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準點發車:日本鐵路為什麼是世界上最準確的?

準點發車:日本鐵路為什麼是世界上最準確的?

定刻発車:日本の鉄道はなぜ世界で最も正確なのか?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對這一百年左右的日本社會而言,
  列車依照時刻表準時在車站離到,是理所當然的日常。
  因為和太陽每天東升西落一樣,是理所當然反覆重現的日常,
  人們並不會去探問它的理由。
 
  那一年到頭牢牢刻畫的準確節奏,是人所打造出來的。
  但人們無法得見這過於巨大的系統的模樣。
  人們只聽到眼前列車的聲音而已。
 
  上面這段頗具詩意的文字,是《準點發車》作者三戸祐子特別寫給中文版讀者的話語,似乎道出了她探索日本鐵路超過三十年的心聲。
 
  最初,三戸祐子是懷抱這樣的問題意識來探究鐵路:「日本鐵路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契機,又歷經哪些複雜的因果關係,最終才得以實現令世界各國吃驚的準時運行?」這不解的謎團,成了《準點發車》最初的發想。然而,回顧1996年秋天時的初步假設,她坦言:「那時的我,從更遙遠的地方看著鐵路。……那時還處於隨興設想的階段。」直到某天發生了一件意外小事,使得準時運行的問題變成了她自身的問題。
 
  那一天,三戸祐子偶然遇上了日本不常見的列車誤點。五分鐘後,搭上延誤的列車,在一路搖搖晃晃中,她開始思索自己稍早的莫名焦躁。由於沒想過自己是會對五分鐘程度的事情費神抱怨的個性,這個經驗很是震撼。「我完全沒想過鐵路會有誤點這回事。為何認定不會誤點?因為它總是準確地運作著。可是,它為何總是準確?」
 
  三戸祐子察覺到自己平日雖然依賴鐵路過生活,卻忽略了「隨時隨地、持續正確無誤地依照時刻表行駛」應該是非比尋常的事,而把準確的鐵路想得太理所當然了。「對於準時運行的問題,能否不從鐵路服務提供者的立場,而是從鐵路使用者的觀點,就自己切身的問題,以大家都懂的語言來書寫?探究準時運行的祕密,或許也涉及重新審視日本社會。」於是,她展開了深度企劃調查。 
 
  透過大量的文獻爬梳、相關人員訪談、實地現場觀察,她收集了詳實的素材,並借用「生物」的意象(觀察日本鐵路的「演化過程」),作為《準點發車》的書寫架構。第一部檢視環繞著日本鐵路的自然環境、民族性、社會條件及歷史脈絡,以探查準時行駛之謎;第二部揭開技術的機密,從鐵路公司內部來瞭解,鐵路人員實際上如何打造依照時刻表準確運行的鐵路;第三部描述翻轉百年來鐵路常識的技術革新,並思索「準確度」今後的走向,以及與日本社會的關聯。
 
  2001年,《準點發車》單行本(原副標題為「烙印在日本社會裡的鐵道節奏」)上市,當時三戸祐子這麼談論自己的作品:「它乍看是鐵道書籍,再讀則是系統論,再細讀其實是日本文化論……而它也是我試著以『經濟的視角』,來解釋周遭工程式的社會系統的一本書。」
 
  四年後,《準點發車》文庫版發行,副標題改為「日本鐵路為什麼是世界上最準確的?」。她說道:「文庫版於書店上架的翌日(2005年4月25日),發生了JR福知山線出軌事故,因而有段時間本書被當成『事故之書』來閱讀。也因為此緣由,不知該說是幸運還是不幸,我也被視為是個十足的鐵道迷。」
 
  在繁體中文版出版之際,三戸祐子特地為台灣讀者寫了一篇補論——〈從濃縮了的巨大系統轉向〉,不僅涵納了她在《準點發車》出版後持續發表相關文章的精華內容,也從現今的時間點展望未來。即使高齡化、少子化對日本鐵路帶來異於過往社會經驗的巨大衝擊,而現職鐵路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更經歷了從未見過的光景,然而在可預見的未來,相信日本鐵路仍將繼續準點運行,而人們對於鐵路的想望與追尋,也將持續不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三戸祐子
 
