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周年慶
奇經八脈與針灸臨床︰圖考、組合、驗證

奇經八脈與針灸臨床︰圖考、組合、驗證

  • 定價:11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經脈分奇正,奇經是對正經而言。奇經八脈、除任、督二脈有固定腧穴,其他六經腧穴附于正經。沒有髒腑的屬絡,沒有表里經脈配偶,而對正經的氣血有調節作用,奇正二經有著密切關系。

本書以《靈樞》、《素問》、《難經》、《甲乙經》、《脈經》五部經典為主要依據,結合臨床驗證,將任脈、督脈、沖脈、陰維、陽維、帶脈、陰蹺、陽蹺八脈在去重補缺的基礎上,對每條經循行、腧穴及病候分布三者之間的關系予以繪圖說明,附有臨床驗證,並進一步將沖帶二脈豎橫相對、任督二脈前後相對、陰陽二維左右相對、陰陽二蹺陰陽相對,稱之為兩兩相對。沖、任、督三脈一源而三歧,督脈、陽維、陽蹺為陽脈,任脈、陰維、陰蹺為陰脈,稱之為三三相聯。分別介紹各組經脈循行、腧穴及病候分布,圖文並茂。同時介紹了二合穴、三合穴,介紹奇經與經脈、奇經與奇經、奇經與髒腑、奇經與奇恆之腑的關系,將奇經與人體各部分相連,構成另一條經脈體系。

奇經八脈的每條經腧穴,從穴考到臨床的應用,均有詳細具體的介紹。同時首次提出經絡定理。大膽提出八脈交八穴的腧穴,除申脈、照海外,其他腧穴不是奇經腧穴。
 

目錄

第一章 奇經概論
一、奇經見于《靈樞》、《素問》
二、《難經》刪節補充
三、《難經》與《靈樞》、《素問》的刪補比較
四、《甲乙經》補充腧穴
五、《脈經》補充病候
六、奇經八脈組合
七、腧穴論證
第二章 圖考與驗證
一、督脈
(一)督脈圖考
(二)驗證舉要
二、任脈
(一)任脈圖考
(二)驗證舉要
三、沖脈
(一)沖脈圖考
(二)驗證舉要
四、帶脈
(一)帶脈圖考
(二)驗證舉要
五、陽蹺脈
(一)陽蹺脈圖考
(二)驗證舉要
六、陰蹺脈
(一)陰蹺脈圖考
(二)驗證舉要
七、陽維脈
(一)陽維脈圖考
(二)驗證舉要
八、陰維脈
(一)陰維脈圖考
(二)驗證舉要
第三章 兩兩相對
一、督脈任脈
(一)並行、病候、對應穴
(二)驗證舉要
二、沖脈帶脈
(一)起止、病候、對應穴
(二)驗證舉要
三、陽蹺陰蹺脈
(一)起止、病候、對應穴
(二)驗證舉要
四、陽維陰維脈
(一)起止、病候、對應穴
(二)驗證舉要
附︰沖脈任脈
(一)沖任特點
(二)驗證舉要
第四章 三三相聯
一、沖脈任脈督脈
(一)起源、病候、三合穴
(二)驗證舉要
二、督脈陽蹺陽維
(一)交會、病候、三合穴
(二)驗證舉要
三、任脈陰蹺陰維
(一)並行、病候、三合穴
(二)驗證舉要
附︰帶脈與諸脈
(一)特點、作用及婦科病的關系
(二)驗證舉要
第五章 奇經與經脈髒腑
一、奇經與奇經
二、奇經與正經
三、奇經與心腎
四、奇經與奇恆之腑
第六章 奇經腧穴
一、督脈穴
二、任脈穴
三、沖脈穴
四、帶脈穴
五、陽蹺脈穴
六、陰蹺脈穴
七、陽維脈穴
八、陰維脈穴
第七章 奇經腧穴病候
一、督脈循行腧穴病候對照
二、任脈循行腧穴病候對照
三、沖脈循行腧穴病候對照
四、帶脈循行腧穴病候對照
五、陽蹺脈循行腧穴病候對照
六、陰蹺脈循行腧穴病候對照
七、陽維脈循行腧穴病候對照
八、陰維脈循行腧穴病候對照
九、經絡定理
附︰八脈交八穴探討
後記
參考書目
 

