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止)
【首刷珍藏版】《心經》的療癒藝術:色與空的極致視覺體驗(限量附贈全球獨家精美海報,兩款隨機出貨)

【首刷珍藏版】《心經》的療癒藝術:色與空的極致視覺體驗(限量附贈全球獨家精美海報,兩款隨機出貨)

Painting Enlightenment: Healing Visions of the Heart Sutra

  • 定價:1000
  • 優惠價:79790
  • 優惠期限:2024年07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首刷限定:隨書加贈全球獨家海報(2款隨機出貨)
☆精美書衣+精裝封面+獨家海報+全彩內文=1本值得珍藏的禮物書


 
達賴喇嘛盛讚:
「他的畫有一種力量,能表達佛教和科學兩者看待實相的共鳴之處。」


  本書共收錄五十多幅日本書法家兼畫家岩崎常夫的畫作。岩崎常夫曾是中學教師和獲得國家獎金的生物學家,他五十五歲開始學習書法,七十歲才提筆作畫。他曾親身經歷二次大戰,不僅目睹有形的建設和生命遭到毀壞;戰後,倖存者內心無形的創傷也仍揮之不去。因此他問自己:「我如何把我學到的生、死和療癒,傳遞給他人?」這就是促使他拿起畫筆的原因。

  岩崎畫作的特殊之處在於融入以細密字書法抄寫的《心經》,細密字書法能創造線條流動的效果;而在畫作中融入經文,是希望能讓觀畫者直接地看見佛法。他畫出常見的瀑布、花草等外在物質,即佛學中的「色法」,但若走近觀賞,會發現這些色法皆由經文構成,呈現出色法的變化是由於相互依存的本質,來說明「無常」和「色即是空」的道理。

  從岩崎的畫作中,我們可以發現科學家式的精準,也能看到日本藝術家的美學,還有慈悲智慧的佛教徒心靈。他選擇《心經》作為全部作品的主要元素,可知其畫作中秉持的思想。他的精神體現在每一筆觸中,期許繪畫能超越語言障礙,讓不同文化的讀者感受到《心經》的智慧與慈悲力量,且能從視覺上開始親近佛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葆拉‧荒井Paula Arai
哈佛大學博士,曾於日本名古屋愛知專門尼僧堂習禪,著有《Women Living Zen: Japanese Buddhist Nuns》(牛津大學出版社)和《Bringing Zen Home: The Healing Heart of Japanese Buddhist Women’s Rituals》(夏威夷大學出版社),共同編輯《Oxford Handbook of Buddhist Practice》(牛津大學出版社)。

她的研究曾獲傅爾布萊特基金會、美國學術團體聯合會、梅隆基金會、哈佛大學賴肖爾日本研究所、美國宗教學院、路易斯安那藝術家與學者獎的資助。她經常公開演講,帶領療癒儀式坊,策畫數個岩崎常夫的畫展,現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佛教研究副教授。


譯者簡介

雷叔雲
台大畢業,赴美取得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碩士,曾任職於圖書館界與教育界,現旅居加州,為自由撰稿人,譯作二十餘種均屬佛法、禪法、心理、宗教等領域,以《生命不再等待》一書榮獲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

 

目錄

圖列
前言
致謝辭
《心經》經文
【譯序】以視覺藝術旁注《心經》

第一部 岩崎常夫:科學家和療癒的願景
轉化的旅程
追尋《心經》的智慧
蓮露墨水和敬虔的筆觸
敞開慈悲的心

第二部 看見慈悲的智慧
互即互入
流動
涵育
寬恕
供養
覺醒
嬉戲
繁盛

第三部 療癒的藝術,療癒的心
視覺經典
解脫智慧
我們這個時代的菩薩
 
 

譯序
以視覺藝術旁注《心經》
雷叔雲
 
  歷來多少人把《心經》的名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視為概念迷宮或神祕經驗,說是千古第一公案,也不為過。本書主人翁岩崎常夫先生卻從中找到了創作的泉源!

  玄奘大師的《心經》譯本僅兩百六十字,短小而凝煉,深獲人心,是傳誦最廣的版本。本經與《大般若經‧學觀品》的文字高度相似,推想是古德見適於推廣而特為摘出,作單行流通。因為此品內容正是大乘佛法以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的心要,因此題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人間《心經》
  
歷來禮敬《心經》,多以音聲持誦,當作日課或晚課,晚近還有自創音律,採合唱或獨唱的形式。當然,富於視覺效果的寫經也不遑多讓,抄經是文人傳統,歷來書家傳寫《心經》者甚多,各得其妙。例如民國弘一大師以清簡的風格書寫《心經》,其淡如水,卻天心月圓。

  眼光拉到同樣浸潤在北傳佛教的日本,譯者曾在寺院佛龕前,見信徒抄寫一疊一疊的《心經》作為供養。京都近郊的西芳寺以細緻的苔蘚庭園聞名,又稱苔寺,入寺前要求抄一遍《心經》,不啻有繳交靜心/淨心證明以取得入場資格之意。岩崎先生則獨樹一幟,以嚴謹的細密小楷抄寫《心經》,延伸成線條或平面,形成富含寓意的物象。