  1956年(昭和31年)生於東京。1979年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系畢業,修習數理經濟學。1980年,以時間為討論主軸,論述政府與市場之間關係的論文〈大政府還是小政府?〉,獲得日本經濟新聞社《選擇的自由》出版記念論文優秀獎。自1983年起為經濟、經營管理議題作家,以經濟雜誌為主發表各種報導。後來因於鐵道雜誌書寫報導,而與鐵道結緣。2002年(平成14年)以《準點發車》一書,獲得藤田未來經營獎(圖書部門),以及交通圖書獎(技術部門)。自此之後,書寫議題主要針對人與系統之間的關係。也兼事演講活動。興趣為歌舞伎鑑賞、美術鑑賞、自行車及將棋等。
 
校訂者簡介
 
林宗德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社會學研究所合聘副教授。研究興趣為科技與社會觀點下的機器人、電腦模擬,以及大規模科技系統。觀察、瞭解各種大規模科技系統如何運作也是日常喜好,並因此建議將《準點發車》一書譯為中文。也翻譯、校訂感興趣的科普和學術書籍,包括《「科學的思考」九堂課》、《論文教室》、《透視科技與社會的九道工法》等。
 
譯者簡介
 
羅晨音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兼職譯者,譯有《魚與黑道:追蹤暴力團的大金脈「盜漁經濟」》。
 

目錄

文庫版前言——蘊含著橫跨千年日本智慧的列車運行計畫
 
序章 準確的鐵路,理所當然?
令人吃驚的日本鐵路/從準時運行看日本社會/也像「生命秩序」的鐵路準確度
 
第一部 環境
 
第一章 準確度的起源
如果重新檢視日本地圖……/明治政府的「阿波羅計畫」/從徒步時代邁向鐵路時代/明治時期的日本,火車為什麼跑得動?/喚醒培里的鐘聲/稱為參勤交代的大規模移動計畫/沒有像日本這樣旅行常態化的國家/成串發展的都市/既有的土木技術/江戶時代就準備好的「原生湯」
 
第二章 準時運行的誕生與演化
日本鐵路從何時開始準確?/推動鐵路準確的人物/黃金的一九二○年代/戰爭的影響/從蒸汽機關車到電車/列車容易誤點的時期與地點
 
第三章 鐵路必須準確,都市才能成立
選擇成為「一秒不差」的準確鐵路/「現在的人可能不相信吧⋯⋯」/新宿車站上午八點三十分/誤點十分鐘所造成的東京混亂/開始「消化」乘客的時代/大都市與鐵路的兩人三腳/消化高樓化的大都市的單層鐵路/都會人的想法
 
第二部 結構
 
第四章 驚人的行駛技術
在不確定性中所浮現的確定/「一秒」之大的時間/駕駛員們的想像訓練/機械與人融為一體的行駛/「坐上駕駛座,才鬆了一口氣」/因為守住運行計畫,國鐵改革才能成功
 
第五章 與干擾因素搏鬥
「實驗室」裡的運行/鐵路系統所面對的各種干擾/越小心謹慎的鐵路越容易誤點?/列車沒誤點才不可思議/維持準時運行的兩種構想
 
第六章 巨大系統的魔術
與數字搏鬥/完美╳完美╳完美=?/提高可靠性的特效藥/人的能力也並聯/最重要的還是平衡
 
第七章 列車群生態
鐵路系統的弱點/鐵路系統的不穩定性/迅速復原/影響的停止器與替代運行計畫/車站是系統的穩定化裝置
 
第八章 好的運行計畫不誤點
搶先再搶先的對策/以運行計畫為媒介調整供需/鐵路系統的僵固性/「讓乘客開心的運行計畫」不誤點/掌握需求的資訊系統/列車運行的軟體與硬體/突破供給能力的極限/一座月台能容納二一七班列車離到的理由/造就「好的運行計畫」的文化
 
第九章 設計「運行計畫的回復力」
規畫在運行計畫裡的「餘裕」/「餘裕」越多越好嗎?/有彈性的運行計畫易回復/系統可靠度是在設計階段整合進來的
 
第十章 系統的駕駛座
人類視覺無法掌握的系統/「全部都和計畫的一樣」那天的行控中心/與時間搏鬥/讓運行計畫回復的「內科治療」與「外科治療」/颱風天的行控中心
 
第三部 超越準確度
 
第十一章 日本鐵路今後依然會準確嗎?
大眾社會的適應力/適應力的性質變化/小存量,大流量/「鐵道魂」是否永恆?/沒有餘裕,是日本社會的宿命嗎?
 
