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查爾斯.麥克萊恩的麥芽威士忌大全:品評筆記、購買訣竅、收藏技巧、投資指南,暢銷26年不敗經典!

查爾斯.麥克萊恩的麥芽威士忌大全:品評筆記、購買訣竅、收藏技巧、投資指南,暢銷26年不敗經典!

Malt Whisky: The Complete Guide

  • 定價:680
  • 優惠價:961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7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威士忌教父查爾斯.麥克萊恩,暢銷26年不敗經典!
 
「蘇格蘭威士忌頂尖專家!」
——《泰晤士報》(The Times)
 
「絕無僅有,內容淵博且極具娛樂性。」
——《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作者查爾斯.麥克萊恩為蘇格蘭威士忌頂尖專家,享有威士忌教父美譽。
  他指出:「最道地的蘇格蘭威士忌,當屬麥芽威士忌。」
 
  這本初版於1997年的經典巨作,便是以麥芽威士忌為主題,
  並獲頒當年度的格蘭菲迪獎(Glenfiddich Award)。此後長銷至今,
  已有9種語言譯本,歷經5次修訂,經典不敗、更臻完美。
 
  麥克萊恩在書中詳細介紹了麥芽威士忌的由來、歷史流變與製作細節,包括:
  水、原料、發酵、蒸餾、裝桶、地理條件等,都將影響其熟成與風味。
  而在品飲方面,他也以優美的文筆說明品鑑威士忌的最佳方式,
  包括如何以專業用語,主觀或客觀地描述威士忌複雜多變的樣貌,
  書中亦獨家收錄由他親自監修重製的威士忌風味輪。
 
  此外,麥克萊恩更化身專業酒廠導遊,
  帶領讀者遊歷126間蘇格蘭麥芽威士忌蒸餾廠,兼顧深度與趣味;
  透過細膩的文字與豐富的照片,細訴酒廠祕聞與現況,另附獨家品評筆記。
  書末亦有麥芽威士忌購買訣竅、收藏技巧與投資指南,
  以及全球最佳威士忌社群平臺與網站等實用資訊。
 
  無論購買威士忌之時、品評細究之際,
  或是睡前手持小酒杯,舒服地窩在扶手椅的當下,本書都是你的最佳良伴。
 
  倘若麥芽威士忌是裹著神祕、穿著謎團的一道謎語,
  蘇格蘭就是這道謎題的核心;麥芽威士忌則是蘇格蘭的精髓。——查爾斯.麥克萊恩
 
本書特色
 
  ◎1997年初版即獲格蘭菲迪獎,迄今已有9種語言譯本、歷經5次修訂,更臻完美。
  ◎《泰晤士報》、《獨立報》兩大權威外媒齊聲盛讚;執杯大師林一峰專文推薦。
  ◎完整介紹蘇格蘭麥芽威士忌歷史與製程、126間酒廠祕聞,逾150幅照片與地圖。
  ◎超值收錄:獨家風味輪、品評筆記、收藏與投資指南,最佳威士忌社群網站等。
 
專業推薦
 
  蘇格蘭威士忌最高榮譽執杯大師/林一峰
  專文推薦
 
  酒心智庫創辦人、愛丁堡威士忌學院台灣分院主理人/余璨宏
  《酒訊雜誌》總經理/吳明益
  蘇格蘭雙耳小酒杯執持者、威士忌作家、專欄作家、Podcaster、YouTuber/邱德夫
  威士忌圓夢學院創辦人/柯育堂
  「台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現任理事長/莊育霖
  橡木桶洋酒董事長/陳春安
  臉書社團「威士忌小天地」主理人/陳陽光
  「藏酒論壇」執行長/賴偉峯Otto Lai
  專業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查爾斯.麥克萊恩(Charles MacLean)
 
