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4年博客來端午假期各項服務說明詳情

新興外語展
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

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

  • 定價:480
  • 優惠價:9545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43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習近平從2012年掌權迄今十週年,「二十大」後也將打破慣例繼續其第三任期。過去十年,中國不論在內政發展或對外關係均發生巨大的變化,而此皆與習近平的執政脫離不了關係。習近平透過反腐打貪、成立「頂層設計機構」、進行機構改革以「制度化集權」,也在總體國家安全觀下通過多項法律以「依法治國」。而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任何變化均動見觀瞻,不僅對中國本身,也對全世界造成影響,故不論從學術或現實的意義來看,實有必要對習近平執政十週年進行評估。針對此,本書邀集了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全面從中共體制與最高領導、黨和政府關係、國家與市場及社會關係、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等四大面向、共計十二章,檢視習近平時期中國的各項政策。平實而論,對於中國的發展,在台灣的我們最有資格、也最有必要總結出我們的觀察,這也是本書出版的主要目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鍾延麟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研究領域為中共黨史、中共政治。
 
蔡文軒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政治所研究員暨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合聘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共政治體制、中共政治改革與政治轉型、比較政治、比較威權政體。
 
張執中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開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公共管理碩專班副教授兼副院長。研究領域為中國政府與政治、兩岸關係與兩岸政策、談判理論、政黨與選舉。
 
曾偉峯
 
  美國北德州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比較政治、威權政治、民主化、中國政治與兩岸關係。
 
張弘遠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致理科技大學國貿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理論、經濟社會學與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等。
 
王韻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副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跨國主義、宗教人權、人類安全與兩岸關係。
 
林雅鈴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政治經濟學、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中國大陸金融市場。
 
張登及
 
  英國雪菲爾大學政治學博士、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研究領域為國際關係理論、中共外交政策、中國國際關係史、古典社會學理論。
 
黃瓊萩
 
  美國丹佛大學約瑟夫—克貝爾國際研究院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國際關係理論、中國與周邊外交,以及越南/蒙古對外政策。
 
主編者簡介
 
吳玉山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學博士。中央研究院第三十一屆院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合聘教授。研究領域為社會主義國家經濟與政治轉型比較研究、憲政制度、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研究、俄羅斯與東歐研究、國際關係理論。
 
寇健文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政治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暨東亞所特聘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中共政治、政治菁英、比較威權研究。
 
王信賢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領域為比較政治、政治社會學、中國大陸國家社會關係與兩岸關係。
 

目錄

第一章 習近平現象/吳玉山 
一、比較共產主義的分析框架 
二、探討習近平現象:理論視角與四個經驗面向 
三、結論 
 
第一部分 理論框架 
第二章 從比較共產主義看中共百年/吳玉山 
一、比較共產主義的出現與演化 
二、比較共產主義的危機 
三、中國研究與比較威權主義 
四、喚回比較共產主義 
五、結論 
 
第二部分 經驗面向之一:成因 
第三章 政治領袖眼中的政治:習近平和他的中國/寇健文 
一、前言 
二、簡儉樸實、厭惡腐敗 
三、隱忍堅持、高度自信 
四、念舊重情、除惡必盡 
五、崇尚強勢領導、不墨守成規 
六、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集體主義 
七、民族復興與社會主義建設的使命感 
八、結語 
 
第三部分 經驗面向之二:集權 
第四章 「社會主義習近平化」:對中共第三個《歷史決議》的內容分析/鍾延麟 
一、習近平對中共意識形態/黨史的別具重視 
二、習近平對第三個《歷史決議》的全權主導 
三、對中共社會主義發展進程的定位評判 
四、對中共社會主義歷史實踐的選擇性解釋和表述 
五、對中國社會主義的當前實踐和未來擘劃 
六、為中國社會主義模式進行國際推銷 
七、結論 
 
第五章 「黨政融合」與習近平中國的集權化領導/蔡文軒
一、前言 
二、集權化與官方脈絡下的「融合」 
三、黨政融合的兩個類型:吸納與並列 
四、吸納模式的三種形態 
五、並列模式的兩種形態 
六、兩種模式的潛在問題 
七、結論:黨政融合的未來前景 
 
第六章 找回「初心」:習近平時期黨紀處分與政治秩序的重建/張執中 
一、前言 
二、代理困境與整黨 
三、中共《紀律條例》的修訂 
四、對中共《紀律條例》懲處的實證分析 
五、結論 
 
第七章 個人集權與地方分權並存:習近平時期之央地管控/曾偉峯 
一、前言 
二、中共的中央地方「集權—分權」循環 
三、習時期中央集權:從制度收權向個人集權 
四、習時期地方分權:從省級治理到基層擴權 
五、收放並行策略的影響 
六、結論 
 
第四部分   經驗面向之三:國內擴張 
第八章 習近平時期的經濟治理:「以黨領政」下的管制型市場社會主義/張弘遠 
一、前言 
二、習近平執政期間的經濟難題與治理典範的轉移 
三、習近平政府面對中國經濟衰退的對策 
四、習近平經濟管理與階級政治 
五、結論:雙重危機下的習近平經濟治理特色 
 
第九章 習近平十年:「頂端優勢」邏輯下的政社關係變化/王韻 
一、前言:習時期的「明確」 
二、誰優先?習式治國策略的頂端優勢邏輯 
三、從紅色資本家到「根正苗紅」 
四、清零邏輯下的社會文化「整風」 
五、宗教整風?宗教中國化的困境 
六、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對付分離主義 
七、小結:當個人主義碰上習主義 
 
