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思考:與其跟別人直線競速,不如學會如何彎道超車!後來居上,成為職場No.1的高成長習慣

79折$ 300
4.5 /5
18位讀者評分
5
67%
4
28%
3
0%
2
0%
1
5%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8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5
|
2024/08/04
關鍵六大習慣-「優化、價值、學習、分解、求精、偷懶」,其中「對1%精益求精的習慣」,有時不僅是品質上A到A+的距離,更可能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戰國策.秦策五》裡,有一段話「行百里者半於九十」,一百里的一半應該是五十里,怎麼會是九十里呢?我們了解到,在邁向成功的路程上,越接近目標,每一步都比出發時還困難,行九十里,只能算是完成目標的一半,但若沒有走完一百里,將前功盡棄。

舉例來說,曾經因屋頂排水孔堵塞,不巧又遇到颱風來襲,天降雨,淹大水,於磅礡大雨中,拿著水管疏通條拼命的疏通排水管,將近一個小時的努力,仍未能突破,原本已放棄再努力,收拾工具準備離開,後來不死心,又返回再試一次,終於成功,積水快速排除。整體來看,前面一小時的努力,已完成99.5%的工作,若無最後再次0.5%努力,是無法突破的,因此「對1%精益求精的習慣」可能是品質的關鍵,更可能是達到成功的鑰匙。
user-img
4.0
|
2024/06/26
收到書稿時,就覺得這是本有意思的書。

一位思考,是即使起步比人晚,也能逆轉成為第一的一種思考模式。白話說,是用對力氣、聰明努力,懂得在思維上抄捷徑。

對,就是我常說的那句話。

思維改變心態,心態影響行動。不過對有些人來說,在思維上做出改變有些困難,更別說要帶動行動上改變;因此,反其道而行,先從行動上做出改變,享受到結果帶來的好處,自然也改變了思維。

這本書中提到的六個習慣,就是在幫助你在行動上做出簡單、可重現的改變。

一、整體優化習慣:培養全局思考,做出有利整體的選擇和判斷。
二、價值創造習慣:享受持續成長的樂趣,每天成長1%。
三、雙向學習習慣:透過「學習」和「反學習」來提升並與時俱進。
四、因式分解習慣:拆解脈絡、化整為零,提升工作效能與效率。
五、精益求精習慣:對細節持續追求卓越,不斷改進。
六、刻意偷懶習慣:適度偷懶、學會放鬆,反而有更好的結果。

...

其中多數都不難理解,但都屬於簡單且困難的挑戰。

一次、兩次做起來很容易,但持續下去就很困難。就像沒有人會反對「長期主義」和「複利效應」的價值,但真正能實踐的人就不多。

要贏過多數人、甚至成為第一其實不難,關鍵就在於「持續」二字。

...

值得一提的是「學習」和「反學習」的習慣。

我們不僅要吸收新知識和技能;也要意識到舊知識或方法可能已不再適用,願意放棄它們來接受新事物,這就是反學習。

比方說,職務角色的轉換,可能需要從獨立工作者轉換為管理者的思維;隨著技術發展,也必須學習新技術來取代舊技術,好比我們對人工智慧的態度,有人選擇擁抱、也有人選擇抗拒;思維上更是需要從固定思維轉換為成長思維、從短期主義轉變為長期主義。

反學習的難處在於意識到自己需要「汰舊」而願意接納新的事物;否則,再多的學習只是在鞏固自己的偏見與盲點而已。

...

另一個我十分認同的,是刻意偷懶的習慣。

長期以來,偷懶是我進步的最大動力。如何可以更快做好一件事、如何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完成?這些想法都會促使我去找到更好的方式,用最小的心力、發揮最大的優勢與成效。

Bill Gates 曾經提到自己的懶人哲學,他說

「我讓懶人做困難的工作,因為懶人能夠找到最簡單的方法完成任務。」

他相信改變世界的人都是懶人;許多新發明與發現都是源自「懶惰」心態,因為懶人會尋找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IG 創辦人 Kevin Systrom 也有類似的偷懶建議,他說

「如果你不想做某件事,至少試著做5分鐘。」

這是基於心理學上的柴嘉尼效應,先做了再說,能讓自己更容易切換到行動的狀態。這種適度的「偷懶」能幫助自己進入狀況,提高工作效率。

...

