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全聯:不平凡的日常

全聯:不平凡的日常

  • 作者:謝其濬
  • 出版日期:2018/12/24
內容連載 頁數 2/5

至於透過「R. I. P.」,召喚出看不見的朋友,技術其實不難,就是在網路上串流兩個版本的影片,正常情況下,是播放「無人版」,但只要按下「R. I. P.」,就會叫出「有人版」,造成看不見的朋友突然出現的錯覺。
 
過去全聯的臉書粉絲頁,只是將電視廣告或平面稿直接複製轉貼,單向溝通引起的興趣有限;而這次的中元節「鬼行銷」則發揮創意,為社群行銷量身打造互動式的影片,內容簡單又引人會心一笑,才能引爆病毒式傳播效益。
 
經過這一波行銷活動後,全聯的年輕消費族群成長,較前一年同期增加一六%,較一般會員成長多了九%。
 
將廣告創意與社群經營合而為一,竟然能獲得這麼好的效果,連全聯也感到意外。劉鴻徵直言:「這件事對我來說,也是很好的學習。」
 
內容比「好康」更有力

 
隨著臉書、LINE、Instagram等社群平台快速崛起,不但改變了資訊傳播的型態,也成為品牌行銷的重要工具。因此,各大企業都會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引發消費者對於品牌的關注,進而帶動雙向互動和對話。
 
正因為社群行銷的關鍵在於互動,因此臉書粉絲團就不能只看粉絲人數,還要看有多少比例的粉絲按讚、留言或分享,進而建立對品牌的認同與信任。如果只是拿出各種「好康」來衝高人數,粉絲如同流水過客,對品牌長期經營來說,並沒有幫助。
 
不過,由於社群平台屬於新興的行銷工具,企業本身不熟悉,通常會委託外部的數位行銷公司來經營。
 
過去,全聯是將品牌廣告和社群經營分開來看,並交由不同的業者來經營;而以往在管理數位行銷時,最初也陷入了數據迷思,以CPC(cost per click ;每千次點擊成本)、CPA(cost per action;每次有效行動定價)、CPM(cost per 1000 impression;每千次瀏覽成本)這些指標來衡量結果。
 
不過,行銷團隊逐漸反思,這些數字對於全聯的品牌經營,真的有實質效益嗎?消費者會因此提升對全聯的好感,甚至願意以實際的購買行為來支持品牌嗎?
 
正好奧美在此時提出建議,用內容做為經營社群、驅動消費偏好的動力,將廣告創意與社群經營合而為一。
5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