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展
習近平經典引句解讀

習近平經典引句解讀

  • 定價:400
  • 優惠價:936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公則不偏,慈則不刻,明則能照,剛則能斷
  
  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
  
  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採華名,不興偽事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
  
  ……
  
  習近平愛讀書,善讀書,尤其喜歡借鑒中國古代智慧來指導工作與生活。
  
  本書收集他在各種訪談、演講、會議及文章中引用的詩文、名句140餘條,概括為“中國夢”、“談改革”、“談反腐”、“談吏治”、“談學習”、“談修養”、“談操守”等七個主題,詳列引用背景,詩文出處,詩文意蘊,解讀其意境,略窺其素養、品格,以及他對於改革、反腐問題的態度,對於個人修養、官員操守的觀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東


  原名王春永,出生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早年攻讀文學,最後卻拿到法學碩士學位;現為中國博銳研究中心顧問。研究領域為管理營銷。著作有《住在隔壁的財神爺》、《成功是個性使然》、《敢現,你才會出現》、《培訓新思維》等等。
 

目錄

第一輯  中國夢:民惟邦本,共享進步
1.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2. 勾踐棲山中,國人能致死
3. 善為國者,愛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飢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
4.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 政如農功,日夜思之
7.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8.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9. 德莫高於愛民,行莫賤於害民
10.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11.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12.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3. 夙夜在公
14.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樂者,同天下之憂
15. 長風破浪會有時
16.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17. 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
18.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19.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20.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21. 治理之道,莫要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
22. 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
23. 利民之事,絲髮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
24. 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

第二輯  談改革:審度時宜,慮定而動
25. 治亂繩,不可急
26.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
27. 審大小而圖之,酌緩急而佈之,連上下而通之,衡內外而施之
28. 居安而念危,則終不危;操治而慮亂,則終不亂
29.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3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1. 擇其善者而從之
32.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33. 履不必同,期於適足;治不必同,期於利民
34.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35. 治大國若烹小鮮
36. 治國者,圓不失規,方不失矩,本不失末,為政不失其道,萬事可成,其功可保
37. 不知通則無應敵制變之術,不知本則有非薄名教之心
38.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39. 法與時變,禮與俗化
40. 名非天造,必從其實
41.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42. 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後日又是矣
43. 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
44. 立治有體,施治有序

第三輯  談反腐:激濁揚清,依法治理
45. 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
46. 堤潰蟻穴,氣泄針芒
47. 子產治鄭,民不能欺;子賤治單父,民不忍欺;西門豹治鄴,民不敢欺
48. 誠欲正朝廷以正百官,當以激濁揚清為第一要義
49. 國皆有法,而無使法必行之法
50.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51.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
52.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53. 禁微則易,救末者難
54.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55. 奢靡之始,危亡之漸
56. 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
57. 公則不偏,慈則不刻,明則能照,剛則能斷
58.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
59. 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
60. 公生明,廉生威
61.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第四輯  談吏治:選賢任能,人盡其才
62. 官之至難者,令也
63. 親君子,遠小人
64. 集眾思,廣忠益
65.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66. 尚賢者,政之本也
67. 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
68. 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
69.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70.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71. 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
72.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73.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74. 人法兼資,而天下之治成
75.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76. 順木之天,以致其性
77.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78. 濟濟多士,文王以寧
79.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五輯  談學習:博學慎思,明辨篤行
80. 為政之道,務於多聞
8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82.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83. 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
84.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85.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86.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87.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88. 為學之實,固在踐履。苟徒知而不行,誠與不學無異
8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90.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9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2.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93. 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
94.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95.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96.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97.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98. 學而不化,非學也
99. 不日新者必日退
100. 多難興邦,殷憂啓聖
101. 見賢思齊
102.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103.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第六輯  談修養:律己寬人,修身安民
104.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05. 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106.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107. 慧者心辨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
108.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109. 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
110. 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
111.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112. 君子檢身,常若有過
113. 夙夜震畏,不敢荒寧
114.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115.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116. 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
117. 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
118. 聖人是肯做工夫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聖人
119. 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
12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121.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122. 偷得浮生半日閒

第七輯  談操守:清慎勤,行直道
123. 睫在眼前猶不見
124. 熊掌和魚不可兼得
125. 誠於中者,形於外
126. 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
127. 廉不言貧,勤不言勞
128. 不作無補之功,不為無益之事
129. 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
130. 清、慎、勤
131. 人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132.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133.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134. 滿招損,謙受益
135.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6. 為官避事平生恥
137.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138.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39. 只在公私之間爾
140.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出版說明

  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管仲說:「觀國者觀君,觀軍者觀將,觀備者觀野。」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言談特點和處事風格,會對社會民眾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影響社會的發展方向。也正因如此,領導人的風格,往往成為觀察國政的風向標。

