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2/7
布赫迪厄在百事待舉之際,提出一套整體性理論(théorie générale):當時大學殿堂仍呻吟著日落西山的偉大敘事,統定於一的範例亦日漸崩解,他則堅持其創見、最終得以征服世人,並試圖以三項彼此強而有力串連著的基本概念──場域(champ)、慣習(habitus)與資本(capital),來涵蓋社會總體(totalité du social)。時下流行的思想主張所造成的限制,都使得布赫迪厄殊異的歷史地位變得相當隱晦不明:相對於其他的思想風潮,世人亦在其著作中找到某個知識「品牌」,眾人也多少熟練地為他貼上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e),或者是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e)的標章。隨著其國際聲譽水漲船高,我們將之安插在一個經典大師的尊位,一種與他對自己在知識場域中的立足點幾乎不搭調的想像。他最終成為平凡無奇的研究對象,即學究論理所處理的思想物件:布赫迪厄的研究被重新格式化,成為教學人員的知性詮釋能力(entendement professoral)中的壓倒性範疇,然而知性詮釋能力正是他一手打造出來的概念,目的就是用來思考教學裁決中不自覺的固定樣式(modalités inconscientes)。當今美國大學主宰著社會科學的發展:布赫迪厄在那裡也成為不斷推陳出新的研究對象,這未必是因為眾人詳讀其著作、故而摩拳擦掌,更不是因為去考察其概念的社會生成(genèse sociale)而產生的自我省思。場域此一術語成為一把萬用鑰匙,逐漸與慣習和資本的概念應用脫節,然而,其理論強調三合一、缺一不可。坦白而言,社會學家強加要求其他學科代表必須通過層層考驗,並宣稱要讓這些學科的做事方式和思想風格變得具體客觀,但往往他們對自己的審查是能省則省。社會學者大多在製造出長篇大論的主義學說後,就感到心滿意足,而對哲學史家而言,即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把重要經籍拿出來做純粹單一的內在論式(internaliste)的解讀是勢在必行的做法,但現在,他們根本就不敢如此貿然。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