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周年慶
管氏針灸門牆拾貝

管氏針灸門牆拾貝

  • 定價:390
  • 優惠價:87339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擷管氏針灸醫學流派五代家傳代表性傳承人管家岱、管慶鑫、管正齋、管遵惠、管傲然、管薇薇的經絡辨證經驗、管氏針刺手法、管氏經驗穴、針灸配穴處方學、過梁針等特殊針法經驗和子午流注、靈龜八法的學術見解及臨床經驗精要等。五代人繼承弘揚管氏針灸醫學流派學術理論和臨床經驗的學術精華,彰顯管氏針灸獨特的家傳技藝,精湛的針法技巧,豐富的臨床經驗,新穎的學術觀點。
 
本書管氏針灸五代代表性傳承人的學術著作,反映出管氏針灸醫學流派一脈相承的學術思想和“理”“法”“意”的傳承理念。適合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及愛好者參考、閱讀。
 

作者介紹

管遵惠,男,昆明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雲南中醫藥大學教授,加拿大中醫藥針灸學院客座教授,美國紐約傳統中醫學院客座教授,歐盟針灸學院終身客座教授;瑞士高等中醫藥學院終身教授;中國針灸學會理事,雲南省針灸學會副會長等。
 

目錄

第一代 管家岱 《杏廬針灸金匱》(節選)
第一卷 基礎篇
針灸入門必背經典選
一、十二經脈循行線
二、十二經脈“是動、所生病”
三、十四經經穴分寸歌
四、 《內經》選背
第二卷 臨證篇
針灸臨證勤記歌訣20首
一、針灸補瀉的原則
二、針灸處方的基本準則
三、特定穴
(一)五輸穴
(二)原穴
(三)絡穴
(四)郤穴
(五)募穴
(六)八會穴
(七)背俞穴
(八)下合穴
(九)交會穴
(十)八脈交會穴
四、十二經氣血多少歌
五、十二經子母補瀉歌
六、總穴歌
七、千金十要穴歌
八、管氏三十要穴歌
九、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
十、行針指要歌
十一、回陽九針歌
十二、經驗特效穴歌
十三、個急症的針灸處方歌訣
十四、孫真人十三鬼穴歌
十五、骨度分寸定位歌
十六、《靈樞﹒官針》九刺;十二刺;五刺
十七、禁針穴歌
十八、禁灸穴歌
十九、標幽賦
二十、百症賦