書中的六個習慣,有點類似原子習慣的意味。

強調微小、持續的改變,但也存在一些潛在的盲點,比方說一想到要「持續」可能會讓某些人感到過度焦慮、也可能忽略的健康或家庭等其他方面的平衡;有時候過度關注細節和微小的改變,可能也會陷入隧道效應、而忽略了全局思考的視野。

持續、適度的追求卓越,但也別讓自己陷入過度焦慮和選擇疲勞的困境。
展開
user-img
0.5
|
2024/06/05
整本書都在講作者在所謂的安可公司工作的相關過程,標題會誤以為有什麼獨到的思考思維或是不同的人生想法,如果你是職場資深人員,你只會看到一個過於虛幻與簡化的職場生活,年輕的職場新鮮人或許可以參考,但有更好的書跳過這本吧,不要浪費錢,真的沒有那個價值,如果了解安可是什麼樣的公司,就會理解沒有這麼神奇,真的後悔浪費錢買了這本書
user-img
5.0
|
2024/05/28
安克社長猿渡步(Ayumu Endo)撰寫的《1位思考》,是我較少閱讀的商管書籍,然而他使用淺顯易懂、但又蘊含思考消化過的內容,介紹給我們非專業領域的讀者,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首先是圖表輔助傳達欲談論的概念、知識,讓我能夠跟著作者一起洞察市場的變化,以及安克(Anker Japan)這家經營充電設備的公司,面對的挑戰、經營歷程亟需要創新的部分。社長猿渡步也提出著名的「三木谷曲線」(來自三木谷浩史),即使是細微的差別1%,都有很可觀需要著力之處。
《1位思考》看似是社長本身藉著分享隨著智慧型手機使用率高漲,而行動電源需求水漲船高,但背後有著社長在職業生涯過程,參與到第一線、實體門市、公司跨部門的深度思索,並且也不僅止於談論自家的產品,也舉出許多案例分享產品價值、品牌影響力(譬如香奈兒等時尚品牌),透過這樣的介紹,也能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最後是社長猿渡步有分享書寫履歷、求職的要點(這部分也很重要!)若對產業、市場沒有足夠的study跟事前理解,試問我們要如何投遞一間公司的履歷?或者看懂職位需求的描述(JD)?我想,透過《1位思考》的閱讀,能夠培養我們做為讀者,也能具備從基礎到逐漸進階的洞察能力!
user-img
4.0
|
2024/05/27
如果你是一個想要創業,或是正走在創業路上的人,又或者是認為自己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員工,「1位思考」這本書能帶領讀者運用有效率的方式,除了能達成目標,也能創造出迥然不同的人生。
  作者以自己的經歷作為例子,說明如何透過「六大習慣」,從原本在顧問公司與基金公司任職,進而轉戰到外資企業(安克日本)成為CEO的過程,只要秉持著絕不放棄的理念與持續性的意志力,任何人都能完成任務,就此改變一個普通人的人生。
  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99%與100%僅有1%的距離,對整體的影響並沒有很多,但作者卻認為對這1%的細節持續性精益求精,是可以為企業或自己締造出不同的風景,這是這本書讓我最有感觸的一點,即使認為已達心目的目標,但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追求縮短1%的差距確實能帶來深遠的影響。
user-img
5.0
|
2024/05/26
「起步的比別人晚,在一片紅海中,是不是就沒有希望?」,我想這應該是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而這次試讀的《1位思考》,以安克集團在日本後來居上的故事為主軸,帶出「晚起步仍能逆轉成第一名」的思考方式。以下也整理出幾個啟發。

💎與其前往一片沒有魚的海洋,不如直接在確實有魚的地方掉釣魚,比較不容易輸
晚起步的情況下,不要想著去一片沒魚的藍色海洋,因為你無功而返的機率會很高。
但想在紅海市場中稱霸,關鍵就在於是否具備和競爭者不同的強項,以及是否能隨時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問題。

💎做麻煩的事,拉高加入門檻
多數企業生產出商品後,都會把心力放在宣傳上。
然而作者猿渡步卻堅持在開發高品質商品、宣傳的同時,積極拓展銷售通路。雖然大家(連同作者)都覺得這些額外的工作很麻煩,但如果公司能靠這些麻煩事取得成功,也能拉高其他公司加入的門檻。

💎持續累積對1%的精益求精
《1位思考》:「我認為消費者挑選本公司的產品,都是基於『稍微』的理由」。
產品充電速度稍微快一點、設計稍微好看一點、官網稍微好用一點...,當你在每個小細節上多做得好一些些,累積下來,消費者就會為了這個1%買單。

💎決定品牌形象的不是企業,而是消費者!
雖然企業一開始都會為品牌打造形象,但作者認為「顧客的印象」才是品牌的形象,而「縮短顧客的印象和企業想要傳遞的形象之間的距離」正是公司們要努力的目標。

雖然這次取得的《1位思考》試讀部分內容有點片斷,但仍然不減這本書內容精彩之處,讓我等不及想盡快讀到完整版。另外雖然這本書主要是以公司事業體為出發點,但我認為經營自媒體或是小型公司的人,也能在書中得到不少意想不到的啟發。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5/26
「1位思考」
是即使起步比別人晚,也能夠逆轉成為第一名的思考方式。

本書作者猿渡步,27歲時加入安克日本公司,33歲成為安克創新集團年紀最輕的董事,34歲時成為安克日本的社長。安克日本在2013年進入日本市場,第一年年營收約九億日圓;八年後年營收達到了三百億日圓,行動電源和充電器類成為日本電商市佔率第一。