第十二章 成熟社會之夢
日本式的「餘裕」創造法/資訊技術拓新局/每個人的眼睛都能即時掌握的鐵路/運行圖人與電腦的對話/靈活的鐵路系統設計/成群的「列車機器人」/系統整體都是穩定化裝置/競賽規則改變了/從公共空間到私人空間/「急性子」的日本人,性格也會改變嗎?/文明的維護/技術具有訊息性
 
文庫版後記
參考文獻
給繁體中文版的補論——從濃縮了的巨大系統轉向
 

文庫版前言
 
蘊含著橫跨千年日本智慧的列車運行計畫
 
  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是由巨大的系統來維持的。例如此刻照亮您房間的燈光,是經過好幾百公里長的輸電線傳送過來的;上班族在打卡時刻及時到齊,是因為交通路網上的列車全都準時地運行。燃氣、給水排水、垃圾處理、手機和網路的使用,甚至連便利商店架上陳列的各種商品,如今都是藉助電腦網路之力,由巨大系統的其中一部分供應著的。
 
  然而麻煩的是,這些巨大系統有個大缺點,就是人們的肉眼無法完全掌握它的運作狀態。電子郵件傳送給對方的狀態,就算想拍照呈現也拍不出來,巨大系統中,有獨特的「數字魔法」在運作,這是用日常感覺的經驗無法完全掌握的。只有發揮想像力,才能看見其模樣、感受其脈動。這是相當棘手的特性。
 
  本書源自於探問「日本的鐵路為何準確?」這個問題,試圖以日常的語言,來描繪一般人的肉眼理應絕對看不清的,以巨大系統之姿存在的鐵路,在日本誕生、運作,終於開始依照準確的時刻每天脈動的模樣。
 
  說起鐵路,多數人腦海裡浮現的應該是奔馳的列車、綿延的鐵軌、車站及隧道等等硬體。但是要讓像鐵路這樣巨大的設備產業動起來,所需的軟體其實也很巨大。而令人驚訝的,是日本社會對於鐵路的軟體亦即列車運行計畫的構想。其中不僅有日本鐵路一百三十年的智慧,更蘊含著日本社會橫跨一千年的智慧。
 
  世界上沒有像日本這樣和鐵路關係如此緊密的國家。若帶上具有想像力的眼睛,透過這個常有機會觀察的巨大系統,應該能夠多少體會自身所處的社會。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573073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明治政府的「阿波羅計畫」
 
日本社會正式針對自然環境動工,始於明治時代。德川幕府雖然開鑿神田山填造江戶碼頭、改變利根川的流向打造東北米糧的輸送路徑、在全國各處進行治水工程,但對德川幕府而言,有山有谷有河的地理條件,毋寧是天然的要塞。
 
幕府出於軍事上的理由,既未在大河川上搭橋,街上也禁止行車,即使在市中心,比大八車(人力貨物車)還大的車也是禁止使用的(京都周邊的牛車除外)。街道雖有整修,但那基本上是讓人步行移動的道路,進行參勤交代的大名,不用說武器,連帶幾匹馬上街都被嚴格限制。在嚴格的限制下,馬匹不過是特定階級才准使用的交通方式和資訊的傳達手段。
 
因此,日本的陸上交通,並未經歷真正的馬車時代,也沒有修築讓大量物資與人們搭車移動的大道。江戶時代的交通,基本上,大型貨物主要經由河川、海路運輸,人則走陸路徒步移動。休憩的「宿場」是以人一天能走的距離來設置。日本的都市,以步行可至的間隔距離成串發展起來。
 
