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雜誌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7月號/2017第188期 (電子雜誌)
各期珍藏 試閱
收藏試閱本 39
人收藏
適合平板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7月號/2017第188期 (電子雜誌)

  • 刊別:月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社:大石
  • 出版日期:2017/07/01
  • 定價:249
  • 優惠價:210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封面故事

超級人類

當時是2016年12月,34歲的哈比森穿著灰色的拉鍊上衣和灰色窄管褲,外頭套著黑色雙排扣外套。他出生於貝爾法斯特,在西班牙長大,患有罕見疾病「色彩感應失能症」,無法看出色彩。他的天線末端裝有光纖傳感器,就懸在他的眼睛上方,而這條天線改變了一切。

哈比森從來不覺得生活在黑白世界是一種缺陷。「我可以看得更遠,也更容易記住物體的形狀,因為不會受到顏色干擾。」他用英文謹慎、沉穩地對我說。

不過,他對於東西有顏色會是什麼模樣也深感好奇。學過音樂的他在青少年後期時,有了透過聲音來知道顏色的想法。經過幾次低科技的失敗嘗試之後,他在20歲出頭時找到了一位外科醫師(身分至今仍未公開),願意幫他在身上植入一種模控強化裝置。

光纖傳感器能辨別他面前的顏色,植入他頭骨的微晶片則將顏色的光頻轉換成頭後側的震動。這些震動會形成音頻,讓頭骨成為他的第三隻耳朵。他正確說出我的外套是藍色的,接著把天線指向他的朋友沐恩.瑞巴斯,瑞巴斯是賽伯格,也是藝術家和舞者,哈比森說她的夾克是黃色的―其實是芥末黃,但正如他所言,在加泰隆尼亞,「我們不是從小吃芥末長大的。」

我問哈比森,醫生如何固定這套裝置,他開心地撥開後側的頭髮,讓我看天線的置入點。粉紅色頭皮上有一片矩形薄板,板子上有兩個植入物固定點。其中一個與天線連結的植入物中裝了振動微晶片,另一個則含有藍牙通訊傳輸器,因此朋友可以用智慧型手機把顏色寄給他。

這根天線讓哈比森眼界大開,現在這個世界更令他振奮了。他說,多年下來,傳入他大腦的訊號已經開始變得既不像視覺也不像聽覺,而是像第六感。

哈比森朝著未來學家懷抱的遠大目標邁出了第一步,也是雷.庫茲威爾在名作《奇點臨近》中所謂「人類潛能的巨大擴展」的早期範例。哈比森沒有特意要催生庫茲威爾的夢想―他對未來的願景比較傾向自然而不是科技。不過,他在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官方認可的賽伯格之後(他說服英國政府讓他在護照上使用自己戴著天線的照片,理由是那根天線並非電子設備,而是他大腦的延伸),也成了一個活見證。瑞巴斯很快就追隨他踏進這個有時被稱為「超人類主義」的領域,在手臂中嵌入振動磁鐵,並與手機裡的地震監測器連線。她會收到地震的即時通知,這讓她得以感覺自己與地球的運動連結在一起,並且透過舞蹈加以詮釋。

傳統的演化在人類當中仍然持續進行。我們細胞裡大約有2萬個蛋白質編碼基因,不久前我們只知道其中少數基因的組成;如今我們已經了解大約1萬2000個功能。然而,蛋白質編碼基因在我們基因組的DNA中所占比例極低,將來必定會有更多發現―而且很快就有。研究人員已經從這個遺傳資訊的寶庫中確認了幾十個相對新近的演化實例。晚期智人在8萬到5萬年前的某個時期從非洲展開遷移。我們是在溫暖的氣候中從早期人族演化成人類,從指節撐行動物變成狩獵者和採集者,因此我們最初的遺傳特徵適於這種氣候。但是此後情況有了許多改變,人類分布到了世界各地,新挑戰帶來的需求也改變了我們的遺傳組成。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開頭不久後便明白地主張:「我們隨後將看到,天擇是一股隨時準備行動的力量,並且遠比人類的微薄努力強大得多,一如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於人類的藝術作品。」這本書發表於1859年。當時的真理,現在還是嗎?即使是達爾文仍在世的時候,這句話又是真理了嗎?生物演化或許無法阻擋,而且確實比人類透過雜交育種對動植物所造成的遺傳演化更為精巧,但是與我們可以動腦筋發明的適應特徵相較,演化又有多重要?套句古人類學家米爾福德.沃波夫說過的話,如果你會騎馬,那麼你跑得快不快,重要嗎?