本書分享了成為第一名的快樂,以及如何運用「1位思考」,讓自己在晚起步的情況下,也能成為第一的可複製成功經驗。

成為第一是一件快樂的事。如果是第二,想的會是用甚麼方法超越第一。成為第一的話,思考的則是怎麼做得更大、更好。

書中介紹了六個簡單的習慣,掌握這些習慣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第一。其中有整體優化的習慣、創造價值的習慣、學習的習慣、因式分解的習慣、對1%精益求精的習慣跟偷懶的習慣。

下面介紹三個習慣
1.整體優化的習慣
組織內所有成員都養成思考「甚麼是對公司的最佳選擇?」的習慣。日常所做的工作,對於公司來說必須是最佳選擇。套用在個人人生上,應常常思考「甚麼是我人生的最佳選擇?」。這不容易,但常常思考可以避免一些無用功,也會導致結果產生決定性的差異。

2.創造價值的習慣
如何才能夠在提升自己特色價值同時,讓個人和企業都得到成長?做一件事情之前,估計能獲得的效益,最好是做一件事可以獲得多種價值。累積一些自己的特色價值,發展自己的道路,讓自己的才能被更多人看見。

3.對1%精益求精的習慣
100%跟99%「只相差1%而已」?有時候就是這1%,讓自己跟公司脫穎而出。堅持到最後1%。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消費者會挑選一間公司的產品,面試官會選擇你進入公司,都是基於「稍微」的理由。這間公司的充電器稍微快一點,設計稍微漂亮一點;這位面試者決策能力稍微好一點,簡報能力稍微好一點等等。

推薦給想要彎道超車的朋友們,透過簡單習慣持續累積,成為第一。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5/26
許多人的求學過程,可能都遇過這類「學霸」:下課時間照樣和同學聊天社交、考試前夕、考試當天氣定神閒,成績卻永遠遙遙領先,根本是其他同學一道無法跨越的高牆?但是被問到「為什麼可以一直考第一名」,學霸的回答,總是「沒什麼啊,就……」令你聽了摸不著邊際呢?

詢問學霸的讀書方法而沒有得到什麼具體的答案,其實不見得是學霸存心藏私不願意分享,而是有的習慣,對學霸來說理所當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方法罷了;而且,想要獲得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而成績進步,需要的不是片片段段的「小撇步」,而是一整套有系統有條理,從思考到實踐的步驟,這些往往不容易在日常閒聊當中完整地表達。所以更理想的方法,就是閱讀啊!

這本《1位思考》雖然是一本討論成功學的商業管理書,不過閱讀這位企業經營者的成功心法,也可以應用在最切身的讀書應試上。作者猿渡步,是日本行動電源和充電器電商市占率第一名/年度營收三百億日圓的安克株式會社的社長。但是安克公司,並不是最早販售電池、充電器的公司;而電池這類商品,相較於高科技產品,技術門檻並不算高,為何安克公司可以在起步晚、競爭場域又早已是紅海的景況下,逆轉成為第一名?社長猿渡步把他經營企業的心法,歸納出六大成功習慣:
  整體優化、創造價值、學習、因式分解、對1%精益求精、偷懶

什麼?成功的習慣之一是偷懶?實在令人好奇,不過這章不在試讀範圍裡,根本意圖引誘人買書啊XD

其中最有感的一句話,就是:

對個人來說,如果能夠完成大部分人覺得麻煩的工作,就可以成為獨一無二的人才。

每次段考,大多數的人一考完就興沖沖去找老師問成績,真正檢討考卷的時候卻心不在焉:不聽講、不發問、不訂正,對於自己為何會考這個分數?自己做錯哪些題目?為什麼為寫錯?自己當初解題的思路要如何校正,下次才會和正確答案有相同頻率……毫不關心。老師規定要「訂正」,往往只做到最低限度的「抄寫」,而不是重新想一遍、把課本上題目出處的觀念再讀一遍,因為這樣「很麻煩」!

但是,作者以他積極拓展市場的行銷經驗告訴我們:

自己覺得麻煩的事,其他公司也會覺得麻煩,做麻煩的事獲得成功,就可以拉高其他公司加入的門檻。而拉高其他公司加入的門檻,就是能在紅海中殺出生路的秘訣。

另外一句:

有沒有付出最後0.5%的努力,決定了品質

為了準備大考,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參加學校安排的輔導課、按照老師訂的複習進度念書、購買總複習參考書……模擬考卻總是載浮載沉,無法看到明顯的突破,作者告訴我們:

大家都會努力到99.5%,但是否能夠完成最後的0.5%,會讓成果出現很大的差異。只要能夠提升最後的百分之零點幾,就可以和對手拉開距離。

堅持努力到最後,就能夠獲得突破性的成果。作者獲得的突破性成果,就是讓消費者從「我想買充電器」變成「我想買安克的充電器」。

因為無論什麼領域進行到最後,就是高手和高手的競爭。決定誰是A+?誰是A++的,就是最後也最難的0.5%,要如何達到這一步,就是持續累積對1%的精益求精。
在每個細節上稍微多努力一點:追求充電速度稍微快一點、設計稍微漂亮一點、使用網站稍微方便一點……累積起來便是質和量的提升。

