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今天遍布全球的生態禍患及其相關課題,各界的討論如火如荼;本書值此問世,能帶來什麼「新」的洞見呢? 本書採取新的途徑,首先源自教宗方濟各的「新」行動策略—《願祢受讚頌》,它是生態生命舞動的...more
你如何走過與主相遇的信仰旅程? 從耶穌的年代至今,從第一代的宗徒到現在,無數的基督徒,因著與主的美妙相遇而踏上這段不可思議的旅程。作者在本書中以伯多祿為第一人稱,訴說這位宗徒之首,是如何決心...more
「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這是在《路加福音》中,兩位門徒與復活的主耶穌相遇的深刻經驗,而這樣的經驗也發生在任何渴望尋求與主的關係更加親近的基督徒身上。從依納爵的時代到今天,《神操》的靈修方式...more
「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這是在《路加福音》中,兩位門徒與復活的主耶穌相遇的深刻經驗,而這樣的經驗也發生在任何渴望尋求與主的關係更加親近的基督徒身上。從依納爵的時代到今天,《神操》的靈修方式...more
對你而言,「家」意味著什麼?如果很幸運,可能會想到你擁有的那個房子,或者,想起那個充滿回憶、在其中長大的老家。 對作者來說,他對家的定義,既可說是大得超乎於我們的想像,也小得出乎我們的意料...more
當我們受到傷害時,有種誘惑是消極的如同門口的墊子,任人踩踏,另一種則是反擊,逐漸加劇你來我往的暴力。 此時若聽到耶穌說的:「若有人掌擊你的右頰,你把另一面也轉給他。那願與你爭訟,拿你的內衣...more
「如何在生活中,與天主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這是很多人心中渴望找到的答案,而耶穌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在《路加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透過祈禱,不斷與天主交談,在聖神內與天父同在。而耶穌與天主共融...more
「如何在生活中,與天主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這是很多人心中渴望找到的答案,而耶穌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在《路加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透過祈禱,不斷與天主交談,在聖神內與天父同在。而耶穌與天主共融...more
教父時代雖離當代教會越來越遙遠,但其精神寶庫不僅沒有「過時」;甚且,由於他們是聖經、教會傳統、教會訓導與神學理論最優越的闡釋者,至今仍傳遞著教會的聖傳,伴隨並引導著當代教會持續成長與茁壯。 ...more
依納爵寫了數千封信給他的夥伴, 這裡的靈修智語,是從這些心與心的對談中選錄的。 主題涉及天主的同在、基督的愛以及生活建言。 這些扎根於生活的分享, 像調味的鹽,像白日的光, 以啟發,以...more
教父時代雖離當代教會越來越遙遠,但其精神寶庫不僅沒有「過時」;甚且,由於他們是聖經、教會傳統、教會訓導與神學理論最優越的闡釋者,至今仍傳遞著教會的聖傳,伴隨並引導著當代教會持續成長與茁壯。 ...more
教宗方濟各曾說道:「畢竟我們存在於無限的愛內。」正是這句話詮釋了本書的核心。 在祈禱中,我們經驗到主愛無盡,不論眼前有多大的障礙,都無法阻擋天主之愛與我們的連結,進而看見在苦難中天主的化工...more
倘若「和平、慈悲、智慧」不再只是口號,而是每天的生活經驗,會是如何呢? 如果能夠在言語和行為中體現慈悲與智慧,真正對家庭、社群和世界產生影響,會是什麼樣子呢?「安居」(Ongo)這個詞語,是向日本...more