鐵路在這種交通狀況下出現。除了大都市才有的馬車鐵路時代以外,日本的陸上交通,一口氣從徒步的時代躍進了鐵路的時代,這也是針對日本社會的地理條件正式動工之始。
 
當初著手進行此事的明治政府,與其說是把鐵路當成搬運特定物品的輸送方式,不如說將它當作一種技術來追求。在冷戰時代,於美蘇對立中產生的、標榜「把人類送上月球」這宏大目標的阿波羅計畫,並非前往月球的交通方式,而是在象徵人類的可能性、是表現偉大國家的手段。同樣地,在外國的威脅中,對於強烈意識到與歐美技術落差的明治政府而言,鐵路計畫應該是文明開化的象徵,是表現明治政府之偉大的手段。一開始的鐵路計畫,並不是迫於搬運煤炭或礦物的需要而推動的。
 
為了迅速縮短技術的落差,明治時代的領導者選擇的方法,是向外國(英國)借入資金,把整組鐵路全部從國外買過來。上從技術顧問、駕駛員等支付高薪僱用的公聘外籍人士,下至車輛、軌道、鐘錶,還有枕木與煤炭——第一條來到日本的鐵路,一切都是舶來品。

會員評鑑

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09/11
作者為了凸顯鐵道系統的特殊性與一般性,而使用許多類比,例如類比於經濟系統、棋局、公路貨運系統。但我想到的是機器學習領域常用的詞彙,「過度配適(Overfitting)」以及「泛化(Generalization)」。當系統只有單一目標的時候,會以單一目標進行最佳化,問題是,雖在單一目標的情況下表現非常好,但卻無法應付更一般的情況。

以此來看,鐵道系統為了達到準點發車所做的一切超乎尋常的努力,以及所達到的出神入化的成果,雖然令人佩服、嘆為觀止,但一旦時代改變,時代精神起了微妙的變化,整套系統是否能適當的調適與回應呢?

作者以「餘裕」一詞貫穿全書主軸,是很好的思考點。「餘裕」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含義。一開始的時候,餘裕指的是容錯的設計,例如當列車從這一站離站時慢了五秒,可以在下一個彎道追回來,但這種餘裕始終擺脫不了被時間追著跑的窘迫感。作者向未來投射的是另一層意義的餘裕,是去除約束條件之後的餘裕,是可以達成既定目標又不被時間追著跑的餘裕。

另外,書中提到駕駛員的養成訓練中,心象的練習是重要的一環,這很有趣,與海豹部隊的訓練、頂尖運動員的訓練有異曲同工之妙。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1/03
日本以龐大複雜的軌道運輸網路聞名,在這樣的巨大系統中,又能維持驚人的準點率,讓人不禁想了解其中到底有什麼祕訣。

書中提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技巧,讀完才體會到「阿,原來還可以這樣做」,對於日本人的嚴謹與巧思相當佩服。

曾去過日本數次,每次都行程都大量依靠大眾運輸系統,包含鐵路、捷運、公車,甚至還有纜車、觀光船等等,每種交通工具的性質雖然差異很大,不過其中唯一不變的就是使用上非常的簡單、方便。簡單,包含了標示清楚、設備完善;方便,包含了服務符合需求,以及本書的重點:準點。

生長在台灣的我,從小就浸淫在日本文化的廣大影響之下,但是在長大之後,接觸到更多與日本文化的細節相關的知識,才對所謂「日本文化」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就「準點」來說,與其說是日本人重視列車應該準點,不如說日本人重視所有的工作、希望將每一件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到最好更為貼切。這也就是所謂的「職人」精神,一個人一生只專注於一件事,不斷地精進自己在這件事上的功夫,如此一來所呈現的成果自然就會不斷地進步、令人驚艷。職人的精神放在鐵道從業人員身上,造就了可靠的鐵路系統;放在廚師身上,造就了精緻的料理;放在建築師身上,造就了最舒適的房屋;放在職業球員身上,造就了令人感動的比賽。

相對來說,台灣崇尚的是「差不多」、「夠用就好」的文化,只要勉強達到最低標準、不會被罵的程度就好。觀念的差異,也造就了台灣與日本在生活各層面上的巨大差異,而且差異只會越來越大。台灣擁有很好的條件,如果在觀念上能有所轉變的話,相信對整體社會結構與生活品質就能帶來前所未有的新風貌。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