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儒學與現代意識〔增訂版〕

儒學與現代意識〔增訂版〕

Confucianism and Modern Consciousness (enlarged edition)

  • 定價:400
  • 優惠價:936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儒家思想究竟是中國現代化歷程上的阻力還是助力?
它能否在經過轉化後,繼續維持生命力?

  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作為中國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有逐步崩解的危機。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儒家傳統如何因應現代化之要求,並且在現代社會進行自我轉化,便成為現代儒家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

  本書作者長期致力於詮釋並重建儒家傳統的工作,本書展現他從跨文化的視野對儒家思想之現代意義所作的省思。本書所收錄的十一篇論文,都是作者在特殊的機緣下針對當代學者的觀點而發,內容廣泛涉及儒家倫理學、儒學與民主、科學的關係、內聖外王、內在超越性等重要議題。附錄中討論哈伯瑪斯對康德倫理學的批評與重建,間接為思考上述問題提供有意義的參考架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明輝


  德國波昂(Bonn)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廣州中山大學長江講座教授。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合聘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合聘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家與康德》、《儒學與現代意識》、《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孟子重探》、《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康德倫理學發展中的道德情感問題》(德文)、《儒家思想在現代中國》(德文)、《儒家人文主義──跨文化脈絡》(德文)。譯作有康德的《通靈者之夢》、《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未來形上學之序論》及《道德底形上學》等。
 
 

目錄

初版序言
增訂版序言
儒學如何開出民主與科學?──與林毓生先生商榷
當前儒家之實踐問題
論所謂「馬克思主義的儒家化」
論所謂「儒家的泛道德主義」
歷史與目的──評陳忠信先生的〈新儒家「民主開出論」的檢討〉一文
儒家思想與科技問題──從韋伯觀點出發的省思
《論語》「宰我問三年之喪」章中的倫理學問題
再論儒家思想中的「內在超越性」問題
「內聖外王」問題重探
關於「海洋文化的儒學」與「法政主體」的省思
附錄:獨白的倫理學抑或對話的倫理學?──論哈柏瑪斯對康德倫理學的重建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初版序言(摘錄)

  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作為中國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有逐步崩解的危機。民國初年的新文化運動終於激化成全面性的反傳統運動,首當其衝的便是儒家思想,傳統儒學成為眾矢之的。在一片「打倒孔家店」聲中,梁漱溟先生首先挺身為儒家思想辯護。幾乎在同時,張君勱、馬一浮和熊十力三位先生也起而闡揚儒家思想,再加上抗戰時期的賀麟和錢穆兩位先生,一個以重建儒家思想為職志的保守主義思潮已蔚成氣候,足以與當時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其他兩個思想方向──鼓吹英、美議會民主的中國自由主義和以俄國革命為師的中國馬克思主義──鼎足而立。但自1949年中共在大陸奪得政權後,馬克思主義憑藉中共的勢力,成為大陸上獨尊的思想方向,迫使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勢力轉至臺灣及香港兩地活動。因避共禍而流亡到香港的錢穆、唐君毅、張丕介諸先生懷著顧炎武所謂「亡天下」之痛,結合同道,在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赤手空拳建立了一座以弘揚中國文化為宗旨的新亞書院,並且與當時在國外講學的張君勱先生和在臺灣任教的牟宗三、徐復觀兩位先生相呼應,使保守主義的命脈得以在臺、港及海外延續下去。我們很難想像:如果沒有他們的努力,儒家思想還能繼續維持其生命力,以至於今日。近年來,海內外的學術界多以「當代新儒家」或「現代新儒家」來稱呼這個以維護儒學命脈為職志的思想方向。

  當代新儒家透過長期的學術研究,在臺、港兩地的學術界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也奠定了他們在當代中國思想史中的地位。但由於內在與外在的種種因素,其影響力大致局限於特定的學術領域(主要是文學、歷史、哲學的領域)。及至八十年代,隨著臺海兩岸政經情勢的演變,當代新儒家的觀點在兩岸的文化界與知識界引起了廣泛的注意與討論。在中國大陸,隨著開放政策而興起的「文化熱」使儒家思想(尤其是當代新儒學)在知識界成為爭議的焦點。在臺灣,經濟發展的傑出表現使一向瀰漫著反傳統情緒的知識界開始反省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 1864-1920)關於儒家思想與資本主義的理論,而興起一股「韋伯熱」,連帶地也使當代新儒學的基本觀點受到知識界的特別注意。