所以,上課動手記重點的時間稍微多一點、寫作文的時候稍微多寫一點、玩手機的時間稍微少一點……累積起來便是成績的進步。

從來沒有一本書,可以讀了以後就一步登天,也不可能有一本書,可以秒懂讀書祕訣,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吸收成功者的哲學、學習成功者的思考方式,然後嘗試去實踐。成功沒有奇蹟,只有累積啊!
展開
user-img
4.5
|
2024/05/26
如果你饒富創意、從事文創產業;如果你身處管理階層,面對公司大小事務;如果你有目標有理想有抱負,甚至,只要你想茁壯自己的工作事業,那麼《1位思考》就是從零開始,引領你建立致勝思維的那本書。

本書作者猿渡 步以自身成功的經驗為基礎,整理歸納出商業成功的六大致勝習慣。這六大習慣包含:不推諉塘塞的工作態度、確保產品的品質、提升自我價值進而提升公司整體價值等等。除此之外,作者亦在各個章節中,深入淺出的舉例說明企業經營、開拓市場可能面臨的各種困境,並提供突破重圍的思維模式,內容相當豐富實用。

試讀的篇幅不多,但以有限的內容去推敲,不難發現,作者所分享的許多觀念本質,都離不開「利他」與「初心」。

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短影音流竄的網路世代,許多新興職業,諸如網紅、Youtuber、數位頻道創作者, 雖不能說全部,但也有一部分,著重在吸引目光、追求流量爆炸快速變現,然而《1位思考》這本書不是的,這本書告訴我們,想要建立穩定的企業、長久的商業成功,最關鍵的基石,仍然在於紮實的根基與全心投入的核心價值。

本書特別針對求職者給予了相當實用的應徵策略,其中作者第一個提到的,就是「思考自己想做的事」。你為什麼想做這個工作?為什麼想發明製造這個產品?這就是「初心」。替消費者建立方便快速的購物渠道、確保產品能提供各種附加價值,這些不以獲利至上,以顧客需求作為優先考量的思維,就是「利他」。

莫忘初心,想要做的事情就做到最好,從頭到尾由下至上掌握自己的事業全貌,不輕易與99%妥協,永遠追求100%的完善;真誠利他,站在消費者、客戶的角度,解決問題滿足所需。以這兩個核心價值為基礎,再輔以書中列舉說明的六大習慣,徹底養成「1位思考」,建立自我精進、優化分析的思維,奮力拚搏的同時也別忘了適度放鬆養精蓄銳,以迎接下一個挑戰,如此一來,即使未能贏在起跑點,翻轉局勢後來居上,相信也是指日可待!
展開
user-img
4.0
|
2024/05/26
劇透警告
1位思考
「開始在確實有魚的地方釣魚,比較不容易輸」,這句話的涵義真的很引人深思,我們可以確定這裡有魚,在此捕魚絕對不會一場空,但隨著時間的考驗,慢慢地僧多粥少的效應,開始浮上檯面,想在這樣的處境裡生存,那麼唯一途徑就是創新改變自己,創新的路不容易,也因此不是每個企業都願意去做,畢竟不是每樣創新都能成功,但一旦成功就很難被取代,因為這條路很麻煩,或許需要革命數次才能成功,成功之前所需要的人力財力更是不可數,因為跟進的人也會減少。