  一般說到寫梅寫竹、寫意、寫經的「寫」,是指充分利用毛筆的軟性,筆尖筆腹可朝任何方向,並提按至任意高度,在紙上作書作畫。岩崎先生的「寫」可說集以上之大成。本書作者葆拉‧荒井教授在紙上策展岩崎先生的畫作,不時提醒我們,畫家是如何解碼「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經》非概念,非神祕
  
其實這四句不能單獨看,接下來還有一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也就是說,其實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有同樣的特性,「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繼續讀下去,豈止五蘊?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十八界(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十二緣起(無明,乃至老死)、四諦(苦、集、滅、道)等諸法(一切現象),無一不是「諸法空相」。

  這與我們一般人的直覺經驗大相逕庭:「色受想行識……苦集滅道」這一切法,明明是「有」(存在),而「空」不是「沒有」嗎?有與空的關係怎會是「即是」和「不異」呢?

  從「有」來看,世間林林總總的現象,軌則不外果從因生,譬如一旦苦受生起,則感受、情緒、認知、價值觀、生理……霎時改變,而這些現象,又可造成其他的果,於是在另一脈絡中,它們又成為因了。因果網絡中的各種現象瞬息萬變,是活活潑潑的動態,找不到實存、獨存、恆存的「自性」,因此,「有」其實是「緣起有」,緣起的存在現象中,每一法之間都相依相待,依因緣條件而「有」,因此經上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依此而修,當可了悟諸法生滅無常、常性空寂,又是因緣和合、我性空寂,所以生不是堅堅實實的生起,滅也不是堅堅實實的滅去,無所謂實生實滅,正「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轉從「空」來看,龍樹菩薩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唯有「空」寂才能現起世間雜然紛陳的「有」。因此,「有」因「空」而成立,「空」也因「有」而彰顯,兩者不離不隔,相即互入。那麼,「有」和「空」的關係怎會不是「即是」和「不異」呢?

  當然,這遠非凡夫境界,在經首,佛就說了,觀自在菩薩既是八地以上的菩薩,具備到彼岸(波羅蜜多)的智慧(般若),才得以參透種種「有」和「空」的內核,無二無別。原來《心經》所說,不是概念迷宮,也不是神祕經驗,而是修行歷程中的實證體驗。


視覺旁注,另類經變
  
由於畫作僅能表現色法,岩崎先生將一切色法的「有」轉為視覺藝術,或以天文望遠鏡觀點,或以顯微鏡視角,讓《心經》的經文流淌在每一物象上,賦予莊嚴的形象,從而點出:一切法「依緣而有」,而且「空有不二」。

  岩崎先生的創作成果,我們可以捧讀欣賞,並致以敬意。然而作品背後的創作者和創作過程,則非得感謝本書作者的披露不可。舉例來說,岩崎先生五十五歲開始學書法,六十三歲發願抄經兩千遍,七十歲開始用精確測量的細密字塑造畫中物象,七十一歲到八十三歲,走遍四千八百公里的五條朝聖道路上的兩百七十六座寺院,一路念誦《心經》,這是何等的願力、毅力和體力付出!

  岩崎先生親歷二次大戰的破壞性,不但目睹生命和有形的建設遭到毀壞,戰後,倖存者內心無形的創傷仍然延續。他用「色」法的顯現來演繹「空」,讓我們看到出世間般若智慧所觀照的世間對象。同時,他原為「度一切苦厄」而畫,我們在觀畫的當下,也間接體察到悲心流向的對象,他不僅療癒了自己,也療癒、更啟迪了觀畫者。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19270
  • 叢書系列:眾生
  • 規格:精裝 / 200頁 / 26 x 19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歲~99歲
 

內容連載

轉化的旅程
 
名古屋,早春的夜,雨正落著,電話鈴響了,那頭永井女士優雅的聲音傳來,用輕快的語調問候我,她省略了尋常的禮節交流,直接切入正題。我當初研究佛教療癒修行時,她是其中一位分享個人經驗的老太太。
 
「葆拉女士,我終於明白了,『空』並不疏冷,而是用慈悲來接納我們,我們才能活著、移動、呼吸,甚至死亡。」
 
我們早先的對話中,她沮喪地告訴我,無論多麼精進研讀「空」的佛教教義,都無法了解。她原希望藉此緩解人生中許多失落的痛苦:第二次世界大戰奪走了她兩位長兄;父母育有五名子女,因為其中兩個孩子先離世而迅速衰老;父母過世後,患有精神疾病的長姊由於不能再得到父母的照顧而自殺;妹妹則被新婚夫婿謀殺。
 
「今天我去看了《心經》的畫展。」她告訴我:「看了那些畫作, 我感覺到『空』是多麼地溫暖和美妙,明天是展覽的最後一天,你一定得親自去看一看!」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05/04
翻閱這本書,有股安靜的力量盪出書本!難以言喻自己看到書中畫家的作品的感覺,彷彿見到畫家在作畫過程的靜謐。很多幅畫作都讓人驚嘆,更能感受心經融入身心與外在世界,此時,真的內外一體…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楊定一新書《水仙:從自戀談起,一種逆風的解讀》、系列獨家88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自然生態展(止)
  • 運動瘦身展(止)
  • 考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