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第七藝I:從王家衛、陳果、杜琪峯到麥浚龍、黃綺琳、陳健朗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4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第七藝I:從王家衛、陳果、杜琪峯到麥浚龍、黃綺琳、陳健朗 (電子書)

THE 7TH ART TREATISE I

  • 定價:360
  • 優惠價:252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下半葉,大都會與電影史邁進五光十色的迷幻年代。觀影四海皆見,林慎卻審視港台金獎電影,發展出具意象的原創文化主體論述──有別一般影評,此書和觀賞的對象一樣,自成獨立看待的作品。

  迎送黃金時代是社會必修課,從王家衛、陳果、杜琪峯到麥浚龍、黃綺琳、陳健朗,不但是資深到新晉導演的過渡,也是香港盛世到後世的變遷。縱時性下,電影乃體現出在地光影與本地幻象、稍逝與捕捉、歷史與預言縱疊之物。

  古希臘七藝是現代人文基礎,而義大利理論作家Ricciotto Canudo稱為「第七藝」的「電影」,則在林慎的第七部長篇作品《第七藝I》中,成為歷史的痕跡和社會的內省,藉由影論直抵都市的文化核心。

  劍橋博士作家林慎的《第七藝》系列作相繼聚焦港台電影和社會文化,獲兩地的《金都》導演黃綺琳、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鄭政恆、影視教授劉永晧、《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作者陳光興教授、傳播學教授馮建三、電影研究者趙傑鋒博士等多個界別代表推薦,將陸續推出!

本書特色

  ★深入淺出地以歷史、電影研究、都市文化、哲學等多角度探討香港電影,開闢新學。
  ★以資深與新晉導演寫出盛世與後世的狀況。
  ★從單純懷舊或欣賞的平面角度中超脫,對日常生活具啟發性。

各界推薦

  黃綺琳(《金都》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得主)
  劉永晧(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
  鄭政恆(影評人、書評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以他豐富的人文史哲知識及洞察力,建立出具原創性,兼具應用性的影論……不管你是電影觀眾、創作者,還是影評人,都可以在林博士這些直達電影內核的詮釋中得到啟發。」──黃綺琳(《金都》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得主)

  「林慎給予了繁我一詞具有時間性的意涵……在各種七情六慾的執念,想解決某種集體的問題,在奇幻影片中也具備了反省性……我是把林慎的著作視作同為電影研究者同儕著作。」──劉永晧(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

  「林慎遊走於文化理論、心理學和哲學……先聲奪人,令人注目,為香港電影文化論述引入新的話語。」──鄭政恆(影評人、書評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慎(San Lam)

  林慎是一名旅歐香港作家、理論犯罪學家、思想家、小說家。他生於香港,在劍橋大學法律學院博士畢業,歷任同校訪問學人、港大名譽研究員(honorary fellow)等。他的學說橫跨文史哲、社會學、美學等領域,提倡發展原生思想並提出「正統遊戲」、「偽真品」、「繁我」等原創概念,備受兩岸學院內外推薦。首作一躍成香港誠品及序言書室暢銷書,小說《巴別人》衍生概念短片,也寫散文集。洪流中棄理從文,以著書立說為志業,亦為顧問講者。聯絡:sanlam.secretarial@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我們是不是以後就這樣了?」/黃綺琳
推薦序 書寫著在歷史前進中的香港流金電光/劉永晧
推薦語/鄭政恆

前言 是回是囚?

【第一章 縱時性 TRANSIENCE】

第一節
回憶世界
王家衛及劉以鬯

第二節
繁我自省
《殭屍》麥浚龍
同場加映:佛洛依德及電影史

【第二章 王與土 THRONE AND TERROIR】

第三節
若缺大城
陳果

第四節
迴圈出逃
《金都》黃綺琳

【第三章 破宿命 TUMBLING TURMOIL】

第五節
(上)壓軸
杜琪峯
同場加映:
查爾斯‧泰勒及班納迪克‧安德森

第五節
(下)重生
《手捲煙》陳健朗
同場加映:齊澤克

後語 山內立明
ABSTRACT(英語摘要)
參考文獻
 

推薦序

我們是不是以後就這樣了?
黃綺琳 《金都》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得主


  這幾年香港電影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不確定狀態,不論是戲劇短片、長片,還是紀錄片的上映都可能因為突如其來的審查標準而無法完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作為香港電影創作者對於未來不是不迷茫的。

