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鼓嶺是昔日的邊境禁區,縱使已開放多年,對許多人而言仍是遙遠的秘境。作者嘗試以本書撥開如幻似真的迷霧,還原打鼓嶺質樸而獨具魅力的歷史、社會及文化。在打鼓嶺因北部都會區發展而迎來巨變之前,本書...more
本書為作者刁書仁《前近代東亞朝貢制度研究論集》系列之一,本系列依下列主題分為三書:《朝鮮王朝與明清中國》、《女真、後金的崛起與華夷易變》及《中朝疆界與東亞經貿》。 本書《前近代東亞朝貢制度...more
大蒙古國,是歷史上第一個治理遼闊國土與多民族的跨域帝國 十三、十四世紀的蒙古時代,顛覆了世界史,更是歷史上游牧文明的頂點 蒙古時代是世界史的分水嶺,理解世界史不可缺少的重要構成 日本長銷經典!臺...more
自十九世紀末,九龍半島歷經無數次填海、拆遷、舊區重建,城市風貌不斷改變。1860 年代,英軍修築九龍第一條主要道路——羅便臣道(1909 年易名為彌敦道)。1886 年落成九龍貨倉,並於七十年代重建為海運、星...more
本書為澳門知識叢書系列之一種。以廖德山先生一門為線索,梳理了澳門過往數百年的史料,講述澳門本地教育文化事業的沿革和發展。自1895年廖德山先生踏足澳門,至今逾120年,在這一個多世紀裏澳門所發生的...more
以考古發掘「新常識」,還原「香港」真面目; 體驗腦洞大開的考古探險之旅! 「舊日的香港只是小漁村 」、「香港的歷史只有百多年」、「古代無美食可言」…… 你可能都有以上這些「常識」,但你有沒有想過...more
我的尋羌之旅開始於1994年夏季。我一路跟隨文獻記載中的歷史記憶,追尋羌人來到汶川。然而便是在此,突然,前面那些歷史臆想以及我二十年來的羌族研究成為一場空幻夢境。面對真真實實的羌族,我覺得自己對...more
本書稿分為上下兩卷,上卷分析何謂燕行,另以洪大容為研究個案,探討一位朝鮮士大夫的心路歷程,以之觀看其學術背景、前往北京的燕行活動如何刺激到他的西洋認識,從而進行深度反思,通過與西洋傳教士及北...more
一本通史讀到老?漫談歷史做得到! 如果你上歷史課和看歷史課本從未打瞌睡的,恭喜你!你可以準備走入歷史的研究大道。反之,亦都恭喜你!你終於遇到一本適合自己的歷史讀本。 《漫漫港歷史》專為初接觸香...more
打鼓嶺鄉位處香港北部邊界的鄉郊,保存著很多古老村落,承傳著很多市區鮮見的傳統文化和古蹟。從英國租借新界、日軍侵華、戰後設立邊境禁區,打鼓嶺鄉見證著香港發展的很多重要轉折;而作為北部都會區的腰...more
本書以學界關注度不高的中古時期兩支山居族群為研究對象,著重探討了山居族群的形成過程、中央政權與山居族群的關係、漢化歷程及差異原因等課題,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作者充分利用一些尚未得到重視的金石...more
香港開埠之時,各區已有眾多客籍村莊,客籍人士多自原居地帶入其傳統生活習慣、風土文化及宗教信仰,豐富了香港的客籍華人文化。作者多年來走訪新界各地作田野調查,結合地方志乘、族譜、古蹟、出土文物及...more
◎開埠時的港島人口只有今天的千分之一? ◎原來香港曾有兩個「羅便臣街」? ◎賽馬勝地跑馬地竟是墳場集中地? 為闡述香港自開埠到日佔時期結束的百年史,全書展示八道痕跡,助以了解近代香港的發展變遷...more
1948年,一場隱蔽戰爭在香港拉開大幕。9月12日,沈鈞儒、譚平山、章伯鈞、蔡廷鍇等一行6人秘密登上 「波爾塔瓦」號蘇聯貨船,經台灣海峽北上解放區,拉開了民主人士北上的序幕。到1949年9月,共有20多批、...more
本書以歷代史家用漢、藏、波斯、蒙、滿、回鶻等語文所編纂之「蒙古帝國王族世系譜」為對象,藉由研究成吉思汗裔諸王在世系譜中的記載,切入蒙古帝國史的核心問題。除了分析不同記載間的「差異」,也析論系...more
