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市集
共情力與同理心

共情力與同理心

共情力与同理心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在生活壓力不斷擴張的今天,現代人如何才能不囿於自我的痛苦,得以打開心房,體會他人的悲歡,與他人建立融洽而持久的關係,這正是幸福人生的必修課,而這當中需要的就是啟動與生俱來的天賦:共情力與同理心。
 
  作者在書中位讀者們全方位地深入解讀共情力與同理心的各個面向,旨在激發現代人的共情天賦,期許藉此讓我們與整個世界產生更多連接,得以在融洽的人際關係中,不斷獲得自我發展的力量。
 
  ★案例直觀生動
  本書列舉許多影視作品和生活案例,充分展現共情力與同理心的應用和實際作用,為處於巨大壓力和人際困境中的現代人指引方向。
 
  ★分析簡要精準
  立足於現實社會中,作者參考眾多經典理論、學術研究與實地調查,針對共情力與同理心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和意義,做出既專業且實用的分析與指導。
 
  全方位解讀共情力與同理心的含義、表現、作用、類型、實施方法和錯誤的應用,以此激發現代人的共情天賦,讓你、我皆可成為受歡迎的溝通高手。
 
  ★方法簡單易行
  在書中提出具體的生活案例,並以此進行人物的性格分析和解答,接著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幫助讀者們釋放壓力,增強情緒的感受力和溝通優勢。
 
真情推薦
 
  小虎老師(羅鈞鴻)|《從我開始的關係功課》作者、Podcast 主持人
  林依柔|聲語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黃之盈|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溝通講師
  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 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葉鴻羽
 
  知名心理作家,心理諮詢師,致力於心理學科普讀物創作,尤其對大眾心理學有深入的研究,代表作品有《怪癖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心理學與心理暗示》等,其作品長期佔據心理學圖書暢銷榜,深受讀者喜愛。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共情力」增強我們的感知能力
1.1 共情是天賦,也是能力
1.2 幫助他人,讓自己更快樂
1.3 共情力讓愛更長久
1.4 善用共情力去理解他人心思
 
第二章 共情類型:瞭解自己的共情天賦
2.1 身體共情:可傳遞的身體疼痛
2.2 情緒共情:深度交流帶來的孤獨感
2.3 認知共情:與他人產生「理性」的共情
2.4 萬物皆共情:細細感受周遭人事物變化
 
第三章 共情式傾聽:換位思考,理解對方立場……
3.1 將注意力聚焦在對方身上
3.2 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視角
3.3 領悟他人的感受
3.4 「傾聽」的四個層次
3.5 讓「心理」互相交換位置
 
第四章 共情障礙:錯誤的人際互動,讓你深陷壓力之中……
4.1 共情力過強,煩惱多更多……
4.2 情感的連接VS.共情力發展
4.3 沒有情感的共情力
4.4 將他人視為物品
4.5 猶如雲霄飛車一般的情緒失控
4.6 接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
4.7 小心共情力被惡意利用
4.8 當共情力遭遇偏見時……?
 
第五章 「同理心」讓我們彼此相連
5.1 深植人性之中的善念
5.2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5.3 與他人心靈相通的能力
5.4 同理心讓你的自我感覺變得更好
5.5 透過後天訓練而來的同理心
5.6 權威宰制下的「從眾」心理
5.7 阻斷情感反應的距離,有多遠?
5.8 同理心的侷限
 
第六章 挑戰錯誤的認知:同理心的療癒作用
6.1 打開「自我察覺」之門
6.2 競爭造成的心理壓力
6.3 社會共同支持的療癒能力
 
第七章 走出自我,走進他人內心–輕鬆改變人際關係
7.1 負面情緒所帶來的脅迫……
7.2 你對我敞開心扉;我對你坦誠相待
7.3 想一下再說–拒絕迅速下評斷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740372
  • 叢書系列:觀成長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共情力1與同理心相輔相成。
 
共情力讓我們對他人的處境感同身受,同理心讓我們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將心比心。與人性中自利的一面相對,共情力與同理心構成了人性中利他的一面,兩者對立統一,才是完整的人性。自利讓我們追求個人欲望的滿足,與他人競爭;利他則促使我們互惠互助,彼此合作,在他人陷入困境時施以援手。沒有自利的驅動力,人類社會就失去了競爭的活力和進步 的源泉;沒有共情力與同理心,人們便無法共處與合作,人類社會便會瓦解,我們就會陷入生存危機。
 