氣象站是觀察大氣氣象的點;腧穴是發現經脈、奇經八脈的點。氣象變化萬千,自有它的規律性;腧穴主治、紛繁各異,自有它的共性與個性。匯集各地氣象站的資料,可以繪出天氣預報圖;總結各部腧穴主治,可以繪出經脈與病候分布圖。一座氣象站的資料絕不可能揭示大氣中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質、現象及變化規律;單個腧穴主治同樣不能反映各經的起止、循行、交會與交叉。

1952年,在“氣象學”的啟發下,根據《針灸甲乙經》、《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銅人腧穴圖經》、《循經考穴編》、《針灸大成》等文獻,結合臨床驗證,我于《中醫雜志》(1957年4~7期)發表《經絡起源的探討》一文,首次繪制出十二經脈循行與病候關系示意圖。又以《經絡起源的探討》和《針灸處方配穴的研究》(發表于《江蘇中醫》1957年5、6期)為主干,編著《針灸學》(江蘇人民出版社,1957年10月),首次把經絡、腧穴、治則、處方,從上到下聯系成為一個整體。又以《針灸學》為藍本,編著《簡明針灸學》(江蘇人民出版社,1957年10月),增加了“經別”、“經筋”,說明二者的特點並以之指導臨床應用,首次繪制出“經別循行示意圖”和“經筋循行與病候關系示意圖”。又以《針灸學》、《簡明針灸學》為藍本,編寫《針灸學講義》(人民衛生出版社,1961年1月),增加了“手陽明大腸經脈合于足陽明經脈循行與病候關系示意圖”。首次把手陽明下合輸與所屬經脈用示意圖繪制出來。高等中醫學院試用教材《針灸學講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4年8月)第二版,在第一版《針灸學講義》的基礎上,補充了“手太陽小腸經脈合于足陽明經循行與病候關系示意圖”;“手少陽三焦經脈合于足太陽經循行與病候關系示意圖”,解決了手三陽經下合輸指導臨床的意義和應用。

在經絡體系中,奇經八脈是一個難題。若以《靈樞》、《素問》為依據,除沖、任、督三脈和陰蹺脈外,其余四脈,無循行、無病候,或只言其名。若以《難經》為依據,八脈與病候皆備,但過于簡略,難窺全貌。因此,我收集古今有關奇經資料,反復論證,最後確定以《靈樞》、《素問》、《難經》、《針灸甲乙經》、《脈經》五部經典著作為主要依據,結合臨床驗證,于1995年秋,完成了這部有關奇經八脈圖考、組合、驗證的著作。

從1962年起,我和楊玉華(南京鐵道醫學院附屬醫院針灸科醫師),共同收集奇經資料,共同討論奇經八脈中備個部分的有關問題,30多年來,經常爭論,最後形成了統一的見解,為本書奧定了基礎。她從事針灸40余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甘其對男性不育癥及疑難雜癥有獨特的見解和較高的療效。書中有關臨床驗證的病例內容,許多是她經治的。

經絡內屬髒腑,外絡頭身,遍及四肢、五官、皮、毛、筋、骨等,為診治疾病,提供了客觀依據。但是從辨證來看,經脈與病候仍有不足之處,如邪犯太陽,有中風、傷寒兩感之別;邪犯營衛,有風溫、濕溫、璁濕之分。有合病(二經受邪同時發病)、有並病(一經病未愈又見另一經證候)、有傳、有不傳,因其形、髒之不同,或從寒化,或從熱化,或從虛化,或從實化,多端不齊。如何把審證歸經(包括所屬髒腑)和傷寒、溫病融為一體,這便是下一部著作的主要內容。

梅健寒
1997年7月6日
 

詳細資料

  • ISBN:7117075341
  • 規格:平裝 / 24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中年之路》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簡體週年慶
  • 商業新品
  • 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