  2014年5月,《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喜歡引用經典名句的現象加以關注,並且把他和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作了一個有趣的比較,認為習近平和邱吉爾一樣,「都是在借助珍貴文化傳統中的榮譽感使國家在危機時刻凝聚在一起」。在文章和講話中,習近平引用的中國傳統文化經典有很多。在宏觀的治國理政思想方面,包括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禮法合治、德主刑輔,為政之要莫先於得人、治國先治吏,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既有太平盛世的成功經驗,也有衰亂之秋的深刻教訓;在微觀的修身操守方面,他引用《禮記》「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要求官員加強自律;他引用金人元好問《四哀詩.李欽叔》中的:「當官避事平生恥」,來激勵官員勇於擔當等。對文化經典稔熟於心的運用,既反映了習近平的學養和思考,也大大增強了文章或講話的感染力與說服力。

  中國傳統文化在文化層面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展現並為最高領導人所重視,相信是跟治國理政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五代‧劉昫《舊唐書卷七十一‧魏徵傳》)習近平出席孔子誕辰2565週年紀念大會並講話,傳遞出明顯的文化與政治信號:「習近平時代」的治國方略將會更多地取道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從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作為一個胸懷天下的政治家,習近平有着復興中華民族的雄心壯志。他在強調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之後,又指出「最根本的還要加一個文化自信」。(2014年3月7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的發言)縱觀中外歷史,強國必須有立足本國的先進文化,民族復興首先在於文化復興。漢習樓船,唐標鐵柱,舉凡中國歷史上的鼎盛王朝,無一不擁有流被四海、近悅遠來的輝煌文化。在今天,儒釋道等傳統文化作為中國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所蘊含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以及在教化人心和規範吏治等方面的經驗,正可借鑒發揚。

  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習近平重視傳統文化、善於引經據典的特點,不但引起了中外媒體的關注,更激發了社會公眾對國學的學習熱情,人們都想知道是哪些典籍對習近平的思想產生了影響,以及他是如何古為今用的。為及時滿足讀者的這種需求,香港中華書局2014年約請安東編寫本書。本書採取時間為經、專題為緯的體例進行編排,每節內容分為「背景」、「出典」、「釋義」和「解讀」幾個部分,盡可能客觀嚴謹地介紹每條引句的引用背景、出處和釋義,並嘗試結合當下時勢進行釋讀。

  遠看方知出處高。本書所選取的用典,相當一部分來自於習近平的舊著,包括《擺脫貧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幹在實處,走在前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和《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其餘部分主要出自習近平於2003年至2014年間在各種場合的訪談和講話,包括2003年11月10日CCTV《東方之子》專訪、2014年2月7日俄羅斯電視台專訪、2013年3月19日六家國際傳媒聯合採訪、2007年4月13日上海市委常委學習會講話、2009年5月13日中央黨校講話、2013年6月28日全國組織工作會議講話等。從時間上看,最早的來自於習近平1988年9月在福建寧德地委書記任上的調研文稿《弱鳥如何先飛——閩東九縣調查隨感》,最晚則是來自於他2014年10月8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這樣的時間跨度,相信可以幫助讀者感受習近平治國理念在歲月中的積澱和發展。

  本書編寫過程中,作者安東先生加班加點,精益求精,潛心研究和寫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王英利、賀耀敏先生等對結構與內容給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書稿雖幾經修訂,編校數次,但由於編輯水平所限,定有不盡完善和錯漏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5年2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88310951
  • 規格:平裝 / 330頁 / 17 x 23 x 1.6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第一輯  中國夢:民惟邦本,共享進步
 
引子
 
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無論哪個時期,都有一些胸懷天下的聖賢志士提出自己的家國夢想,構思和追求更好的政治、文化、生活方式。
 
最為著名也最廣為傳佈的,當數孔子的大同之夢:「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
 
詩人屈原的夢想是政治清明,清除奸邪,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他在《離騷》中說:「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而詩聖杜甫的夢想是:「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辛棄疾以匡復中原為夢想和追求,在《破陣子》寫道:「夢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1960年代「四個現代化」正式確定為中國國家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2012年末提出了新的「中國夢」,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這個夢,既有對包括大同之夢在內的傳統夢想的沿襲,又彰顯了中華民族的當代願景。
 
要理解習近平的中國夢,三個「共同享有」可說是關鍵:「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在2014年10月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簡稱「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中,「人民」再成高頻詞彙之一, 全文共出現達23次。在習近平看來,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一方面要依靠人民來實現,同時又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當下的中國夢,既是對中共執政理念的回歸,更是對傳統儒家政治中民本思想的回歸。
 
一方面,中共自建政以來,「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講話)是長期堅持的理念。然而,隨着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政權內部, 脫離人民的現象也愈演愈烈。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2024臉譜全書系展,電子書單書85折,任選二本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50週年(止)
  • 飲食保健書展
  • 輕小說大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