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499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電子書)

  • 定價:450特價:315
  • 特價再88折:277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20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優惠組合

 

OKAPI 推薦

  • 廖梅璇/你的十七歲不是我的十七歲──讀《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文/廖梅璇2023年10月24日

    十七歲是一團雛鳥,撲騰著,抓搔著,渴望乘御氣流起飛,有時卻就此墜地。 每個女孩子都曾度過難以捉摸的十七歲,但每一代女孩昂揚或跌墜的姿態都不同。誠如社會學者藍佩嘉《拚教養》一書所言,台灣社會在短短數十年內,經歷劇烈的經濟、政治與文化變遷,世代的生命經驗是斷裂的。不僅父母與子女在相 more
 

內容簡介

  ★出道十年,重探初心!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
  ★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
  ★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少女拒絕羽化為蝶,只願在蛹中寂靜長眠

  「十七歲的我非常想死,這是我唯一可以決定自己人生的方法。」
  「為什麼?妳就這樣喪失了活下去的欲望?」
  「唯有這樣,我才再也不必擔心自己沒有活成某種模樣。」

  吳依光從未預期自己能活過十七歲,也從沒有想過現在會成為一位老師,更無法料到在放學鐘響的三十八分鐘後,她的學生會自頂樓一躍而下。待她趕赴現場,已不見女孩的身影,但圍觀的家長群眾、地上的大片血跡,與遠方漸弱的救護車鳴笛,讓吳依光相信──一場對她無形而嚴厲的審判,已然展開。

  少女之死,讓這所校史百年的資優女校陷入焦慮,平日精於作答的女孩們,卻無法回應一連串的死亡問句:她發生什麼事?她成績怎麼樣?她心理狀態如何?是什麼樣不值一活的日子,以至她決定縱身一躍、終止十七年的人生?師生們迫切地需要一個答案,或是消弭疑慮,或是應付媒體,又或是劃清權責好安慰自己──她的死,和我沒有關係。

  做為導師,吳依光試圖釐清少女輕生的原因,為人們,也為她自己,找出一個答案,合理、肯定,以安人心。她在少女尋常的生活中發現端倪,但也在一次次的探詢之中,反覆挖掘到自身的困境:與丈夫徒具形式的婚姻、對她一生無所不控的母親,以及當年早該毀掉的自己。

  那個自己回應她:「十七歲那年妳也非常想自殺,妳沒有做到,妳的學生做到了……。」
  「抱歉。我以為我活下來了。但我並沒有。」

專序推薦

  蔣亞妮|作家

少女心推薦

  宋尚緯|作家
  馬 欣|影評/作家
  張亦絢|小說家
  潘柏霖|人類
  簡莉穎|劇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曉樂


  居於臺中。喜歡鸚鵡。魂系遊戲玩家。
  著有《致命登入》、《我們沒有祕密》、《上流兒童》、《可是我偏偏不喜歡》、《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目錄

推薦序:時間的鎮魂曲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曾經這世界有她
謝辭(代後記)
 
 

推薦序

時間的鎮魂曲 蔣亞妮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是一場時間的遊戲,吳曉樂是從不兒戲的小說玩家,關於這本書的密碼,讓我們先從輕鬆的地方談起──比如,這是她的第六本書、第五本小說與第四部長篇,她以十年的時間從「專業」成為「職業」。她是那種一本、一本寫上去的作家,也因此她的技巧與敘事法,一次比一次更紮實純熟。自第一本小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後,她就不曾停止進化,不只是告別了某種第一人稱「我」的說故事方法,她在《上流兒童》裡初次展現她在長篇小說與長時田野調查的能力;在《我們沒有秘密》時,又把她擅長的各種「人際關係」往深裡鑽、往惡裡寫;到了《致命登入》,她從類型、主題到主角的性別與設定一次全面翻新,挑戰升級。

  也是時間,讓吳曉樂變成了臺灣少有的、年輕的職業作家,當讀者逐漸開始習慣於她的配速、她與故事間的熟稔和信任後,這一本新作《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卻又開始了新的速度,甚至是一種新的計時方式,像是那場小說中無法回頭的倒數計時,讓時間從死亡開始。

  許多小說,經常會由一個人的結局開始細說從頭,這能讓已知引出更多未知,卻也可能讓時間變得線性和區塊化。吳曉樂當然不會滿足於此,她不被已知的時間困住,比如那一場做為故事開頭的女學生自殺事件,也不只是簡單地步步靠近,吳曉樂以做為老師的主角吳依光為她的時間之棋,迂迴、加速、再緩步地碰觸死亡:「吳依光那時並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再過三十八分鐘,她的一位學生就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因此,小說裡頭的時間,變成了分屬於不同人的有機生命,就像把時間拉進歷史與不同空間中來看,它都不可能是線性的,小說就是另一個平行與不平行都可能的時空。它有時屬於吳依光,那個受困在自己十七歲整整又一個十七年的女孩;有時它又屬於死去的十七歲女學生蘇明絢,或者是其他承受著霸凌、施加霸凌、旁觀霸凌的不同女孩,與她們的十七歲。甚至,某些時候、其他時候,它變成了我的時間,變成了讀著這本小說的「我」與我的十七歲。

