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展
布局投資,從初步策略到高階執行:可行性預測×市場數據×股權分配×現金流控管……從內行視角看投資的門道,不要只知道高風險高回報!

布局投資,從初步策略到高階執行:可行性預測×市場數據×股權分配×現金流控管……從內行視角看投資的門道,不要只知道高風險高回報!

  • 定價:420
  • 優惠價:79331
  • 優惠期限:2024年08月22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沒有任何時代比現在更適合創業,
也就是說,創新產業蓬勃發展時,「投資」的回報也跟著起飛!

評估企業價值、風險全面預測、股權架構設計……
專家說過:不做研究的投資,就像打牌不看牌的那種盲目!

  ▎關於投資──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本書針對投資新手和中階讀者,涵蓋了從投資規劃到實際操作的每個關鍵的部分,從建立初步的投資理念、選擇適合的投資流程,到進行深入的市場分析和專案評估,書中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策略和建議,幫助投資者避免常見陷阱,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

  ▎在法律灰色地帶,小心踩到紅線!
  第一部分〈投資規劃〉和第二部分〈投資流程與規範〉為讀者打了堅實的基礎。從投資的動力到財務管理上的法律規範等等,作者深入論述了投資前的準備工作與投資者應當遵循的底線,指出合理的規劃與法律意識是達成投資成功的關鍵。

  ▎成為「成長型企業」的必備要素
  進入第三章至第五章,書中轉向〈投資可行性預測〉、〈市場分析〉及〈商業模式整理〉。這些章節深入探討了如何理解現金流、利潤分析和債務管理,以及如何透過市場數據和競爭分析洞悉行業趨勢。作者強調,一個清晰而創新的商業模式是企業成功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並提供了多種方法來評估和優化這些商業模式。

  ▎「人才」是企業的命脈!
  最後,從〈企業團隊考察〉到〈股權分配方案〉的章節,則聚焦於人的因素和終端交易策略。這部分內容涵蓋了如何評估團隊成員、創業者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談判與股權設計。透過這些綜合性的分析,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在投資過程中「人」這個角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多變的談判中保持利益最大化。

  ▎投資:始於規劃,終於經驗
  總而言之,本書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投資框架,旨在指導讀者從投資計畫的起步到最終的執行,都能夠做出精明的決策。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投資者,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見解和策略,進而提升自己的投資效率和成功率。

本書特色
 
  本書是投資領域的實戰手冊,深入剖析從投資計畫到實施各階段的關鍵要素,以案例分析和實用策略為主軸,提供讀者具體的市場分析方法、企業評估技巧與團隊考察指南。此外,書中也特別強調商業模式的創新與優化,並探討如何在談判中獲得最大利益,透過作者分享的自身經歷和建議,提供讀者關於從投資者轉型為決策者的深刻啟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強


  知名風險投資機構豐元資本(Amino Capital)的創始人和管理合夥人。他以最早期投資人的身分投資並輔導200多家創業公司,其中包括10多家獨角獸公司,例如北美金融科技企業Chime,人力資源服務平臺Rippling,覆蓋北美的頂尖生鮮電商企業Weee!等。
 

目錄

前言
第1章 投資規劃:始於規劃,終於經驗
1.1 投資像車輪,驅動力不可少
1.2 用理念「武裝」自己,投資有籌碼
1.3 願望清單:想成為哪種投資者
第2章 投資流程與規範:用邏輯思維做事
2.1 漫漫投資路,要按步驟走
2.2 簽署合約,體面和糾紛在一線之間
2.3 妄圖觸碰法律紅線,後果自負
2.4 重視財務問題,警惕財務陷阱
第3章 投資可行性預測:別成為理想主義者
3.1 投資時代的現金流遊戲
3.2 「骨感」的現實:分析企業獲利能力
3.3 償債與成長,投資困境急待破局
第4章 市場分析:機會和收益的變焦鏡頭
4.1 帶著「使命」了解整個行業
4.2 解讀市場數據,用事實說話
4.3 分析市場情況,找到真正的「大蛋糕」
4.4 知己知彼,做市場競爭分析
第5章 商業模式整理:企業頂尖設計之道
5.1 商業模式背後的企業價值論
5.2 投資不看商業模式,大錯特錯
5.3 商業模式創新造就成長型企業
第6章 企業團隊考察:優秀人才是寶貴資源
6.1 「骨架」分析:考察組織架構
6.2 「靈魂」分析:考察創始人
6.3 「血脈」分析:考察管理者
6.4 「皮肉」分析:考察下屬團隊
第7章 目標使用者研究:投資獲利的強大力量
7.1 了解被投企業的目標使用者
7.2 評估目標使用者,要看兩大數據
7.3 被投企業有超級使用者因子嗎
第8章 專案評估:找到專案的真正價值
8.1 專案評估四大面向
8.2 專案行銷策略稽核:能否贏得使用者支持
8.3 專案風險全面預測
第9章 創業者篩選:投資是看人的藝術
9.1 如何尋找好的創業專案
9.2 對創業者進行分類篩選
9.3 與創業者接觸的四大關鍵問題
第10章 盡職調查:抓住「三板斧」不放鬆
10.1 業務調查:認清企業的經營實質
10.2 財務調查:讓投資者極速「掃雷」
10.3 法務調查:瞭如指掌而後行
第11章 談判博弈論:雙贏下的利益最大化
11.1 談判時需要注意的六個問題
11.2 如何在談判中占據優勢地位
11.3 雙方共同協商股權問題
第12章 股權分配方案:投資者要占多少股權
12.1 投資者股權PK創始人股權
12.2 什麼樣的股權架構更合理
12.3 投資者要參與股權設計
後記

