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夏日漫博
縱橫阡陌:彰化與臺灣農業發展

縱橫阡陌:彰化與臺灣農業發展

  • 作者:楊明憲
  • 出版日期:2023/12/10
內容連載 頁數 1/5
第一章    從臺灣看彰化
 
臺灣為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擠壓而成的島嶼,在3萬年前至5萬年的第四冰河時期,臺灣海峽因海平面下降而形成陸棚,人與動物可以直接從亞洲大陸走到臺灣島嶼,所以很早以前其實已有人類在此活動。因此談到歷史,臺灣可從石器時代的發展開始。但因沒有文字記載,僅能憑一些文化遺址來推測早期人類在臺灣的生活狀態,從舊石器、新石器、金屬器等不同時代的演進,直到17世紀始有一些文字史料記載,才能具體描述先民的奮鬥、努力與開墾。
 
本文即以史前時代的農業、荷蘭與明鄭時期的農業、清朝時期墾殖、通商及農業發展,述說臺灣在日本人來臺之前的農業活動與開發。雖以臺灣為主體,但也看到彰化縣在臺灣開發過程中逐漸嶄露頭角。
 
第一節 史前時代的農業
 
一、舊石器時代
 
彰化位於臺灣的中部,彰化的農業發展,當然與臺灣整體開發歷程及社會變遷的關係密不可分,也與彰化本身的地理條件及政府政策有直接關係。因此,先從臺灣整體角度,在時間長河與空間板塊的經緯交織下,來認識彰化農業的變遷與發展,應該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
 
臺灣東部的「長濱文化」是至今臺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屬於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類型,年代距今約3萬年至1萬5千年前。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與價值呈現。在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挖到許多舊石器時代人類的遺物和遺跡,推測當時是以捕魚、打獵和採集野菜果實為生的聚落,還不會農耕,經常為了尋找物資而到處遷移。農業,包括農林漁牧等生產活動,所以在舊時器時代的漁獵、採集,就是史前的農業情形,當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自然構成農業社會。由此可知,農業與人類歷史演進息息相關。
 
農業的英文Agriculture是Agri和Culture兩個字的結合,在拉丁文中,Agri表示「土地」,Culture表示「文化」,所以早期在土地上的人類生活方式,即可統稱為農業,只是因為在不同地區的生活,就被冠上某某文化。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