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
鹽田兒女(30週年典藏紀念,作者親簽版)

鹽田兒女(30週年典藏紀念,作者親簽版)

  • 定價:340
  • 優惠價:79268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曾有的故事,藉著文字之河繼續流向時間與心之所在
沿海的風,仍會在人情與土地間迴盪。

回味歲月風土,滿載土地豐厚情感的文學經典之作,
締造了台灣大河小說、三部曲的書寫魅力新視野。

  ★ 書前扉頁附有作者蔡素芬親筆簽名。
  ★ 小說家蔡素芬創作長篇的起點,《公共電視台》的開台戲劇,震撼台灣文壇的傳世之作!
  ★ 特别收入《鹽田兒女》三十週年新版序。

  昔為鹽,今為電,在其周邊的,仍是安靜的風日、酷烈的夏陽。人口聚集的地方,有生活的語言和歡喜悲愁的情感,不同代的人講著不同的故事,從過去的故事延伸下來到現在,有情感的發生,土地才產生意義。──蔡素芬

  《鹽田兒女》是台灣知名小說家蔡素芬榮獲聯合報小說獎長篇小說得獎力作,描寫一對住在南部鹽田村落的青梅竹馬戀情,但女方在父母安排下招贅了一位嗜賭浪蕩的男人,這樁錯誤的婚姻使女方一生命運坎坷。蔡素芬善於說故事,在小說中以台灣早期生活樣貌與鹽業發展為背景,敘述了不同時空背景下女性的堅毅與掙扎,更為時代大眾寫下面對宿命及父權宰制,傳統社會下的悲劇愛情。鹽田那片風日不但是土地的故鄉,也是人情的故鄉。台南七股鄉沿海小村落,這塊「海風也鹹,日頭也毒」的鹹土地上,濃郁的人情以及保守社會下面對愛情的無奈與掙扎,更扣人心弦。

  《鹽田兒女》以人性為基點,不只寫男女愛情,也寫親情、鹽田地的生活型態,以及台灣社會的變遷,文字間流動著一方水土的風貌。對土地情感的牽繫,以及對勞動女性形象的內在情感挖掘,揭起矛盾癥結與現實弊病。進而重新認識自己生存的社會,擁抱腳下的水土,呈現台灣女性小說的另一面貌,擴展女性鄉土經驗與階級的關懷。在鮮明的人物性格塑造上,織就了動人的親情之愛、男女之愛、土地之愛。

得獎紀錄

  ‧1993年聯合報小說獎長篇小說獎
  ‧1994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1998年公視開台大戲
  ‧2002年第10屆南瀛文學獎文學傑出獎
  ‧2004年台灣最愛一百小說大選
  ‧2012城市閱讀‧台南之書
  ‧2015年第37屆吳三連獎

名家推薦

  1993年聯合報小說獎長篇小說獎決審委員評語
  作者很會經營,懂得如何巧妙地敘事,心理描寫相當細膩,伏筆的前後呼應安排得很好。感情的控馭,發乎情,止乎常理。台語方言的運用相當清爽傳神。──朱炎

  人物的塑造、人物與人物之間隱藏的親情、愛情,都非常深刻含蓄而令人感動。文字間流動著炎熱的南台灣海邊鹽田的風貌,抓住了那種陽光、空氣與水分,作者釀造的氣氛非常成功。雖然是小格局的作品,卻很精緻完整。──李喬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素芬


  1963年生,高中開始文學創作,大學起履獲文學獎項。

  創作以小說為主,1993年以《鹽田兒女》獲聯合報長篇小說獎,並改拍為公共電視開台戲劇,於1998年出版的第二部《橄欖樹》獲中興文藝獎,2014年完成此系列的第三部《星星都在說話》,歷時二十年,主題各異、人物相繫的作品反映了不同世代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其人生處境。