倘若「和平、慈悲、智慧」不再只是口號,而是每天的生活經驗,會是如何呢? 如果能夠在言語和行為中體現慈悲與智慧,真正對家庭、社群和世界產生影響,會是什麼樣子呢?「安居」(Ongo)這個詞語,是向日本...more
本書探索皮爾.高山(1914-1991)這位謙卑的平信徒,將其一生獻給祈禱與傳教的內在靈修歷程。 皮爾.高山既是默觀者也是行動者,一生熱衷藝術文化,在創立厄瑪奴耳團體前,曾在電影界工作。受內心愛德指引,...more
教宗方濟各曾說道:「畢竟我們存在於無限的愛內。」正是這句話詮釋了本書的核心。 在祈禱中,我們經驗到主愛無盡,不論眼前有多大的障礙,都無法阻擋天主之愛與我們的連結,進而看見在苦難中天主的化工...more
本書透過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制度、文化背景、靈修特色等歷史與宗教脈絡,重新定位聖安琪梅芝及她創立的「聖吳甦樂友伴團體」(後演變為聖吳甦樂修會)。 本書作者的研究揭示,聖安琪提出一種新的女性獻身...more
本書探索皮爾.高山(1914-1991)這位謙卑的平信徒,將其一生獻給祈禱與傳教的內在靈修歷程。 皮爾.高山既是默觀者也是行動者,一生熱衷藝術文化,在創立厄瑪奴耳團體前,曾在電影界工作。受內心愛德指引,...more
本書透過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制度、文化背景、靈修特色等歷史與宗教脈絡,重新定位聖安琪梅芝及她創立的「聖吳甦樂友伴團體」(後演變為聖吳甦樂修會)。 本書作者的研究揭示,聖安琪提出一種新的女性獻身...more
透過「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個步驟,非暴力溝通法讓我們能觸及自己內在的聲音,也能學會傾聽他人的需要,讓彼此產生連結,享受全新的人際關係。 這四個步驟看似容易,但要打破習以為常的固定模式...more
舊約經常會讓人望而卻步:書目眾多,體裁各異,其中的文化甚至宗教也與我們已相去甚遠。要從哪裡開始呢?又要如何理出頭緒?為了不至於迷失其中,有一個嚮導的確是必要的。 從沙邦傑(Etienne Charpentier)...more
「新約」是基督徒的信仰核心,亦深刻形塑了西方文明的樣貌。新約聖經的影響力不言而喻,但今日的我們,不論是熟悉新約內容的基督徒,或是想了解新約的非基督徒,我們該如何觀看這傳頌千年文字裡的自古常「...more
依納爵.羅耀拉,靈修經典《神操》的作者、天主教耶穌會的會祖,亦是深受天主啟發的密契者。天主是如何在依納爵身上展現祂的神祕計畫?使他從一位滿懷世俗抱負的貴族子弟,成為願以生命與愛火服事基督的朝聖...more
依納爵.羅耀拉,靈修經典《神操》的作者、天主教耶穌會的會祖,亦是深受天主啟發的密契者。天主是如何在依納爵身上展現祂的神祕計畫?使他從一位滿懷世俗抱負的貴族子弟,成為願以生命與愛火服事基督的朝聖...more
朝拜聖體是一種靈修方式,但許多人可能很困惑,在朝拜聖體時到底要做什麼或是說什麼? 聖亞豐索這本寫於1745年的祈禱經典,正好能回答這個問題。 本書除詳述朝拜聖體的好處,且以31天朝拜聖體孝愛聖母...more
本書介紹兩位遭放逐巴比倫( 約主前598~538年 )期間的先知,詮釋其先知性文體及訊息。 首先是《厄則克耳先知書》,尤其包括厄則克耳先知在放逐期間的各種神諭﹔在耶路撒冷被毀之前的神諭( 則一~廿四 )、...more
全球銷售超過百萬冊,已譯成30多種語言。 美國微軟公司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時,送給每位主管這本書,藉以改善公司內部的溝通文化。 如果「暴力」指的是會造成傷害的行為,生活中有許多習以為...more