拉爾森,瑞典傳教士,二十三歲踏上蒙古高原,進進出出四十多年,將畢生中年富力強的歲月留在了廣袤而美麗的蒙古草原。他是蒙古地區最有名的外國人,甚至在1921年獲得哲布尊丹巴活佛授予公爵銜位。 這...more
契丹, 一個被忽略、淡忘的部落民族, 從北方的弱小部落聯盟,逐漸發展成代表東方大陸的強大帝國, 讓中原政權對其俯首稱臣,甚至成為了西方世界心中的「中國」。 屬於草原王朝的故事,就從「白馬...more
匈奴,曾經在史書留下濃墨一筆,其勇猛好戰令人聞之色變, 甚至連漢帝國都得禮讓三分,派遣公主和親以換取和平, 這樣一個馳騁大漠南北的草原部族,為何突然就消失了? 元48年,匈奴分裂,南匈奴在內...more
蒙古高原不只是蒙古人的家園,也是突厥人與通古斯人等游牧民族之起源地,也是從西方歐亞大陸遷移來之若干塞種人部族的新家園。本書逐一介紹自古人類在蒙古高原上活動,到大約13世紀蒙古帝國崛起及西征後建...more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華夏或漢人固然占有重要地位,以往所謂「正史」或相關文獻對非華夏(或漢人)之族事跡,大多不能客觀描述,或者簡略帶過,而在十世紀契丹族創制契丹字以前,諸胡族均未創制文字,因此對其...more
作者一宮操子(原名河原操子)自述其於二十世紀初,先後在清代的上海務本女學堂及內蒙古喀喇沁旗的毓正女學堂擔任教師的經歷與見聞。 當時的內蒙鮮有外國人進駐,作者以一女子孤身進入內蒙古喀喇沁貢桑諾...more
作者寺本婉雅為繼河口慧海(1866-1945)之後第二位進入西藏的日本人,《藏蒙旅行記》是寺本婉雅三度出入西藏,於旅途中所記述的日記。這三次入藏之行分別為:第一次(東藏篇),日記始於明治31年(1898年)7月,...more
金戈鐵馬的交匯 各領風騷數百年 北方草原聲聲馬鈴,踏醒中原塵封的舊夢。 萬里長城踏破,險關要隘橫跨,塞外民族爭相飲馬黃河。中原戰事紛起,金戈鐵馬激蕩,趙宋王朝鉛華剝落。耶律大遼,所向披靡,...more
突破中國史框架,用更為廣大的視角 審視過去被視為「外族」、「征服王朝政權」的遼夏金元 馳騁草原的馬上民族從部落聯盟走向專制王朝,這樣的轉變,如何撼動了東亞乃至全世界? 在中國歷史上,北亞草原...more
看見文明交會的真實圖像,解答世界史開端的重大轉折────── 蒙古西征建立了四大汗國,有三個最終同化成穆斯林。 所向披靡的游牧民族,為什麼成了真主的信徒? 第一本跳脫漢文與西方中心,以「伊斯蘭視野」重...more
首度揭露六十年來中共不敢公開的西藏血腥鎮壓 1956至1962年中共在西藏的血腥鎮壓,官方史料秘而不宣、民間口述歷史殘破不全,至今仍未解密。六十年後,本書帶讀者回到歷史現場,終於為塵封的史實帶來一...more
高瞻博士總結多年史學研究的心得之作。 跳脫傳統書寫歷史的框架, 帶你橫跨古今,重返歷史現場。 漫談中國農牧文明的碰撞與交融, 內文橫跨不同主題, 清晰勾畫出中國歷史的經緯線。 讓讀者在...more
河口慧海,首位深入西藏的日本學問僧 尋訪佛教經典的究竟之旅 「河口慧海是一位敏銳的觀察者與忠誠的記錄者,他留下的紀錄的深度、準確和全面性,都不是浮光掠影的西方探險者所能比擬。……慧海入藏取經,...more
推翻「五胡亂華」的漢人中心史觀, 解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族白日夢—— 中華≠中華民族,漢≠漢族,中國史≠東亞史! 「五胡」並非亂「華」,而是亂「漢」! 騎馬民族在漢人土地上建立的胡人國家,便是「...more
本書最大特色為以史料為經,以人物為緯,全面而周延的敘述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之史實,史料部分,以《自由陣線》和《聯合評論》為分析場域,深入探討此二刊物對第三勢力運動理念之論述;人物方面,述...more