各行各業如何在競爭裡脫穎而出,業主均要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但成功的來源除了經營者的智慧外,團隊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想這句<團隊重於個人>是企業成功的秘訣吧!倘若每人只看眼前自我的私利,各人自掃門前雪,那團體只是一盤散沙,也會耗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基本的無法打穩基礎,還談什麼創新,成為業界的鰲頭呢?
user-img
5.0
|
2024/05/25
從文章的一開頭,便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自己的公司,抱持著滿滿的熱忱和自信,作者認為“團隊目標勝於個人目標,公司目標比團隊目標更重要”,我認為這個要看公司的整體制度和福利去決定,如果今天公司的福利制度很好,大家的向心力就可以比較強,知道公司的目標達成了,所有員工都可以獲得相對應的報酬獎勵,員工當然會願意努力向上。
  反之,如果不幸,位處在體制不太好的公司,努力卻無法和應得的報酬符合正比時,當然就不會再願意為公司努力了。這時候就可以考慮自我學習後再轉換跑道,要替自己增加價值,突顯自己與他人不同之處,找到可以成功的路徑。
  我很喜歡試讀裡《99%和100%不一樣》這個章節,對有點完美主義傾向的我,那個1%的差距其實很大。這個就很像比賽時,能否堅持到最後一刻的概念,當你不放棄直到最後獲得了第一名,和眼看以為沒勝算提早放棄繼續努力的第二名是不同的,名次不同、心態也不同,這裡的1%便是在有沒有堅持住。
  試讀文最後的履歷和面試的祕訣,對現在需要求職的人蠻有幫助的,但我覺得有時候能否順利進入這家公司也是和運氣、緣份有關的,如果今天和這家公司無緣或是沒有主管眼緣即使順利入職了,也可能會產生不適應的狀況,然後很快就打退堂鼓了。
  「一位思考」這本書提供了六大習慣,可以讓我們平時慢慢的養成,逐步的提升自己的實力,雖然不會立即獲得成功,但只要有開始行動,一定可以縮短和成功之間的距離,彎道的距離雖然比起直線來的遠,但如果有提升速度的小道具,也是可以逆轉勝獲得第一名的,不要一開始就先自我放棄,不錯失任何可以成功的機會才是最重要的。
user-img
4.0
|
2024/05/25
💡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夠變成一位能獨立成功的人,而且要具有能力還有才能可以成為業界的一流的人才,能以此為目標前進很棒,但有什麼方法可以成功呢?
💡成功的經驗也許是創新的發展,也或許是複製的經驗,從每個好的地方得取一些經驗加以修改,最後變成自己的成果,沒有誰對誰錯,只要你懂的運用出這些,很多東西都會變成自己知識的橋樑。
💡原來在成功的道路上也有許多小妙招,只要能夠掌握出幾個習慣、原則便能更加靠近成功的目標。書中就舉到很多的例子:像是商場上抱有持續性,還有產品的重要性等等...。很多東西也許感覺是小小的點,但是也許就是我們一直不小心的去忽視,所以成功才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成功並非與生俱來的,而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改變、不斷地提升自己那麼就成功了!當然沒有那麼容易,但是在於自己的內心怎麼斷定自己的能力,晚起步不一定比別人弱,信心是自己製造且給予的。最後,你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所以請你要戰勝「放棄」,唯有放棄的念頭而努力將會前功盡棄。
user-img
4.5
|
2024/05/23
不管是未曾體會過站上一位的滋味,或是經歷過許多失敗而失去自信,能否突破內心的侷限,達到未設想過的成就,信念十分重要。除此之外,就是實踐的方法、正確的方向,和一顆絕不放棄的心。

這本書以「安克日本的成功」為主軸,提出許多邁向成功的思維,包含工作態度、對市場的思考、自身產品的價值,以及面對細節的精益求精。儘管書中以商業上的成功去拆解其作法,但套用在自身對目標的追求也相當受用。

有一些觀點讓我更新自己原先的想法,「親身實作」,當我們能從第一線的角度看待工作的精髓,便能看見業務上的全貌。在職場上,人往往推卸掉不屬於自己的業務,但若能當作一次學習的機會,在長遠的未來,反而會是助益。

另外,面對飽和的市場,必須找到自己的強項,並站在受眾的立場思考需求與問題,藉由高品質的輸出,同時做到曝光宣傳與多元通路。與其他公司相同的部分,加以深究,做那些別人不願意而忽視、不願意做的麻煩事,就能拉高競爭者的門檻,鶴立雞群。思考並建立與消費者長期的關係,拓展與深化,同樣能在未來看見成果。

我認為,最觸動我的是「不放棄」,「堅持努力到最後,就能獲得突破性的結果。」再好的策略、再有吸引力的宣傳,自身產出的商品才是一切的根本,其餘的行銷都只是將產品推出去。眼光必須放遠一些,持續投資自己,將自身的競爭力提升,堅持到最後,會發現自己已經走得很遠,並且建立了堅不可摧的品牌精神。

套用在目標的追求也是如此,一步一腳印,踏實地、認真地對待每天的耕耘,在這過程中,會有質疑、挫折,但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不斷吸收好的價值與習慣進而提升實力、留意他人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便能一步步邁向成功,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堅持到底、絕不放棄,默默地韜光養晦,持續地累積,終會有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的一天。
展開
user-img
4.5
|
2024/05/19
《1位思考》一書詳細闡述了安克日本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崛起的過程和背後的經營哲學。這本書通過安克日本的實際經驗,為我們展示了如何在晚起步的情況下實現成功,並從中總結出一系列可借鑒的經營策略和思維方式。閱讀此書,我也獲得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啟發。

一、團隊協作與整體優化
書中強調,團隊目標優先於個人目標,而公司目標則高於團隊目標。這種思維方式有助於實現公司整體的最大利益。特別是在公司初創階段,安克日本的員工無論職位高低,都願意跨越職責界限,主動承擔額外的工作,這種全員協作的精神極大地促進了公司的發展。