「新約」是基督徒的信仰核心,亦深刻形塑了西方文明的樣貌。新約聖經的影響力不言而喻,但今日的我們,不論是熟悉新約內容的基督徒,或是想了解新約的非基督徒,我們該如何觀看這傳頌千年文字裡的自古常「...more
《依撒意亞先知書》堪稱世界宗教文學中最卓越的著作之一。它探索著一個民族與天主生活的奧秘―天主對耶路撒冷的承諾,不願對其背信作出審判;並採用不同的文學技巧,包括散文和詩歌,讓人們看到耶路撒冷在...more
好評推薦 1993 年,為幫助教育工作者在各種學習脈絡中,努力實踐聖依納爵‧羅耀拉神操的原則,《依納爵教學法》(IPP)問世了。《依納爵教學法實踐指南:折射型學習》試圖整合過往依納爵教學法實踐者的經...more
透過聖經中的話語,我們與天主建立起緊密的關聯。然而有些讀起來「生硬難懂」的經文,卻讓我們難以感受到天主的慈愛,那能以什麼方式來理解?作者在書中邀請我們可以從聖經的歷史文化背景、聖經作者的人性...more
生活中的起起伏伏,容易讓人累積負面的思想和消極情緒。若你感到空虛、悲傷、沮喪或格格不入,或是在與憤怒、孤獨、恐懼、痛苦或低能量奮戰,感覺停滯不前、找不到生活的意義,這就是需要靈性排毒的時候。...more
生活中的起起伏伏,容易讓人累積負面的思想和消極情緒。若你感到空虛、悲傷、沮喪或格格不入,或是在與憤怒、孤獨、恐懼、痛苦或低能量奮戰,感覺停滯不前、找不到生活的意義,這就是需要靈性排毒的時候。...more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已經領受了和好聖事,但不知道為什麼,卻仍有罪惡感,充滿羞愧,擺脫不了邪惡的念頭或內心惱人的控告指責? 又或者,自己好像總是在和某種罪掙扎,雖然試過一切努力,仍...more
作為梵二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神學家之一,拉內的貢獻,格外在於基督論與人論的密切連結,以及注重神學與靈修的整合。拉內視基督論為人論的開端與結語,同時也是信徒靈修生活的根基與典範,為闡釋其觀點,本書...more
聖經中「山羊」與「綿羊」的比喻,往往被視為天主對人的審判,而從中衍伸出的天主形象,經常是嚴厲、威權、不可忤逆的。然而這樣的天主形象,全然是福音要帶給我們的好消息嗎?天主是用什麼樣的愛與罰在對...more
「梅瑟五書」中,《創世紀》、《出谷紀》及《戶籍紀》三卷書原則上在說故事;《肋未紀》及《申命紀》兩卷旨在說明以色列子民與天主交往中所應守的生活準則。 以色列民族從撒羅滿死後分裂成南、北兩國。...more
本書是作者傑伊.厄雷博士接續《IFS自我療癒法》的著作。《IFS自我療癒法》首先帶我們認識了「內在家族系統(簡稱IFS)療法」,並懷著尊重的態度、透過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回應內在的那些「部分」。本書則更進...more
禪修是修心養性,天人合一的途徑,它沒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卻能接引我們經驗到、看到「萬事萬物的本質和自性」,包括我們的「本來面目」、「天主的肖像,天主的模樣」。 甘迺迪神父自身經歷梵二前後,信...more
以色列宗教經典分三大類:妥拉、先知書、聖卷;其中,「妥拉」是為核心,廣義來說,所有「先知書」及「聖卷」都只是在詮釋「妥拉」罷了。「妥拉」即「梅瑟五書」,而其核心內容在《出谷紀》。 《出谷紀...more
一位沒沒無聞的小修女,1897年病逝於法國里修加爾默羅隱修會,得年僅24歲,然而她生前寫下的自傳,不僅在逝世隔年出版以後旋即銷售一空,時至今日更被翻譯為多國語言,感動無數的信仰靈魂。她,就是最為台...more
作者邀請您大著膽子一起來閱讀這本書,希望本書的內容能幫助人們理解兒童是需要成人多費一些心思來保護的。本書所探討的主題一直被歸類在「性醜聞」的範疇中,沒有人喜歡聽到性醜聞,避之唯恐不及。但如果...more