一場深入中國的國際尋寶大競賽, 一樁歷史功過蓋棺難定的冒險事蹟 近百張珍貴照片 石窟寺廟、壁畫、經卷手稿、舍利塔…… 重現高昌古國的古文明風貌 一八九五年冬天,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歷經千辛萬苦,深...more
以客觀角度陳述香港開埠一百年的歷史,將本地歷史科較少提及的部分完整呈現讀者眼前,在助各位了解過去與今天的香港。...more
★ 首部藏人被中共殖民史,誰想瞭解主權換取治權的教訓就不得不讀! 從時序的角度講,歷史進程的順序是不斷變化的,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是如此。現在的人們往往依據過去定義歷史發展的順序,因此...more
1921-2021蒙古國獨立百週年 臺灣首見呈現20世紀以來現代蒙古國史的權威之作 蒙古國——夾在俄羅斯熊和中國龍之間的小國, 在龐大野心威脅下,從自我覺醒到認清現實, 一路顛簸但也逐步走出對自己最有...more
本書根據甲骨卜辭、金文、漢簡及各史籍中論及「羌人」的割裂現象,提出「早期羌史」的觀念。「羌人」的詳細資料得益於《後漢書》記載,然而後世的研究者多著重於其中〈西羌傳〉論及的「西羌」,即主要分布...more
匈奴是人類歷史第一個逐水草而牧、力量強大的游牧帝國,許之為行國的始祖,自南北朝結束後,匈奴幾乎全部和北方漢人相混融,而成隋唐之人,匈奴是中國人自不待言,《史記》、兩《漢書》,均有匈奴傳,隋唐...more
繼暢銷書《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獲獎記者芭芭拉.德米克又一大無畏揭開獨裁政權真實樣貌之作!! 此次,德米克深入中國數一數二最難潛入的地方, 探究在中國政府嚴密監控下生活的藏人變成了...more
中國回民第一書!穆斯林的艱辛與渴盼! 底層民眾的表述 文明內部的發言 晶瑩珍稀的露珠 中國回族形成一千四百多年來 唯一一部古典歷史文獻 完整典藏甘肅版—— 原始手稿刊布.新譯.註釋.校勘 「當上層萎縮...more
如果不了解1950年代發生了甚麼事,特別是 1957 1959年間的諸多事件,讀者就無法理解中國和達賴喇嘛之間的當代政治關係。 本書是梅.戈爾斯坦《現代西藏史》系列的第四部著作,為那幾年間直至1959年西藏起...more
本書揭露西藏與中國簽訂《十七條的協議》的前因後果,對比香港的處境具有及時的參考作用,警示守護臺灣民主和言論自由。...more
「中華民族」的意涵是什麼?近代中國的統治者如何將邊疆的人與地納入國家的政治結構秩序內?擺盪於「國族」與「我族」之間,邊疆之人係以一個「民族」群體還是個別的「國民」身分存在於國家之中?近代中國邊...more
青藏高原東緣「民族走廊」因其間民族與文化複雜,被認為是解答中國民族歷史之謎的關鍵。本書以民族走廊上一關鍵民族─羌族,來說明漢、藏與西南氐羌系民族「邊緣」的形成過程。本書首先呈現當代羌族在社會...more
《遐邇貫珍》於一八五三年八月在香港創刊,並由英華書院印行。首任主編麥都思,接着是奚禮爾、理雅各。這是本港第一份中文報刊,也是全國第二早的報刊。該報的出版雖然是要傳播基督,但亦大量介紹了西洋文...more
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山間村落中,過去流傳一種「毒藥貓」傳說。毒藥貓指的是能變成動物害人及施妖法的女人。那些故事,有些像是神話傳說,有些如本地陳年舊事,有些是人們自身的經驗。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每...more