第二代 管慶鑫 《杏苑拾珍》(節選)
第一卷 臨床中醫方劑篇
第一章 內用方劑
第一節 內科
一、 大成湯
二、大續命飲
三、中續命飲
四、小續命飲
五、降氣活血湯
六、護心養元湯
七、流傷飲
八、內傷氣食湯
九、補氣活血補托湯
十、活血愈傷湯
十一、複元活血湯
十二、跌打吐血膏
十三、通利車前湯
十四、安肢海桐湯
十五、骨傷人參湯
十六、骨傷麻黃湯
十七、勞傷升麻湯
十八、跌打杏仁湯
十九、清肺內傷止嗽湯
二十、跌打內傷湯
二十一、勞傷胃痛湯
二十二、無價保真丸
二十三、虎膝內傷藥酒
二十四、內傷活血藥酒
二十五、壯腰健腿藥酒
二十六、健脾暖胃藥酒
二十七、行路不饑丸
二十八、許真君救荒方
第二節 外傷科
一、發散上部內傷方
二、發散中部內傷方
三、發散下部內傷方
四、杏源跌打丸
五、跌打少壯丸
六、跌打元春散
七、跌打杏月散
八、跌打桃月散
九、跌打清和散
十、跌打榴月散
十一、神效紫金散
十二、安命紫金丹
十三、跌打伏月湯
十四、跌打相月湯
十五、跌打壯月湯
十六、跌打十面埋伏湯
十七、奪命安保丹
十八、跌打玄月散
十九、折傷陽春煎
二十、飛龍護命散
二十一、傷科通聖飲
二十二、天庭川芎散
二十三、肩臂桂枝湯
二十四、壯腰杜仲飲
二十五、神闕杏仁湯
二十六、桃紅通利湯
二十七、歸經血竭湯
二十八、跌打寧血散
二十九、跌打驗靈湯
三十、逐血歸經湯
三十一、跌打聖仙散
三十二、跌打復原湯
三十三、小神七厘散
三十四、大聖七厘散
三十五、救逆回生湯
三十六、骨傷通經活血散
三十七、打傷發熱湯
三十八、浮萍丸
三十九、利瀆散
四十、接骨止痛異效散
四十一、舒筋通絡靈便湯
四十二、東聖七厘散
四十三、西神七厘散
四十四、南仙七厘散
四十五、北靈八厘散
四十六、回春跌打湯
四十七、夏還跌打湯
四十八、護體英雄丸
四十九、金天跌打湯
五十、三才跌打湯
五十一、元英傷力湯
五十二、青陽活血散
五十三、杜芪腰痛湯
五十四、補腎強腰方
五十五、益腎壯腰湯
五十六、三部活絡飲
五十七、清和傷科飲
五十八、外傷清瘀活血散
五十九、跌打安痛活血湯
六十、跌打歸經止血湯
六十一、嘉平損傷接骨散
六十二、保命八厘散
第三節 婦兒科
一、安胎玉聖飲
二、催生神應湯
三、保生順意湯
四、胞衣不下方
五、溫經通乳方
六、通脈催乳湯
七、產後理肺固氣湯
八、小兒祛風定喘湯
第四節 五官科
一、清火利咽丸
二、消除牙痛飲
三、明目蔓荊湯
四、龍膽聰明散
第二章 外用方劑
第一節 外傷科外用方
一、清毒腿瘡散
二、治癬土荊膏
三、男子外陰洗浴方
四、斷筋打傷聖洗方
五、八反骨跌打膏藥
六、跌打勞傷外用膏
七、骨傷麝香舒經膏
八、筋骨傷痛雙香膏
九、刀斧砍傷外用方
十、三寶白霞散
第二節 五官科外用方
一、金鎖利喉散
二、清咽紫袍散
三、祛風喉痹散
四、牙宣靈效散
五、耳聾聰明外用方
第二卷 靈龜八法要義篇
第一章 靈龜八法
第一節 靈龜八法概論
一、靈龜八法的定義
二、靈龜八法的淵源
第二節 靈龜八法的理論基礎
一、奇經八脈
(一)奇經八脈的分佈路線
(二)奇經八脈的病候
(三)奇經八脈的作用
二、《易經》八卦
(一)《易經》簡介
(二)《易經》的主要內容
(三)八卦的由來
(四)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五)伏羲八卦與文王八卦內涵的區別
(六)卦象與卦位
第三節 靈龜八法的組成
一、八脈交會穴
二、八脈八穴與九宮八卦的配屬關係
三、八法逐日干支代數
四、八法臨時干支代數
第四節 靈龜八法的開穴方法
一、 靈龜八法的基本開穴程式
二、 日干支查對表
三、 時干支查對表
四、 管氏靈龜八法六十甲子逐時開穴表
(一) 管氏靈龜八法查表開穴法
(二) 查表開穴法舉例
五、 飛騰八法開穴表
(一) 飛騰八法歌釋義
(二) 飛騰八法開穴法舉例

第三代 管正齋 《杏軒針灸經》(節選)
第一卷 子午流注針法要義篇
第一節 子午流注的涵義
第二節 子午流注針法的源流
第三節 子午流注學說的基本觀點
一、自然界週期變化的觀點
二、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觀點
三、經絡氣血週期變化的觀點四、生理病理晝夜變化的觀點
五、氣血擬水、如潮漲落的觀點
六、氣血按時循經流注的觀點
七、臟腑、經絡、輸穴相互制約生化的觀點
八、經絡氣血盛衰開闔的觀點
第四節 子午流注針法的組成內容
一、天干地支
二、干支配合六十環周計演算法
三、十二時辰定時法
四、年干支推算法
五、月干支推算法
六、日干支查表法
七、時干支推算法
八、天干與臟腑經絡配合法
九、地支與臟腑經絡配合法
十、五輸穴與五行十幹配合法
第五節 管氏子午流注針法的特點與創新
一、創制五環子午流注環周圖
二、創制了《子午流注逐日對時開穴和互用取穴表》,子午流注表解法
第六節 子午流注針法的臨床運用
病案舉例
一、急性膽囊炎
二、喉痹(慢性咽炎)
三、胃癱
四、熱淋(急性泌尿系感染)
五、腰背軟組織挫傷
第二卷 管氏過梁針實用篇
第一節 管氏過梁針的淵源
第二節 管氏過梁針的刺法
第三節 管氏過梁針特定奇穴
第四節 管氏過梁針的臨床運用
一、過梁針治療癔症性癱瘓例臨床觀察
二、過梁針治療精神病例臨床觀察
三、管氏過梁針治療急性脊髓炎恢復期例臨床觀察