  查爾斯.麥克萊恩為蘇格蘭頂尖威士忌作家,享有威士忌教父美譽。1981年,他在拓展法律事業之餘,也同步開啟蘇格蘭威士忌相關活動。1989年後,寫作成為他的全職工作,此時的他正在撰寫後來成為經典的《蘇格蘭威士忌》(暫譯,Scotch Whisky)。該書於1993年出版之後,麥克萊恩陸續推出十多本相關主題書,包括獲獎的《威士忌:一則關於酒的歷史》(暫譯,Whisky: A Liquid History)、《威士忌傳說》(暫譯,Whisky Tales)、《威士忌,目擊者系列》(暫譯,Eyewitness Companions to Whisky)、《世界威士忌與威士忌百科》(暫譯,World Whiskies and Whiskypedia)等。已在臺出版《查爾斯.麥克萊恩的威士忌聖經》。
 
  麥克萊恩為《威士忌雜誌》(Whisky Magazine)與俄羅斯雜誌《威士忌》(Whisky)的創始編輯,也是蘇格蘭麥芽威士忌協會(Scotch Malt Whisky Society)各項新訊的特約編輯;主持其品鑑小組(Nosing Panel)並撰寫品評筆記。他也是《蘇格蘭月刊》(Scottish Field)的威士忌記者;身兼邦瀚斯拍賣行(Bonhams Auctioneers)的威士忌顧問,同時擔任網路電視頻道「www.singlemalt.TV」介紹世界威士忌的節目主持人。
 
  麥克萊恩曾受蘇格蘭威士忌研究中心(Scotch Whisky Research Institute)的專業訓練,如今已是許多品評小組的主持人,也是國際葡萄酒暨烈酒競賽(International Wines & Spirits Competition,IWSC)烈酒評審團的一員。1992年獲選為蘇格蘭雙耳小酒杯執持者(Keepers of the Quaich),以表彰「多年來為蘇格蘭威士忌做出的貢獻」,2009年晉升蘇格蘭雙耳小酒杯執杯者大師(Master of the Quaich),此為威士忌產業最高殊榮。
 
譯者簡介
 
魏嘉儀
 
  飮品書籍譯者與編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作包括《天文學家的咖啡物理學》、《義式咖啡的萃取科學》、《咖啡教父史考特烘豆實作聖經》、《咖啡沖煮的科學》、《咖啡烘豆的科學》與《世界咖啡地圖》(合譯)、《威士忌品飲全書》等。
 

目錄

推薦序 與查爾斯一同徜徉威士忌的美好

前言
本書簡介
致謝

威士忌的歷史
潮濕的蒸氣
驚人的精華
生命之水
農閒之餘的產物
產量急遽增加
走私時代
調和威士忌大行其道
威士忌熱潮
麥芽威士忌的復興
禁酒時代
動盪之年
麥芽威士忌的未來
威士忌大事記

威士忌的製作

大麥
酵母菌
發麥
泥煤
糖化
發酵
蒸餾
裝桶
木桶與熟成
酒倉

品飲威士忌
感官品評
品評準備
品評流程
威士忌品評用語
風味的化學源頭
威士忌風味輪

威士忌產區
高地區
北部高地
斯貝賽
中央高地
東部高地
西部高地
坎貝爾鎮
島嶼區
艾雷島
低地區

蒸餾廠名錄
名錄使用說明

麥芽威士忌購買、收藏與投資
威士忌社群
威士忌網站
探訪蒸餾廠

參考資料
 

推薦序
 
與查爾斯一同徜徉威士忌的美好
 
  每每飛往愛丁堡拜訪作者查爾斯,按下門鈴後,我就會在他的帶領下,踏上他那棟老房子的階梯,鑽進那間塞滿了整面牆威士忌歷史書的書房。就在那張灑進陽光、映著窗櫺影子的桌子上,查爾斯擺起酒、燃起菸,我的威士忌旅行就此展開。
 
  查爾斯會突然與我聊起十六世紀時的蘇格蘭威士忌典故,正當我絞盡腦汁、企圖理解這道艱澀的歷史題時,他的話題又回到亞洲最近威士忌的市場走向。有時,我們正興高采烈地談著蘇格蘭某家酒廠最近推出的威士忌何等美味,他又會同時關心我早先飛往印度拜訪威士忌酒廠時,對於這些新世界的威士忌風味表現有何觀察。
 
