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滇味到龍岡

滇味到龍岡

  • 作者:焦桐
  • 出版日期:2013/10/21
內容連載 頁數 4/4

戰後自然是民生凋敝,普遍貧困,雖然鮮有人吃點心,依然得清晨即起,泡豆洗豆磨豆,熬煮,成品挑到市場上賣。一般吃法以涼拌為主,亦可炸可煎。

臺灣的豌豆粉除了色澤翠綠,不同於雲南的薑黃,口味很接近發源地。若煮得較稀叫「稀豆粉」,堪稱液態豌豆粉,乃大理人尋常的早點;吃的時候加入油條,淋上醬料、辣子,再灑些胡椒鹽,熱呼呼地喝,煖人胃腸。

麗江「雞豌豆涼粉」則是納西族的風味小吃,和豌豆粉的作法、吃法一樣,使用麗江特產雞豌豆;雞豌豆形扁圓,淡綠色,與綠豆一般大小,由於形似雞眼睛,故名。質地似豌豆,卻更細膩更香,成品呈灰白色澤。

從前讀撒尼族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就一直很想探訪阿詩瑪的故鄉石林,經過億萬年地質變化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我參加了酒店的旅遊團,不料去程先被帶到購物商場停留兩小時,才開往目的地,匆匆瀏覽那石林一個半小時,回程又被帶往「七彩雲南」購物四小時。敗興歸返昆明,走進餐館吃野生菌鍋,並吃了一碗豌豆粉。

呈貢豌豆粉天下聞名,製作以家庭為主,估計約有上千人在製作豌豆粉,然則這工作相當辛勞,聽說掌握手藝的人多在三十歲以上。幸虧這碗涼拌豌豆粉,拯救了我的旅遊心情。

豌豆粉的滋味酸辣,嫩糯,微甘,透露淡淡的清香,普受雲南人的喜愛。就像阿詩瑪的故事流傳在石林,香草般的美女,勤勞,堅定,個性潑辣中帶著溫柔。

涼拌豌豆粉以大理聞名,乃是雲南盛夏小吃,攤販常在溪岸邊營業,吃的情境興味盎然,工作勞累時吃上一碗,迅速恢復體能。其調味料扮演關鍵角色,材料非常複雜,包括醬油、辣椒油、花椒油、麻油、紅糖水、醋、芫荽、蔥花、韭菜、芝麻、花生碎等等。

最重要的莫非甜醬油、鹹醬油、白糖、米醋、薑汁、蒜汁、香油、油辣子、花椒油、香菜段這十樣,可謂基本配備,其中甜醬油是雲南特有的調料。那麼多濃重強烈的調味料肯定激盪著潑辣,圍繞在清淡的豌豆香味中,展現奇巧,陡峭又纖細的味覺風格。

4上一頁 1 2 3 4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