我想到最早嘗試飛行的人,他們用的是綁在手臂上、邊緣還有羽毛的長槳。然而我在請哈比森讓我看天線嵌入他頭骨的地方時,才明白了另一件事。我不確定我的要求是否恰當。菲利普.K.狄克著有科幻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電影《銀翼殺手》原著),書中,探聽仿生人的機械結構是被視為無禮的行為。「沒有比這更沒禮貌的事了。」敘事者這麼認為。但哈比森倒是很樂意讓我看看他的天線如何運作。他讓我想到一般人炫耀新的智慧型手機或智慧運動手環時是多麼開心。我開始思忖,哈比森跟我或任何人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

 

編者的話

悼念一位真正的探險家

6 月10 日一早,正打算騎自行車上山,忽然想到齊柏林。我對想像中的他說:「你這個大塊頭,還不趕緊多運動運動,學學那誰,要活得久一點。」

那源自我最後一次見到齊柏林的情形。大約兩個月前,我騎著自行車,路上忽然聽見有人叫我名字。是齊柏林。

他把車停在路邊,下來和我說話。「哇塞,你這是公路車啊,很酷哇。」我說:「酷什麼,剛剛才摔了一跤,你看,還流著血。」我指著我的膝蓋和小腿那片傷。他關切地問了情況,接著一直為去年沒有辦法參加我父親的告別式而不停地道歉。我們在路邊聊了起來,提到他想把電影和書帶進大陸市場碰上的一些困難。最後他拿出手機說:「我們應該拍一張。」我欣然同意,兩人就在大馬路上拍了照。我頭戴安全盔、身穿車服,身上帶著傷的樣子大概很狼狽,所以齊柏林沒有把照片發到網上,我一直沒看到這張照片。

但這就是齊柏林:總是熱情、誠懇、友善、周到;凡事為人設想,又從不隱晦自己碰到困惑或挫折;即使成名之後,他的這些特質只有更加明顯。

但對我而言,我最喜歡齊柏林的一個特點,就是他談起拍照、拍電影、做題目、眼睛會發光的那個模樣。那種單純、童稚、對喜歡的什麼東西、對想做出點什麼事情的嚮往和期待。

1998 年,我初認識齊柏林時,他是個單純的空中攝影師,才開始在我任職的《大地地理雜誌》發表他的空拍作品。 他最早的照片比較偏向美麗的風景,從高空俯視臺灣的美景,讓從未以那種視角看到自己家園的人震撼感動。

後來他的作品中出現更多環境議題,臺灣沿海水泥化的海岸線、山地濫墾濫伐導致的水土流失、高山地區的超限利用都在照片中一一顯現。1999年,九二一地震發生,雜誌緊急請他從直升機上拍攝車籠埔斷層的破裂面,為這場災難提供了珍貴而震撼的影像。空拍影像無可取代的宏觀視野在此一覽無遺。

從那以後,他拍了愈來愈多臺灣土地的肖像,除了累積美景,也拍攝到愈來愈多災難與破壞。他漸漸不僅是一個攝影師了。就像第一個發現堤防漏水的小孩,當他從高空中獨自看見各種環境問題,促使他必須讓更多人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他和官員談話,接受媒體採訪,不斷提醒臺灣要重視環境破壞問題。他出書、辦展覽,甚至開始拍影片。2009年他成立台灣阿布電影公司,開始籌備《看見台灣》的拍攝。

從一個報導工作者的角度,我完全理解他需要更大的舞臺來展示他愈來愈多的觀察與發現;從朋友的角度,我則不免為他捏把冷汗:媒體面臨的困境讓創作者愈來愈難得到支持,知道他放棄退休金,到處奔走募款來拍片,心想這真是一把豪賭。

誠實地說,當我知道齊柏林要拍一部全部以空拍完成的影片,我是十分懷疑的──那不是就像只用一種句法說故事、或只用一個角度拍照一樣,勢必對說故事帶來極大的限制。就算在影片剪接期間,他邀我到工作室,放了一些拍攝的片段給我看,還是沒有消除我這種懷疑。

當然出乎我意料的,《看見台灣》上映後,造成轟動。《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也特別包場邀請讀者觀賞。那天我第一次看了《看見台灣》,中間幾度熱淚盈眶。因為齊柏林用他最懇切的態度彌補了說故事方式的限制,用最平實的方式把臺灣環境的美與挑戰展現出來。

