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暑期閱讀
琴聲.情深

琴聲.情深

Til Muskken

  • 定價:399
  • 優惠價:9359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39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音樂於我已成了一份迷戀,這份迷戀將一切吞噬,不論是愛、夢想或者未來
 
  與音樂緊緊相扣 刻畫出人生的悲喜、慾望和恐懼


  極具音樂天賦的阿克索受母親啟蒙而開始習琴。十六歲的夏日,全家人到河邊戲水野餐時碰上意外,他阻止父親被捲入漩渦中,卻使母親遭激流沖走失去生命。這讓他深陷孤立與絕望,音樂成了他唯一的救贖。

  他無心向學,將所有時間用於練琴,全心投入鋼琴大賽。同儕間競爭激烈,卻又只有彼此才能理解對方,因而只能互相激勵。美少女安雅的天分和氣質深深吸引阿克索,使他跌入這埸終將失控的戀情之中。

  安雅的完美演出,讓同場較勁的阿克索惶惶不安,當他終於精湛地彈至尾聲,原本悄然無聲的觀眾席上卻爆出一陣騷動,讓他的琴聲彷彿碎裂的水晶,冷冽銳利地刺痛他的雙手,與他的未來……而安雅是如霧般的迷夢,伸手彷若可及,抓住的卻只是冰冷的空氣。

  即使如此,他還是決定,賭上一生,踏著荊棘前行……

得獎記錄

  ★本書榮獲二○○八年法國「讀者大獎」(The 2008 French Prix des Lecteurs)

本書特色

  ★挪威當代小說家、詩人以及鋼琴大師凱特爾.畢揚斯達全球第一本中文版長篇小說。

  ★本書生動刻畫了一群青少年之間強烈的情感世界,沒有《交響情人夢》的浪漫,而學琴之路卻同樣艱苦,他們大膽向彼此伸出援手,亦觸及了他們在攀向藝術頂峰時,不時在內心自問的人生難題:想主宰音樂這門高深的藝術,卻又不想付出個人苦痛為代價,這豈能兩全?

  ★凱特爾.畢揚斯達特別為此書創作《赤楊叢之歌》雙CD,成為閱讀本書最佳配樂選擇。

名人推薦

  ★推薦人李茶(樂評人) 、陳志林(極光音樂董事長)、焦元溥(樂評人)、蘇重(樂評人)推薦

  冷靜細心的筆觸,搭配敏銳且富詩意的想像與鋪陳,畢揚斯達寫祈願也寫現實,有情卻也無情,說了藝術與夢想之難得,青春與世途之滄桑。但正因如此,我們需要文學,需要音樂,需要將振落的羽毛記憶成悠揚的歌曲—即使不能高飛,也要永遠保持望向天空的勇氣。——樂評人 焦元溥

  那些愛與死亡、慾望與失落、在黑白鍵間飛梭流逝的春分與驚蟄,《琴聲.情深》不僅是一本描繪年輕音樂家的成長小說,更像是凱特爾.畢揚斯達向所有天生敏銳的藝術家,在創作出偉大作品(無論他是否一生寂寂無聞)之前所受的磨難致敬。——樂評人 李茶

  挪威鋼琴家/詩人/小說家畢揚斯達的音樂,經常是深邃而細緻的,像是在寧靜的水面之下,隱藏著難以預測的礁石與暗流,波紋水流,撞擊聚散之間,彷彿音樂家用某種神祕的方式,觀照著自身意識深處的震盪。多年來,一直想要拜讀他的文學創作,希望多打開幾扇窗口,能夠對理解欣賞他的音樂作品,增添不同視角。他的小說,以少年鋼琴家 溫丁作為主角的《琴聲.情深》中文譯本問世,令身為樂迷的我雀躍不已。——樂評人   蘇重

媒體讚譽:
 
  本書凸顯出青年同儕間複雜糾葛的競合。畢揚斯達文思敏銳,巧妙地寫出了成長過程中情感上的扭曲,文字間不時流露柔韌的戲劇張力和心理洞悉。──Henry Hitchings(英國作家、書評家),英國《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引人入勝的故事,有愛情,有死亡,有慾望,也有失落。這是一部與古典音樂緊緊相扣的小說,作者自己就是一位當代鋼琴大師。文字跌盪起伏,時而停滯,時而流洩,一如故事中所呈現的古典曲目。──Tone Sutterud(挪威文化評論家、記者),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畢揚斯達乃文化界之奇葩。──英國《衛報》(Guardian)

  寫的極美,且令人震懾。──丹麥《日德蘭郵報》(Jyllands-Posten)

  一部雄偉、壯麗的小說。──法國《觀點週刋》(Le Point)

  一部全面、情感深沉的小說。──德國,公視二台(ZDF)

  微妙、扣人心弦的故事。──德國,《時代週刋》(Die Zeit)