白冷之星證實了耶穌的誕生,威登堡大門成了新教改革的同義字,而避孕藥則象徵性革命…… 這就是教會百件物品的故事,也是幾世紀以來救贖我們生命的東西。 天主聖言以取得肉身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物質的世界,...more
常常聽人說,上主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但你是否真的經歷過這種親密?又要如何經歷這份親密? 本書以四種分辨途徑,讓人透過回顧個人生命經驗,發現上主慈祥又周全的眷顧。因為有了這個與創造者的關係,...more
常常聽人說,上主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但你是否真的經歷過這種親密?又要如何經歷這份親密? 本書以四種分辨途徑,讓人透過回顧個人生命經驗,發現上主慈祥又周全的眷顧。因為有了這個與創造者的關係,...more
在剛有孩子的日子,除了歡喜,有些時候你會覺得苦不堪言,接二連三的事情也讓你累得無法休息,這些都是事實。但你知道,你渴望的親職和家庭生活並不僅止於此。 許多家庭都沒想到,嬰兒期事實上指的是寶...more
天主教靈修傳統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由歷代聖人和大師所開創,成為經久不衰的信仰寶藏。 如何解讀他們的經驗與著作?靈修發展史是否有內在規律可循?這些傳統仍舊適合今天的我們嗎?本書會給出專業的回答。...more
在剛有孩子的日子,除了歡喜,有些時候你會覺得苦不堪言,接二連三的事情也讓你累得無法休息,這些都是事實。但你知道,你渴望的親職和家庭生活並不僅止於此。 許多家庭都沒想到,嬰兒期事實上指的是寶...more
五封來自十七世紀聖瑪麗閨雅的古典法文手稿,可能是世上僅存的完整親筆原稿。我們何其幸運,能如此親密地與古聖賢人在字裡行間相會。因五封信函的內容屬事務性,不容易對聖瑪麗閨雅的一生有概括性的認識。...more
四百年前的1622年,西班牙傳教士將天主的光灑在福爾摩沙---台灣,建立了第一個傳教站,從此天主教在台灣立足,並於誕生、成長、發展及挑戰中,讓天主的仁愛沐化整個台灣! 天主教在台灣四百年的丹心青史...more
四百年前的1622年,西班牙傳教士將天主的光灑在福爾摩沙---台灣,建立了第一個傳教站,從此天主教在台灣立足,並於誕生、成長、發展及挑戰中,讓天主的仁愛沐化整個台灣! 天主教在台灣四百年的丹心青史...more
這是專為9-13歲的孩子所做的親子共讀的教理書。 在與孩子共度的時光裡, 或許在房間的某個角落,或公園的某個長椅上, 藉著 幽默風趣的插圖 孩子會有的疑問 來自教會兩千年歷史的解答 ...more
在一天結束前,點一根蠟燭,收斂心神,和天主一起省察祈禱,感受自己正與祂同在,將一切煩惱、憂愁交託於祂,之後帶著平安喜樂的心,與麵包──豐富的生命之糧──同眠。 「今天哪個時刻,是我最感恩的?」 ...more
在人類的歷史上,男性經驗一直被當成人類經驗的基準,但男女大不同,這基準,果真都適用於女人嗎? 本書以女性的經驗為主軸,從心理學和靈修的角度,探索女性各階段生命歷程和信仰的關聯。 如同生活中...more
在人類的歷史上,男性經驗一直被當成人類經驗的基準,但男女大不同,這基準,果真都適用於女人嗎? 本書以女性的經驗為主軸,從心理學和靈修的角度,探索女性各階段生命歷程和信仰的關聯。 如同生活中...more
哀怨是人在痛苦絕望中向上天的呼號。窮極呼天是人的本性,不論一個人有沒有信仰或處在怎樣的狀況下。這樣的呼號貫穿出現在整部聖經中。以色列民族在生命的最低谷,依然堅守著與上主的盟約關係。這份堅守,...more