  我不肯定這算不算是林博士在本書介紹他的原創概念「縱時性」的時候所提及的「暫態」,但我卻確實地體會到現階段的這種迷茫實現了「香港電影實際上是基於不安和未知而誘發的可能性循環預演」這個講法。

  感謝林博士在這個充滿不安與未知的後港區《國安法》時代,以他豐富的人文史哲知識及洞察力,建立出具原創性,兼具應用性的影論,把我的首作《金都》與其他幾套出色的經典香港電影並列、對照,讓我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角度,重新理解這些電影。

  本書第二章透徹地考究《金都》中英名片名的命名,從王與土的概念演釋這個難得地從初稿到上映都從未被改動的片名;從「縱時」的概念理解《金都》的逃離、迷茫與過渡,整理了《金都》中的繁我自省。不管你是電影觀眾、創作者,還是影評人,都可以在林博士這些直達電影內核的詮釋中得到啟發,或許能開拓電影外在表達的新方向。

  就像張莉芳在金都旁邊的小公園水池尋不到她那隻被Edward媽媽「放生」的小龜,從接近絕望的反問中意識到該走的方向,可能迷茫依然,卻不至徬徨失惜。

推薦序

書寫著在歷史前進中的香港流金電光
劉永晧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


  我拜讀完林慎博士的手稿《第七藝I》,在細想要如何為林慎博士寫序文之際。此時的台灣正在經歷美國議長裴洛西的專機從飛航成謎、台北一日快閃,很快地發展到大陸三天圍台軍演,台灣明日的歷史走向充滿張力的新頁。當下與過去、未來,總有這麼多的千絲萬縷牽絆。國際政治事件的戲劇性有如即時報導的新聞台,各種新聞評論給不了答案。能夠回答問題的恐怕也是未來的電影。在此刻為林慎撰文時特別有感,因為歷史之輪在眼前經過。

  林慎剛剛完成的新著分成三章五節,討論了六部香港電影。在第一章縱時性討論王家衛與劉以鬯的複雜縱時性與互文衍生的問題;第二節討論了麥浚龍的《殭屍》,也提出了繁我的概念,並區分了繁我與佛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與超我的區別。繁我為一個有趣的原創概念的提出。在第二章,分別討論了陳果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思考了外地、本地,在地與本土的細辨,同時也反省著文化接枝與文化混雜之後是否能長出原生新物的出現?這是很深刻的提問。在同章也對黃綺琳的《金都》進行深入的研究。幸福可否換取自由?逃離繁華金都的福禍與潛能是什麼?一位無主見、無技能、無思辨、無大志、無責任、失業、失戀、失居的五無三失女子,是否能夠成為當前時代獨立自主的女性?林慎認為這是一種在渡的狀態,而非無。第三章破宿命分別探討了杜琪峯的系列電影與陳健朗的《手捲煙》。對於杜琪峯的影片分析,借維根斯坦的語言遊戲的概念、泰勒的建構主義、安德森的《想像的共同體》與同時性等多重面向,把杜琪峯電影的香港身分認同問題給予不同的關照。陳健朗的《手捲煙》以華籍英兵為主,但卻也成為時代的棄卒。林慎在壓卷文章中思考了影片中所觸及的多元種族問題,以及在後後九七香港電影在狹縫中求生的實際狀況。在文中最後,林慎藉齊澤克的電影文章,迂迴地回到幻術與真實的問題。解決幻象的方法是戴上齊澤克的墨鏡,用以破除幻象。即使自由是一種幻象,在主動的及直覺式的除魅之後,以幻破幻的自主性,總比無知地接受來得好。

  在全書中林慎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繁我的論點。法國文學大家福樓拜曾說,我就是包法利夫人。自此之後,作家與小說中的人物就分不開了。雖然在往後的文學理論家吉奈特(Gérard Genette)把作者、人物與敘述者分開,在三角關係中各司其職,然而大部分的讀者沒有辦法用很學院的思維在看作品與作者的分野。林慎的繁我觀念反映在多個面向。首先,這個繁我是源自於劉以鬯:「我們寫小說的,就算不用『我』,裡面大部分都是『你』,因為人物的一切都是作者的感覺,是你把自己借給了小說的人物……小說裡的雖然不完全是『我』,但又有很多『我』」。這個很多我,提供了林慎筆下的繁我的理論源頭。因此,電影中的人物或導演,在銀幕前後映照出多重的繁我在劇情、敘述、人物、影像、時代與歷史等等。

