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傭兵生活,時而痛快淋漓,時而如履薄冰
法國外籍兵團/許逢儒
我曾在法國外籍兵團服役,因此榮幸受邀為《我當傭兵的日子與戰爭實況》寫序。
本書主角高部正樹,是一位賭上性命、在異鄉戰場生活二十年的日本傭兵。透過漫畫,高部分享了他所經歷的種種,也披露了我們從未經歷過,甚至無法想像的傭兵生活。書中用圖畫及簡單的言語,呈現那些危險又真實的故事。
世界上不斷發生大大小小的戰鬥,即便現在,也有地區處在戰火之中。而在戰地──最殘酷無情的環境裡,只能把生命交到命運手裡。
然而,卻有一群人,他們離鄉背井,帶著不同的原因,可能為了錢或逃離自己的生長環境,而為他國拋頭顱灑熱血。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傭兵。而作者以身歷戰場的傭兵角度出發,告訴讀者,這些人究竟是為何走向戰場,又為何而戰?
傭兵賺的錢沒有想像中那麼多,但怎麼能只用錢來衡量生命的價值?他們過著冒險般的軍事生活,在極端的環境中戰鬥,時而痛快淋漓,時而如履薄冰,常常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以及在這種氛圍下養成的處事態度,雖然是真實且殘酷的經歷,漫畫家西川卻能用詼諧的手法來呈現。
自娛娛人,戎馬一生,什麼都經歷過,什麼都嚐過,吃肉喝酒睡覺,戰鬥開槍開砲。殘酷極端的環境下,人們相處卻出奇的友好,大家都更加樂於社交,不是單人英雄主義,而是要依靠身邊的同伴,不然很可能被暗算,背後搞小動作,捅你一刀。在戰場上,大家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所以才要更享受人生,不要自找不快,畢竟你不知道到底誰會在緊急關頭救你一命。
本書兼具娛樂性與深刻情感,痛快又爽朗,裡面都是高部的親身經歷,用漫畫的手法呈現真實的戰地日記。
我喜歡軍事題材,看到這本漫畫除了感到新奇,也很有共鳴,感謝高部願意分享這段特殊的經歷。
最後當他們結束戰鬥,終於回到家鄉,卻發現自己的心已經無法離開戰場了,軍人或許不會死在戰場,但是離開戰場後的生活,對他們或許更加艱難。軍隊是一場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很多的人卻都出不來。
當我們身處在和平國度,跟家人抱怨、因小事跟女朋友吵架、感覺遇到什麼過不去的難關,或許可以找個安靜的角落,喝杯啤酒,並翻開此漫畫看。
推薦序二
一窺傭兵在戰場上生活瑣事
「James的軍事寰宇」粉絲頁主編/黃竣民
談到傭兵一詞,大多數人存在的刻板印象,可能都是從電影、電視或是新聞媒播而來,畢竟在現實生活中具有這類型身分的人在臺灣實在太少了。正因如此,人們往往覺得傭兵帶點神祕感。
像傭兵這樣的私人武裝力量,或多或少存在負面印象,尤其是2022年俄烏戰爭開打後,約有一年多大家幾乎只關注到俄羅斯私人軍事服務公司「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的動態,而忽略俄羅斯正規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但這種毫無避諱「功高震主」的鋒芒,最終也導致了集團首領的悲慘下場。
(按: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瓦格納集團與俄國國防部之間矛盾日益惡化。其集團首領指責俄軍在國防部長的領導下,屢戰屢敗且傷亡慘重,並駁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理由。之後更宣布「必須制止俄國軍事領導層所展現的邪惡舉動」,該集團將部隊從烏克蘭撤回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還與當地武裝部隊交火,於是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指控「煽動叛亂罪」。)
這也再次印證了「戰敗的傭兵雖然不好,但戰勝的傭兵可能更具風險」的古訓!
其實傭兵的歷史,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已被記載,在長達數千年間,分別在各地以不同模式持續運作,而非只有大家認為的「拿錢賣命,不問是非黑白」那類人。
例如,瑞士駐紥梵蒂岡的宗座近衛隊(Papal Swiss Guard)、英國的廓爾喀部隊(Gurkha)、法國的外籍兵團(Légion Étrangère)等名號響叮噹的單位。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聲就正面許多。事實上,傭兵與性質相近的特種部隊,招募的對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想挑戰自己」,因此在任何時代,不乏有人躍躍欲試。
在臺灣,會加入傭兵的人是少之又少,這或許也是造成資訊較為片面的主因。而《我當傭兵的日子與戰爭實況》的主角高部正樹,在日本是知名的軍事人物,他會成為傭兵,其實也是一種特殊的機緣。他原本立志成為飛行員,於是加入「航空自衛隊」(JASDF)接受飛行訓練,沒想到在訓練期間因受傷而離開,反而促使他毅然決然投入僱傭兵長達20年的人生,並陸續在阿富汗、緬甸、波士尼亞等地參與戰鬥。
現在,他這些海外行動經歷,透過漫畫,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呈現出來,對於讀者而言,能以一種較輕鬆的態度,一窺傭兵在戰場上生活瑣事,更容易了解那些傭兵不為人知的內幕,不啻為另類寓教於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