二、第一線的實踐經驗
安克日本的創始人從公司創立之初,就參與了從產品開發到市場推廣的各個環節,這使得他對業務的理解非常深入。這種“第一線的手感”是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即便在公司發展壯大後,依然保持對第一線工作的敏銳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在紅海市場中尋找差異化優勢
安克日本的成功案例告訴我們,即使在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中,也能找到突破口。安克並沒有一味追求藍海市場,而是專注於在已有的市場中尋找自身的差異化優勢。無論是產品質量、設計,還是客戶服務,他們都精益求精,這使得他們的產品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四、重視長期發展與品牌建設
安克日本選擇逆勢開設直營門市,表明他們重視與消費者建立長期的關係。雖然網絡銷售可以帶來更高的利潤,但實體店面能夠提供更直觀的產品體驗,增強消費者的信任感和忠誠度。此外,安克強調品牌的建立不僅僅是行銷部門的責任,而是整個公司的共同目標。品牌的真正價值在於縮短企業期望傳遞的形象與消費者實際感受之間的距離。

五、對細節的精益求精
安克日本注重對每一個細節的完善,堅信99%和100%之間的差距遠不僅僅是1%。這種對1%的精益求精的態度,使得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從產品的外觀設計、包裝,到客服服務,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力求完美,這種態度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原因。

六、追求產品的卓越
書中多次提到,安克日本始終堅持“產品第一主義”。他們認為,只有產品本身具有吸引力,才能在市場上長久立足。安克日本幾乎沒有舉辦過大型宣傳活動,因為他們深知,暫時的廣告效果無法持久,唯有產品本身的優越品質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長期信賴。

這本書讓我們知道,成功沒有捷徑,唯有腳踏實地、不斷追求卓越,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只要堅持這些基本原則,並付諸實踐,就一定能夠在自己的領域中取得成功。這些經驗和思考不僅適用於企業經營,對於個人的職業發展同樣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展開
user-img
4.5
|
2024/05/19
劇透警告
試讀心得
正是因為人人都想成為第一名,經常會不會因為時機太晚而放棄投入這次的機會呢?本書將告訴我們成為日本傳奇社長CEO的「1位思考」是有多麼的重要,不管我可能是想學習思考讓公司變得更加提升向上,還是想要看看1位思考,並且嘲笑就算成為第一名又有什麼厲害的人,然而作者表示不管讀者們是那一種人,都會在看到這本書就有所改變。

說實話我很想知道1位思考究竟是什麼?心裡同時也想著就算我從現在開始努力,我也不會成為第一名的心態,才會翻開這本書,因為作者說的話,我已經在期待這本書會帶給我什麼樣的想法及體驗呢?