  接著,林慎也給予了繁我一詞具有時間性的意涵。電影在處理過往的歷史,或是文學作品的改編,皆無可避免地在「不存在過去和未來,時間像摺了起來,充斥未來的沉積物和過去為本的預言;倖存的盡在當下,同時發生,因此叫縱時性。」因此,麥浚龍《殭屍》中繁我的縱時性,是來自於清朝與港英交接後,出現在香港片場並且票房受歡迎的異體。有趣之處,在林慎筆下的殭屍,表現繁我之處是在對於眾多角色的投射,並且在各種七情六慾的執念,想解決某種集體的問題,在奇幻影片中也具備了反省性。

  林慎認為現代電影技術使得繁我自省有了現代的表達可能。這個思考同樣地可觀照在陳果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陳果電影中所反映的香港主體,也讓沒有什麼重要道德包袱的香港,起了繁我自省的作用。在黃綺琳的《金都》,以婚紗服務商品的甜蜜生活與實際日常上的同床困頓的婚姻場景中,也有繁我自省。女性自主與婚姻的持家生育裡可否有自由?女性的身分與情感的選擇,是一道一道困難繁我自省的辯證題。在探討杜琪峯的系列作品中,除了《無間道》系列的雙重身分問題,林慎引用了查爾斯‧泰勒與安德森的學術觀點,對不受約束自由的現象進行反省,把這些觀點引導到繁我觀念下的自省超脫。最後在陳健朗的《手捲煙》中,華籍英軍是討論了香港多元的身分,在香港回歸之後,對於自我身分繁我自省與努力求生。

  在林慎的書中,用了四個中文字,分成兩組,如同關鍵字般地點出了他所分析的電影。一組為王與土,另一組為渡與逃。香港為帝國的邊陲,無論英國或是中國,香港是有土地無國王的偏安社會,王與土的一橫之差,反映了香港的社會層面。相對地渡與逃反映出香港的心理層面,面對未來轉變的渡過去,或是逃離香港,渡與逃繫於一念,一念千里萬劫,這也成為一個集體的焦慮症候群。這四個字王、土、渡、逃,作為觀察也很貼切。

  在林慎專書中,我也讀出一張香港虛實交錯地圖。王家衛的《 46》中,那列只有啟程奔馳沒有回程的形而上的高速列車;麥浚龍從明清民末的義莊跳入繁華盛世的香港片場;陳果的旺角到大埔的路徑,無人的隧道與無人的香港;黃綺琳圍繞在太子站與愛德華街;陳健朗的香港沙頭角紅花嶺道到重慶大廈。林慎的電影地圖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不同視野的香港風貌。

  電影自誕生以來就被認為是第七藝術,這是無庸置疑的。然在Google時代中,電影不知被何方神聖改成第八藝術,乃至於第十藝術。Google查到錯的比正確的多,筆者得時常為只用網路不查書的同學更正這個錯誤。巴贊(André Bazin)認為電影不純,在《電影是什麼?》中他分別思考了電影與文學改編的差異,以及電影與戲劇、繪畫的區別。巴贊為電影的不純特殊性進行思考,而巴迪烏(Alain Badiou)持續此一看法,他更認為電影與它之前的六種藝術皆有關係,電影本體不純。

  筆者在巴黎留學學習電影時,在碩士及在博士不同階段,教授方法學的老師們,皆提醒我們在念電影時需要念得廣。除了專研電影教授所寫的著作之外,其他的學者們有關的電影研究也需要有所理解與掌握。因為在巴黎的學術界,大部分的學者把電影視為一種「共學」,法國人喜歡看電影,長期地面對電影藝術之後,自然把他們的專業與電影進行深刻的思考。例如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兩冊電影著作,社會學家莫漢(Edgar Morin)所寫的《明星》,並且拍紀錄片、把精神分析與電影研究結合在一起的如梅茲(Christian Metz),還有把電影與歷史結合在一起如費侯(Marc Ferro)等人,在每一個學門都可以找出很多頂尖的學者為電影研究帶來各種不同的見解與思考,電影研究在法國早已貫穿在不同的領域及學門。林慎為劍橋法學院博士,研究犯罪學。他對電影感到興趣,並且寫了這本有趣的著作。我是把林慎的著作視作同為電影研究者同儕著作,儘管所受的專業不同,對香港電影提出了有趣的看法,值得閱讀與思考。