本書為《YOUCAT堅振聖事》的絕佳課程應用指南! 專為團體帶領者、教理講授者、教師和家長使用的豐富課程應用資料。 其內容包含: -神學基礎 -課程規劃 -附加教材...more
馬蒂尼樞機是知名的聖經學者、曾任米蘭教區的樞機主教,是教會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斯波祺神父從事監獄牧靈工作,並與羅馬尼亞吸毒上癮的街童住在一起。他鼓勵年輕人寫信給馬蒂尼樞機,提出心中的疑惑。 ...more
「信德的生活就是不斷地在各種偽裝和是非顛倒中追尋天主。」 本書是靈修大師高薩德(Jean-Pierre de Caussade, S.J.)神父的靈修經典之作。於其間,他不僅敘述一種靈修道路和境界,更是自內心發出對至尊天...more
馬蒂尼樞機是知名的聖經學者、曾任米蘭教區的樞機主教,是教會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斯波祺神父從事監獄牧靈工作,並與羅馬尼亞吸毒上癮的街童住在一起。他鼓勵年輕人寫信給馬蒂尼樞機,提出心中的疑惑。 ...more
「信德的生活就是不斷地在各種偽裝和是非顛倒中追尋天主。」 本書是靈修大師高薩德(Jean-Pierre de Caussade, S.J.)神父的靈修經典之作。於其間,他不僅敘述一種靈修道路和境界,更是自內心發出對至尊天...more
這本書是你的教練,陪伴你,直到領受堅振聖事的那個大日子。在本書中,你將發現許多祕訣,足以帶領你過一個與天主同在的精采生活。...more
「靈修」是有意識地努力整合自己的生活,朝著自己所理解的終極價值走去。 這本祈禱之書是以依納爵靈修──特別是它的故事(尤其是會祖的故事)、主題、價值觀、理想、神恩、遠見、德行、語言──為內涵,從其...more
舊約經常會讓人望而卻步:書目眾多,體裁各異,其中的文化甚至宗教也與我們已相去甚遠。要從哪裡開始呢?又要如何理出頭緒?為了不至於迷失其中,有一個嚮導的確是必要的。 從沙邦傑(Etienne Charpentier)...more
「在世上生活的每一分鐘和每一事件,都在人的靈魂上播下一些東西。」作者以一篇篇的散文,道出靈修之旅沿途應認清、牢記的種種;進而澄清什麼不是默觀祈禱。書中一再強調默觀生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蒙此特...more
「在世上生活的每一分鐘和每一事件,都在人的靈魂上播下一些東西。」作者以一篇篇的散文,道出靈修之旅沿途應認清、牢記的種種;進而澄清什麼不是默觀祈禱。書中一再強調默觀生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蒙此特...more
本書旨在幫助教理講授工作者,清楚認識教理講授在培育工作中的位置與功用,並藉教理傳承、教會文件及牧民工作的探討,掌握有關教理講授的神學理論與牧民實踐,好能在教會團體內承擔、策劃及發展這項教會職...more
全球銷售超過百萬冊,已譯成30多種語言。 美國微軟公司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時,送給每位主管這本書,藉以改善公司內部的溝通文化。 如果「暴力」指的是會造成傷害的行為,生活中有許多習以為...more
本書旨在幫助教理講授工作者,清楚認識教理講授在培育工作中的位置與功用,並藉教理傳承、教會文件及牧民工作的探討,掌握有關教理講授的神學理論與牧民實踐,好能在教會團體內承擔、策劃及發展這項教會職...more
這本書邀請你在納匝肋人耶穌的陪伴下走出自己的生活路徑。 我們不須完成重大工程的偉績,只要一步接著一步,走出一條路就行了。 我們與耶穌一起走,經過祂活在人間的服務工作,經過祂的苦難與死亡,進...more
以《IFS自我療癒法》為本的延伸練習,透過更深入的探索,使每個人都能依照「內在家族系統療法」的步驟,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漸進地療癒自我。...more
