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展
美的歷史

美的歷史

History of Beauty

  • 定價:1200
  • 優惠價:9108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96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懷念譯者彭淮棟──從《魔山》到《浮士德博士》的翻譯生涯

    文/吳家恆2018年05月08日

    彭淮棟於2015年接受OKAPI專訪時的留影。   以《俄國思想家》、《鄉關何處》、《浮士德博士》享譽華文世界的譯者彭淮棟先生,在今年農曆年除夕去世。消息在年後傳出,聞者皆感驚訝惋惜。 彭淮棟生於1953年,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後,考入台大外文研究所。在就讀台大、蝸居公館時,他開始翻譯湯 more
  • 【譯界人生】《浮士德博士》譯者彭淮棟:當你要翻譯,你必須很謙虛

    文/陳琡分,|,蕭如君2015年07月22日

    在《浮士德博士》第一章起頭的第二大段裡,提到一部書刊叫《隱晦者書簡》。譯者彭淮棟在隨書附的「導讀.譯注本」標號6的譯注中,做了如下解釋: 「一五一九年德國一部拉丁文書信集。道明會僧侶認為猶太書籍不合基督教義,獲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准許,要將之盡行燒毀,德國人文主義者羅伊希林為此與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以《玫瑰的名字》、《傅科擺》小說聞名國際的義大利小說家安伯托艾可編著的第一部圖文書,新書觀點眾所矚目!

榮獲亞馬遜網站五顆星評價★★★★★!

  安伯托艾可不僅在國內也在國際社會有相當的盛名。本書將歷史脈絡一路走來對眼睛所及之事物的看法呈現,它不僅是一部藝術的歷史或美學史,而是作者融合兩者?美的概念所下的定義,涵括的範圍自古典到現代。書中論及的美包含繪畫、雕刻、建築、電影、攝影、裝置藝術以及小說、詩等領域廣泛,以使廣大的讀者都能信服。

  在這部極度精美、份量十足的圖文作品中,艾可提供多層次的路徑,包括流動的文字記敘、繪畫以及雕刻的豐富的例證,另也將每個時代的作家、哲學家所摘選以及比較的說明內容收錄其中。對讀者而言,此書猶如一部想了解美的概念的真正的指引地圖,藉著作者靈活的筆調,使讀者進入一趟精采的旅行。

  書中圖文並茂,旁徵博引,並穿插許多華麗精采的圖片。而艾可的符碼語言亦是台灣藝文讀者首次進入其解/結構的窗口。

本書特點

  全彩印刷,圖文並茂。作者以獨到見解,將美於時代洪流中抽絲剝繭,對美的發展歷程做廣博精闢的說明,廣及文學、藝術等各方面都概括統合,呈現方式具獨特的質感、美感,儼然一部不可多得的收藏寶典。

作者簡介

安伯扥艾可(Umberto Eco)

  生於1932年,義大利人。他是享譽國際的知名作家,也是記號語言學權威、知名的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和美學家。現居米蘭,執教於波隆納大學。著名的四部著作為《玫瑰的名字》(The Name of the rose)、《傅科擺》(Foucault’s pendulum)、The Island of the Day Before、Baudolino等。

譯者簡介

彭淮棟

  1953年,新竹縣竹東鎮人,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肄業,曾任出版公司編輯,現任報紙編譯。譯有《後殖民理論》(Bart Moore-Gilbert)、《意義》(博藍尼)、《俄國思想家》(以撒?柏林)、《自由主義之後》(華勒斯坦)、《西方政治思想史》(麥克里蘭)、《鄉關何處》(薩依德)、《現實意識》(以撒?柏林)等書。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29679
  • 規格:精裝 / 438頁 / 16 x 23 x 6.1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論

「美麗」連同「優雅」、「漂亮」,或「崇高」、「奇妙」、「超絕」等措詞是我們要表示我們喜歡某件事物時經常使用的形容詞。依此意思,美麗的、善的似乎是同一回事,而事實上,在各個歷史時期裡,美與善也密切相連。

不過,根據我們的日常經驗來判斷,我們往往非但將我們喜歡的事物界定為好的善的,也把我們希望擁有的東西界定為好的善的。我們所認為好的事物,其數無限,兩情相悅之愛、誠實獲致的財富、精美的佳餚,皆是,皆為我們所希望擁有。刺激我們的欲望者,謂之善。我們以有德之行為善,而且會有「但願此事出自我手之心」,或者,見一善事,受其激勵而決心做一同樣可嘉之事。有時候,一事符合某種理想原則但苦難及身,我們仍視之為善,如英雄光榮就義、或有人捨身救治痲瘋病,以及父母為救子女而犧牲生命。這些例子,我們認為其事乃善事,但我們出於自私或恐懼,寧可不要置身其境。我們認其為善,卻是他人之善,我們旁觀,帶著某種超脫,雖然也懷著某種情感,而且不無思齊之欲。形容我們寧可敬佩而不親履的有德之行,我們往往說,那是「美事」。

超脫的態度使我們將一件善事界定為美,而不起思齊置身其地之心。細想此點,我們就明白,我們談「美」時,是為一件事物本身之故而享受之,非關我們是否擁有此一事物。我們悅賞烘焙店櫥窗裡一個結婚蛋糕,可能覺得其美麗,即使我們出於健康理由或當時並無食慾而不以其為該買之物。美麗的事物,如果是我們的,會使我們快樂,但即使屬於他人,也仍然美麗。至於有人見一美麗之物,例如偉大藝術家的畫,出於藉擁有以傲人、或為了能夠日日觀賞之慾,或因其經濟價值巨大,而欲占為私有,當然又是另一回事。這些嗜慾、妒羡、占有慾、貪婪,與「美」的情操了無關涉。

口渴之人見水泉,急趨而飲之,初非賞愛水泉之美。他或她可能靜觀其美,亦是在其解渴之後。美感之異於欲望,關鍵在此。我們見人,對之並無性慾,或者,知道其人絕不可能為我所有,仍能視之為美麗絕倫。若我們對一人生出慾念(其人可能貌醜)但卻無法與之達成為我所欲求的關係,則痛苦隨至。

本書出古入今,第一要義是看看哪些文化、哪些歷史時期認識到,有些事物給人靜觀欣賞之樂,此樂獨立於我們對這些事物可能懷有的慾望。在這層意義上,此書不從任何先入為主的美學出發,而是綜觀數千年來人類視為美的事物。

我們這本書講美的歷史,不是藝術史(或文學史、音樂史),因此,我們一路看美的歷史,將會隨時提到處理美與藝術之間關係的觀念。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19/03/16
各文化圈、地區或時代對「美」的概念所下的定義各有不同。
而這本書涵括的範圍自古典到現代。書中論及的美包含繪畫、雕刻、建築、電影、攝影、裝置藝術以及小說、詩等領域廣泛,以使廣大的讀者都能信服。
全彩印刷豪華呈現了豐富的古今藝術之作,群集羅列出對於美下的定義與對於美這個概念的探討。
與《醜的歷史》相輔相成,呈現出群體審美與不符合群體審美的藝術作品。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2024捷徑|資料夾文化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5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50週年(止)
  • 飲食保健書展
  • 輕小說大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