☀️對1%的精益求精,決定了你的選擇是否可以超越其他菁英企業

☀️這個世上並非所有人都是天才,但是卻有人能透過習慣養成的方式,發展出自己的獨特優勢,學習如何運用他人的經驗分享,試著改變自己的人生

仔細想想自己好不容易努力到99%了,這時就會想著反正100%和99%,就只是差1%而已,我已經很努力可以休息了,但是因為沒有堅持這1%的信念,才會沒有辦法從眾多企業之中脫穎而出,作者寫的一段話「完成工作並不是才能,只要有意志,任何人都可以完成,像我一樣的普通人和天才對抗的最佳手段,就是永不放棄」我真的非常喜歡,正因讀到這裡,也許我起初的想法也跟著產生不同的改變。
user-img
4.5
|
2024/05/19
★寫在開始閱讀之前:如何達到「1位思考」?不僅是業界第一,還是業界唯一!
今天是2024/5/19,第一次嘗試挑戰皇冠出版社的試讀活動,為的就是搶先取得新書『1位思考:與其跟別人直線競速,不如學會如何彎道超車!後來居上,成為職場No.1的高成長習慣』的試讀機會!細數自己過去關於閱讀及產出講授課程內容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是時間壓力下的囫圇吞棗,導致對於資訊的一知半解,乃至產出的內容沒有連貫性與邏輯性,爾後經過其他事件的刺激,才忽然想起某一段文章「啊!原來當初作者是這麼想的!」
有鑑於此,刻意讓自己寫下有意識的行動軌跡,在期望自己成為【知識產出者】這條漫漫長路上,有所記錄及反思。
★前言:成為第一是快樂的事,想要是開始的第一步,站在業界第一的角度思考,如何引領潮流帶動趨勢?
作者以六大習慣破題:只要掌握這些習慣每個人都有機會奪第一。
1.整體優化的習慣
2.創造價值的習慣
3.學習的習慣
4.因式分解的習慣
5.對1%精益求精的習慣
6.偷懶的習慣
作者認為,所有這些成果,都是拜這六個習慣所賜,因此毫不藏私地在書中公開這些簡單的習慣,並提供實踐的方法與實際案例。
★「那不是我的工作」是禁句:在有明確公司制度規範的環境中,因為制度或是舊習慣,抑或是所謂約定成俗的默契,人很容易依照自我定位的判斷「這不是我的工作」,對於新世代的職場工作者而言「吃虧就是占便宜」的心態已非主流,換位思考=換句話說,只要具備「從整體角度思考,盡可能在考慮自身能力及範圍的前提之下,提供全面性的協助」的意識,無論是公司或是個人的成長速度,肯定會有顯而易見的提升。
★重視「第一線的手感」:一般人在逐步晉升主管階層後,現場經驗便在無意識下逐漸地不被那麼重視,這是什麼原因呢?我的理解是,看事情的角度跟以往完全不一樣了吧!所謂「換了位置,換了腦袋」乍聽之下是貶義詞,若能結合「第一線的手感」,找回初次到職或是初入職場的熱血及願景,想想曾經一起打拼的團隊及伙伴,在很久很久以前說好的一起改變世界,也許就會有不一樣的成果→「換了位置,換了腦袋,但最初的真心,一直都在」。
★做麻煩的事,提高門檻:持續成為業界的領先集團絕非容易之事,遙想過去有這麼多百年企業在風雨飄搖中屹立不搖,若是無法隨著時代變遷進行內部優化及改善,如何能成為業界第一?甚至是業界唯一?至於成為業界標竿後,有那些好處呢?我想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做麻煩的事並且取得成功後,就可以提高其他公司加入的門檻,從中拉大與潛在競爭者的差異。
★99%和100%的不一樣:我喜歡看NBA,看球的資歷零散加起來應該有20個年頭了,寫下這篇文章正值2023-24NBA季後賽開打,於是結合這次的閱讀心得筆記有感而發,細數歷年來成為NBA歷史上的冠軍或是王朝,往往被人熟知並津津樂道,那每年只差臨門一腳錯失機會的亞軍呢?我想只有熟知NBA並且不間斷關注的人才能馬上講出來吧!
★「三木谷」曲線的教誨:在重要場合及專題的時程中,無論是什麼原因,大家都會努力到最後99.5%的時間,對吧?不過作者認為,只要比別人優秀一點點,堅持一點點,在最後0.5%的時候依然努力不懈怠,就能拉開和對手的差距,而且非常大!這讓我想到求學期間的自身經驗,在專題發表或是舉辦大型活動的最後關頭,極度集中能使人進入「專注澄明」的狀態,思緒清晰,辯才無礙,感覺大腦的效能與生產力有飛躍式的提升!然而要隨時調整進入狀態沒有想像中的容易,有時還需收集「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打造品牌最重要的事:努力縮短「顧客印象」和「企業想要傳達的形象」之間的距離,作者認為親身經驗對於形成品牌的印象極其重要,具體來說,就是第一次購買的經驗很美好、產品本身很出色、門市工作人員的態度很親切、對客服的應對很滿意等等。即使只有一次這種直接的經驗,也能夠留下深刻印象。
★求職申請表&履歷表對策五大祕訣:算無遺漏,各個擊破!
1.清點自己想做的事
2.徹底調查自己關心的企業
3.不必廣寄求職申請表
4.傳達自己的獨特性
5.絕對要避免錯字和漏字
★面試對策的五大祕訣:跟著這樣做就對了,仔細且謹慎!
1.帶著自信去面試
2.最初的五分鐘,看著面試官,充滿活力地回答
3.配合面試官的速度
4.以學長、學姊的意見為立足點
5.最後的提問
★後記:在寫下此次「1位思考」完整記錄之前,已先使用隨手筆記寫下閱讀摘要及重點,然而在整理手稿到完整產出內容,也是花費超過1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對於文字的精鍊與語句邏輯的通順尚待加強,期待藉由自行發起【百閱讀記-訓練自己快速閱讀,快速產出】活動,整理出一套適合自己,也適合給小孩的學習脈絡與框架,在學習成為【知識產出者】的這趟旅程中,不再瞎子摸象,摸石過河。
展開
user-img