  其他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姐妹書》、《燭光盛宴》、《藍屋子》;短篇小說集《台北車站》、《海邊》、《別著花的流淚的大象》;詩集《森林詠嘆調》及編選文學選集數本。獲有《亞洲週刊》十大華文小說、金鼎獎、吳三連獎及其他多種文學獎項。
 

目錄

聯合報小說獎決審委員評語
三十週年紀念版自序
二十週年新版自序
鹽田風日──人情的故鄉(原序)

序章 村落
第一章 姐妹
第二章 鹽田兒女
第三章 離鄉
第四章 港都夜雨
第五章 城南月色

 
 
 

原序

鹽田風日──人情的故鄉


  過往歲月的細微景物也許給時間沈澱成富麗堂皇的一疊畫,也許給刻意塗抹成模糊的一片窗霧,不管怎樣,來時路的風光水色終成追不回的昨日,留下的,是步步行來的感覺。

  鹽田間吹拂的風成了我孩童時的感覺,有淡淡的海腥味,挾著人們的悲歡;有烈日、陣雨,和靜靜午後樹蔭下濃綠的清涼。

  離開鹽田地後,偶而以做客的心情回鄉,看那墩墩白鹽與安靜風日,總是很驚訝,以為去到一個未曾見過的小世界,和都市裡激烈的腳步扞格不入,來人亦不識,故鄉竟有了異鄉的味道——不由想起小時和母親上街,千萬機率裡遇見同鄉人,母親又驚又喜,站在路邊多講了兩句話,說,不容易呀,小村子出來的,竟在都市裡碰面。她臉上充滿他鄉遇故的欣喜。原來鹽田那片風日不但是土地的故鄉,也是人情的故鄉,她提起的故鄉事,流入我血液裡,格外親切。因此幾年裡總要回去走一趟,鹽田裡站一站,回味這裡人們的生活。風日裡的寧靜,隱穩畫著世道人情。

  有一回,臨離開,時正黃昏,泥黑的鹽田上反射一道褐黃的殘陽,銳銳如從地裡來,沈靜安然映照四周。土地的美與純淨一下勾起了人事的感念,一群鹽田兒女的歡喜悲愁全來到心間。人若有萬千據點,總會在驀然回首間瞥見一個令人動容的所在。

  選擇鹽田這個據點做故事的起始,其實與以其他據點為題一樣含有寫人生的意思,只不過是表現法的差異罷了。故事以感情為訴求,紀念風土人情的意義勝於其他企圖。寫法傳統,無非是對人物有了真誠的感悟,寧以切合他們感情的方式,平實表達俗世生活。大千世界,驚濤與靜浪原可並容,此處無意故做詭異瑰奇。故事是大眾裡的,自然也要歸屬於大眾。

三十週年新版自序

  輕巧巧的,就來到了三十週年。時間像個快速轉輪,在工作與日常的行進中,常對時間失感。卻已三十年了,彷如昨日。足堪安慰的是,時間雖過去,對文學的嚮往仍如年輕時純真熱情,其間或多了深層的領悟。

  本於喜愛創作的初心,陸續寫了一些其他的小說,試圖圓自己的創作星圖。而做為創作長篇起點的《鹽田兒女》,三十年來持續有新的、年輕的讀者閱讀,其中有些讀者會在相遇的場合回饋讀後感予我。雖然我喜歡往前走,但適時回頭看,更清楚所來徑,所有的現在,都是過去的累積。

  謝謝所有讀過此本小說的讀者,包含翻閱這本三十週年版的您。一本舊作能夠持續它的生命,那麼過往我所過的三十年也可說與這本小說相伴而行,我們在同一個時空呼吸,它在我的書架上一起經歷生活點滴與時光的遞嬗。甚至看著我不同時期與書寫中的書奮戰的身影。

