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樹冠上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20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樹冠上 (電子書)

The Overstory

  • 定價:620
  • 優惠價:434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生命無所不能,你絕對料想不到。
「銀閃閃的神靈們在說話……」

人與樹的連結,全新的世界!
若心懷渴望,改變就要來臨。

  2019年普立茲得獎小說
 
  「敘述如樹,生命亦如是」──吳明益/導讀

  連明偉/專文推薦
  甘耀明、陳玉峯、游旨价、黃瀚嶢、詹鳳春、胖胖樹  王瑞閔 一致盛情推薦


  ▲歐巴馬、比爾‧蓋茲共同推薦「2021年度選書」
  ▲德國之聲譽為繼法蘭克‧薛慶《群》之後最具影響力的生態史詩作品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創作團隊與休‧傑克曼聯手改編Netflix原創影集
  ▲全球獨家收錄作者跋

  「十年來我讀過最好的小說之一。」──羅伯特‧麥克法倫

  林中的一切皆是森林。
  這是樹的世界,人類才剛抵達。


  四億年來,樹木彼此交談。
  為何我們看不到顯而易見的事物?

  「四十億年演化史上最奇妙的物種,需要我們的援助。」

  一部關於樹木與人類命運、無可挽回遺憾和心靈救贖的生態史詩巨著。
 
  生命從地球上消失之前的關鍵時刻。
  森林正在向人類發出警告,種種信息從天而降──

 
  全書宛如盤古巨樹般自樹根揭開半世紀美國西北部的伐木浩劫,帶出九名主角與最後一片原生林木之間生死相繫的命運。當中包括青年藝術家、華裔女工程師、心理學博士生、專利法律師夫婦、越戰退役上尉、半身不遂的IT科技鉅子、言語障礙的植物學家,以及一名曾因縱情玩樂觸電身亡但死而復生的女大學生,據說銀閃閃的樹靈在幽冥中對她說話,伸出援手,將她拉回人世。生命究竟對人類有何要求?多少人願意為了保護樹木而犧牲?生命如此豐富,為何人類擺脫不了物種孤獨,總是感到孤單、無助又寂寥?
 
  「若是你的思維稍稍像一棵樹,我們就會對你傾訴種種意義。」
 
  「代表世界的辭彙是森林。」──娥蘇拉‧勒瑰恩
 
  全書以樹根、樹幹、樹冠、樹籽為架構,鋪陳九位主人翁的個人生命,如何與樹木命運環環相扣,彼此交會激盪的故事,當中記錄環境運動現場,辯證環境倫理困境,意在突顯當今地球最基本且最具破壞性的衝突,即人類與自然的對立。然而樹木智慧浩大、緩慢、互連、共生、獨具創見、別出心裁,可惜只有少數人發現並相信那個世界,深受吸引,因而捲入災禍,卻義無反顧。當護樹者擁抱樹木,他真正擁抱的是誰?

  「這些年來我們發現,如果要給什麼東西一個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它成為樹的一部分。」──荷普‧潔倫

  生命早已息息相關,有如地下根莖般深深相連。

  你和你家後院的樹來自同一個祖先。時至今日,人類和樹依然共享四分之一的基因。納博科夫曾說:「作家應該要有詩人的精準以及科學家的想像力。」這本普立茲得獎小說更從植物學、認知心理學、法律、人工智慧、環境倫理等各層面書寫樹木的智慧。不僅是有史以來寫樹寫得最好的小說,也是最好看的小說。樹是我們的圖書館、博物館、藥局、文史資料館。樹木記得人類遺忘的過往。為了明日世界,我們最應該做的一件事是什麼?當樹送光了它們所有的一切,人類已受贈的種種,我們必須爭取的種種,會不會有終止的一天?我們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去做?

