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山海經廣注

山海經廣注

  • 定價:390
  • 優惠價:87339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吳任臣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學者、藏書家,其《山海經廣注》是清代第一部《山海經》注本,在郭璞《山海經注》的基礎上擴大了對名物等注釋範圍,對郭注中較簡單、未詳未聞的注解做了進一步補充,對郭注的明顯錯誤做了注解修訂。
 
注重考據,旁徵博引,所引書目達530餘條,對《山海經》做了全面的輯佚。
 
在校注方式上沿襲了郭璞開創的注釋模式,在治學方法論上則更趨務實,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
 

作者介紹

王興芬,2004年9月至2010年6月,就讀于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獲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博士學位。
 
現為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講師,主要從事漢魏六朝文學文獻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目錄

整理説明
卷一
南山經
卷二
西山經
卷三
北山經
卷四
東山經
卷五
中山經
卷六
海外南經
卷七
海外西經
卷八
海外北經
卷九
海外東經
卷十
海內南經
卷十一
海內西經
卷十二
海內北經
卷十三
海內東經
卷十四
大荒東經
卷十五
大荒南經
卷十六
大荒西經
卷十七
大荒北經
卷十八
海內經

附録
山海經廣注序(柴紹炳)
山海經廣注序(吳任臣)
讀山海經語(吳任臣)
《山海經》雜述(吳任臣)

古序説
《山海經》逸文
山海經圖語(吳任臣)
四庫全書總目·山海經廣注提要(紀昀)
 

整理説明

吳任臣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學者、藏書家,他在經學、文學、史學、文字學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著述頗豐。但因吳任臣生前家境清貧,又無子嗣,生前事蹟、經歷、見聞、著作均無人整理刊刻,致使其生平事蹟逐漸湮沒不詳,著作也大多散佚不存。由於資料的不足,目前學界對吳任臣的研究成果並不很多,下面就吳任臣的生平和主要著述、《山海經廣注》的學術價值、版本等作一論述。


吳任臣,字志伊,一字爾器,初字徵鳴,號托園,明崇禎元年(1628)生於興化府平海衛(今福建莆田平海鎮)。吳任臣早年隨父至仁和(今浙江杭州),此後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其主要活動以杭州爲中心。吳任臣好讀書,爲人“性和厚醇謹,不妄語,笑幹謁”,

趙世安《仁和縣志》卷十九《人物》,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不喜結交權貴。在杭州生活期間,吳任臣以授徒講學爲己任,且專事著述,以文章鳴高。他的文章幽峭新雋,議論涉筆矯健,獨樹一幟,深得清“西泠十子”之一張治的賞識。這一時期和他來往密切的除“西泠十子”之外,還有顧炎武和黃宗羲等人。據史書記載,吳任臣“志行端慤,強記博聞,爲顧炎武所推”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四八四《文苑一》,中華書局1977年版。。顧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六《廣師》一文中就説“博聞強記,群書之府,吾不如吳任臣”。顧炎武在當時號稱淹博,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清初三大家,而他卻對吳任臣的博聞強記至爲傾倒,可見吳任臣學識的廣博。

吳任臣生於明代末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吳任臣以明代遺民自居,摒棄科舉,以氣節砥礪。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亂以後,認爲河海晏清的局面已形成,國家已基本穩定,於是決策以文理國,加強文治,推行保舉政策,招攬社會上有聲望、有地位的名儒學者和社會賢達到各級政權中。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皇帝決定開博學鴻儒,下令中央和地方“各舉所知”,考選博學鴻儒。據《清史稿》卷一九《選舉志》記載:

十七年,詔曰:“自古一代之興,必有博學鴻儒,備顧問著作之選。我朝定鼎以來,崇儒重道,培養人才。四海之廣,豈無奇才碩彥、學問淵通、文藻瑰麗、追蹤前哲者?凡有學行兼優、文詞卓越之人,不論已仕、未仕,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督、撫、布、按,各舉所知,朕親試録用。其內、外各官,果有真知灼見,在內開送吏部,在外開報督、撫,代爲題薦。”嗣膺薦人員至京,詔戶部月給廩餼。

康熙十八年(1679),康熙皇帝舉辦博學鴻詞科,各地都推薦人才入京應試,康熙親自考試。吳任臣作爲廩生,被推選進京,參加博學鴻儒科考試,當選,並被授以翰林院檢討。同年,康熙皇帝決定重開明史館,命鴻儒入館修明史。吳任臣因博學多才,長於天文、術數之學,通曉古文,善於算術,尤擅樂律,奉命擔任《明史》纂修官,分修《律曆志》:

康熙己未,《明史》開局,《曆志》爲錢塘吳任臣分修,經嘉禾徐善、北平劉獻廷、毘陵楊文言,各有增定,最後以屬黃宗羲,又以屬文鼎,摘其訛誤五十餘處,以算草、通軌補之,作《明史曆志擬稿》一卷。

《清史稿》卷五六《疇人一》。

寓居京師期間,吳任臣和當時很多著名的文人學士都有過密切的來往,“吳任臣舉博學鴻儒檢討後,曾與陳維崧、毛奇齡、吳農祥、王嗣槐、徐林鴻同被邀請至大學士馮溥的府第, 號稱‘佳山堂六子’”

劉文英《吳任臣生平及事蹟考》,《史學史研究》2009年第3期。。馮溥《佳山堂詩集》中就有兩首他寫給吳任臣的贈答詩,現抄録如下:

涼風八月雨瀟瀟,借得蹇驢不早朝。我有銅錢三百個,與君爛醉太平橋。

(《戲簡吳志伊》)

《十國春秋》 重帝都,史才爭得似君無。三長刪盡龍門稿,一字矜傳西子湖。經濟從來歸博物,乾坤豈合老通儒?清時正歎冥鴻遠,廡下書成亦在吳。

(《贈六子詩·吳志伊》)

這一時期,和吳任臣有書信往來的還有曹溶。曹溶是清初著名學者,尤其通曉明史,他雖然沒能參加明史的修撰,但對吳氏的史學才能甚爲推許,《靜惕堂詩集》卷四十四他寫給吳任臣的兩首詩即是明證:

博物群推晉茂先,枲分纁帛上謡天。三長在昔誰能手?四海如君尚壯年。 忠佞異同璫禍日,祖宗疏密武功編。睦鄰柔遠均堪記,忌諱芟時大義全。

(《寄吳志伊二首》其一)

雪案雞窗盛網羅,況逢玉佩響鑾坡。休誇內府圖書備,乞采人間散佚多。 墨海雲霞翔鐵鳳,愁山榛莽沒銅駝。聖朝意在尊先烈,金石同堅字不磨。

(《寄吳志伊二首》其二)

除此之外,“清初著名學者閻若璩曾在康熙癸亥年( 1683 )‘於京師就吳任臣志伊學曆’,師從吳任臣。閻若璩‘天性好駡,於宏詞科五十人,少所許可,獨盛推吳任臣之博覽,徐勝力之強記’”

劉文英《吳任臣生平及事蹟考》,《史學史研究》2009年第3期。

據《杭州府志》記載,吳任臣被授翰林院檢討後,“十年未遷”,終因操勞過度,“遇疾驟發,僵僕車中卒”

(清)龔嘉儁修、吳慶丘等纂《杭州府志》卷一四五《文苑二》,民國十一年(1922)印本。,卒年爲康熙二十八年(1689)。


吳任臣一生著述頗豐,在小學、史學、文學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字彙補》是吳任臣在小學方面的貢獻。《字彙補》成書於康熙五年(1666),卷首有康熙五年嚴沆的序以及吳任臣本人的識語。該書有康熙五年匯賢齋刻本,《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説類收録此刻本。

吳任臣的《字彙補》,補明代宣城梅膺祚的《字彙》,共收字12371個,是一部專門對《字彙》補遺糾誤的字書。全書共十二卷,部數、部序、注音體例均與《字彙》相同。吳任臣對《字彙》的補正包括補字、補音義、校訛三個方面。補字就是補《字彙》漏收的字。梅膺祚的《字彙》共收字33179個,吳臣遍搜典籍,增字12371個;補音義就是補《字彙》漏收的音項和義項,吳任臣鈎稽古今載籍,補其疏漏,全書增列《字彙》漏收音項、義項的單字達5525個;校訛就是糾正《字彙》的辨析之誤,吳任臣《字彙補》對《字彙》校訛的條目達269條。可以説《字彙補》在文字、音韻、訓詁方面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然,《字彙補》存在的欠缺也是非常明顯的。《康熙字典》凡例就批評《字彙補》説:“考校各書,補諸家之所未載,頗稱博雅。但有《正字通》所增,仍爲補綴者,其餘則從《海篇大成》、《文房心鏡》、《五音篇海》、《龍龕手鑑》、《搜真玉鏡》等書,成字不成楷,或音義無徵,徒混心目,無當實用。”另外,《字彙補》仍然有很多漏收的字,這是因爲的古籍浩如煙海,以吳任臣一己之力要想把古代漢字收羅無遺當然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這部書在形音義的詮釋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失誤。蔣禮鴻先生就説吳任臣的《字彙補》“謬誤最多”;

蔣禮鴻《懷任齋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30頁。張湧泉先生在《論吳任臣〈字彙補〉》