第五部分 經驗面向之四:外部擴張 
第十章 化被動為主動:操之在習的中國對外經貿治略/林雅鈴 
一、前言 
二、從被動走向主動的政策轉向 
三、助力「中國夢」的「一帶一路」政策 
四、RCEP作為主導亞太區域經貿的敲門磚 
五、結論 
 
第十一章 新時代、新秩序: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概念、發展與前景/張登及 
一、緒論:大國、理論與國際秩序 
二、定位的轉折:新時代下體系與身分的辯證 
三、雙攻勢的僵局:邁向「寒戰」的中美關係 
四、走近新秩序舞台的中央? 
五、結論 
 
第十二章 從關係平衡理論分析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式多邊主義/黃瓊萩 
一、緒論 
二、中國式的多邊機制:FOCAC、SCO和+ 
三、從關係平衡理論的角度理解中國式的多邊主義 
四、 習近平主導下的中國多邊機制經營與帶路倡議之設計 
五、結論 
 
第十三章 鑲嵌在中國兩個大局的兩岸關係:習近平時期中共對台政策解析/王信賢 
一、前言 
二、權力集中與兩個大局 
三、習近平涉台講話分析 
四、頂層設計:「兩制」台灣方案與「總體方略」 
五、習近平時期中共對台政策 
六、結語
 

 
出版緣起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習近平上台之時,應該鮮少人能預估習近平執政十週年來「治國理政」的思維、過程與結果會是如此。過去十年,中國不論在內政發展或對外關係均發生巨大的變化,習近平也連續十年入選《時代雜誌》(TIME)世界百大最有影響力人物的年度排行榜,並多次成為封面人物,這也說明了其世界影響力。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任何變化均動見觀瞻,而習近平在其中的作用不言可喻,更重要的是,中共「二十大」後習也預計將打破慣例繼續第三任期。因此,不論從學術或現實的意義來看,實有必要對「習近平現象」以及其執政十週年的政策與變化進行檢視,並前瞻未來。
 
  過去幾年來,由於美中戰略競爭、新冠疫情爆發以及性格鮮明且具國際影響力的領導人等因素,使得長期的結構因素與短期的偶發因素交織,帶來一個全新且更不確定的世局,有些發展甚至顛覆我們慣有的思維,其中,2022年2月爆發的「俄烏衝突」即是一明顯的例子,這也使得我們有必要正視與因應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時代的來臨。就此觀之,習近平所影響的中國與世界,究竟是典範轉移的原因還是結果,究竟是一時的偶發因素,還是有世代、國力基礎等較為結構性的因素使然,都值得我們深入探索。也因此,本書以「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為題,全面探索「習近平現象」的成因、過程與可能結果。平實而論,對於習近平與其所影響的中國與世界,在台灣的我們,最有資格也最有必要總結出我們的觀察,而這也是本書出版的主要目的。
 
  針對此,我們於2022年6月以出版專書為目標,舉辦「中共『二十大』與習近平執政十週年政策分析學術研討會」,邀集了以政大東亞所為核心的專家學者,包括目前任教於東亞所的寇健文、王信賢、鍾延麟、黃瓊萩、王韻,中研院政治所蔡文軒、臺大政治系張登及、政大國關中心曾偉峯、開南大學張執中、致理科技大學張弘遠以及國防安全研究院林雅鈴等師長,分別從「最高領導」、「黨和政府」、「國家與經濟社會關係」與「國際與兩岸關係」等全面解析習近平執政十年的政策。在前述研討會的基礎上,我們加入了原刊登於《政治學報》第71期吳玉山院士的〈從比較共產主義看中共百年〉一文,作為搭配經驗分析的理論框架,在此感謝同意轉載。
 
  本書的章節安排是由吳玉山撰寫「習近平現象」作為「頂層設計」,將各篇文章放入目前的架構中。其中先引介比較共產主義的理論框架,接著從四個經驗面向解析「習近平現象」。第一個面向是「成因」,主要是從習近平的早年生活與相關言行歸納出其人格特質;第二個面向是「集權」,包括通過第三次《歷史決議》樹立習的歷史地位與黨內權威、透過「黨政融合」實現「黨領導一切」、強化反腐作為與黨紀規範,以及中央掌握對地方的收權與放權等;第三個面向是「國內擴權」,包括從新常態下的新舉國體制與鳥籠經濟,以及黨國頂端優勢下對社會的控制等,觀察黨國如何重新滲入中國大陸的經濟與社會;第四個面向則是「對外擴張」,包括習近平的對外經貿治略、大國外交的開展、多邊外交與周邊政策,以及「新時代」的對台政策等。全書從總體設計、理論框架、現象的成因、到集權與擴張(對內與對外)等,一共十三章,開啟了一個對習近平執政十年的整合研究議程,期待能有學術與實務上的重要意義與貢獻。
 
  我們感謝教育部標竿計畫與大陸委員會對本書出版的支持,也感謝政大東亞所團隊的付出,並感謝五南圖書公司於2019年開始協助我們擘劃「政大東亞所系列叢書」,本書是繼《從一所看一學科:政大東亞所與台灣的中國大陸研究》與《中國大陸概論》後的第三本系列專著。在兩岸關係、美中兩強競爭以及世界局勢變動如此快速的當下,我們認為理性、專業地認識中國與世局的發展,且在追求各類學術指標的同時,協助社會對相關議題提供更全面的認識,更是我們的職責,我們也期待在此基礎上能有更多的專著出版。
 
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 謹誌
2022年9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433588
  • 規格:平裝 / 376頁 / 17 x 2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2024臉譜全書系展,電子書單書85折,任選二本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長照展
  • 年度諮商展
  • 繪畫技法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