  「世間最精闢的論點也改變不了人們的心意。只有精彩的故事才辦得到。」──理察‧鮑爾斯
 
  人類很像樹木,也有向光性。
  若心懷渴望,光是保持靜立,每棵樹都有遠大前程。

  嶄新的時間尺度和生命哲學在天地間展開

  人必須自行成長,終至理解樹木的智慧;
  學習森林已經領悟的一切,是人類永遠的工程。
 
  山會移動。樹會說話。你聽見了嗎?
  「聽一聽。這一次你們必須聽一聽。」

得獎紀錄

  ●2019年榮獲普立茲小說獎
  ●2020年榮獲威廉‧迪恩‧豪威爾斯獎(William Dean Howells Medal)
  ●2019年入圍筆會/福克納小說獎決選
  ●2018年榮獲法國美國文學獎大獎
  ●2018年入圍曼布克獎決選
  ●《紐約時報》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選書
  ●《時代雜誌》年度選書
  ●《新聞週刊》年度選書
  ●《芝加哥論壇報》年度選書
  ●《柯克斯評論》年度選書
  ●《觀察家報》年度選書
  ●《衛報》年度選書
  ●歐普拉俱樂部年度選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好書
 
各界盛情推薦

  ▶國內
  吳明益│甘耀明│陳玉峯│連明偉│游旨价│黃瀚嶢│詹鳳春│胖胖樹 王瑞閔

  ▶國際
  比爾‧蓋茲│珍‧芳達│大衛‧拜恩│艾蜜莉亞‧克拉克│艾瑪‧湯普遜│歐巴馬
  羅伯特‧麥克法倫│芭芭拉‧金索沃│瑪格麗特‧愛特伍│安‧派契特│潔若汀‧布魯克絲│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

國內好評

  「這是一部『敘事如樹』的小說,也是一部暗喻人的『生命如樹』的小說。通常我們所見的樹冠有多大,深藏地底下的樹根廣度通常相當,甚至超過,鮑爾斯為一本小說所經營的根系,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吳明益,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專文導讀

  「我們對於樹之所知,再再顯示我們對於樹之未知,而在知悉自身的無知,終能逐漸醒悟一無遲疑:我們與樹之間,我們與萬物之間,從來就是休戚與共無所分別,是共生,是齊物,是失散已久的血親。」──連明偉,作家,專文推薦

  「這是令人驚豔的小說,通直昂揚的樹幹故事,打磨拋光的葉茂細節,將人類、樹木與自然的關係融為協和樂曲。幾個各自繽紛的人生,匯聚纏繞,安排巧妙,語言如詩如歌,是今年值得翻閱的自然書寫小說。」──甘耀明,作家

  「這是一部從根系、葉脈細胞質流動的情懷,連結到人們心臟跳動的韻律,傳導到屬靈原鄉的文學傑作,予我相見恨晚的美麗與哀愁。」──陳玉峯,作家

  「作為人,能夠為了其他生靈,犧牲奉獻到什麼程度呢?若以樹木的生命格局,重新提出這個問題,或許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本書借用了樹木生長的結構,從樹根,樹幹,樹冠到樹籽,將情感、種族、科學、藝術、政治、經濟、法律、信仰、虛擬實境與社會運動等不同場景,交織成多線的故事,描繪出一幅跨越時空,因緣聚散的全景圖。以樹為軸線,所有牽絆其中的角色,表面上都在苦思著自己生命中的難題,但或許終極的解答並不存在於自身,反而須在人與其他生命的連結裡,才能真正尋獲。」──黃瀚嶢,生態藝術工作者

  「從古至今,樹木為自然中不可欠缺一環,更在人類文明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因文明發展而伐木破壞大自然,瞬間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對立。最終,人類也必須付出代價,不得不遵從大自然的規律。世界上,只有『樹木』可以活得比人長久。它不僅確保我們的生活空間,更是守護著人們的生命安全。本書透過樹木之間的故事,反映環境保護的理念。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人們也需要重新思考如何以自然為根本,抱持敬畏自然的心。樹木始終,是人類最親近的朋友。」──詹鳳春,臺灣第一位女樹木醫

  「『樹』是植物的一種基本形態,也是人類最常幻化的一種非人形態。拋棄了人形,人從伸展的枝條窺視未來,在繁密的根系中深入過去,在樹的生命中探尋自我,但長久以來人似乎從未想過成為樹的容器。《樹冠上》裡人再次幻化為樹,卻是為了成為人形之樹來實現樹的生存。在科學已經佐證樹木間得以交流的此刻,仍只有文學能呈現人樹之間的聯繫。如果你曾幻想過成為一棵樹,這次不妨藉由鮑爾斯的文字成為樹的代言者,探尋樹的生命意義吧。」──游旨价,《通往世界的植物:臺灣高山植物的時空旅史》作者

