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止)
陳可辛.自己的路

陳可辛.自己的路

  • 定價:58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陳可辛:時代是一種過了就回不來的東西

    文/陳琡分2013年07月26日

    自1991年的《雙城故事》到現在,香港導演陳可辛導演與監製的電影超過20部。若問他,在這20多部電影、數以百計的角色中,最有他自己影子的,是哪一個?他會說,是今年8月上映《海闊天空》中,由鄧超飾演的孟曉駿。 陳可辛為2012年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焦點影人,他在香港影評人李焯桃策劃主編的出版品《 more
 

內容簡介

  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由3月21日至4月5日,焦點影人為陳可辛。此書訪問陳可辛本人及他的工作團隊與家人,包括父親陳銅民,伴侶吳君如,亦師亦友的曾志偉,同路人李志毅、趙良駿、鍾珍、許月珍等人,從陳可辛本人及眾人口中呈現陳可辛的電影之路。父親的理想與背景如何影響他的電影路途?陳可辛如何在他的電影事業中體現自身的多地域特性?他生於香港、自小移民泰國、到美國讀書、再回流香港工作、前往荷里活發展、組織亞太合拍影業、再與內地團隊合作製作大型電影,這一路走來的經歷如何體現在他的光影世界之中?

  此書亦收錄本港著名影評人包括紀陶、朗天、李照興、湯禎兆、石琪等對陳可辛電影的綜合評論。

  「路走到這裡,是我自然的選擇,也是被選擇。我必須走這條路,做很多別的導演不用做,也沒耐心做的事情。」──陳可辛

 

目錄


李悼桃-三方合作的成果 004
陳銅民-他的電影不歸路 006
陳可辛小傳 010

訪問
源起 陳銅民-我的兒子陳可辛 014

I香港電影人
陳可辛-美好的電影童年021
曾志偉-我們都不走舊路034
鍾珍-UFO獨立製作的艱辛 040
張倩華-山寨式荷里活創意宣傳046

II亞洲電影人
陳可辛-為夢想奔波055
趙良駿-我直覺 他織網064
許月珍-隨陳可辛一起成長070
奚仲文-次次叫苦 次次做076

III大中華電影人
陳可辛-找到自己的路 085
林愛華-難為了編劇 098
黃建新-可以辛苦 但別太辛苦104
金城武-很擔心地相信他 108
陸垚-他的宣傳方案讓我們都傻了112
後記 吳君如-緣來自電影120
陳可辛-贏是自己輸也是自己 126

評論
石琪-雙城情結異鄉緣 132
紀陶-一生多台戲 138
馮若芷-重探移民和精英心態144
朗天-陳可辛的背叛者世界148
湯禎兆-共犯江湖的人性思考152
李照興-香港導演的中國可能性158
作品簡介
雙城故事 登徒:遊牧vs安定172
風塵三俠 家明:九十年代港男焦慮 176
金枝玉葉 家明:工業與哥哥俱往矣180
麻麻帆帆 登徒:家庭和個人的廝磨 184
甜蜜蜜 鄭政恆:飄泊的人188
情書 陳志華:變奏《雙城故事》192
見鬼 黃志輝:十無後的再閱讀 196
三更∕三更之回家 黃志輝:香港的死亡與再生200
金雞 陳志華:逆境中的溫情勵志 204
如果愛 湯禎兆:如果幻愛 怎樣懷舊 208
投名狀 劉嵌:走進歷史 安置香港 212
十月圍城 朗天:幻相遊戲 216
武俠 登徒:黑幫恩怨和人性本惡 220

作品年表 226  
鳴謝、工作人員 238

 

序一

李悼桃-三方合作的成果

  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把焦點放在陳可辛身上,大家都毫無異議。他不但可能是香港目前最佳的監製,導演成就亦有目共睹。從九○年代 UFO 時期以中產文藝路線別樹一幟,到千禧後 Applause Pictures 時期提倡「泛亞洲電影」亦有聲有色,再到進軍大中華市場拍不一般的大片,每個時期的不同取向皆取得美滿的成績。代表作如《金枝玉葉》、《甜蜜蜜》、《金雞》、《投名狀》等無不叫好叫座,至今仍膾炙人口。

  像陳可辛這樣風格多變而長期保持創作力,票房更屢創佳績的電影全才,香港影壇並不多見。他勇於開闢新途,卻永不脫離群眾,同時又忠於自己,對電影品質的要求更從來不離不棄,在雅與俗、藝術與商業之間取得了難得的平衡“他在中國內地的合拍片之路,走得比大多數香港導演成功,在《十月圍城》 大獲全勝和《武俠》意外挫敗後,回顧他如何一路走過來,檢討他北上發展的得失,相信對大家都是很好的一課。

  在我們敲定陳可辛為今年電影節的焦點影人不久,就傳來三聯書店有意出版陳可辛專書的消息“我們自然抱蒼開放的態度商量合作,陳可辛的「我們製作」公司也表示全力支持,希望書可以出版得漂亮和扎實一點。在三方合作下,遂有如今的二百多頁全彩印、分拆中英文版的大手筆!