  有些事物隨時俱往,一去不回,譬如台灣的鹽田產業,在二○○二年停產後,只留下紀念產業的鹽博物館和示意性的小型鹽田景觀,昔日勞動曬鹽的景象只留在博物館的大幅畫像中,以及少數的文字記載中。何其有幸,我因幼年生長於台南潟湖邊的小村,浸潤於鹽田風光中,以致後來得以在台灣長達三百三十八年的鹽業史中,為其留下一點文字鴻影。現實中的鹽田產業不再,文字中的鹽田風情可以長久存在。文字要記敘的,不僅僅是產業,而是一個時代的變動、生命的流轉、情感的奔馳;曾經在那樣的時代,人們這樣的生活著。

  廢棄的鹽田仍在西南海岸邊那片炎熱的土地上,烈日時土塊乾裂,雨期時水積成池,如今,有部分被利用來種電。呃,山可填海,海可成林,時空變換,常是跡不可尋。

  昔為鹽,今為電,在其周邊的,仍是安靜的風日、酷烈的夏陽。人口聚集的地方,有生活的語言和歡喜悲愁的情感,不同代的人講著不同的故事,從過去的故事延伸下來到現在,有情感的發生,土地才產生意義。我們即使看著山平地移,也始終不會忘記土地上曾歷經的那些人的故事,像河流一樣串起生命的銜接,不能攔腰截去。

  就讓曾有的故事,藉著文字之河繼續流向時間與心之所在。

  沿海的風,仍會在人情與土地間迴盪。
 

詳細資料

  • ISBN:4711132385137
  • 叢書系列:當代名家/蔡素芬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序章 村落
 
台南縣,七股鄉,沿海小村落,海風也鹹,日頭也毒。
 
這是塊鹹土地,一釐一畦的鹽田圍拱小村三面,站在村子口的廟堂往無垠的四周眺望,鹽田一方格一方格綿延到遠方與灰綠的樹林共天色。灰黑的田地上積著引灌進來的淺淺海水,陽光豔豔的季節浮出一顆顆純白結晶鹽,在烈陽下扎著亮人光芒,一方田上有千萬顆,一田一田,千萬顆連著千萬顆,延伸到天邊,好像銀河落在人間。生活在這條銀河上的男女,挑起扁擔,將那曬出來的鹽掃進畚箕鹽籠,一肩挑起,越過一方方鹽田,將鹽倒在路邊的泥台上,長長的泥台,結晶鹽搭得像座金字塔,一塚接一塚,在泥台上閃爍著耀眼的白色光芒。春夏之交多雨水,剛結出的鹽馬上給雨水融化了,為防雨淋鹽融,農人紛紛編織稻衣,將成匹的稻衣團團蓋住泥台上的鹽堆,披上褐色稻衣的無數鹽堆像是一群群隨季節移動的蒙古部落。
 
村子東方遠遠來了一條小河流,村民除了靠村外三個方向的鹽田吃飯外,這河是他們的主要糧食父母。有人家中男丁旺,可四季靠河謀生,兼作一方小鹽田,只要勤勞,那河裡有源源不斷的財收。
 
小河流沿著村子最前一排房舍向西舒緩流去,流不經幾百公尺,漸漸房舍少了,三顆榕樹並排成村西界,樹旁有一座兩層樓高燈塔狀的駐兵台,台上圓形小辦公室常駐著一張桌,一張椅,一張床,一位和村人操著不同語言的老阿兵,人家叫他賴,除此之外也許還有一隻碳爐,一盞小燈,一副蚊帳,或一個通訊的什麼東西,但這些小東西,村人從台底下是偷窺不著的,因此也無從知道,只能想當然耳地猜測。
 
小河流到了駐兵台,開了門似的,視野豁然開朗,呈扇狀向大海直奔,沿途兩邊堤岸漸漸平矮,直到通了海才與汪洋交臂合一。堤岸外是大片海埔新生地,種滿防風林,海風狂來,樹林沙沙作響,傳到夜裡安靜闃黑的村子,常常給正將眠去的孩童增添許多大自然詭異傳說的神秘色彩。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部觀察微小但無所不在的「不對勁日常」圖鑑,直擊各種性別暴力下的案發現場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遠流童書展
  • 獨步全書系(止)
  • 貓頭鷹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