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美感論:藝術審美體制的世紀場景

美感論:藝術審美體制的世紀場景

  • 定價:35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為什麼現代藝術總是需要解讀?一座缺損的雕像如何成為一件完美的作品?一幅貧民孩子的畫像如何達成一種理想的呈現?一群雜耍藝人的翻騰如何飛入詩意的天空?一件補丁累累的工裝如何展現一種高貴的品行?一道航帆的折縫如何暗示宇宙的源起?……術書探討了14個事件或14個時刻,從溫克爾曼筆下的赫拉克勒斯殘軀,到詹姆斯·艾吉所拍的阿拉巴馬州農戶,間有黑格爾在美術館的一次到訪,愛默生在波波士頓的一場演說,馬拉美在女神遊樂廳的一晚觀賞,舉辦於巴黎或紐約的一場展出,上演於莫斯科的一幕戲劇,建在柏林的一座工廠。通過這些或聞名或隱秘的場景,我們可以探詢何為藝術,以及何是藝術所為。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感悟、闡發藝術的體制,消除了各類藝術的專門性以及藝術與日常經驗間的界限,由此得以成立並轉型。
 

作者介紹

雅克·朗西埃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美學家,巴黎八大哲學榮譽教授。論述涉及文學、藝術、電影與政治等多個領域,代表作有《美學的政治:可感性的分配》《政治的邊緣》《圖像的命運》《哲學家和他的窮人們》等。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分離而出的美(1764年,德累斯頓)
第二章 流浪的小天使(1828年,慕尼克一柏林)
第三章 底層青年的夢(1830年,巴黎)
第四章 新世界的詩人(1841年,波士頓-1855年,紐約)
第五章 不可能的絕技(1879年,巴黎)
第六章 光照中的起舞(1893年,巴黎女神遊樂廳)
第七章 無動作的戲劇(1894年至1895年,巴黎)
第八章 裝飾藝術作為社會藝術:神廟、住所、工廠
(巴黎一倫敦一柏林)
第九章 表面的雕塑師(1902年,巴黎)
第十章 神廟內的臺階(1912年,莫斯科一德累斯頓)
第十一章 機器和其光影(1916年,好萊塢)
第十二章 一刻間的莊嚴(1921年,紐約)
第十三章 透過物而觀看(1926年,莫斯科)
第十四章 存在者的悲光(1936年,黑爾郡——1941年,紐約)
注釋
人名索引
致謝
 

本書以十四幕場景探討了同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已在書名中揭示:美學。而“審美”(esthetique,也指美學),是西方兩個世紀來沿用的範疇,它所涵蓋的,是塑造可感的肌理和提供認知的形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藝術”。在其他幾本書中,我已強調過這樣一點:在藝術史上,藝術的發端固然可以追溯到洞窟壁畫萌生的史前時期,但“藝術”這個概念,這種特殊的感受形式,卻是在18世紀末才在西方出現。當然在它形成之前,人們已經有了多種的技藝、多樣的製作方式,其中一小部分產物佔有優越的地位,這種地位,並不代表它們本身的出色,只意味著它們在社會處境的劃分中佔有特殊的位置。而美術(les beaux-arts),就誕生于“人文”(liberaux)藝術。

人文藝術之所以不同于技工(mecaniques)藝術,是因為它用來提供娛樂,它屬於自由的人、有閑的人,這些人因其本來的身份,不會在一名藝匠甚或一個奴隸的實物作品中追求極致的美。當不同生活方式間的這些層級開始動搖的時候,西方的藝術就開始成形了。不過,我指出藝術出現的這些條件,並不是為了提出一個藝術的一般概念,也不是為了將美歸結到一種關於人或是世界、關於主體或是存在的普遍思想。因為我們對這些概念的推導,本來已經借助了一種轉變,在其中,感性體驗的形式、進行認知的方式、受到影響的存在,這些都發生了改變。因此,我們從中的發現,是這種得到認知的模式,是它像這樣重構了經驗。