國有史,地有志 國有史,地有志。編修地方志是中華民族悠久而獨特文化傳統。《香港志》旨在全面系統地記述香港地區自然和社會各方面的歷史和現狀。《總述》與《大事記》將合為《香港志》的首卷,是本項...more
明朝開國之外交政策以睦鄰為要,與南方海洋國家和西方大陸國家、民族、甚至部族都建立朝貢關係,不僅朝貢國多,而且將朝貢關係建立更為完備的體系,成為中國朝貢體系的典型。其所開創的諸如勘合、四夷館、...more
我是爾瑪,你是漢人,他是蠻子 但最後我們全變成了「羌族」 知名學者王明珂深入四川西部的羌族村落 看一面面誠實的鏡子如何反照「羌族」的民族建構 由於歷史上中國與吐蕃的東西爭鋒,夾在中間的...more
“For myself, however, it is the human element, the recollected words,the remembered faces, which give life to the printe......more
「最高指示: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粉碎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中國反動派的任何一項反對中國人民的陰謀計畫。」──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1968年8月27日 1967-1969年間,150萬的內蒙古人,至少346,000...more
在未有一次系統的檢驗之前,「麥理浩時代」已被捧為一段「黃金歲月」,差不多理所當然的視為昔日美好時光。到了今天,這個神話還在流傳。 對不同背景的香港市民來說,「七十年代香港」有一種特殊意義──...more
1945年8月15日,二次大戰以盟軍勝利告終,日本無條件投降,同時亦結束了香港被日軍佔據那令人難以忘記的三年零八個月。 香港歷史專家鄭寶鴻透過舊報章文獻、老照片,和其他證件、文件等材料,帶您重新...more
「加強團結,糾正錯誤,總結經驗,落實政策,穩定局勢,共同對敵。」──「5‧22指示」24字方針,1969年5月22日 1967-1969年間,150萬的內蒙古人,至少346,000人受捕,27,900人被殺,120,000人致殘。 ......more
「香港勝在有ICAC」,這是1997年廉政公署的宣傳口號,深入民心,廉潔已成為香港社會一個重要核心價值。但曾幾何時,行賄、付黑錢小費乃香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創立只有四十多年的廉政公署能成功移風易俗...more
香港位處南海之濱,既遠離朝廷,亦非國防重鎮,因此在古代極少引起史官注意。要了解香港的古代面貌,文字資料方面主要依賴地方志。歷史上與香港有關的地方志有數種,然而論與今日香港特別行政區關係最為密...more
《香港》是日佔時期出版的香港研究。全書條分縷析,綜述香港開埠一百年的發展。作者從宏觀的角度,從東亞整體的發展出發,探討香港的重要之處。此書側重經濟層面,透過大量圖表和數據,深入剖析中國、英國...more
西藏是一個古老王國,不僅其宗教和神秘性,它的歷史很大程度上遭到中共官方刻意隱蔽。 本書駁斥了一些關於西藏宗教和歷史的錯誤觀點。自古以來西藏王國從未是中國的一部分,也未曾失去其國家地位。反而...more
順勢而生 因時而變 世紀掠影 百年滄桑 .1920年,香港車工人以「競進會」的名義成立工會。於當年,為求生存,工會不得不以文康或慈善組織的型態出現。 .1950 年代,是一個工友備受壓迫的年代。資方的高...more
本書可說是一些拒絕讓政治消失在飛逝的時間和陳腔濫調的嘗試。這些文章所記述的事件、人物、想像或理念,雖然大部分都屬於過去,又或者在眼下激盪的時代巨流中行將被遺忘,但他們是被認真地看成是構成我們...more