  每當小說裡頭的吳依光回想起自己鬱鬱無光的青春時期,隨時都可能離開這個世界,每一天都是關竅、每一天都如此艱難的過往時,我也被抓進其中。時間的尺被吳曉樂的小說攤開,我終於讀懂了,為什麼從前慢?因為尺子短,每一個刻度都刻在心底,像用最鈍的挫刀,自己親手鑿出來的。吳依光成為了大人、成為了人師,和所有大人的抵達路徑一樣,一路狗屁倒灶,但吳曉樂寫得溫柔:「吳依光一個心軟,時針就盪了過去。她的計畫功虧一簣。吳依光就這樣長成了大人。」那些中離這個世界、暫停時間的計畫,失敗了,一閃神,就這樣成為了大人。但吳曉樂並不耽溺於到底我們有沒有成為討厭的/喜歡的/理想的大人,這道無解之題,她只是拉著其他大人們的手,指往我們做不到的地方。

  當吳依光回想著,究竟自己在蘇明絢自殺前跟她聊過什麼時,浮現的是一段跟任何死亡都無關的對話。吳依光問蘇明絢:「我也有雀斑,妳喜歡雀斑嗎?」蘇明絢想了幾秒,不無謹慎地回答:「小時候不太喜歡,現在好像都可以。」從這裡,我開始跟著回答,一步步,隨著小說飛躍的時間魔法,更新我與它的同步率。十七歲的我,也剛開始能和自己皮膚上的斑點狀胎記相處,開始理解「都可以」的深邃。都可以,不是因為不在乎,都可以,不只是沒意見,更多時候的「都可以」,是因為終於明白其實我們無能為力。人不能選擇天生的美醜、父母,甚至很多時候也不能選擇志願、不能選擇喜歡與否,既然如此,其他事也就都可以吧、都可以了……吳依光的尺,早已不是一公分、一公釐的刻度了,就像她也不再只是學生與女兒,更得思考怎麼做為一個老師、母親、妻子與大人,吳依光曾經是學生,如今是老師,也因此:「每一年,她都感受得到,老師吳依光,正在影響學生吳依光的認知」。尺不只變了長短,甚至改了單位,時間做為數字的一種,開始比不上收入、成績、業績其他數字了。

  藉由死亡開始的,不只是回溯,更是一場吳依光(或者我們)做為大人,如何找回與從前自己同步率的過程,是酒醉後的回魂酒、是揉開瘀血必經的痛。吳曉樂不只擅長從「沒有」映照「有」、從「不是」談「是」、不喜歡裡頭藏喜歡;她同樣嫻熟於從主角輻射出更多人物,將關係拉闊、將時間拉遠、將人物擴編,卻從未有事物從她的小說之網中逃逸,她不急不徐地在十六萬字的長篇中,說好每一個人的故事,惟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所有女孩的抵達之謎。

  這本十年出道之作,像是重返最初出發的廣場,如同吳依光打趣說著從來讀不完的小說《追憶似水年華》一般,普魯斯特如是、吳曉樂與每個寫作者亦如此。那一個出發的理由,不管是憂慮或憂愁,總指向最後想抵達的謎底,藏在時間後面、永遠無法明說的──最初的書寫動能。一如義大利超現實主義流派畫家奇里訶(Giorgio de Chirico)的「Metaphysical Town Square」(形而上的城市廣場)系列作品,《抵達之謎》這幅畫作的廣場後頭,為何藏有船桅?是誰在船上?只有作者知曉。

  藉由死亡回到出發之處的人,不只吳依光,更是吳曉樂。也得經由死亡才能將某些時間暫停,升學的倒數計時、長大成人的滴答聲、分崩離析的情感真相,全都得為它停下。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路上,可能都曾或近或遠的聽說與看見,「某個同學死掉了」,吳曉樂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開始,每一本小說,都試圖書寫社會的不同角落,其實全是她從不同方位看向世界的嘗試,因此她小說中的每一場死亡,都不是為了殺與恨、解謎與推理,而是為了更好的活下去,如同《那些少女沒有抵達》裡每一個人生命中離開、死掉的同學們,他們被一一點名,不帶責難。這些名字提醒了活下來的人們,不要忘記所有感受,即使我們沒有死去、我們沒有完成……比如曾經的學運與社運現場、愛錯又愛慘的對象,那些我們忘記了的十七歲、十八歲與成長歲月,她全替我們記下了。十年之後,吳曉樂用全新的故事,更加精準的作答自己十年前留下的問題:「為了什麼而寫?」