《論吳任臣〈字彙補〉》,《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一文中,把《字彙補》一書在形音義方面的缺陷概括爲六個方面,即字形之誤、注音之誤、釋義之誤、辨析失當、字義失考、正字不明。

吳任臣的史才在當時即爲人所稱道,《清史稿》卷四八四《文苑·潘耒傳》載:“當時詞科以史才稱者,朱彝尊、汪琬、吳任臣及耒爲最著。”他收集大批五代十國的史料,進行分類整理、研究,終於在康熙八年(1669)寫成了《十國春秋》。吳任臣在《十國春秋序》中對這部書的體例作了詳細的説明:“任臣以孤陋之學,思取十國人物事實而章著之,網羅典籍,爰勒一書,名曰《十國春秋》,爲本紀二十,世家二十二,列傳千二百八十二。人以國分,事以類屬。又爲《紀元》、《世系》、《地理》、《藩鎮》、《百官》五表,總一百一十四卷。雖世遠人湮,書冊難考,乃鑑觀諸邦,略得而論。……書成,聊著纂述之大指如此。”這部書共計一百一十四卷,採用《舊五代史》分代成書的體例,十國各自單獨成書,是一部紀傳體的國別體史書,其中吳十四卷、南唐二十卷、前蜀十三卷、後蜀十卷、南漢九卷、楚十卷、吳越十三卷、閩十卷、荊南四卷、北漢五卷。各部分均有本紀、列傳,書末另有綜合十國內容的年表共五種,即十國紀元表一卷、十國世系表一卷、十國地理表二卷、十國藩鎮表一卷、十國百官表一卷。這部書在正文之外,還採用小注的形式穿插了大量的史料,這些史料有的是備異聞,資考證;有的則辯駁舊史之謬誤,對正文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

吳任臣的《十國春秋》,因爲能廣采博取,贏得了清代學者的高度贊許。洪吉亮在《北江詩話》卷一中説:“吳任臣撰《十國春秋》,搜采極博。”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十國春秋》的提要中也説:“任臣以歐陽修作《五代史》,於十國仿《晉書》例爲載記,每略而不詳,乃采諸霸史、雜史以及小説家言,並證以正史,匯成是書。”除此之外,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卷八九雲:“此書(《十國春秋》)佳處在表,《地理表》與歐陽氏《職方考》參觀,則五代十國全域如見。至十國之官制,雖大抵沿唐,而一時增改,亦已紛冗不可爬梳,任臣作《百官表》甚備考覽,尤其妙者也。”以博覽群書、評論以苛刻著稱的李慈銘在他的《越縵堂讀書記》光緒癸未(1883)三月十九日的日記中也説:“此書三過閲矣,丙辰(1856)讀之尤細,甚薄其體載之疏;至壬申(1872)復閲,始嘆其博不可及也。”

《十國春秋》成書於康熙八年(1669),大約在康熙年間付梓於世。乾隆五十三年(1788)四月,少霞周昂重又根據初版刻印,並對書中若干文字作了改動,同時周昂窮其平生披閲廣搜所及,隨筆劄記,得到有關史事三百餘條,輯爲《拾遺》、《備考》兩卷,附於其後,作爲《十國春秋》一書的第一百一十五卷和一百一十六卷。《欽定四庫全書》和《欽定四庫全書薈要》均收録《十國春秋》。1983年中華書局出版《十國春秋》校點本,點校者徐敏霞、周瑩依據新舊《五代史》、《資治通鑑》、《南唐書》、《九國志》、《宋史》等史籍,對該書進行了校訂和標點,並對書中人名作了索引,便於查閲。2010年中華書局出版 “中國史學基本典籍叢刊”,吳任臣的《十國春秋》也被收録其中。

吳任臣還著有《周禮大義》、《禮通》、《春秋正朔考辨》、《山海經廣注》、《托園詩文集》等。又,康熙五年嚴沆在《字彙補序》中説:“志伊於書無所不讀,所著有《禮通》、《曆原》、《律原》諸書,其《山海經廣注》、《春秋正朔考》與此最先告竣,世人觀此書,足以徵其學矣。”由此可見,吳任臣也曾著《曆原》、《律原》等。這些著述從經學、史學、考辨學、詩文等多方面體現了吳任臣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功底,只可惜除《字彙補》、《十國春秋》、《山海經廣注》之外,其餘均已散佚不傳
 

詳細資料

  • ISBN:9787550629165
  • 規格:平裝 / 310頁 / 32k / 13 x 19 x 1.5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1-1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12段學術遊蕩   ●三千年時空穿梭。《翦商》作者全新力作──《歷史的遊蕩者》。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翦商作者新作79折
  • 針灸匠張寶旬
  • 浪漫小說精選3本72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