  本書是畢揚斯達的顛峰之作,讀者一閱讀就沉醉其中,非得要讀完才肯放下。──Ole Jacob Hoel(挪威書評家),挪威媒體Adresseavisen

  極少挪威作家能像畢揚斯達一樣,以如此強烈的情感刻畫出人生的悲喜、慾望和恐懼。──Steinar Sivertsen(挪威批評家、記者),挪威《斯塔萬格晚報》(Stavanger Aftenblad)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凱特爾.畢揚斯達 (Ketil Bjørnstad)


  一九五二年生於挪威首都奧斯陸,是挪威當代知名的小說家及詩人,自一九七二年的首部詩集《隻身在外》(Alene ut) 算起,著作已達四十餘部。另外,他亦是全球著名的鋼琴獨奏家。畢揚斯達自幼學習古典鋼琴,日後卻走向爵士、創作和即興演奏,目前是德國知名的ECM唱片公司旗下的頭號鋼琴大師,自一九七三年首張專輯《開端》(Åpning)至二○一三年的《夜》(La notte)為止,已灌錄五十餘張專輯唱片。畢揚斯達的文學創作包含小說、詩歌、歌詞、劇本、傳記及散文,既深又廣,其著作已譯成英、德、法、韓、俄等十三國語言。本書《琴聲.情深》是畢揚斯達首部中譯版作品。

譯者簡介

曾建綱


  祖籍湖南邵陽,一九七○年生於中壢市,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政大英研所碩士,英國Newcastle大學英國文學博士,專攻鄧約翰 (John Donne, 1572-1631) 及十七世紀英國文學。曾任文化大學英文系助理教授、畢揚斯達來台巡迴演出之口譯 (一九九六年),專事文學翻譯。譯著:鄧約翰《哀歌集》(The Elegies),聯經,二○一一年,國科會經典譯注叢書。譯者與作者凱特爾.畢揚斯達為多年好友,在文學與音樂上長期交流。

  Email:chienkangtseng@gmail.com

  臉書粉絲專頁:翻譯 文學 音樂:總匯三明冶小鋪
 

中文版序

年少歲月正如一本小說 凱特爾.畢揚斯達


  我是作家,也是音樂家。不過,多少年來,我都盡力避免自己的小說與音樂過於緊密的連結。文學與音樂是二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我並不想將二者混為一談。

  文學作品與讀者的互動多半屬於精神層次,而且其過程緩慢,足可讓讀者在此一過程中對文字產生各式各樣的感覺與想法。

  音樂則不同。相形之下,樂曲進行的速度較文字為快,而且音符也較文字更為情緒。聽者可在當下就知道一首曲子是否對味,而且要想打入聼者的內心較為容易。

  十二年前,我讀到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我才驚覺,一九六○年代末期日本青年學子所身歷的諸多問題,竟能深深地讓我著迷。讀了這本小說之後,我不禁回顧,自己也是在同一時期度過學生時代,只是地點換成了挪威首都奧斯陸。當時,我正在苦學古典鋼琴,心中盡是早熟的情感和雄心,而且二者還在彼此纏鬥呢。其實,與其說我當時有什麼雄心壯志,倒不如說我更熱衷於沉浸在當時的時代氛圍之中,與同儕相處、和琴友切磋。那時,我們對音樂的熱愛成了對彼此的熱愛。人生是門值得認真以對的課題。雖然當時不過十七、八歲,我們都竭盡所能,想透過指尖傳達出音樂中深邃的情感,而這份情感竟是存於失聰的貝多芬和年邁的布拉姆斯心中。

  這種古典音樂的訓練對我影響甚鉅。只是這一切於我是這般切身,我反倒未曾想過自己可以將其行諸文字。日後,我離開了古典樂壇,開始以更自在、更貼近當代的手法來作曲,同時也寫詩、寫小說。我回首學生時代,覺得那段時光與我何等親密,近乎神聖。年過五十後,我才突然感覺到:那段歲月正如一本小說,我非把它寫下來不可。

  動筆之初,我了解到自己不能採取全然自傳式的寫法。我不想因此而出賣了年少時期的密友。我得要創造全新的角色,而且這些角色又必須和我那班密友一樣堅強。此外,我也要把音樂之外的人生體悟帶入故事中:我在早年時所體驗過的莫大損失。

  創作《琴聲.情深》讓我體驗到何謂解放;傾刻間我才了解到,我所承襲的音樂竟能用於文學創作。我不得不坦承,若談到韻律和形式,文學與音樂竟能如此契合,遠遠超出我原先的想法。

  話雖如此,在實際創作時,我至今仍舊不能耳聽音樂,手寫小說,僅管我也知道當今許多作家都能一心二用。音樂之於我,像是一個特別的房間,而要進入房間之前,總要先把門打開才行,我在看書或寫作時亦是如此,只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在六○年代末期,我們還不懂得一心多用。

  不過,我也不想讓讀者覺得我是個愛發牢騷的老頭子。我向各位坦承,我十八歲時就開著自己的第一部車子四處闖蕩,而且在我車內放的音樂有舒伯特,也有美國歌手瓊尼.米契爾 (Joni Mitchell) 和美國搖滾樂團「門戶」(The Doors)。

  我因為《琴聲.情深》一書而有幸與各國的翻譯家合作,實屬難得,我心存感恩。凡是我能理解的譯本都讓我有種體悟:翻譯家附加在原著上的個人美學皆能和我本人有所互動,這種互動就像是在舞台上與自己心愛的音樂家合奏,而且還是演奏我自己的音樂呢!

