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5/8
你應該要學的課題就在你的作品中,只要仔細端詳自己的作品就能找到,不帶成見、不帶要求或恐懼、不抱著希望、不抱著感性的期待;問問你的作品需要什麼,而不是你需要什麼。接著拋開恐懼,仔細傾聽,就像好父母傾聽孩子的需求一般仔細傾聽。
 
四、對他人的恐懼
 
當我們與自己在乎的想法與創作材料建立起親密關係時,即使我們無意埋頭創作,作品仍會油然而生。這個時候我們容不下其他人,也許理當如此,畢竟創作很少需要籌組委員會開會才完成。
 
儘管其他人的反應不該對創作者造成困擾,但實際上經常帶來困擾。當我們將別人的優先考量與自己的混為一談,問題就來了。我們時時刻刻惦記著他人的評語,有的是真的評論,有的則是想像出來的,總之一直有聲音在耳邊絮絮叨叨。有些評語你記憶猶新,有些是你預想的,每個聲音都急著評論我們的作品。
 
理解
 
如果創作時隨心所欲,其他人可能無法理解你的作品,至少不是馬上就能理解,能夠理解的人也不多。當筆者在電腦上鍵入這個問題:「什麼行得通?」筆者腦海中浮現一個有趣的模式:我用負片攝影之後,每次都會拖延大概五年左右,再將負片沖洗出來販售。事實上,筆者有一件作品,一開始是為了研究評論才會沖洗出來,當時是想說明這張「新」作品已經開始顯露疲態了,想不到現在卻大受歡迎。
 
表演藝術家會當面得到即時評論,因此面臨額外的恐懼。比如芭蕾舞劇《春之祭》(Rite of Spring)當初在巴黎首演進行到一半時,樂團指揮遭到一連串爛水果的轟炸;或美國搖滾民謠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1941–)第一次以電吉他現場演奏時,被攆下台。難怪創作者常常鬱鬱寡歡,總覺得自己的作品正在走下坡:無論何時,舊作總是比較吸引人、比較容易理解。
 
這可不妙,畢竟希望大眾理解你的作品是基本需求,這表示你和周遭其他人有共同的人性。風險很可怕:創作有你專屬風格的作品時,等於是賦予觀眾拒絕理解的權力,也就無法獲得你希冀的共鳴;你讓觀眾有權力說:「你跟我們不一樣;你很怪;你是瘋子。」
8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