國際好評

  ●「敘事結構精巧奇特,有如樹幹與樹冠般延展鋪陳,故事核心相連相通,令人讚嘆,猶如生活於樹木之間的芸芸眾生。」──普立茲文學獎評審推薦語

  ●「它改變了我看待地球與我們置身其中的關係,並且改變了我看事情的角度,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巴拉克‧歐巴馬,美國前總統

  ●「這本是我近年來讀過最獨特的小說之一,讓我想更了解樹木。儘管書中對保護森林採取了極端的觀點,我仍然被每個人物的熱情打動。它改變了我對樹木的看法。」──比爾‧蓋茲

  ●「曠世傑作……綜觀藝文界或是科學界,鮮少當代作家達到與《樹冠上》同樣的境界。鮑爾斯藉由故事打動讀者們的心,為讀者們引介一個比人類的視界悠遠許多、敏銳許多的觀點,讓讀者們一窺一個遼闊浩瀚、靈敏善感的原生世界,相形之下,讀者們更覺自身的渺小……這是一部規模宏大、述說真理的奇書。」──芭芭拉‧金索沃,《紐約時報》

  ●「鮑爾斯若是十九世紀的美國作家,那他可能是誰?或許是《白鯨記》的作者赫爾曼‧梅爾維爾。他的眼界就是如此宏大。」──瑪格麗特‧愛特伍,布克獎得獎作家

  ●「秋天讓我想到樹葉,樹葉讓我想到樹木,樹木讓我想到《樹冠上》,這是一本寫樹寫得最棒的小說,就是如此,無庸置疑。」──安‧派契特,《奇蹟之邦》作者

  ●「一位重要作家的驚人成就。」──羅伯特‧麥克法倫,《故道》作者

  ●「這是全世界都必讀的一本書。」──艾蜜莉亞‧克拉克,英國女演員
 
  ●「《樹冠上》是我十年來讀過的最佳小說。它是一本精彩的文學作品,主題涉及氣候變遷,自然而然吸引了我。它開拓了我的視野,它讓我們同心一致,積極地採取行動,為重新尋回我們的星球而努力。」──艾瑪‧湯普遜,奧斯卡影后

  ●「卓越不凡……這本野心勃勃的小說竄越美國文學的冠頂,重塑環保小說的視野。」──朗恩‧查爾斯,《華盛頓郵報》

  ●「鮑爾斯創作不懈,涉獵深廣,題材創新,情感豐沛,與他同一世代、經常與他相提並論的作家,諸如法蘭岑、沃爾曼、華萊士,沒有一位足以與之比擬。簡而言之,相較於同一世代的作家,鮑爾斯更擅於運用他的奇才與筆觸,以錯綜複雜、精巧創新的形式,呈現出有血有肉、慎思周詳的人物。」──Tom LeClair,《基督科學箴言報》

  ●「鮑爾斯藝高膽大,始終嘗試不同的書寫方式,這樣的勇氣與氣勢,凌駕於當代絕大多數小說家之上。」──Ted Gioia,《舊金山紀事報》

  ●「閱讀鮑爾斯的小說時。部分樂趣來自看看他如何從自己佈設的羅網中脫身。但你若跟隨他一同解開這個當代最關鍵、最困惑的謎團,你的心情將更加激盪。」──納桑尼爾‧瑞奇(Nathaniel Rich),《紐約書評》

  ●「理察‧鮑爾斯的小說融合科學與文學的奧妙,兼具理性與感性,每一部作品都以不同的方式令我們嘖嘖稱奇。」──海樂‧麥愛萍(Heller McAlpin),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

  ●「一部頗具企圖心的鉅著……鮑爾斯以清晰鮮明的筆觸,生動地描繪這一群性格各異、相距甚遠的人物。他筆下的人物走過數十年的光陰,由滿腔熱血、默然懊悔、一路走到挫敗沮喪,他們的境遇為全書注入人性的情感,讓故事更加生動。幸賴鮑爾斯超凡的想像力與精湛的文句,書中各個『非人類』要角也是同樣精彩。從翻開第一頁、聽到樹木申斥人類的那一刻,你就不由自主地被說動、被說服。」──Michael Upchurch,《波士頓環球報》