  在這股文化反省的熱潮中,傳統儒家與當代新儒家的若干基本觀點也受到不少批評和質疑。批評者的目標主要集中在兩方面:在內部理論方面,他們質疑儒家思想的基本觀點,尤其是「內聖外王」的思想;在外部影響方面,他們質疑儒家思想(尤其是當代新儒學)的功效和實踐力。就內部理論方面而言,他們往往強調:儒家思想的基本格局有其局限性,故不能適應多元化的現代社會。筆者並不否認傳統儒學在內部理論方面有其局限性。但問題是:這種局限性是否意謂我們必須放棄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難道我們不能透過重新詮釋來消除這種局限性,同時也保留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當代新儒家對傳統儒學的局限性有極深刻的反省,但是他們希望透過儒家思想的轉化,使之適應現代化的要求,同時保留其基本精神。在此,經常引起爭議的問題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或本質何在?依筆者之見,儒家傳統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傳統者在於:它將一切文化活動視為人類精神生命之表現,而以道德價值為其他一切價值之共同根源或基礎。按照傳統的說法,這就是「內聖外王」的思想。當代新儒家對「內聖外王」思想所作的重新詮釋,為林毓生先生所謂「創造的轉化」或傅偉勳先生所謂「批判的繼承」提供了一個極佳的例證。傳統儒家基本上要求由「內聖」直接開出「外王」,最明顯的例子是〈大學〉的三綱領、八條目。當代新儒家一方面要繼承傳統儒家的內聖之學,另一方面則要突破傳統儒家在外王方面的局限性,故將由內聖通往外王的關係解釋為一種間接的辯證關係,即以「曲通」取代「直通」。此即牟宗三先生所提出的「良知的自我坎陷」之說。但是此說也引起不少批評和質疑。就傳統儒家「內聖外王」思想之轉化而言,「良知的自我坎陷」說即使不是唯一可能的理論,至少是筆者迄今所見到的最適切的理論。因為只有這套理論能使「內聖外王」的思想在經過轉化之後與現代化的要求相接合,而仍保持儒學的本質。傅偉勳、林毓生等人要求放棄「內聖外王」的思想,實不足以言傳統儒學之「轉化」或「繼承」。因為這等於放棄其本質,焉能言「轉化」或「繼承」?要求儒家放棄「內聖外王」的思想,無異於要求基督徒否定「三位一體」及耶穌的象徵意義。

  其次,就外部影響方面而言,臺灣學者常強調當代新儒學在近四十年來臺灣現代化的過程中並無顯著的影響力,大陸學者則往往強調「儒家思想為馬克思主義所擊敗」的事實,以證明儒家思想已為歷史法則所揚棄。他們也由此推斷儒家思想在理論方面必有缺陷或不足。如上所述,筆者並不否認傳統儒學在理論方面有其局限性。但筆者要強調:一套思想本身的真理價值無法完全決定它在現實層面上可能造成的影響,反之亦然。從理論層面評估一套思想的真理價值是一回事,而從現實層面去考察其功效和影響力則是另一回事。因此,當我們評估儒家思想的真理價值時,後一種考察頂多只有附帶的意義,甚至可能是完全不相干的。這個道理至為淺顯,並不難明白。但在我們這個時代中,一般學者卻往往忽略這個淺顯的道理,其中實有更深一層的心理背景。