  在拜讀完林慎的文章後,發現林慎有隻無法定義相互關係的貓。普尼牠自由來去。我也是愛貓人,但台北生活節奏不固定,無法養貓,但我身上總會帶包貓餅乾,送給路上遇見的不同街貓。也因為愛貓,我和好友共同創辦了台灣國際貓影展,讓學術生活中的電影也要有貓的位置。我和貓咪的關係自由來去,各自獨立。日常散步遇到貓或遇不到貓,遇見認識的貓或是陌生的貓,隨緣自在。貓吃了貓餅乾,我當然心存感謝,貓咪不吃,我下次可以換個不同牌子,可以改進。貓咪吃不吃貓糧,這很奇妙,當然以貓為大。我無法準時送食物,是以我生活節奏而定。貓咪和我各自自由忙碌。人貓相遇算是有緣。貓咪在某程度也像禪師或像讀者。令人費解。而這和林慎所擔憂的,不知讀者在哪裡一樣。讀者或許和牆上的貓一樣,神祕有距離。在數位時代,大部分的念電影專業的大學生,他們對電影是第幾藝術都不覺得重要時,那麼電影專書的讀者又在哪裡?筆者身為佛教徒,身處於這個輕薄世代或許早已參透。無需掛慮讀者在哪裡,重點是要觀看電影與下筆書寫實踐思想,是要擺渡電影與引玉研究。至於讀者何時才會像我們一樣讀著筆下的每一字,那是另外一種由不得我們的緣分。儘管緣分不強求,我希望未來的讀者們,能夠在林慎書中獲得研究電影的樂趣,對這本書所思索的香港城市與香港電影,有貼近的理解。以上是我為讀者們做一個摘要式的導讀,同時也回應林慎的擔憂。好的文章還是需要每一位讀者親自體會。筆者行文至此,算是給未知的讀者們發出一個閱讀的邀約。

  筆者寫過王家衛的電影專書,但我覺得我離香港電影的專家距離甚遠。因為研究一位電影作者的影片與研究一個地區城市的電影是截然不同的學術工作。不過我和香港有著其他的緣分。我在法國巴黎留學時,大部分選擇搭國泰航空的班機作為往返台灣的選擇。因為國泰航空它天天都有往返巴黎香港的航班。到香港之後,台港的航班非常密集,兩地航班多的有如公車。因此搭國泰航空時間也變成相對彈性。轉機的問題就變小了。我每次過境香港機場轉機時,就是有種下一站就會到目的地的感覺。另外,在大陸旅行時,無論出入國境,機場總是有一條通道禮遇港澳台的旅客。在很多的情況下,港澳台被歸類在一起,這是一種分類的方便。

  我不能夠說我對香港熟門熟路,畢竟近幾年大部分經過香港都是轉機,並未入城。在疫情開始至今,我也未離開過台灣。天天努力地把口罩戴好,忍受高溫,對抗病毒。總之,香港對我而言是一座未來感很強的城市,如《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如《攻殻機動隊》般的電影。香港閃爍在未來。我還記得我在研究王家衛的時期,我曾去朝聖過王家衛的電影拍攝埸景,有如影迷。在某次的香港行旅中,某夜晚去了維多利亞港的碼頭。夜裡的香港亮麗流金,海潮聲浪稀微,岸的另一邊高樓頂天,盛世繁華,有如幻城。這些都給我一種強烈的感覺,這就是香港,夜晚海風溫柔。

推薦語

  「林慎遊走於文化理論、心理學和哲學,以精選的香港電影為討論文本,著力於回憶和自我等關鍵概念,筆下的理論框架先聲奪人,令人注目,為香港電影文化論述引入新的話語。」──鄭政恆(影評人、書評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128954
  • EISBN:978626732605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4.4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