《創世紀》介紹了幾個貫穿整部聖經的主題。首先是神聖因果律,即一切的發生都是神祇的作為;其次是建立人神之間的關係;再來是古代說故事的方法,用以表達其信念和價值。 《創世紀》的故事由三大部分所...more
一切真相就在眼前,你用不著到處尋求。凡有心尋找真理的人,絕對找不到它。──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 矛盾、焦慮、痛苦、失望……這些消極性的經驗,現代人幾乎無日無之;而大抵上,這一切乃是...more
「人的心智並不是會偶爾失控的單一主宰。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由幾個『部分』組成。這些『部分』會相互影響,而且有各自的看法,就像我們內在的家族一般──有受傷的孩子、衝動的青少年、嚴格的成人、吹毛求...more
「對於未來,你想要一個保證,想要完美。現實卻是:出身名門,傾國傾城,恭喜你得到了妲己。出身寒門,家境貧窮,事業動蕩,命運多舛,啊!肯定不行呀──你剛剛拒絕了耶穌!看,連耶穌在你眼中都不夠理想,所...more
瑪利亞的七個痛苦是因著她親密、獨特、投入地參與了她獨子的救世工程。沒有一位基督徒可以進入天主的光榮卻免於塵世受苦的考驗。每一位基督的追隨者,在他或她的一生中,總會遇到某些時刻,需要尋求這位痛...more
本書透過「分享」(participation)、「疏離」(alienation)與「共善」(common good)的概念,了解卡洛‧沃提瓦(Karol Wojtyła,日後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人學觀,及如何將這些概念用在生命倫理、婚姻和......more
在城市看慣醫院、藥局的招牌,很難想像住在山區的民眾,倘若遇上病痛纏身,要下山見到一位醫師或復健師,有多麼困難! 靈醫會神父秉持著為最小弟兄服務的精神行醫傳道,從1952年起即在近山靠海的宜蘭及澎...more
失業、意外、疾病、死亡、無預期的懷孕、成癮…… 生命中許多變化讓我們已經夠複雜的人生處境更添難度, 且隨著變化帶來的壓力,使我們受苦。 透過書中的經驗分享和實際的應對建議, 除了能幫助人...more
甘地有言:「你可以用溫柔的方法撼動世界。」但幾世紀以來,面對衝突,人們慣於以「戰鬥、逃跑、僵住」的動物本能應對。衝突並不陌生,小則日常生活的爭吵、大則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如何調解衝突是現代人應...more
甘地有言:「你可以用溫柔的方法撼動世界。」但幾世紀以來,面對衝突,人們慣於以「戰鬥、逃跑、僵住」的動物本能應對。衝突並不陌生,小則日常生活的爭吵、大則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如何調解衝突是現代人應...more
天主教倫理,絕不僅是教會傳授的一系列規範和禁令,亦非羅馬天主教信徒所專屬,一味要求人犧牲自由,甘心服從;反之,它努力回應的,是人類心靈對善與真的憧憬,助人在福音光照下,充滿活力地成長。這才是...more
面對天主不詞窮,第一次祈禱就上手 晚上睡覺前,你會選擇滑手機還是祈禱? 早上起床後,你會選擇滑手機還是祈禱? 祈禱對我的幫助是什麼? 祈禱不是許願;祈禱是靜默,是聆聽。 祈禱是和天主談話。...more
無論是對生命充滿喜悅感激,或是因故大發脾氣、對某件事情感到焦慮害怕、難過心愛的人即將離世、或是被壞習慣困擾……你可知這些情緒滿溢的處境,正是祈禱的良機? 基督徒信仰的核心,是相信一個降身成人...more
無論是對生命充滿喜悅感激,或是因故大發脾氣、對某件事情感到焦慮害怕、難過心愛的人即將離世、或是被壞習慣困擾……你可知這些情緒滿溢的處境,正是祈禱的良機? 基督徒信仰的核心,是相信一個降身成人...more
