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溫度,影響我的睡眠品質與生活
――氣象達人.天氣風險管理公司創辦人 彭啟明
每到夏天,大家關心的議題就是高溫頻頻創新高,每年不斷破歷史紀錄。
但很有趣的,就是同樣的天氣因素「太平洋高壓籠罩」,或是同樣也是「全球暖化」墊高了平均溫度,為何有些地方會特別熱,有些卻只是比較熱?例如台灣的南北各縣市溫度在夏天不大相同,這就關乎於我們所在地的地理特性,是否通風或綠化足夠,大家適應熱的方式,是否習慣直接用空調來降溫,反製造更多熱,簡稱「熱島效應」。
這個議題每年都重複出現,很可惜的是當大家有感覺想做些事情的時候,秋天已經來了,大家想要改變的力道就又弱了下來,導致每年都還是必須承受一次,或許就在數十年後,如國際的科學預測報告所示,我們終將邁向一年有半年都是這麼熱的夏天。
這個問題到底多嚴重,記得我小學時的地理課本還是秋海棠的地圖教學時代,特別喜歡考中國的四大火爐是哪裡,大約十年前遇見中國的首席氣象主播,他特別提出了隨著都市發展,中國有新四大火爐,他的標準是用中午高溫超過35度的天數來算,最多的天數是一年超過60天。聽他這麼說,我也好奇台灣城市的現況,於是我依照他的算法做統計,發現台北和板橋兩個盆地測站中午高溫超過35度的天數都超過60天,甚至某一年還超過70天。這樣的極端數值,在亞洲只有某些印度都市超過我們,其實極端熱浪已經嚴重影響我們。
以我為例,儘管在夏天,我也不是很喜歡開冷氣睡覺,頂多開一下培養心情,讓室內舒服一點,但有時候別人家冷氣主機排出的熱氣,會順著風向時吹進我的窗戶把我熱醒,睡眠品質因此大打折扣,和冬天比較起來差很多!
高溫這個問題,正如同氣候變遷要面對的淨零目標一樣,有相當高的難度,尤其是轉型的工作,要靠大家有一定的共識與決心。例如我們政府的淨零目標是希望在205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的既有建築物能達到近零碳建築的目標,我就想到現在台灣的新建案,幾乎都沒有把近零碳或是節能當成賣點,許多老舊建築物要都更也有很大難題,這真的有辦法達到嗎?
我曾當面和子平兄討教這項目標的設定,達成率可能有多高?需要多少法規政策或獎勵制度才可以達成?也謝謝子平老師的專業,告訴我裡面的核心關鍵就是決心與文化的改變,這裡面所衍生帶動的商業創新模式與住宅舒適機會比我們想像的都大,只要我們多理解,未來空調就不需要開那麼多,可以省下電費,也會更舒適。
很認同子平兄所提,對於溫度的適應該是一種責任!但這個看不到卻又讓人感受強烈的溫度,和二氧化碳連動,都將是影響我們一輩子,甚至影響到下一世代的問題,很感佩這本書讓我們對溫度的體會有更深層次的思考,有了立論基礎,只要我們有共識,能產生應對溫度攀升的文化,轉型的力道就會出來。
推薦序 就算氣溫回不去了,習慣還是可以改變
――暢銷科普作家 潘昌志(阿樹老師)
氣候變遷、節能減碳、調適共存,這幾年來大家應該都聽到耳朵要爛了吧!但我們到底做了什麼改變?又達到了什麼效果?一直是環保倡儀者很難確切回答的問題。因為這不像COVID-19疫情一般,至少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方式直接(容易執行)又即時(減少傳播鏈)。反而就算每個月都少用幾度電,也不會覺得氣候因為我的小小作為而產生改變。而比起情緒勒索式的倡議(比如你要為子孫留下什麼樣的地球),或許本書的作者林子平教授用的敘事方式更有效――我就跟你說怎樣做更涼爽!
