「色」是什麼?一切色法之類聚,泛指眼睛所能看到的東西,就是「色」,非指女色,所有物質世界的物質現象即是色法。
 
「受」蘊:
 
感受。所有感受(含以下六種感受)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亦是【捨受】)。
 
眼受:眼觸所生受,不外乎當眼睛看東西時,開始產生分別、判斷,進而有苦受或樂受等。
 
耳受:當耳朵聽到悅耳的聲音,產生樂受;聽到噪音,產生苦受等。
 
鼻受:聞到香氣,心生舒坦;聞到廁所散發出臭味,避之唯恐不及。
 
舌受:嘗到美味的食物,產生樂受;吃到難吃的飲食,產生苦受。
 
身受:碰到柔軟的東西,心生高興;碰到堅硬的東西,會受傷或不喜歡而感到痛苦。
 
意受:意識在幻想美好的事物,感到快樂;感到迫害時,因擔心而覺得痛苦。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楊定一新書《水仙:從自戀談起,一種逆風的解讀》、系列獨家88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自然生態展(止)
  • 運動瘦身展(止)
  • 考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