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媒介的錢、人與問責:多重模式,兼論中國傳媒改革
前言
「中國模式」不會只有一種論述,不會只有一種實踐。同理,公共服務媒介(public service media, PSM)的模式也有許多種,各自烙印其歷史條件的胎記,面對當代資本壓力,各國PSM的奮進成果,亦見差別。
有些在商業影音環境中,被迫增加私人的贊助,如美國。與此相反,另有逆流而上,將原本是PSM部分財源的廣告,從其收入剔除,為此而短缺之數,另從財政撥款與商業稅捐挹注,如法國與西班牙。有些蓄勢待發,先由民間社團醞釀鼓動,要求其政府創新組織與開徵多樣財源,鞏固、支持與擴大PSM的能見度與影響力,平衡商業勢力,方向之一是結合高教等等非營利資源與機構,如美國。另外,同樣或說可能更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有公廣機構,如英國的BBC,力能以其人之道還諸其人之身,卻又因為其市場競爭力強大,因「成功」而遭忌,政治力在意識形態作祟,以及資本遊說的壓力與召喚下,出面阻撓PSM擴充。
「不是BBC就不可能是公共電視嗎?」答案是明顯的。何況,BBC本身也歷經變化,並不靜止,BBC以外,PSM模式林立、五花八門,本文的任務就在釐清與闡述,先說同,後述異,目的在於從中演繹理論的憑藉、實踐的取徑,作為改革中國傳媒的參考。
中國各層級的廣播與電視機構,與世界各國的PSM,至少有兩個共同點。
首先,財產權都不是私人所有,1980、90年代以來的私有化浪潮,沒有席捲公廣領域,法國第一台之外,各國公廣機構不但維持公有地位,其頻道數量亦在擴張,包括香港特首在2009年9月宣布,香港電台未來數年內即將升級,收音機之外,另要自擁數個電視頻道,不再如同現制,只是責成私人商業台播放其節目。其次,不斷改革,隨技術條件的變化,公廣機構產制與採購的內容,不僅只是利用地表特高頻無線電波傳輸,而是業已利用衛星與超高頻電波,並進入了有線、電信系統與互聯網,這就使得傳統的PSM不得不與時俱進,成為公共服務「傳媒」(public service media, PSM),融合影音圖文於一爐,雖然各國PSM進入這個新階段的速度與表現,必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