本書所選編三百封書信來自東華三院文物館館藏檔案「東華義莊文獻」的書信類別,是東華三院於二十世紀上半葉協助全球華人原籍安葬的重要歷史檔案。信件的數碼圖像已上載於「珍藏.分享—東華三院文物館檔案」...more
蒙古黃金史的蒙文原意是:記載古代(蒙古)可汗們的源流,並建立國家綱要的黃金史綱。原作者羅卜桑單津(Lobsang-danjin)為清代碩學的喇嘛,成書時間約在西元1649~1736年之間。他除了著述這一部史書之外,還...more
《匈奴史稿》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利用現代社會學的研究方法研究民族歷史和現狀,作品全面介紹了有關匈奴歷史的中外研究成果,通過深入的研究,描繪了古匈奴人生活的地理環境、經濟生活、宗教意識、語言風...more
渤海國在歷史上曾經享祚兩個多世紀,但各類歷史文獻對之往往略而不提,渤海民族係肅慎系民族,肅慎系民族與華夏系同是源遠流長的民族,肅慎系民族衍生出許多支系民族,因時代不同而有許多不同稱謂,肅慎或...more
《蒙古秘史》不是一部秘密的隱史,而是蒙古偉人成吉思汗、窩闊台父子的實錄,是一部很難得的元朝開國初期的直接史料。 《蒙古秘史》是蒙古學者用蒙古文撰寫的歷史鉅著,從蒙古人的立場,直接報導塞外...more
如果不了解1950年代,讀者就無法全面理解中國和達賴喇嘛之間錯綜複雜的當代關係。 本書是梅.戈爾斯坦現代西藏史系列的第三部著作,檢視了1955年到1957年這一關鍵時期的諸多事件。在這段時期中,西藏自治...more
本書為《東瀛遺珠:近代香港的日本人紀錄》叢書的第五冊。在第一二冊明治大正時期紀錄的基礎上,本冊內容主要為進入昭和時代,特別是日本在佔領香港以後,圍繞香港社會、政治、經濟、金融等全方位的調查紀...more
本書由黃耀忠博士的碩士論文改編而成,主要研究自日佔時期結束之後,至1980年代初期,從中國內地逃來香港的「難民」群體。本書由難民一詞的定義出發,首先明確該批「難民」身份上的複雜性,由此展開闡述幾...more
The history of the Faculty of Law at HKU is in many ways the history of the law in modern Hong Kong. Founded in 1969, th......more
Macau History and Society is the most authoritative, comprehensive, and up-to-date account of Macau from its inception a......more
香港政制發展問題一直是香港社會的熱點話題之一,對此的爭論歷久不衰。內地人也逐漸表示關注。最重要的,從發展角度看,這個議題有其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關於香港政制發展的有關情況,包括香港回歸前...more
1919年,中國內地爆發五四運動。運動在內地如火如荼之際,香港卻因港英政府嚴管,只有零星市民聲援反日救國,未有在香港引起波瀾。「五四運動」雖然在1919年乃至1920年代對香港沒有造成巨大衝擊,但由於「...more
只要懂得珍視,我們仍有愛上這地方的可能。 也不知道我們可以怎樣面對自己的居處,只知道這裡一直不停地變化。曾幾何時,我們以變化的速度來衝量價值,後來卻又追求無聲無息的生活方式,原來我們一直只...more
沒有歷史的國族,就沒有未來。 香港人:自己歷史自己寫! 香港人在改寫自己的歷史,而且是現在進行式! ***增修版說明 本書第一版出版於雨傘運動、魚蛋革命之後,是香港人在面對中國政府不願履行「一國...more
草原民族勢力如颶風般襲向文明的城市,帶來戰火與摧毀, 他們極富征服慾望、嗜殺成性,歐亞世界幾乎無力招架, 他們稱這如同天罰般的力量為——上帝之鞭。 阿提拉,是匈奴最後一位單于,是歷史上走得...more
