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成為進階班旅人,不能沒有這本書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謝仕淵
峯楠是土生土長的台南人,在台南讀書,現在也在台南工作,期間到了天龍國取經,讀了幾年書,但最終還是回到台南,任職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長時間的台南生活經驗,在學院中受到嚴格的學術訓練,博物館工作則能夠廣泛接觸不同材料,他所經歷的一切,都好像是催生這本書的必要過程。
台南的黏性與它地不同,這是時間造就的條件,讓人在生活中,感覺被歷史、文化緊緊包覆。於是,《行走的台南史:府城的過往與記憶》一書中,一條巷、一片牆、一座樓、一朵花、一碗麵,關於一切在台南生活可尋獲的種種,都是你我在台南日常行走也會看見的所有,不須借助像是文化資產、無形文化等學術框架,所架構出來的知識系統。
所有的日常都像是具有了招喚時間的魔力,可以在虱目魚中找到與鄭成功的對話,一片牆的存廢、城市天際線描繪著城市的過往與現在。新港文書、白話字與美國學校,甚至連得堂煎餅包裝上的英文字,將這些原本無涉的故事,組織成一段外來文化與本地社會的互動歷程。或者在那些佇立在街頭的雕像上,看見各種不同權力象徵,如何競奪城市公共空間。
這也是本扭轉觀看主體的城市史書寫,峯楠的書寫,不需要刻意強調恢弘的府城格局,也無意對近代都市計畫的現代性布署,進行批判或者讚揚。峯楠從台南人的角度出發,不需要經由私藏或獨家的故事,因為書中所有分享,全都存在於我們可見的市街之中,對於像我這樣的新台南人而言,也能輕易的進入書中所鋪陳的所有故事裡。
以上的故事,都是生活於台南,細微甚至不常被察覺的點滴。但,無疑地,那是因為生活於台南的峯楠,對生活有很深的感知,對歷史研究有充分讀解後,再用一種日常的眼睛,帶我們看見的台南。峯楠是很能在生活中,汲取歷史研究養分的研究者,他對生活所緊繫的文化與歷史有相當敏銳的識讀。筆者這幾年的台南飲食書寫也採取類似的取徑,我們不再無條件視歷史文獻為不能討論的經典,更不會用讓這些白紙黑字成為框限歷史想像的文本,而是從多元的角度、生活的情境中,理解我們如何因著時間所給予的條件而開展與人的互動。
我自己很喜歡也經常倡議採取類似的角度,認識我們生長的環境與自身的歷史,因為關於歷史的理解與認識,我們正經歷一場轉型的過程,但我們都知道不能用另一個國族神話取代前一個國族神話、用另一個偉人取代前一個偉人。我們試圖要做的可能是讓自己成為認識歷史的行動者,去經歷一場對自己有意義的認識歷史的途徑,可能是更重要的事。
在這段歷程中,接近歷史認識文化的形式不一,更不限定媒材,一場旅行也能是培力自身成為歷史認識行動者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本書可說是體現考現學精神的台南讀本,從細微的線索中,在行走中閱讀台南,這是堪比為高級班的府城文化導覽課程,若是讀者想要成為進階班的台南旅人,不能沒有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