3.5
|
2024/05/18
雖然我個人是「蛋黃哥」屬性,一輩子唯一不變的目標就是做個平凡的普通人,找個普通的工作養活自己,偶爾碎唸職場上遇到的雞X人,假日時打掃一下家裡然後躺平看書看劇,有事沒事撸撸貓。從來沒想過當什麼人中之龍,第一名這種頭銜與我的距離大概是所處那個環境人數的2/3,我永遠就是屬於一個食物鏈中間偏弱的那類,但我也是會好奇那些第一名都是怎麼做到的?或是如何從快要失敗轉為成功。
「一位思考」作者猿渡 步是日本安克株式會社的社長,進入公司後只花了七年的時間就做到社長,並且短短幾年內就帶領公司將業績幾乎翻了3倍。從出版社提供的部分篇章看來,我會覺得本書是作者將帶領公司走向業界龍頭的過程當成案例,並分享當營運上遇到困難,是怎樣的心態堅持與思考方向才能突破困進。其實頗多「細節」,譬如為什麼要開設直營門市?為什麼官網放上亞馬遜連結?甚至出現對求職者的告誡與如何準備面試。
雖然看起來是跟企業文化或是跟什麼成功學有關的書籍,但我這個軟爛人也是對於其中一些觀點頗贊同,譬如作者認為要組織要更上提升成為第一,就應該養成六種習慣(也因此分成六個章節),雖還沒全文拜讀,但我光看到「學習的習慣」這點就覺得不管有沒有目標,或是以組織還是私人立場,養成學習的習慣真的是一件對自己百利無害的好習慣,可能學習的東西不一定馬上會派上用場但就是沒用也能讓自己保持動力。
這是一本雖然沒有要當第一名,但平常打工人在職場生存也能用來參考的書。
user-img
5.0
|
2024/05/17
要成為第一名並不容易,有時候可能看大家失敗的案例自己也感到害怕,或是覺得自己起步很晚一定會落後大家,這本書就是要讓你知道就算輸在起跑點,也並不代表我們就是輸家,也許我們都需要可以逆轉的機會。
🎓誰都想得到第一名,但是方式錯誤的話,第一名的到的過程不但很辛苦,而且當下次機會被別人搶走的時候,你可能就會覺得自信心受到挫敗,變得更不想努力了,這樣很快地就會被別人追上,你永遠都只能當輸家。
🎓一個公司要做得好,員工跟老闆都很重要。「當成員發揮實力,公司就能夠獲得成長。」最怕的就是一堆偷懶的員工跟死板的老闆,這樣做起事來並不會得到有效的成果,而且也會跟著共同的退步。
🎓成果的提升必須要不斷的去思考並且改變,隨著社會的變動跟著改變自己的想法跟做法,使目標可以更先進的達成,這是這個社會生存的主要方法。創業的人更要去了解市場的所需,還有自己所具備的能力,沒有評估好這些的話創業都會很容易失敗。
🎓書中也有統整出這六大習慣也讓大家參考,有興趣的可以買書去看其中的方法:「 1 整體優化的習慣 2 創造價值的習慣 3 學習的習慣 4 因式分解的習慣 5 對 1%精益求精的習慣 6 偷懶的習慣。」
🎓把工作完成不是厲害的人才做得到,如果你內心沒有這樣的意志的話,不管再簡單的工作你也會不想去處理、甚至是沒辦法處理。太勞累的內心也會很難去完成你的工作,適時的讓大腦偷懶一下也無彷,至少休息過後你的頭腦就可以浮現出更多的靈感來源。
🎓現在的人都是薪水小偷,能偷懶的時候就會盡情的偷懶,所以很多自己工作以外的業務拜託處理的時候就會不斷的進行回絕,其實在同一個工作場合哩,老闆都是有權利讓員工作分內的工作,當然不是一直隨便加取工作給員工,而是利用員工所適應的能力去分配適合的工作,這樣才能有效率地把工作完成。
🎓「那不是我的工作」這句話只會讓你一直停留在原地,有相對的能力對方才敢委託你去做這份工作,藉此也可以多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許可下,適時地接受這些委託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的成長呢!
🎓就算比其他人還要晚起步,但是你只要確定好市場上的需求,設定好明確的目標,就像在廣闊的大海裡,不適隨便都可以釣到魚的,設網的位置不對,不管你下多大的網子都不會撈到半條魚的。
🎓創新並不容易,可以也能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麻煩的事情沒有很多人願意去做,但是如果你願意接受這樣的麻煩事,那成功很快就會屬於你的,因為你跟別人走的方向不一樣,大家都喜歡新潮且方便的東西,只要能設計出來的話,一定會有不少的成果。
🎓99%和 100%雖然只相差 1%而已,但是中間比較起來就相差甚遠。事情要做到你自己覺得100分的完美為目標,因為你少的那個1%很快就會被別人追過,只要別人願意比你努力那1%的話,你辛苦研究的99%就會輸給了其他人。
🎓「物美價廉」這樣一詞說的好聽,但是產品的品質不能因為價廉而就偷工減力很多,畢竟便宜又不好用的話,很快就不會有購買的族群。大家都是很現實的,畢竟錢很難賺,大家再省的同時也會不斷的跟其他家比較,所以提升品質的情況下,增加購買的金額其實無彷,畢竟消費者在使用上就會了解到這樣價值的含意。
🎓現在有很多網路的通路,所以方便很多客人可以用簡單方便的方式購買到產品,不需要逛街或是找的很辛苦,網路按一下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商品。這就是現在的人購物的方式,講求便利跟商品的豐富性,所以,努力擴大銷售通路也很重要。

😺其中書中其實講到了很多種的方式,只要我們想法可以脫穎而出,現在大眾其實都很喜歡新穎的東西,方便使用操作的東西也會大受喜愛,比別人晚起步沒有不好,我們剛好可以從市場上觀察到物品的缺失跟可以改進的地方,別人都已經幫我們嘗試好錯誤了,我們再加入創新的研發結合產品的誕生,我想變成贏家的方式其實也不難,在於自己有沒有心而已。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