《看見台灣》破紀錄地成功之後,齊柏林變得非常忙。馬不停蹄地在世界各地參加影展、各地演講、放映邀約不斷。在媒體上不時看見他的身影。然而不論在電視訪談、在私下見面、在社交媒體上,除了多了自信,齊柏林跟我們將近20年前認識的他沒有任何不同,他還是那樣誠懇、風趣、友善、周到。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在2014年推選出他作為「國家地理台灣探險家」之一,因為他完全符合我們推選這個榮譽的三個標準:卓越(在自己的領域長期有傑出表現)、冒險(走出舒適圈,面向新挑戰)、影響(改變大眾的思考與態度)。 但是在這個以及各種其他蜂擁而至的榮譽之外,我知道推動齊柏林完成這些的動力,不外乎對自己所做事情的熱愛,就是那讓他談起拍攝、談起器材、談起要完成的計畫會兩眼發光的那種發自內心、毫無保留的熱情。

6月10日中午,在山上突然收到同事通知齊柏林拍片中直升機失事而喪生的消息,愕然不止。後來幾天媒體鋪天蓋地地報導他的事故。我努力讓自己不看到這些報導,不忍心知道更多細節。那些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齊柏林在做著自己最熱愛的工作時,轟然隕落。我想像,如果齊柏林只是摔了個輕傷,哪怕是斷了幾根骨頭,他會放棄危險的拍攝工作嗎?不可能,我能想像他會在病榻上露出他那典型的靦腆的笑容,兩眼發光地談起要完成的計畫,然後在第一時間翻身上馬,繼續征戰。就像立志馬革裹屍的將軍,只有出師未捷的遺憾,絕無對冒險出征的悔恨。
 

雜誌目錄

大地視野
重溫齊柏林鏡頭下的大地


悼念一位真正的探險家
6月10日一早,正打算騎自行車上山,忽然想到齊柏林。我對想像中的他說:「你這個大塊頭,還不趕緊多運動運動,學學那誰,要活得久一點。」


特別報導:南極洲 消融中的冰封大陸
從空中俯瞰,派恩島冰棚就像正在慢動作發生的大災難,冰棚彎曲的表面有成千上萬道冰隙,顯得傷痕累累,冰棚邊緣則被將近半公里寬的眾多裂隙切割得支離破碎。


特別報導:南極洲 冰層下的美景
威德爾海豹是世界上繁殖地最靠近南極的哺乳動物。


影像故事|白熊計畫
動物園具有許多正面的意義,像是幫助當地動物,或提供庇護給受傷、受虐、受排擠的動物。


最後的獵蜜人
毛利.丹沿著竹製繩梯往上攀爬了30公尺以取得戰利品:一個充滿神經毒性蜂蜜的蜂巢。


悲慟國度
馬尼拉的犯罪現場調查員在顯然與毒品相關的行凶現場發現一具屍體並進行採證。死者是曾協助警方掃毒行動的41歲社區志工安希利多.魯西阿諾。


影像故事|現代亞馬遜
在今日的叢林裡,居民面臨了部落傳統與現代誘惑之間的衝突。
 

內容簡介

《國家地理雜誌》 於1888年成立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是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學會的「研究與探索委員會」贊助過的計劃,已超過一萬件,以促進人類對大地、海洋與天空的知識。而《國家地理雜誌》自1888年創刊以來,以精采絕倫的攝影、謹慎真實的文字、精密準確的地圖與生動創意的插圖,獲得全球數千萬讀者的肯定。

《國家地理雜誌》於公元兩千年獲得美國雜誌出版最高榮譽─美國雜誌編輯學會之艾力獎,證明這份歷史悠久的刊物,仍是全球雜誌出版的標竿。

國家地理原文版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自1888年起已贊助了六千多項探險與研究計畫,而旗下的國家地理雜誌,由各行各業的專家為你報導世界各地的自然與人文,極具參考價值;翻開國家地理雜誌,就像在世界各地的風景勝地漫遊一樣,國家地理雜誌帶領讀者探索我們星球的奧秘和各地居民的人文故事。每期都包含了多樣的主題如動物、自然、科學、科技、文化、歷史、旅遊、冒險、探索和地理,而其中許多珍貴的照片,皆為攝影師冒險得來的精心傑作,您千萬不可錯過。
 

詳細資料

  • 條碼:E060001421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95.3MB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 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