中國近代史上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的成功、中國經濟的發展、中西文化及科學技術的交流,為中國中央及地方政府作育英才,以至抗日戰爭獲得最後勝利等,香港華人都曾作出重要貢獻,在整個中國近代...more
本書將成為打臉中共西藏歷史的小聖經! 為什麼必須辨明西藏和中國的歷史從屬關係? 因為這是中共侵略西藏或是收復失土的證據! 千百名中共的「藏學家」,將要面對劉漢城教授這位現代董狐的秉筆直書。 相...more
《香港.開港》是一本具開創性的歷史著作,作者林準祥博士根據前人不曾注意或未曾發掘的香港早期史料,作出重新檢視,提出了不少新見解。本書涵蓋內容包括:探討香港島如何被西方發現,重温香港名稱的來源...more
位於九龍半島西面的昂船洲曾稱「盎船洲」,因它的地貌像一條翻轉的船,故稱「昂船洲」。1860年,昂船洲的名字見於中英雙方簽署的《北京條約》附圖中。隨着條約的簽署,昂船洲隨九龍半島南端一併割讓予英國...more
香港古代史的權威之作 香港位粵東南面濱海,自古為輋傜等土著居停之所,以漁、樵、農、獵為業。唐宋間,中原多故,北人相繼南遷定居,以本土山水之優美,土地之肥沃,遂發展煮鹽及種香之產業。清初遷海...more
1910年代初,兩家香港教會機構先後引進英國新興的童子軍訓練,有百餘名成員。2010年代末,香港童軍運動雖然幾經波折,但已成為一個有十萬名成員的青少年運動,以當地人口滲透率計算,更超越日本、南韓、臺...more
在高樓大廈林立之間的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其原來的設計雖被視作便利該地區的市民出入,以紓緩區內日見嚴重的交通擠塞的輔助性「交通工具」,卻因設計別具特色,扶手電梯沿途所經過的一帶遍佈歷史...more
十九世紀美國加州的淘金熱 改變了香港的命運 1848年初,加州發現金礦,自此華南地區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人,前仆後繼遠渡重洋,到達加州尋找他們的金山夢,此一浪潮也徹底改變了香港的命運。淘金熱把太...more
「邊境社會」是一個被集體建構出來的概念。 歷史上的中國政治,建立了一套以華夏為中心的天下觀,透過朝貢與土司羈縻的方式,來維持其與邊緣四夷的政治秩序。 「華夏中心」形塑「典範歷史」的框架,相對於...more
讀歷史書、欣賞老照片,不如親身走進歷史現場,從真實感受、點點痕跡,去搜尋各種歷史細節。 本地歷史掌故專家鄭寶鴻,自行開發出多條港島歷史考察路線,每一條路線作者都多次帶隊導覽,行程豐富,包含...more
本書是關於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13級民族學本科班40多名學生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茈碧湖鎮松鶴村與右所鎮幸福、溫水、西河埂等村,展開了為期近3週的田野調查的報告。 帶隊教師之所...more
一般而言,我很早就已宣布:有關達賴喇嘛轉世的制度是否需要延續下去,最終要由西藏人民做出決定。 所謂喇嘛之轉世,乃是為利益眾生乘願而來的,因此,要預先觀察時間、地點、族姓和生母等「五照見」後...more
大約1萬年前,中國古代遊牧民族在寧夏這裡依山石鑿刻了大量反映射獵、放牧、祈神等內容的岩畫,成了當今國際岩畫界著名的藝術寶庫;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各朝在寧夏興修水利,秦渠、漢渠、唐徠渠等至今仍然...more