  ●「一部精彩絕倫的小說……令人驚嘆的成就……閱讀一本觸角超越人世間的小說,亦令人愉悅。《樹冠上》約略改變了你看事情的視角……書中人物的境遇潛入意識之中,就像酒精融入循環流動的血液,即使閱畢全書,心中依然留存著一絲哀傷或愧疚。」──Benjamin Markovits,英國《衛報》

  ●「宏大、巨觀、發人省思……人性窘境多元分歧,敘事之繁複不下於狄更斯或是托爾斯泰……我從來沒有讀過一本如此悲觀,卻又如此懷抱希望的小說。」──BookPage

  ●「一部宏偉的史詩之作……鮑爾斯的林木小說精心雕琢,辭藻生動優美,書中人物時時令人驚喜、令人心碎,敘事結構嚴謹繁複,毫不畏縮地審視痛心的世事,全書稱頌林木的創意與相繫,驚嘆生生不息的自然萬象……意義深遠,和諧雅緻。」──《書單》

  ●「《白鯨記》為我們盡述鯨魚,現在也該有部巨著為我們盡述樹木……《樹冠上》就是這麼一本小說,而且幾乎可說是一部曠世傑作……幾乎每一頁都讀得到精準簡練、寓意深遠的文句。」──《泰晤士報》

  ●「《樹冠上》頌讚林木世界的精妙生態,申述樹木賜予環境的福祉,書中舉證歷歷,條理分明,立論嚴謹,頁頁洋溢知性與感性,引領讀者們踏入原始山林,令人冥思山林之美。」──《星期日泰晤士報》

  ●「理察‧鮑爾斯的第十二本作品是一部偉大的美國生態小說,實屬難見。」──《金融時報》

  ●「鮑爾斯以其生花妙筆,把樹木寫得有如人類般鮮活……他讓我們抬頭一望,瞧見視線之上的種種奇景。各個章節呈現令人難忘的景象,闡釋令人惶惑的世間萬象。」──Sam Sacks,《華爾街日報》

  ●「這部宏偉,甚至可稱浩大的小說文字有如梭羅的《湖濱散記》般古典豐美。」──英國《觀察家報》

  ●「鮑爾斯秉持寫實主義的傳統,勇於自詡為書評人彼得‧布魯克所謂的『當代社會的史學家』,在美國文壇中,實屬罕見。鮑爾斯以其過人的智識與膽識,探索繁複的社會議題,挑戰固有的社會教條,現今文壇偏好將書寫侷限於個人體驗,鮑爾斯卻不從眾,不但令人耳目一新,更將寫作回歸昔日的傳統。」──Nathaniel Rich,《大西洋月刊》

  ●「《樹冠上》是一本深具遠見、相當可讀的小說,書中詳述我們這個世界的喜樂與危難,是一位傑出作家的傑出成就。」──湯瑪斯‧麥岡安(Thomas McGuane),美國作家

  ●「精彩的小說改變人們的觀點。理察‧鮑爾斯的《樹冠上》做到了這一點,縈繞心中,揮之不去。」──潔若汀‧布魯克絲,普立茲文學獎得獎作家

  ●「這是一本超凡的小說。理察‧鮑爾斯成功地將樹木塑造成魅力十足的人物,亙古以來,原住民始終有辦法做到這一點,但當代文學卻極少嘗試,甚至不願一試。《樹冠上》不僅讓人讀得如癡如醉,甚至深感震懾,更是革新我們的思緒,讓我們重新思考、重新了解周遭的世界,而這正是目前迫切所需。」──比爾‧麥奇本,美國著名環保人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理察‧鮑爾斯(Richard Powers)
 
  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青少年時期曾隨父親到曼谷短暫居住五年,高中回到美國,大學曾修讀物理,後專攻文學。自1980年來陸續出版十二本小說,近作包括《The Echo Maker》、《Orfeo》。他曾獲頒「麥克阿瑟天才獎」與「美國國家圖書獎」,亦曾四度提名「美國國家書評人獎」,2019年以《樹冠上》榮獲「普立茲文學獎」,現居大煙山山麓。
 