第四代 管遵惠 《管氏針灸經驗集》(節選)
第一卷 熱針療法傳承創新篇
第一章 熱針療法
第一節 熱針療法的淵源及理論根據
第二節 GZH型熱針儀的特點
第二章 熱針臨床療效觀察及作用機理的研究
第一節 熱針對哮喘及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響
第二節 熱針對增生性脊椎炎血液流變學影響的觀察
第三節 熱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例臨床觀察及影像學分析
第四節 熱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肌電圖分析
第五節 熱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甲襞微循環影響的觀察
第六節 熱針血液流變學影響的觀察
第七節 熱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例隨訪病人分析
第八節 熱針與溫針的針溫、針感的研究
第九節 熱針在體內經絡熱感傳的研究
第十節 GZH型熱針儀——熱針作用機理的研究
第二卷 管氏針刺手法體系篇
第一章 管氏針刺手法體系
第一節 管氏針刺手法之淵源
第二節 管氏下針十法
第三節 管氏乾坤午陰針法
一、單針透刺法
二、兩針傍刺法
三、三針齊刺法
四、四針恢刺法
五、五針揚刺法
六、多針連刺法
第四節 管氏基礎補瀉手法
一、補法
二、瀉法
第五節 管氏複式補瀉手法
一、太極純真補瀉法
二、飛經走氣四法
三、兩儀生化六法
第六節 管氏特殊補瀉手法
一、嬰幼兒針刺補瀉手法
二、拽拉升提和拽拉行氣手法
三、管氏過梁針法
第七節 管氏針刺手法特點及分析
一、針刺手法整體觀
二、管氏針刺手法之靈魂:治神
三、 管氏針刺手法的核心:調氣
四、管氏補瀉手法的技巧關鍵:撚轉手法

第五代 管傲然 管薇薇 《管氏針灸經絡辨證針灸法》(節選)
第一卷 經絡辨證概論篇
第一章 經絡辨證概論
第一節經絡學說總論
一、經絡的含義
二、經絡系統的內容
三、經氣的涵義
四、經絡學說的定義
第二節 經絡學說各論
一、十二經脈的主要特點
二、十二經脈的循行路線和特點分析
(一)手太陰肺經
(□)□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絡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第二卷 十二經脈經絡辨證篇
第一章 十二經脈經絡辨證
第一節 循經辨證為綱
一、經脈所過,主治所及
二、本經自病,調其本經
三、某經病症,表裡經同治
四、本經有病,兼調子母經
第二節 十二經病候是緯
一、十二經脈病候的論述及分析
二、十二經脈病候理論的探討
(一)“是動”“所生病”涵義的探討
(二)十二經病候是經穴主治範圍的概括

(三)十二經病候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
三、十二經脈病候的臨床運用
(一) 分析病候,辨證論治
(二) 歸納症候,辨證論治
(三) 症狀分析,辨證論治
第三卷 奇經八脈經絡辨證篇
第一章 奇經八脈
第一節 奇經八脈的功用
第二節 奇經八脈理論的臨床運用
一、奇經理論在診斷疾病方面的運用
二、奇經理論在藥物治療方面的運用
三、奇經理論經絡辨證針灸法的臨床運用
(一)癱瘓(頸椎脊髓損傷)
(二) 外傷性截癱
(三)痿病(下肢癱瘓)
(四)頭痛,眩暈
(五)嗜睡證
(六)癇病
(七)帶下病
(八)不孕症
(九)風寒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十)胃脘痛
(十一)痹證
(十二)疝氣(寒疝)
(十三)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
 

詳細資料

  • ISBN:9787504690777
  • 規格:平裝 / 456頁 / 32k / 13 x 19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中年之路》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簡體週年慶
  • 中信5折起
  • 曬書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