而“美學”一詞,就是指一種體驗模式,兩個世紀以來,我們正是在這種模式下,對製作技法和供給物件各有不同的許多事物產生認知,將其一並看作藝術。此處的關鍵,並不是我們對藝術作品的“認可”。重點在於,藝術作品得以產生,是靠一種塑造了感性體驗的肌理。這種肌理,關聯著一些實際狀況,比如表演和展覽的空間,流傳和複製的形式,同時,它也關係到認識所處的模式、情感所受的制約、作品所屬的分類、作品的評價和闡釋所用的思考圖式。正是這種種的狀況,讓一些言辭、一些形式、一些動作、一些韻律,成為了給人帶來感動和思考的藝術。所以,儘管有人強調藝術是一種事件,只注重藝術家創造性的工作,不考慮各種體系、實踐、情感模式、思考圖式所構成的肌理,但其實,正是這種肌理,讓一個形式、一抹色彩、一段激調、一處留白、一發動作、一層平面上的一點閃光,給人帶來了感動,讓其成為事件,然後才來聯繫到藝術創作的理念。儘管也有人執意認為,藝術和審美只產生了輕浮的理想,並無法脫離它們極為凡俗的處境,但其實,正是那些藝術的理想,讓他們找到了研究的目標,然後才能對其除魅(demystifier)。

儘管,還有人表示不滿,認為現在的美術館不夠完善,作品收藏受到過多市場影響,但其實,這只是美術館成立時的革命所附帶的影響之一。美術館的誕生,本來就離不開這些因素:人們初次見到民間風情畫展覽,是因為王室畫廊向公眾開放,而這些深受德國王侯喜愛的異國風情畫,本是他們買自荷蘭商人手中;盧浮宮展出的一些王室肖像和宗教作品,讓當時操辦展覽的共和派很難抉擇,而這些畫作,本是法國革命軍從義大利宮殿與荷蘭美術館中掠奪而來。藝術,是作為一個獨自的世界而存在,它歡迎任何事物的到來。這一點,也是本書的主旨之一。本書將揭示出,一種認識藝術、感悟藝術、闡釋藝術的體制,是如何成立、如何轉型,如何將那些看似與高雅藝術的理念最為抵觸的影像、物品、表演一併納入其中,諸如:民俗畫的粗俗人物,自由詩所讚頌的最凡俗的活動,雜耍戲院的特技和小丑表演,工廠廠房和機器節拍,機械設備所複製的火車和航船尾煙,一反常規對窮人生活用品的列舉。本書將揭示,藝術絕沒有因為世上的平凡事物加入其中而衰退,相反,藝術在不斷地自我更新,帶來改變,比如,它總是將故事、形式、畫面中的理想再次展現,從而促起行動、產生啟迪、帶來發現,它總是打破先前藝術特有的定義,模糊日常生活和藝術間曾有的邊界,建造它獨有的領域。

我提出藝術來自於可感肌理的變換,這樣一來,對藝術的論述,也必將涉及對其他一些經驗領域的論述,所以我對這種變換的研究,是借所選的一些個別場景而展開。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本《美感論》對前人的一本著作有所借鑒。本書的書名借鑒了埃裡希·奧爾巴赫的《摹仿論》(Mimesis),他在這本著作中,著重分析了從荷馬到佛吉尼亞·伍爾芙的一系列作品選段,研究了西方文學對現實的再現所發生的演變。不過,“摹仿”“美感”這兩個詞,在本書中有了不同的含義,它們不只是藝術內部的兩個範疇,也關係到規範著藝術的體制。本書的這些場景,不只是取自寫作藝術,也來自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甚至是機械複製的藝術,這些場景將為讀者揭示的,不是這每種藝術的內部發生了怎樣的轉型,而是藝術得以成形的這種方式改變了藝術的定型。
 

詳細資料

  • ISBN:9787100183109
  • 規格:平裝 / 299頁 / 16k / 19 x 26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用一代人的努力終結氣候危機《再生》|自然科普展7折起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分寸與好運
  • 精選3本72折
  • 終結氣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