  資源增加固然可使內容更豐富,印刷更美觀,但編輯和策劃的難度也增加了不少”不但審稿時間增加了兩倍,從書名到題目到圖片的改動,也往往有個漫長的磨合過程。不過大家都是為了追求完美,而且好處是親身感受到陳可辛團隊的效率和堅持,使我們更容易代入他近年北上搞合拍片的戚覺。無論如何,本書能如期完成,三聯書店和「我們製作」的同仁,以及顧問張倩華小姐的努力,陳可辛先生的支持,皆絕對不可或缺,謝謝你們。

香港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李悼桃 2012 年 3 月 3 日

序二

陳銅民-他的電影不歸路

  要給兒子的電影書寫一點感想,提起筆桿來,只覺得這筆桿子出奇沉重,落筆非常困難,誇也不是,罵也不忍!

  兒子是何時決定要以電影為畢生事業的?我不知道。等到知道時第一時間就阻止他,告訴他難難,難!

  為甚麼電影被稱為「第八藝術」呢?因為在電影出現之前,人類已發展了七樣藝術,包括歌唱、舞蹈、雕刻、美術、文學、建築和戲劇。而電影是這七種藝術的綜合,也是最昂貴的藝術產品,不像有的藝術只靠一個人及簡單的工具就可以完成。搞電影的人只有兩條路,不是成功,就是失敗。所以電影是一條生與死的不歸路。自古以來幾個人成功?而成功之路的兩旁,不是堆滿白骨曩囊嗎?但他已下定了拍電影的決心,從美國回來打電話給我,要不顧一切向這條明知困難的路走去。

  「可辛」一名原是為了紀念他母親生他時難產,不料卻變成了他生命的一句讖言,他一路走來,的確背負了最艱苦的藝術事業 ─ 電影。不過他也這樣走過來了,拍了不少戲,有成有敗,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到了今天這把年紀,要改行也太遲了,做父親的也只有勸他多加小心,多些謙虛,辛苦地堅持下去”對於一個電影人來說,成功只是一個過程,沒有終點。不像別的事業,做出了名牌,就可以高枕無憂,從此翹起腳來享受。

  所以,我從沒有因為兒子有一部電影收得而替他高興,總是擔驚受怕,看看他忽起忽落,走看坎坷崎嶇的電影之路。他常常自信過度,野心太大,抱負太高,以致常常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阻力、打擊。我是在這條道路上走過來的人,吃過此苦,由此退出。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如此勇敢,並已在成成敗敗的打拼中留下了許多戰績。

  他很想在電影事業上拼搏出一些前人從未做過的成績,所以到今天也不能安靜。但我卻希望他能過看較安樂的日子,不必太求完美,人生和事業一樣,過得去就算了,辛苦也要有個限度,能有今日的景況,也就是了,夫復何求?

父親陳銅民 2012 年 2 月 7 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0431975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6 x 23 x 1.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訪問陳可辛-找到自己的路



日期 2011年10月17/2011年12月2日/2012年2月13日

訪者 李悼桃、馮若芷、單志民、林紀陶、岑朗天、王麗明、謝偉烈、陳弋弋

抄錄 朱小豐

整理 衛靈、我們製作





《如果 · 愛》:放下天真北上發展



《金雞》(2002)是你的最後一部港片,過渡到《如果 · 愛》(2005),創作上有甚麼不同?

《 金雞 》 我是喜歡的,而我投放在 《 金雞 2 》 ( 2003 )的香港情懷比前集更多。 2003 年香港遇上 SARS ,又有七一遊行,回歸六無了,仍是沒法適應,對香港情懷的憤慨已到達臨界點,於是沒理市場需不需要,便拍了 《 金雞 2 》 。 《 金雞 2 》 拍完結尾一場,我很感動,很喜歡,覺得有自己喜歡和典型的東西”對做香港人和做人的原則都有 statement ”當然那時還有些天真,也是好事,現在就沒有了,其實 2004 年開始就已經沒怎樣天真了,真的是 Iife goes on ,所以那年我決定 settle down , 即是以後的生活就是這樣。我就對身邊的女人說,不如我們生個小孩? 2006 年我的女兒出生,已完全是人生另一個階段。



即是說,你帶入 《 如果 · 愛 》 的心情,是 life goes on 的階段?你拍這部戲最大原因是想 settle down ?

沒錯,但這樣說會更清晰: 《 如果 · 愛 》 其實是我 settle down 前,最大的宣洩。我現在仍覺得 《 如果 · 愛 》 是我最 personal 的電影。那時剛好有人出錢,拍歌舞片又幾有趣。那拍甚麼呢?就想出一個自己相信的 relationship 。我一向都拍男人,拍男人看女人,我拍的男人永遠都在下把位,像 《 甜蜜蜜 》 ( 1996 )黎明跟張曼玉的關係。《如果 · 愛》想找回那個關係,俗一點說,一個貪慕虛榮,覺得經濟比愛情更要緊的女人,和一個傻更更男人的故事。再加一個第三者,一定是 older man ,即使張學友飾演的大導演,跟女主角周迅相比已是個 older man 。我要講一個失戀的故事,又要有戲中戲的 musical element ,過程中挖了很多很個人的東西出來。另一方面,技巧上最過癮的發現就是 musical 的 grammar 帶來的可能性 0 Musical 亦是此故事先有的前提,因為天映的大老闆 Ananda Krishnan 很想拍 musical ,給了一筆頗為可觀的資金。既然有資金,我就嘗試,我不是很 buy musical 的人,就將它放進戲中戲,發覺因此可以將很多我很喜歡、說得很白的心聲都講出來。很多對白說出來很肉麻,但換成歌詞就可以。拍攝時發現了很多新的、技巧上可以,試的東西,覺得好玩。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2024捷徑|資料夾文化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5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50週年(止)
  • 飲食保健書展
  • 輕小說大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