為什麼聖像畫這種風格的繪畫,有那麼多默想的空間?它到底在表達什麼? 本書由耶穌會士史必力樞機主教和魯普尼克神父合著。前者是捷克人,後者是斯洛維尼亞人。兩位耶穌會士都有斯拉夫文化的背景,其後...more
「為什麼要畫耶穌呢?」 「因為耶穌是最可愛的人。他充滿愛心,表裡一致、超然公正,又具有力量,樂意幫助有需要的人。他是最值得人認識的一位朋友、也是最值得人信賴的天主。」...more
本書為教理講授的工具書,為教理課程以及渴望更了解基督信仰基本神學概念的人服務。本書不以傳統解釋信理的模式,即從上、從天主聖三的奧祕講起;反而從較簡單、以人眼所能見的,即耶穌這個人,祂的教導、...more
若你渴望學習祈禱,就來凝視祈禱中的耶穌吧!唯有祂知道如何祈禱,因為祂就是完美的祈禱。 本書作者賈德來神父以純樸的話語、謙柔的態度,為您逐字、逐句闡明〈天主經〉的深奧內涵; 引領您向聖神敞...more
若你渴望學習祈禱,就來凝視祈禱中的耶穌吧!唯有祂知道如何祈禱,因為祂就是完美的祈禱。 本書作者賈德來神父以純樸的話語、謙柔的態度,為您逐字、逐句闡明〈天主經〉的深奧內涵; 引領您向聖神敞...more
梵二以來,「本地化」已在天主教會內成為理所當然的「信條」,以致人們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實現本地化上,而忽略了何謂「本地化」這個根本的問題。福音和文化到底該有怎樣的關係?二者又如何相遇?假如對...more
若瑟‧拉辛格,後來的教宗本篤十六世,是橫跨兩個世紀的神學泰斗,雖然他的學術造詣極其深厚,但他並沒有拘泥於「學院派」,而是處處力圖整合神學、靈修、牧靈和福傳。這就是他同時作為神學家、牧者和靈修...more
活在當下似乎是一件簡易的事,然而忙碌、焦慮、悔恨過去、擔憂未來等種種原因,很容易占滿心靈,使我們無法與自己、與他人、與天主建立真實的連結,使生命扎根、在關係的滋養中成長。 本書結合心理學...more
活在當下似乎是一件簡易的事,然而忙碌、焦慮、悔恨過去、擔憂未來等種種原因,很容易占滿心靈,使我們無法與自己、與他人、與天主建立真實的連結,使生命扎根、在關係的滋養中成長。 本書結合心理學...more
浸潤在聖詠和靜默豐富的滋養中,以踏實的工作和服務為生活的內涵,並承接諸如聖納德、多默‧牟敦、多默‧基廷等前人的密契智慧,幾世紀以來,謙遜優美的熙篤會靈修傳統,已使熙篤會隱修院成為人們避靜或尋求...more
在羅馬宗座額我略大學的演講廳裏,一個坐滿約15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神學碩士生的課堂,一位文質彬彬的學者在每年都教授的「教會的大公會議」第一課,總會拿起這本參考書說:「本書有義、英、法、西、日、韓...more
當一個非預期懷孕的媽媽,無助地前來敲打福利會的門,而後住進簡樸的宿舍。經過幾個月,在劇烈的陣痛中,孩子呱呱落地。 剛生下孩子的母親,卻必須做出比生產更痛苦的決定:留養,或出養孩子?──這個...more
浸潤在聖詠和靜默豐富的滋養中,以踏實的工作和服務為生活的內涵,並承接諸如聖納德、多默‧牟敦、多默‧基廷等前人的密契智慧,幾世紀以來,謙遜優美的熙篤會靈修傳統,已使熙篤會隱修院成為人們避靜或尋求...more
分辨神類是天主教珍貴的精神遺產。 現代生活愈來愈複雜,人們感到倫理原則雖然正確,雖然重要,但是為使人做倫理性的決定是不夠的,在客體的原則和人的行動之間有一道鴻溝。 在這個背景下,人們尋找...more
分辨神類是天主教珍貴的精神遺產。 現代生活愈來愈複雜,人們感到倫理原則雖然正確,雖然重要,但是為使人做倫理性的決定是不夠的,在客體的原則和人的行動之間有一道鴻溝。 在這個背景下,人們尋找...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