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6/8
相反地,如果因為害怕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作品,而改變創作,會讓你變得依賴觀眾。最單純、但也最致命的情況就是,你的想法慢慢變少,變得只想得到你認為觀眾可以想到的東西,以致作品紆尊降貴、狂妄自滿,或兩者皆然。更糟的是,在改變的過程中,你放棄了自己最崇高的創作願景。
 
接受
 
對創作者來說,講到接受,得先從一個簡單又揮之不去的問題談起:作品完成後大家會認為這是一件創作嗎?這個問題很基本,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還記得小時候操場上可怕的挑隊員儀式吧,挑選壘球隊隊員時,你如果不是別人的首選當然很難過,但如果別人連選都不選你,不如死了算了。
 
如果說,創作者需要大眾的接納,就是希望其他人能把你的作品當成創作,隨之而來的恐懼就是,別人認為你的作品只是勞作、興趣、裝飾……或什麼都不是。
 
即使是批評,也比忽略好
 
一九三七年,博蒙特‧紐霍爾(Beaumont Newhall,1908–1993)撰寫第一本詳細介紹攝影史的書籍,書名非常合乎邏輯,就叫《攝影史》(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他挑出一些攝影師,讚揚或批評其作品。結果最受傷的不是紐霍爾抨擊的那些攝影師,而是那些他完全忽略的人。一般人覺得,就算是遭到批評,至少還算是「攝影史」的一部分,如果連提都沒提,就代表這個人完全不存在!
 
有些才華洋溢的「圈外人」,要經過數十年,他們早年的作品才開始受到認可,一點也不誇張。上述例子比較極端,但是給大家的警告還是管用:接受和認可是他人所握有的權力,這些人可能是朋友、同學、策展人……或是你選擇的創作媒介權威史學家。
 
有時候,希望別人接納自己作品的需求,可能正巧跟自己創作的需求相互衝突,其實這兩件事都非常合理:你想創作出有自己風格的作品,也想要別人接納你的作品。
 
其實要解釋這個現象很簡單:無論何時,外界總是比較支持他們已經了解的作品,也就是那些已經存在一個世代,或一個世紀之久的藝術品。表達嶄新想法的創作有時候連糟糕的作品也稱不上,因為大眾根本不認為那是創作。
8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