譯者簡介

施清真


  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大眾傳播碩士,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學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現居舊金山,專事翻譯寫作。譯作包括《烏有》、《拾貝人》、《羅馬四季》、《呼喚奇蹟的光》、《女孩們》、《我們一無所有》、《控制》、《生命如不朽繁星》、《蘇西的世界》、《英倫魔法師》、《索特爾家的狗》、《老虎的妻子》、《防守的藝術》、《夜鶯》、《歡迎光臨火星:湯姆・漢克斯短篇故事集》等。
 

目錄

導讀 敘事如樹,生命亦如是──我讀《樹冠上》 吳明益

樹根
尼克拉斯‧霍爾
咪咪‧馬
亞當‧阿皮契
雷‧布里克曼和桃樂絲‧卡薩莉
道格拉斯‧帕夫利克
尼雷‧梅塔
派翠西亞‧威斯特弗德
奧莉維亞‧范德葛芙
樹幹
樹冠
樹籽


全球獨家作者跋
譯後記
推薦文
共生的愛、失落與歸屬 連明偉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91267
  • EISBN:978626335296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8MB

會員評鑑

4.5
5人評分
|
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3/10/19
《樹冠上》 是一本非常特別的小說,作者以看似不相干的八段故事起頭,這些人在彼此的生命軌跡中交會、碰撞,產生出無比精彩的護樹故事,而後一個意外又讓他們四散,最後再走向結局。
作者認為人類是沒救的,這點我也同意,但是我還是努力的盡我的本分想要挽救當前地球的生態。我認為,地球終將變得不適合人居,但其他的生物將會找到繁衍的方式,尤其是植物。
作者看了120本書才寫了這部小說,裡面信手拈來盡是植物的專業知識,讓我幾乎以為作者是研究植物的學者,非常令人讚嘆!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4/28
發人深省的一部作品。
人類自視萬物之靈,卻忘了這世界的長者是自然。我們還盲目地在同一個平面上橫衝直撞,樹木卻穩健的在朝天空靠近。也許人類的自負從一開始便是種錯誤,我在書裡看見了無盡的謙卑與尊敬之情,這是一部非常有啓發性的作品,非常感謝作者和譯者。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0/21
好久沒讀到這麼精彩的小說 作者功力強大到我無法想像(知識的淵博 敘事的創意 人事的洞察......都很令我震撼)譯者更是功不可沒 中文讀來完全無微阂感 幸好啊 差點因為書名「樹冠上」而錯過這本書(以為是科普書)
本書開啟我對樹的認識 也更願意在闔上書之後認真的 單純欣賞觸目可及的樹 把人放回與萬物共生的位置 而不再自我膨脹的以為人無所不能 我喜歡這樣平等的感覺
“你的一生長長久久 你得耐著性子度過”,”你要心懷渴望 你要心懷渴求 你要靜心感受” 太多雋永的字句很自然的出現在故事中 讓我來回地低聲吟詠
真的很喜歡這本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9/26
一位著名作者花費5年寫1本書,談論敘述樹如小說。

近年保活老樹已逐漸被重視,CSR/ESG更賦予企業使命,

嘗試從此書瞭解 人與樹 關係,才能 以人為本 思考,

進入大家心靈思考 從無到有 經歷。
展開
user-img
4.0
|
2021/07/28
非常佩服譯者為了翻譯這本巨著付出的心力。

我原先預期這本書中會有很多關於樹的隱喻,不過書中一半以上是在寫人,以及人眼中的樹。當然也是蠻精彩的,不過跟預期中的不太一樣。

書中有個次主題是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應該要找來讀一下。我比較想了解的是,相較於身體型態變化,如今我們身處神經科學大有進展的時代,意識的變化、進化、演化,可能是更需要窮盡想像力去揣摩的事。如果樹木有意識,那是一種怎樣的意識?如果人的意識可以進展到與樹木的意識相通,那會是什麼感覺?除了訴諸泛靈論的手法,是否有更適合的描述方式?

這像是思考與唯物主義對抗的是什麼?如果書中伐樹的勢力是一種唯物主義的勢力的話,與這股勢力相抗衡的是什麼?當然護樹是一種作法,但護樹可能不會是一股抗衡的勢力。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韓國先鋒作家金英夏首度來台|最新長篇小說《告別》電子書88折、系列作品任選兩本82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