培養自己的共情力與同理心,是我們每個人人生的必修課。
 
一個缺失共情力與同理心的人,無法理解他人的情緒、感受、想法、需求,或者雖然能夠理解這些,卻無動於衷。這樣的人無法與人正常交往、和睦相處,更無法與人建立融洽、親密、持久的人際 關係。在他的世界裡,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其他人要嘛是自己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要嘛是供自己踩踏的墊腳石,是為自己服務的工具。他的人格是不完整的,人性是殘缺的。
 
人際交往是互惠互助的。缺乏共情力與同理心的人從不給予他人關愛和支持,又如何能得到他人的關心和理解、支援與幫助呢?他的人生道路必然是坎坷不平、荊棘密佈的,他承受的挫折和打擊也會比常人更多,即便僥倖成功,他也是形單影隻,生活在情感荒蕪的孤島上,表面的成功無法掩蓋其內心深處的孤獨,幸福對他來說遙不可及。
 
沒有共情力和同理心的人會受到身心健康問題的困擾,因為我們的快樂主要來自人與人的交往,來自親密、融洽的人際關係。如果沒有這些,成功的快樂我們就無法與人分享,失敗的痛苦也沒人幫我們分擔,負面情緒積聚在內心,無處宣洩,心理障礙隨之而來,健康問題因之而生,幸福、快樂又從何談起?
 
培養共情力與同理心,為的是讓我們自己體會到生命中更多的美好,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從幫助身邊的每個人做起。
 
1「共情」(Empathy),或稱為「同理心」,意指能夠理解並具備對於他人情緒可以感同身受的一項能力,而衡量這種能力的指標,通常稱為「同理心商數」(Empathy Quoient)。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11/03
劇透警告
如果一個人對他人的困境展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時,我們可能會說這個人很沒有「同理心」,然而「同理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必要的嗎?其實除非我們離群索居,否則只要處於需要人際互動的環境,在願意理解他人的前提下去傾聽並且展現出關懷,這便是同理心的表現,也能替自己與他人帶來幸福感。

舉例來說,當我們出門在外,就很需要陌生人發揮同理心去指引我們方向,而我們看到有人需要協助的時候也會發揮同理心去伸出援手,這是善意的人際循環,雖然看似不難,但倘若對於自己的情緒感受不深的人,恐怕也難以覺察他人的需求與感受。

在《共情力與同理心》這本書中,作者葉鴻羽心理師便提到想要做一個同理心者,我們必須得學會傾聽自己的感受,將自己的感受準確地表達出來。這也代表著我們必須要先有足夠能力辨識自己的情緒並精準表達,也才有能力去同理他人,而這樣的能力是可以靠後天培養,尤其幼年時期是關鍵時期,但取決於父母的教養觀念及態度是否正確。

「同理心」其實代表的是「理解」,但並非要我們全然接受他人的價值觀,而是予以「尊重」與「接納」,在過程中必須先放下自己的主觀立場,進而與對方產生共鳴而建立連結。比如當朋友跟你抱怨他在職場受挫的經驗時,你只需要先專注傾聽,而不是以自己的立場去批評他在哪個環節做錯,即便你不能百分之百同意他的觀點,你依然能做到對朋友抱有同理心。

至於書中提到的「共情力」是能理解他人情緒和需求的能力,也就是說不僅是理解對方目前的狀況,還要能感同身受對方的心情,並且加入分享及發展出行動。比如我們可以感受到災民的痛苦,於是我們捐款及捐物資幫助他們,或是在生活中時常做出「利他」的行為,這不僅是維繫基本的人際關係,而是帶有「愛」的成分,同樣地也是盡可能在生命早期就開始培養共情力,往後長大成人更能與他人產生共情。

然而,作者在書中也分別提到「共情力」與「同理心」是會被有心人所利用的,比如有些人會謊稱家人生病急需用錢而請求他人捐助善款,所以避免過度共情及同理也很重要,還是要先以理性客觀的角度去思考與判斷。

這本書比較特別之處在於作者舉了很多電影來當做例子,我在閱讀的過程中看得非常入迷,再加上作者分析人物及其心理也很精準細微,讓人忍不住也想找電影來觀看,非常生動且易讀,我個人非常喜歡,也誠摯推薦給各位。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天下文化電子書展|單本88折、三本79折|從AI到A+ 未來人才的關鍵思維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尖端漫畫大賞
  • 鏡文學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