  她的死亡與提醒,從來不是情勒,而是告白。

  告白、告解與告別,總是三位一體,就像小說除了現實與虛構外,更提供了人們另一種丈量世界的方式。吳曉樂透過她筆下那些只談現實成就與值不值得的角色們,輕易地引我們開始思考「世界的大小」。吳依光與家人清晨六點半就起床等待第一志願放榜的那天,被延伸成了永恆,人生永遠有無止盡的榜單與落榜,如同小說中所寫下的:「每個小孩自懂事起,就在撰寫『父母使用手冊』。」生命的課題與待辦事項,正是每個人相似卻都不同的故事。許多我們說不出的生命故事,吳曉樂總能以小說提供慧解,或許是因為,她的生命中也曾以某些不可承受之輕,既痛也重地兌換了另一把尺,為讀者丈量出另一種世界。

  而那一個最初的故事、那一個值得不斷重寫、複寫與改寫的故事,說來簡單,不過是關於永恆的少女與少男們,那些十七歲出門遠行未歸的無光靈魂。面對成長時四散在世界的三魂七魄,吳曉樂以真實的時間獻祭,一字一字、一本一本地寫著,沒有抵達就是謎底,她堅定地以小說鎮魂。

  如此耕耘、如此交換,或許才能在故事間開出一點時間的孔隙,就像吳依光為了抽離某個時空背景下,玩的時間遊戲:「看著牆壁上的石英鐘,吳依光玩起『默數六十秒』的遊戲,分針一指到十二,她低下頭,數數,一、二、三,數到六十,她抬眼,分針在十一又多三格,她快了兩秒。」沒有人壓準的終極密碼,或許並不是因為失準與時差,也許每個人都有專屬自己世界的時間,就像我,就像吳依光。

  讀完這本小說,(我與)吳依光才終於能從十七歲回神,死亡從來不限於生理,時間終於再次往前走了。這一次,無所謂有沒有抵達,感謝有些時間,從來就不需要正確的方向。

後記

謝辭(代後記)


  首先,我要感謝「少女們」,謝謝妳們在過去三年,不厭其煩地回答我一堆問題,為了妳們,我有更認真地使用Instagram(但最近又荒廢了)。我不能保證,我比之前更理解妳們,但,不理解的部分似乎是少了那麼一些。

  再來,謝謝黃老師與高老師,沒有妳們詳實、耐心地介紹跟解釋,書中的校園世界必然會失色許多。

  陳育萱,妳給予了不能夠再更珍貴的意見,認識妳,是我的榮幸。

  孫中文,你對這個故事的迴響與喜歡,支撐了我無數個寂寞的日子,我很感激這本書的編輯是你。

  顏一立,十年了,你還在我身邊,除了「奇蹟」還有什麼可以形容?

  張晁銘,你在我懷疑自己時,以一張明信片把我喚了回來,說不定你才是那個文字有魔力的人。

  蔣亞妮,楊隸亞,謝謝妳們在寫作與寫作之外,都支持著我,我對妳們的愛難以言喻。

  謝謝裴偉跟董成瑜,伯樂比千里馬更難得,這件事我始終不曾忘記。

  最後,謝謝我的母親,以及我的伴侶,你們從來不吝讓我知道,我僅僅只是存在,就足以讓你們感到幸福與快樂。如果沒有這件事,我絕對寫不出這樣的一本書。

  也對所有的「你們」獻上祝福與感謝。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29620
  • EISBN:978626722963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9MB

會員評鑑

4.5
10人評分
|
10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24/08/11
十七歲的你在想什麼?
主角吳依光長大後成爲高中母校的教師,故事情節從一位班級中跳樓自殺的少女開始。
一層層的遞進著班級中隱藏的霸凌關係、親子關係、回溯著主角小時候到大的生長歷程,
無論是學業、愛情、婚姻甚至職場,都脫離不了母親那無形的控制。

整個故事情節緊湊,會讓人不斷猜想到底蘇明絢背後自殺的動機爲何?
儘管故事到了尾聲仍讓人有種羅生門的感覺,但我想探究真相不是本書的重點。
每個世代間都要著代溝、思想的不同,以前也許是上一代與這一代的不同,
但科技的進步與人心變化的速度造就了也許同代之間就存在極大差異。
吳依光班上先是有著霸凌事件接續又有學生自殺,
作者巧妙點出這些學生背後的家長所呈現的態度,逼著子女道歉、過度溺愛、管教不當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卻沒想在什麼都不缺也餓不死的世代,這些龍鳳可能只是有形體無靈魂。

