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20世紀西方美學史(當代篇):從「圖像美學」到「媒體生態」,從符號消費到感知重構,釐清藝術背後的發展脈絡

20世紀西方美學史(當代篇):從「圖像美學」到「媒體生態」,從符號消費到感知重構,釐清藝術背後的發展脈絡

  • 定價:550
  • 優惠價:79434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06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數位時代的浪潮 × 科技社會的衝擊 × 西方美學的嶄新視野
 
自二十世紀後半至二十一世紀,隨著後工業時代興起,
傳統媒體的革新、戰後各國社會的變動、經濟迅速成長等等,
各派美學為了不落入象牙塔中,積極尋求傳統「美」以外的可能性
 
伴隨帝國主義逐漸瓦解、分崩離析,第三世界國家紛紛獨立,
學者將目光投向這些新興國家,分析權力位階背後的美學意義,
不只深化了傳統美學的研究領域,更為冷硬的學術概念增添人文關懷
 
布希亞、西蘇、伊瑞葛來、詹明信、威廉斯、薩依德、麥克魯漢……
且看各大名家如何豐富美學研究,將「美」融入日常生活中!
 
  【由景觀社會、擬像衍生出的圖像美學:德波、布希亞】
  大眾媒體的出現和發展,引發了新的資訊傳播變革,商品大量生產與消費文化的氾濫,建構出新的日常生活形態和以影像為中心的審美文化特徵。甚至有學者曾言:「我們會發現,21世紀的問題是影像的問題。」
 
  在關於媒體與影像的諸多後現代美學思想中,德波和布希亞有關景觀以及擬像的論述被公認為是較為深刻和富有影響力的。受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以及符號學相關理論的影響,兩者分別針對當代高度媒體化和資訊化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有力的批判。
 
  【反轉女人受壓抑之主體性的女性主義美學:西蘇、伊瑞葛來等人】
  近代以來,世界範圍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運動此起彼伏。女權運動的廣泛興起,意在推動女性的做人之權從邊緣進入主流,使女權成為整個人權的重要內容。在波娃的社會性別理論後,伊瑞葛來、西蘇和克莉斯蒂娃承襲其學說,同時又從同時代的解構主義學說和精神分析學說中吸收養分,以相對積極的態度掙脫二元對立藩籬,從女性/性別出發,而又不止於女性/性別的努力。
 
  無論是伊瑞葛來毫不隱晦的鮮明的女性主義立場,還是西蘇強調個體差異性的陰性書寫,以及克利斯蒂娃社會轉型策略等,都鍾情於流動性的語言,並試圖建立一套思維模式,突顯女性被壓抑的身體特質。
 
  【拒絕外在西方模式的後殖民主義美學:薩依德、史碧瓦克等人】
  後殖民主義的出現具有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二戰以後,殖民地紛紛獨立,眾多殖民地知識分子開始反思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關係,深入分析批判帝國主義霸權所遺留的文化、心理、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深刻影響。後殖民批評家考察和反思殖民後果,為前殖民地的文化實踐和活動提供理論解釋並積極探索出路,解構關於權力的神話、種族的階級劃分、關於服從的意象等殖民思想,為被殖民者、被壓迫者爭取歷史主體地位。
 
  無論是薩依德、史碧瓦克、霍米.巴巴的後殖民主義話語研究,還是阿希克洛夫特等的後殖民主義反話語文學研究,都力圖跳出種族主義的陷阱,批判和突破西方中心論,並解構各種壓迫形式。
 
本書特色
 
  本書是20世紀西方美學史的最終卷。此卷中收錄了二十世紀後半至二十一世紀,興起於西方學界的各派美學思想。在這幾十年中,美學不再被視作是上層社會所獨有,而更面向大眾乃至關懷邊緣群體,增添更多的包容性與開放性。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金惠敏
 
  哲學博士,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英國國際權威期刊Theory, Culture & Society(London: Sage)編委,美國學術期刊Journal of East-West Thought(Los Angeles)編委,北美國際東西方研究學會副會長,奧地利克拉根福大學傳媒研究系客座教授。
 

目錄

第一章 圖像美學
概論
第一節 居伊·德波
第二節 布希亞

第二章 法國女性主義美學
概論
第一節 茱莉亞·克利斯蒂娃
第二節 愛蓮·西蘇
第三節 露西·伊瑞葛來

第三章 美國後現代美學
概論
第一節 保羅·德曼
第二節 理查·羅蒂
第三節 貝爾
第四節 弗里德里克·詹姆森

第四章 英國文化研究美學
概論
第一節 理查·霍加特
第二節 雷蒙德·威廉斯
第三節 斯圖亞特·霍爾

第五章 後殖民主義美學
概論
第一節 愛德華·薩依德
第二節 蓋雅翠·史碧瓦克
第三節 霍米·巴巴

第六章 新歷史主義美學
概論
第一節 史蒂芬·格林布拉特
第二節 海頓·懷特

第七章 北美媒體生態學美學
概論
第一節 馬歇爾·麥克魯漢
第二節 尼爾·波茲曼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940239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卑汙、愛與主體的形成
 
克利斯蒂娃對精神分析的介入帶給她一個方向性的改變,這一變化反映在她1980至1990年代的寫作中。她撰寫了無數闡說以上主題的文章,1977年以《多元邏輯》(Polylogue)為名結集出版。此後她轉入對其私人經驗和藝術經驗的描述。這些經驗無論是她本人的還是她的分析對象,如病患、詩人或作家的,都提供了對於社會和文化生活的一種深刻理解。在《恐怖的權力:論卑汙》(Pouvoirs de l'horreur: essai sur l'abjection)一書中,克利斯蒂娃將「卑汙」(abjection)作為一個含糊不清的原點,它遠遠超出了個人或者社會進行理性解讀的能力。透過「卑汙」這個概念,她繼續展開關於「過程主體」的論題,但更側重主體形成即由分離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並追問其背後的決定性狀況。克利斯蒂娃認為,象徵秩序之所以能夠成為象徵秩序,在於它對卑汙威脅的禁阻。這一禁阻針對母親的身體,既建立又破壞社會。它可以是佛洛伊德的亂倫禁阻,也可以是拉岡對母親慾望/享樂(jouissance)的禁阻,或者是克利斯蒂娃對「符號穹若」的禁阻。母親的身體是一種禁止入內的東西。
 
原始的快樂衝動與母親的身體相關聯,並威脅象徵。它要揭開那導向理性或意識之統一表象的過程。它要將統一暴露為統一與碎裂交替出現和反覆衝動這一過程之僅有的一個時刻。克利斯蒂娃說,為什麼必須將母親的身體變成「卑汙的」,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恰適的主體。卑汙不是一個客體,不是一個與自我相關聯的東西。可它具有客體的屬性,即與主格「我」相對立的屬性。卑汙就是令人噁心的東西,它讓你直想嘔吐,它位處邊界但並不尊重邊界。它自身很難說具有某種確定的質,而毋寧是與邊界的一種關係,代表被拋出那一邊界的某物。卑汙威脅著身分:既非善亦非惡,既非主體亦非客體,既非自我亦非無意識,而是威脅這一切確定劃界的某物。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從「格」的概念出發|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