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
九龍街道百年

九龍街道百年

  • 定價:45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5折42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一八六一年,英國正式佔據“九龍”(界限街以南)。此後的三十多年間,九龍的發展異常緩慢,主要用作防衛用途,即使願意在當地投資的商行,除了少數如黃埔船塢和九龍倉外,大部分的規模亦十分有限。及至一八九八年,英國租借“新界”(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和附近島嶼)後,新界便成為港九地區的防衛屏障,加上人口增長對土地需求的殷切,遂加速了九龍各區的發展步伐。此時,港府並將界限街以北的深水□□荔枝角和九龍塘一帶歸入九龍市區,命名為“新九龍”。

  至於九龍開鑿的一條主要幹道羅便臣道(後改名為彌敦道),便是為運送軍隊和軍事物資的目的而築建的。在十九世紀後期,港府主要在尖沙咀、油麻地和紅磡等人口較集中和沿岸地區,進行填海和築路工程。踏入二十世紀,以上地區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其中尖沙咀和紅磡更因九廣鐵路的通車(一九一零年)以及中國電力公司(後改名為中華電力公司)和青洲英坭廠的興建,而漸漸成為商業旅運中心和工業區。二十世紀初至一九二零年代,原來受阻於地勢的內陸道路陸續接通。

  其中最關鍵的是一九二六年擴建完成的彌敦道(從梳士巴利道一直延展至界限街,並接通大埔道)。這條九龍最長的道路,除了貫通九龍、新九龍和新界外,也帶動了旺角的發展。與此同時,深水□□九龍城區也先後發展為軍營、住宅區和工業區。戰後,隨著香港人口激增和經濟遂漸恢復的需要,新的住宅和工業區,如黃大仙和觀塘亦相繼興起。本書根據第一手資料和十分珍貴的圖象,系統和扼要地描述九龍街道百年發展的脈絡。藉此,相信對讀者認識整個地區的發展,甚具參考價值。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0417931
  • 規格:平裝 / 9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香港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2024臉譜全書系展,電子書單書85折,任選二本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遠流童書展
  • 獨步全書系(止)
  • 貓頭鷹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