故事中主角背後的母親也讓我驚嘆不已,
仗勢自己成就非凡而幫女兒的人生做盡各種規劃與安排,
一旦偏離軌道就是冷言冷語的對待,
仍不忘要女兒懂得感恩知足。
在上個世代我們在跑道上競賽著成績、頂尖學校、職業頭銜,
而這世代更辛苦了,跑道上多了看誰活得精彩、社群媒體的光環。
如同書本說的「以前框架制約了我們,而現在呢?如果你沒有活得精彩,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身為教師很適合從裡面找到自己同於作者的身影、
身為學生會從中看到有個故事可能你也見過聽過、
身為家長能夠反思自己是否適得其反在親子關係中,
身為大眾的我們閱讀完可以更理解現在的高中生其實已經比過往的我們面臨更大壓力及危機。
那些少女有的沒有抵達終點,但也可能抵達他們所想要的終點了。
展開
user-img
Lv.3
5.0
|
2024/07/08
實在太過驚悚,每天只能一點一點的看完
想起作者先前那本書時說過的"如果閱讀時覺得不舒服,那這些故事裡的人每天都是這樣不舒服"
太過寫實而覺得刺骨、肉痛
心情不好時不建議閱讀的一本書
展開
user-img
Lv.8
3.0
|
2024/07/07
十七歲高三那年
曾經很想自殺的自己
如今在任教的校園裡
她的學生做到了
在試圖探究少女輕生原因的過程
她回顧自己也曾活不下去的理由
面對使勁全力亳無保留的母愛
時時確保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被控制、被定義、被錯誤解讀
曾經看到大人討厭的樣子
沒想到自己成為人師之後
在學生眼中卻是只顧講課
教學之外的問題好像事不關己
不會主動關心、也不在乎反應
如果面對學生應有的付出
是自己不曾被好好對待過
還會苛責像自己這樣的老師嗎?
她告訴當年想毀掉的自己
不應輕易忽略受傷的感覺
要好好地活著不違背自己
悲傷的日子終究會過去的
這是緬懷與紀念少女的最好方式
展開
user-img
Lv.3
3.5
|
2024/06/24
📖「十七歲那年妳也非常想要自x,妳沒有做到,妳的學生做到了。」

故事主角,吳依光,從小在媽媽窒息的愛下成長,不能有一絲忤逆。因為媽媽的面子比什麼都重要。
吳依光成人後,成了高中母校的老師,她班上的同學選擇了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
(我就想,吳依光媽媽這樣栽培自己女兒,怎麼會讓女兒只是做高中老師,結果果然有故事~)
在找尋學生自x原因的同時,她也回憶起自己的十七歲,那時的她也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她沒有成功,從此之後,她活著,但也沒有活著。

🔖女兒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很微妙。我時常聽人說,我絕對不要像我媽一樣,但卻處處找尋母親的認同,我也不例外。
故事中,吳依光的母親愛得太多太重,背負著這樣的愛,令人感到窒息,母親拚了命的要給,不管你需不需要,不僅如此,還需要你感激涕零。

我突然想到實習醫生中Mer與母親Ellis的關係,Ellis在阿茲海默症當中清醒過來,問Mer過得怎麼樣,Mer說她現在很開心,有愛她的男友,母親打斷她,問她選了專業科別沒,Mer說不急,還有時間,結果母親說了以下的話:
「I raised you to be an extraordinary human being, so imagine my disappointment when I wake up after five years and discover that you're no more than ordinary.」

我還記得我當初看到這裡,倒抽了一口氣,這樣嚴厲的愛,我覺得好痛苦。
當時看著Mer臉上的淚光,我好心痛,不同的是,吳依光的母親沒有失智症,她還繼續控制並把依光的尊嚴踩在地上。

除此之外,依光還有一個置身事外的爸爸。也許在他心中,妻子對於女兒管教得太嚴格,但是他還是會跟依光說,媽媽都是為了你好,他在妻子與女兒之間的戰爭中選擇沉默。

幸好,依光還有梅姨,我好喜歡梅姨與依光的對話,她讓依光知道,母親的愛就是這樣讓人窒息,但是她一定會把最好都留給家人,那是她保護家人的方式。
下輩子她還想要跟姊姊相遇,但是不想要再做她家人了。
梅姨也跟依光說,梅姨活了快要60歲,才看清自己想要什麼,而妳,在30幾歲就知道,並且做出了選擇,I'm so proud of you.
那一句 I'm so proud of you, 多簡單的一句話,卻有著撫慰人心的魔力。

沒有人可以否定你,除非你讓他們這麼做。

IG: joannereadsbooks40
展開
user-img
Lv.7
4.5
|
2024/05/02
對於走過慘綠年少的我,這本書等於是重溫當年的經歷
不過,我走得沒有她順利
但是我也並不後悔
我自己的經歷,在我成了別人的家長以後幫助了我很多
只是,有多少家長會來看這本書?或是看了以後覺得,哪有這種事?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乩身II 4:大宅裡的七家神|同系列單書85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