 
 

前言

  頂尖投資專家彼得.林區(Peter Lynch)說過:「不做研究就投資,與玩撲克牌卻不看牌一樣盲目。」他在麥哲倫基金(Magellan Fund)任職時,僅用13年時間便讓自己管理的資金,從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這需要有何等高超的投資智慧!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成為一個像彼得.林區那樣出色的投資者,關鍵是要做好研究工作,看清楚自己的牌。同時,了解對手的想法和技巧,然後據此設計攻守策略,從而把勝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並堅持自己的投資信仰。

  這是一個幾乎可以零門檻創業的時代,好像全世界投資者的目光都聚焦在創業者及其背後的專案上。與此同時,擁有一定財富累積的投資者群體也在不斷擴大。伯恩斯坦(Rich Bernstein)、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伯納德.巴魯克(Bernard Baruch)、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越來越多優秀的投資者在這樣的形勢下湧現,他們都希望自己能憑藉敏銳的投資觸角,從而獲得高報酬。

  在我看來,未來的投資領域,將是高段位參賽者的競技場,對投資的深度認知是投資者必備的「入場券」。兩位背景相似的投資者,如果其認知程度相差5%,那麼投資報酬率可能就相差一千倍,甚至一萬倍。當別人問我投資的祕訣是什麼時,我也會告訴對方這樣的答案:「多年發展與磨礪所形成的深度認知,以及對這個認知的嚴格貫徹與執行。」

  剛進入投資領域的投資者,大多缺乏完全成形的認知。此時,這些投資者就需要一本投資手冊來幫助自己培養認知能力,獲得更多投資知識,形成有效的投資理念。幸運的是,在投資領域深耕多年的我,有一定的認知與實踐經驗的累積。於是,我決定將兩者融會貫通,並編纂成書,希望藉此幫助投資者走出困境,找到在投資中避免犯錯的策略和技巧。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投資領域亦是如此。本書以內行人的視角介紹投資方法,從投資規劃、投資流程與規範、市場分析、企業團隊考察、盡職調查……等諸多面向,對投資進行介紹,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分享豐富的投資案例,兼具可讀性與實作性。

  每個人都應該把時間用在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上,畢竟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越早規劃自己的投資生涯,就越有可能讓財富奔湧而來。我常聽到有人透過投資獲得鉅額收益,於是就想,既然這些人可以做到,那麼下一個成功者為什麼不能是我呢?

  我自認為愛學習,之前也的確透過學習改變很多觀念和處事習慣,理解投資的價值和重要性。因此,我認為有必要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跟大家分享,幫助大家把投資夢想變成現實。我將自己在投資領域潛心鑽研多年的成果都融合在本書中,若書中尚有可補足之處,懇請讀者朋友們予以指正。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6808845
  • 規格:平裝 / 324頁 / 17 x 23 x 1.6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1章 投資規劃:始於規劃,終於經驗

任何投資者在投資前都要心裡有數,制定一個完善的方案,並將自己的經驗融入其中。投資就是「投入資源」,是一種分配資源的藝術。由於資源不是無限的,因此重點是將有限的資本分配到效益更大的專案中。

從本質上來說,為投資制定方案是一個決策的過程。這個過程強調資本的時間價值,即確保今天投入1元,明天可以獲得10元、100元,甚至上千元。

1.1 投資像車輪,驅動力不可少

我經常聽到有人問:「是什麼驅使投資者做投資,而不把錢用來創業呢?」這個問題似乎沒有標準答案,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投資目的。但可以確定的是,絕大多數投資者在投資時,都需要有一個驅動力。這個驅動力促使其心甘情願並堅持把錢投出去。對投資者來說,投資雖然會犧牲資產的現值,但也有很大機率獲得更高的未來價值。

1.1.1 萬物皆有週期,投資亦然

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是企業,研究企業的發展階段,掌握各階段的特點,並基於此做出相應的決策,這是其工作重心。1980年代末,美國教授伊查克.愛迪思(Ichak Adizes)在研究、輔導過上千家企業後,創作了《企業生命週期》這部經典著作。

在這本書裡,他將企業的發展過程與人類進行類比,提出企業生命週期理論。企業的發展過程被愛迪思劃分為十個階段,包括孕育期、嬰兒期、壯年期、死亡等。此後多年,眾多學者不斷對其理論進行完善,並將企業的發展濃縮成四個階段: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這也是當前被廣泛採納和應用的劃分方式。

有些投資者傾向投資處於高速成長期的企業,也因此獲得一定的超額報酬。但實際上,企業的每個發展階段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也有不同的投資價值。

1. 初創期

在初創期,企業往往忙於掙扎著求生存,獲利情況並不理想,且鮮少能搭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因而其核心競爭力很弱。處於這個階段的企業,常常在某些方面有特點,但缺乏綜合競爭力。這個階段風險極大,稍不留神,初創團隊就可能面臨失敗。所以這個階段的企業不適合普通投資者投資,但卻容易受到天使投資者的青睞。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前進未來職場,做個不被AI取代的人|2024新鮮人畢業求職展|電子書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自然生態展(止)
  • 運動瘦身展(止)
  • 考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