仔細想想,追求舒適確實是本能,想想都會區的豔陽天,常可見機車騎士嘗試尋找些陰影空間停紅綠燈。書中也提到適應溫度不止是人類,而是「動物本能」,而人類和動物的差異,只是人們多利用自身的智慧與能力,發明了各種調適氣溫的方法。而且還不用一下子談到空調,光是衣著,就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了。
林教授的專業是綠建築,但他並沒有一下子說「所謂綠建築是……」這種了無新意的八股文,而是用最簡單直覺的方式作為誘因:想住得舒服又想省冷氣費,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方式?而後才從建築設計與地區氣候等因素來提供大家選擇住宅的建議。試想一下,假如在預算內挑到了不錯的綠色住宅,又省錢又舒適不是很好嗎?而在每個子項目中,還有一些說明或比喻,讓我們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更容易舉一反三運用在生活中。比如玻璃隔熱的重要性,至少我也會套用在汽車之上,或者是利用風扇搭配環境通風,以減少冷氣的使用,另外還可以知道未來選擇住處時,要怎麼評估房屋在溫度上的適居性。
然而,畢竟全球氣候逐年升溫的狀況看起來是真的「回不去的」,除了住居與日常的建議,還是難免會需要提醒人們要減少碳排、簡單生活的重要性。但我也真心感受到教授在努力的避免使用有說教感的文字,比如談到旅遊時,他並不會特別說「不要遠距離旅遊」,而是嘗試在各種細節上減少碳排,像是盡可能深度旅遊,也是個不錯的方式,既可以深入理解風土民情,也可以減少過度的資源浪費,我倒是頗贊同這種「各種層面都追求CP值」的做法。
我自己會喜歡這樣比喻,將因應氣候變化的減碳調適,想成是與另一半的相處:盡可能理解、調整,尋找舒適共存的相處之道。但這個比喻有一點不精準的地方是,畢竟目前你還無法跟地球「分手」,想要長長久久,你可能要多幫地球想一點啊!
(本文作者為「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阿樹的地球故事書」粉絲頁版主,著有:《海洋100問》、《地震100問》)
推薦序 輕鬆地交流,嚴謹地面對,氣候正在變化的事實
――德國氣象局人體生物氣候研究中心主任 Andreas Matzarakis
氣候變遷不僅是政府及決策者所重視的議題,更是所有人都必須要關心的。當極端天氣情況,例如高溫,以不尋常的方式,更明顯、更頻繁地出現並造成影響時,我們需要容易理解,而且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制定並推行相關政策時,一定要謹記,我們需要了解自然和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並投入環境保護及參與氣候變化議題。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了解到,未來將產生的種種損害和危險。但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將這樣的資訊做更好的傳遞並進行溝通?而不是僅限於科學事實的知識交流。我認為,唯有透過簡單且易懂的範例來呈現,並結合幽默詼諧的敘事方式,才能讓知識與資訊更易於被接收。
作者是一位享譽國際的學者、受人尊敬的同事,更是我的好友。他掌握了多年環境、建築、氣候等不同領域的背景知識,投入對於關鍵議題的熱情,展示了絕佳的技巧來傳遞知識及解決方案,讓這些複雜的問題得以輕鬆交流。
Climate change is not only a concern for decision-makers and governments, but for everyone.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dealing with extremes (like heat) and extraordinary new and more intensive situations, we need solutions that are easy to understand and easy to be implemented in decision-making.
Knowledge about the impact of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on humans, with a focus on our behavior and our engage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issues, is essential. By now, we know a lot about the impacts and dangers that will increase and produce damages and implications in future.
The question that arises is how we communicate them, and not just from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This can only be done through simple and generally, understandable examples with a pinch of humor.
The author, an esteemed colleague with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nd a good friend, has made it possible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of complicated issues in this specific book. He has shown a good recipe, based on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great passion for the subject, which covers several aspects in environment, architecture, climate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pla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