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暑期閱讀
古代雜文的演變:從《文心雕龍》到《文苑英華》

古代雜文的演變:從《文心雕龍》到《文苑英華》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Za-Wen ── From Wenxin Diaolong to Wenyuan Yinghua

  • 定價:600
  • 優惠價:954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1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雜文」之文類,自《文心雕龍》設立〈雜文〉一篇之後正式確立,以「對問」、「七」、「連珠」三種文體為主要的涵蓋對象,然而到了北宋選集《文苑英華》,雖亦設有「雜文」此一類目,但作品的類型更為廣泛,篇章數量亦更為繁多。
 
  本書即以《文心雕龍》以《文苑英華》為兩端,探究「雜文」此一文類前後的範圍演變,及此現象背後所可能蘊含的文學批評的意義。  
 
本書特色
 
  「雜文」作為文類,本身即具文學批評之意義;同時,「雜文」所涵蓋的,往往是文學史上,新出而歧出的文體。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郭章裕
 
  臺灣新北市人
 
  學歷
  政治大學文學博士、淡江大學文學碩士
 
  經歷
  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臺北市立大學應用中文系、中原大學通識中心、亞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現職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以古代辭賦及文藝批評為主要研究面向。
 
  著作
  〈阮籍《清思賦》寫作特色析論〉、〈漢魏六朝詠酒辭賦之研究──以曹植、王粲、張載及鄒陽之作為範圍〉、〈論《文心雕龍》「雜」之觀念與「雜文」〉、〈「夢寐」與「不寐」──神女與閑邪類型辭賦之勸諭策略及意義〉等等期刊論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之發現與研究範圍之釐清
第二節  研究成果的審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徑路

第二章 《文心雕龍》〈雜文〉析論
第一節  「雜」之文學觀念溯源
第二節  《文心雕龍》〈雜文〉主要體類之一——「對問」
第三節  《文心雕龍》〈雜文〉主要體類之二——「七」
第四節  《文心雕龍》〈雜文〉主要體類之三——「連珠」
第五節  〈雜文〉的意義
第六節  結語

第三章 《文苑英華》「雜文」中的「賦體雜文」與「箴體雜文」
第一節  「賦體雜文」析論
第二節  「箴體雜文」析論
第三節  結語

第四章 《文苑英華》「雜文」中的「論體雜文」與「記體雜文」
第一節  「論體雜文」析論
第二節  「記體雜文」析論
第三節  結語

第五章 《文苑英華》「雜文」中的「雜著」及「越界文體」
第一節   《文苑英華》「雜文」中的「雜著」
第二節  「越界文體」
第三節  結語

第六章 「雜文」範圍內對象的演變
第一節  「賦體雜文」對象的演變
第二節  「雜文」範圍內其他體類的出現
第三節  結語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書目   
 

摘要
 
  「雜文」作為一種切確的文類,可以溯源自劉勰《文心雕龍》,其中有〈雜文〉一篇,明確劃定出範圍,及其所含之體類,與體類之特性。
 
  劉勰「雜文」範圍內體類繁多,兼有「文」、「筆」性質,但以「問答(含設論)」、「七」、「連珠」三者為主要,此三者其實賦體,但不以賦為名的體類,我們可以後設稱之為「賦體雜文」。整體說來,「雜文」中的各種對象,它們是在文學史上較為新出,由「詩」、「賦」、「章」、「奏」等各種主要體類,所流衍派生的對象,當然重要性也就不如其主要體類,且實際功能或政教意義,也較為淡薄。總之,「雜文」文類的劃定,其實本於劉勰的文學觀念,是一種對於文學體類發展演變的詮釋。
 
  下及宋初《文苑英華》,雖然在整體體類的編目上,大抵上承《昭明文選》,但其中卻也出現「雜文」一類。單就此文類看來,應該與《文心雕龍》淵源更深,但內容更趨複雜,下分「問答」、「騷」、「帝道」、「明道」、「雜說」、「辯論」、「贈送」、「箴誡」、「諫刺雜說」、「記述」、「諷喻」、「論事」、「雜製作」、「征伐」、「識行」、「紀事」共十六類目。而其中體類對象,除「賦體雜文」,另外還有箴體、論體、記體但不以箴、論、記為名的「箴體雜文」(「誡」)、「論體雜文」(「說」、「辯」、「解」、「原」、「題跋」)、「記體雜文」(「志」、「述」),及「雜著」(不具體類名稱的篇章)與少數「越界文體」(有其體類之名,但無其體類之實的篇章)之作,分佈在其中。
 
  「賦體雜文」體類,集中於「問答」、「騷」、「帝道」三子目,「箴體雜文」體類,則集中在「箴誡」;此外,「論體雜文」、「記體雜文」、「雜著」及「越界文體」則分佈於其他十二目。進一步發現,「問答」目中,合併了傳統「對問(含設論)」、「七」二種體類;「騷」雖自六朝總集中有之, 但廣泛包含擬騷之作,非往昔《楚辭》篇章專屬;「帝道」其實為六朝「符命(封禪)」之文。「箴誡」目中,主要為「誡」,而「誡」又分有韻、無韻,前者似「箴」,後者則近於「論」、「記」。「明道」、「贈送」、「諫刺雜說」、「記述」、「諷喻」、「論事」、「征伐」、「識行」、「紀事」是依照文章題材與主旨所劃分的類目。「雜說」、「辯論」、「雜製作」分類依據不明,但目中分別以「說」、「辯」與「原」、「題跋」篇章較為偏多,所以推測有凸顯這些體類的意義。
 
  可見「雜文」的內容,前後差異極大。從原本「賦體雜文」為重心, 後來則各種對象紛呈。這種現象的轉變,一來與六朝至唐代,「文」之觀念與範圍演變相關,二來也與唐代散文風氣及務實文學觀的興盛,造成文學創作方式的改變相關。
 
  《文苑英華》「雜文」直接影響《唐文粹》「古文」的形成,然則後人對於「古文」;以及後來總集中「雜文」、「雜著」之類,在文類的觀念及內涵上,我們當不能忽略《文苑英華》「雜文」對於後代的影響。而這是本書結束之後,即將再拓進的研究方向。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112682
  • 叢書系列:經典文苑
  • 規格:平裝 / 516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台日合作,莫仁異想鉅作《噩盡島》動畫化啟動!莫仁經典小說展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加碼(6/17-6/18)
  • 職場人
  • 天下文化(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