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3/7
食人
 
十三世紀末,黨內鬥爭失敗的比薩貴族烏戈利諾・德拉・蓋拉爾代斯卡,與兒子們被幽禁在塔內。他們都死在這裡,因沒有給他們食物,故出現了家人相食的傳說,還被但丁寫入《神曲》〈地獄篇〉中。卡爾波是以裝飾巴黎歌劇院聞名的法國雕刻家。
 
一八一六年七月,法國軍艦梅杜薩號在非洲的塞內加爾海域遇難。緊急用材料拼湊出的木筏,搭載了一四七人。木筏在海面上漫無目的地漂流,遇難者們立即遭受猛烈的飢渴之苦。
   
十三天後,戰艦阿爾古斯號發現了木筏。屍體四散的悲慘情景,讓船員們驚訝地說不出話來。生還者只有十五人。從他們的口中得知,虛弱的人被攻擊,還活著就被吃掉的慘狀。這個恐怖的新聞驚動了世間,企圖隱瞞真相的政府,也遭受批評,成為一大醜聞。
   
畫家傑利柯將這幅光景畫了下來(一八四頁)。寬度長達七公尺以上的巨幅畫面上,描繪著即將獲救的木筏。傑利柯經過多次的錯誤嘗試,在精確計算的構圖下,畫出了毫無生氣的死屍東倒西歪、慘絕人寰的情景。這是宣告美術史上正式進入浪漫主義,劃時代的一幅作品。
   
人吃人的食人(cannibalism)行為,在文明的原始階段經常可見。在弗雷澤爵士的《金枝(The Golden Bough)》中,便記錄了澳洲的卡密勒羅伊族(Kamilaroi)及非洲的希雷高地,有打倒勇敢的敵將後,為獲得該男子的勇氣與力量,而吃下他的心臟及肝臟的案例;與北美印地安的易洛魁族,會吃下敵將戰俘的心臟一樣。這種習慣的背後,傑利柯為了本作品,還素描了被解剖的屍體(二四三頁)。畫面右邊求救的男子們,正在向遠方的海上揮手,遠處隱約可見豆粒大小的阿爾古斯號船影。傑利柯三十三歲即英年早逝,其取自社會題材的風格,為德拉克羅瓦等浪漫派的畫家所承襲,開展出美術史上的一大潮流。德拉克羅瓦本人也在本作品中擔任遇難者的人體素描模特兒。另外,阿塔利(Jacques Attali)曾指出,「有別於常聽見將人當作食物的食人傳聞,實際上,anthropophagy(食人)過去曾是治療行為。」人們為祈求病得痊癒,甚至會將聖人骨骸的一部分磨成粉、熬煮飲用的聖髑崇拜,明顯的是這種食人文化的延伸。而信徒在彌撒中食用化作耶穌的肉與血的麵包與葡萄酒,也可說是與食人文化的精神意涵相通。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