  據筆者的觀察,在這類批評背後可能隱藏著一種「權力崇拜」的意識。簡單地說,這種權力崇拜的意識即是俗語所謂的「以成敗論英雄」,在學術討論中即是根據一套思想或理論在現實領域中的成敗來衡量其價值。這種態度在今天的大陸學術界尤其常見,因為它已為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所合理化。根據歷史唯物論的觀點,一切思想或理論的真理價值只能放在其所由形成、且為確定不移的歷史法則所決定之歷史情境中去衡量。按照這種邏輯,一套思想或理論在現實領域中的成功自然是其真理價值之最佳證明。大陸學者經常說:「歷史實踐已證明某某思想是行不通的」,即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在運用這套邏輯。姑不論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在理論上能否成立,這種權力崇拜的意識將使一切學術辯論失去意義。因為任何有意義的學術辯論必須預設:一個超乎特定歷史情境的客觀的真理判準可能存在(姑不論這個判準為何,亦不論我們目前是否已掌握了這個判準)。一個因接受歷史唯物論而否定這項預設的學者並無必要參與學術辯論,因為歷史法則已決定了一切(包括真理)。即使他參與了學術辯論,其目的亦僅在於說服對方,而非讓其觀點接受理性的檢驗;因為他自信他所掌握的歷史法則可以決定真理,因而「超越真理」──亦即不必接受理性之檢驗。在一場學術辯論中,如果有任何參與者抱持這種態度,必然使這場辯論失去其作為溝通行為的意義。要反駁這類的馬克思主義信徒,我們只消按照他們的邏輯反問他們:近年來東歐各國(甚至蘇俄)之迅速非共化豈非證明馬克思主義是行不通的?劉述先教授曾表示:從現實上來看,孔、孟在當世均是失敗者,當時誰能料到其思想會對後世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呢?對於那些質疑當代新儒學的實踐力且急於為之蓋棺論定的人,這句話或許不無參考價值。筆者認為;這種權力崇拜的意識極有礙於我們思考儒學的未來命運和評估當代新儒家的成就。

  儒家思想究竟是中國現代化之阻力還是助力?它能否在經過轉化之後繼續維持其生命力?我們應當如何評估當代新儒家在儒學重建的工作方面的成就?這些問題均有待海峽兩岸的學術界與思想界作進一步的探討。筆者撰寫這幾篇論文,不敢自許能對這些問題有所論定,只是有感於儒家思想在當前常遭受的誤解與批評,心有不安,不得已而加以辯駁或澄清。開宗立說固須有正面的論述,但在今天這種價值規範日益分化、價值意識漸趨模糊的時代,為維護自己所信守的思想和價值,反面的辯駁與澄清或亦有其積極的意義。此所以筆者不辭譾陋,輯為此編。知我罪我,其在斯乎!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01954
  • 叢書系列: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 規格:精裝 / 414頁 / 15 x 21 x 5.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增訂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論所謂「儒家的泛道德主義」(摘錄)

「泛道德主義」一詞不知始於何時何人,一般人在使用此詞時亦未必有確定的意指。在「道德主義」一詞前加個「泛」字,大概是仿照「泛靈論」(“panpsychism”)、「泛神論」(“pantheism”)、「泛理性論」(“panlogism”)、「泛目的論」(“pantelism”)之例。在希臘文中,pan這個字意謂「世界」或「一切」,以「泛」字來譯,兼顧音義。故泛神論是指將神視為遍於一切事物、甚至與宇宙同一的觀點。泛理性論者將世界視為理性之體現。泛靈論者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均視為有生命和意識。泛目的論者則依目的論的觀點解釋一切事物。由「泛」字的這些用法可知:它大體表示一種整體論的(holistic)世界觀,原來並不含任何褒貶意味。如果我們依照這個意義而說儒家的「泛道德主義」,亦未嘗不可。因為如上文所述,儒家是以道德意識為核心,來說明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之意義。在這個意義之下,「泛道德主義」一詞自不含任何褒貶意味,我們不妨稱之為「泛道德主義之描述義」。

但是一般人在談論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的「泛道德主義」時,並不限於這種意義。他們往往由「泛」字的描述義引申出「泛濫」、「越位」等貶義。據筆者所知,將這種用法表達得最清楚的莫過於韋政通先生。他有〈泛道德主義影響下的傳統文化〉一文,可說是對「泛道德主義」的這種貶義作了最完整的說明。他在這篇文章的開頭寫道:

所謂「泛道德主義」,就是將道德意識越位擴張,侵犯到其他文化領域(如文學、政治、經濟),去做它們的主人,而強迫其他文化領域的本性,降於次要又次要的地位;最終極的目的是要把各種文化的表現,統變為服役於道德,和表達道德的工具。中國過去因為道德意識太強,它瀰漫在傳統文化的各方面,也籠罩了其他的文化領域,使各方面的思想,始終處於道德奴婢的地位,缺乏健全的發展。結果,不但使各領域的文化遭受了惡劣的影響;即是道德的本身,亦因越位的關係,一面企圖以道德壟斷一切,竭力作虛妄的擴伸;另一面事實上只能封閉在,甚至可以說僵化在個體上,而沒有一條落實的途徑,使個體的道德精神通向客觀的廣大面去。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