  這次《琴聲.情深》的繁體中文版能和我多年好友曾建綱教授合作,實屬特別的一番經驗。在翻譯過程中,我們相互往來的email可說不計其數,這些書信是為了要釐清小說中的各種文化隔閡,如故事情節、各式明喻暗喻,當然也包括了繁多的地名、人名、音樂及文學典故。對此,我要向本書的二位英譯者Deborah Dawkin小姐和Erik Skuggevik先生 (Maia Press/Arcadia Books) 致謝,因著他們的英譯版,曾教授才得以將此書譯成中文。雖然曾教授不識挪威文,但他熟稔我的藝術手法和企圖,其涉入之深,在我的友人中無人能出其右,所以他才足以將此書譯成強而有力的中文版。

  我對此書繁體中文版的上市感到驕傲與感恩。我覺得自己再度回到了亞洲,而我這埸漫長的文學之旅,又正是以亞洲為起跑點。

挪威,奧斯陸
二○一三年七月二十六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385506
  • 叢書系列:閱世界
  • 規格:平裝 / 38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瀑布

這條河貫穿了溪谷的底部。河水從鋸木廠上面的那座湖一路下來,蜿蜒到橋的那一頭,流過已磨圓的大石頭和平滑光亮的岩礁。岩礁突出於水流中間,冰冷而僵硬,一動也不動,看上去帶了一份獨特、冰冷的沉默。媽媽喜歡坐在最大塊的「鍋匠岩」上面,她濕著頭髮,穿著藍白點相間的泳裝,高坐在那岩石上,她還刻意模仿哥本哈根長堤碼頭上「小美人魚」雙腿的那般扭捏姿態,她和爸爸曾帶著我們姊弟二人到那兒去慶祝他們結婚十五周年紀念。我們在岸邊向她揮手,爸爸則對著她大喊,說她是絕世大美女。

過橋後,河面變寬流入了盆地。河的西岸有座水壩,上方則是間家具工廠。我愛這座紅磚蓋的工廠,愛它擱在陽光下曝曬的柚木和桃花心木製的太陽椅,愛它以淡色白樺製成,而且還有格子圖案的扶手椅和沙發,這和我爸媽家裡的一樣。媽媽每天都用這間家具工廠生產的沙發睡午覺,就連她不願與爸爸同床的夜晚也睡在上面。工廠窗戶的正下方就是那座瀑布。瀑布就這般突然的現身。瀑布高一百公尺,水流平靜,周邊更顯寂靜。但爸爸要我們當心其中的急流,並且不准凱薩琳和我到鍋匠岩的下游。我模糊地記得,有個夏日,自己在河岸邊的卵石上休息,當時水流把我給沖走了。凱薩琳見狀大喊,那種喊法只有女生才喊得出來。爸爸跳下水,划了幾下就把我捉住。我當時並不懂這件事的輕重,只知道事情大大地不對勁。帶我上岸後,爸爸用毛巾把我裹住,雙臂緊抱著我,而且開始發抖。我仍記得他的喘氣聲,也記得媽媽空拳朝他背上猛打的聲音。然後,他雙手掩面,哭了出來,這景象真令人揪心。

在那之後,又發生了好多事,而不變的是,我們全家人還是到鍋匠岩的北邊戲水。我知道今天一早爸媽在臥房裡吵個不停,我心裡很難過。我害怕他們其中一人會從此消失,搬出去,到別處去住,甚至走上絕路。爸媽之間的事不可等閒視之。從前,我常躺著不睡,他們在客廳大吼大叫,此起彼落,我全聽在耳裡,而他們還以為凱薩琳和我已經入睡了。凱薩琳偶爾會哭出聲來,我無論如何就是不哭。我對自己就這麼一點承諾。我幾乎不敢呼吸,深怕自己壓不住眼淚。還好,有人教過我如何忍氣吞聲。如此一來,我就有辦法憋著,不讓眼淚掉下來。但是,夜再深一點之後,我會感到很噁心,非跑廁所不可。打從那時起,我就常會吐。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台日合作,莫仁異想鉅作《噩盡島》動畫化啟動!莫仁經典小說展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加碼(6/17-6/18)
  • 職場人
  • 天下文化(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