本書關注歷史上香港與國家關係的互動,用大量史料說明香港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獨特的地位和作 用,以及中國因素在香港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more
一直以來,香港史的論著都認為本地政黨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才興起,而香港人在九十年代開始才比較關心政治。本書通過對戰後初期成立的香港革新會及香港公民協會的詳細研究,推翻上述看法。 香港革新會及...more
眾人咸知李白不是漢人,卻不知白居易也不是,劉禹錫、元稹都不是—— 雖然他們聲稱自己是貨真價實的中國人。 「木蘭」本是雄性的鹿,「天子」來自伊朗;漢人討厭狗,蒙古語的「狗」變成「奴才」;「哥哥...more
佐藤長先生將古藏文文獻中出現的歷史資料與豐富的漢文歷史資料進行細緻的比較研究,發現了古代西藏佛教史類文獻與漢文獻記載不一致的情況。在及時汲取二十世紀西歐藏學家研究成果的同時,對諸多問題做出了...more
危矣!滿文亟需守護。 滿文滿語,曾是大清王朝的官方語文。二十一世紀初,中國黑龍江沿岸能操一口流利滿語的滿族耆老不到二十人,且都年過八十。這些人亡故後,滿語將成絕響。傳承滿文有賴於中國的少數民...more
本書收錄饒宗頤先生香港史研究的重要著作,是饒公關於香港史研究的首次結集並單本印行,其中有半個世紀前單本初版的《九龍與宋季史料》。是饒公對歷代涉及香港地區歷史文化的汗牛充棟古代漢字史料的尋找、...more
遊牧文明野蠻、粗魯,充滿暴力? 摘下中華有色眼鏡,從文明的遊牧史觀出發—— 中國史不過是中國人天真浪漫的幻想! 被中國史定位為蠻族的遊牧民才是世界史的主要推手! 大部分漢字文化區的讀者,都會...more
世界史的誕生並非海洋,而是在「歐亞大陸」! 跳脫以西方為主體的思想,以「陸地理論」建構世界史。 成吉思汗創始、顛覆常識的史上空前的帝國──「大蒙古國」, 真正打破國家、民族、國界限制,後世歐...more
具有濃郁高原特色的西藏文學,誕生於西藏雪域高原,在本土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相互交融過程中萌芽、成長、發展,燒錄著雪域高原的文化風貌和高原民族的精神世界。 藏族文學史上下幾千年,內容涵蓋非常...more
西藏民俗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藏民俗文化內容豐富,民俗形式多姿多彩,飲食、服飾、居住,茶醇酒香、色彩斑斕的西藏生活民俗;誕生禮、婚嫁、喪葬,西藏人生禮儀;民間信仰、苯教信仰、藏傳佛教,...more
千百年來,生活在西藏雪域高原的先民,在與自然的和諧融合中,孕育了具有濃郁高原特色的精神世界。西藏宗教產生、衍化和流布,呈現了宗教文化品性與世俗文化特徵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藏...more
本書全面介紹了西藏地區由古至今的發展歷史,以動態、發展的觀點,系統梳理西藏歷史社會曲折、複雜的演進過程,客觀真實展示了西藏歷史發展的許多重大事件,注重闡明西藏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一部分,歷代中...more
全書基於藏文歷史文獻,由藏學專家撰寫,涉及很多西藏歷史事件。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多方面,為廣大藏學愛好者和研究人員所珍愛,是了解西藏歷史、認識西藏社會、豐富藏學知識的簡明讀本。...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