  長久以來,我們的話題除了圍繞著威士忌打轉之外,也在歷史的長河中穿梭,猶如乘著時光機,來來去去;更飛躍在全球所有生產威士忌國度的版圖之上,周遊列國。查爾斯帶著我在威士忌的世界裡旅行,以他的博學在深度和廣度上讓我增加一甲子功力,也開拓了我面對威士忌時的胸襟。
 
  閱讀這本《查爾斯.麥克萊恩的麥芽威士忌大全》,彷彿親見查爾斯本人;他以優美而深刻的文筆,自由地穿梭在威士忌的時間和空間之中,將蘇格蘭威士忌為什麼美好的源由,用最舒服易懂的方式書寫出來。在眼睛追逐文字的過程中,我似乎又回到了查爾斯那個熟悉的書房,聽著他低沉磁性的聲音,陪著我一同探索威士忌的美好。
 
  許多朋友詢問我,如何才能喝出威士忌的美好?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嗅聞和品嘗威士忌時,得到的往往是模模糊糊的感覺;若有似無、難以形容,也無法言說。在長久以來無法品嘗到明確的氣味之下,品飲時就會陷入簡化的「順或不順」、「辣或不辣」的二元窘境,因為當下的感受無法順利與大腦中的記憶產生連結。實際上,威士忌中的香蕉、蘋果、鳳梨、葡萄乾、巧克力、咖啡、香草、檀香、杉木、煙燻……等氣味,在尚未經過訓練且缺乏自我意識的情況下,鼻腔和口腔是沒辦法將記憶庫中生活體驗的經驗值調動出來的——因此當被問到威士忌的風味時,只能訥訥於言。
 
  為此,查爾斯親自監修重製了威士忌的風味輪,將人們可從酒中品嘗到的不同風味分類、整理出來,製作成視覺化的圖表。威士忌風味輪扮演著觸媒的角色,猶如感官和大腦之間的橋梁。我們可以一邊品嘗著威士忌,一邊看著風味輪,將自己從中感受到的模糊氣味,按圖索驥地找出確切的風味描述,並進一步與記憶串聯起來;就此完成威士忌風味、風味輪、大腦風味記憶三者間的連結,所謂品飲也才能產生意義。
 
  威士忌之所以美好,並不是來自於價格高低,也不該由年份的多寡來定義,這類簡化的二分法局限不了威士忌。蘇格蘭威士忌提供了和現下這個時代一樣的多元價值,供我們自在選擇。我更感謝當代能有如查爾斯這般心胸寬大有智慧的先行者,以文字和行誼作陪,一同徜徉在威士忌的美好之中,不覺孤單。
 
  (本文作者林一峰為蘇格蘭威士忌最高榮譽執杯大師[Master Keeper of the Quaich],迷戀威士忌三十餘年並樂此不疲,致力於推廣宣揚威士忌等烈酒的品飲文化。「威士忌達人學院」創辦人,現為「小後苑」、「後院」等餐酒館經營者,並開設威士忌YouTube頻道「執杯大叔林一峰」。)
 
本書簡介
 
  本書的出版緣起是我在1995年9月於布魯塞爾(Brussels)的一場演講,為紀念比利時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協會(Scotch Single Malt Whisky Society)的成立。在那場演講中,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何所有的麥芽威士忌都不一樣?」我於是借用了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在被人問到將如何描述蘇聯時的回答,稱麥芽威士忌是「裹著神祕、穿著謎團的一道謎語。」
 
  值得高興的是,這是道千古之謎。不過,即便如此,我仍試著在本書揭開謎底,並以各種角度嘗試理解此謎團;與此同時,我仍將那位聽眾的提問放在心底。因此,在我快速爬梳蘇格蘭威士忌歷史的過程當中,僅短暫為了「風味的形成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而停下腳步,例如蒸餾器的設計或稅收制度等創新做法。我在探尋原料與生產的過程中不斷詢問:「製程中每一階段對於威士忌整體風味的貢獻為何?」關於蘇格蘭不同地區之間麥芽威士忌的差異,我主張透過「地理風土」的觀點來看待。
 
  是的,蘇格蘭就是這道謎題的核心,麥芽威士忌則是蘇格蘭的精髓。每啜飲一口麥芽威士忌,都能令人想起其誕生的這片土地——泥煤屋和香桃木(bog myrtle)、湖泊和海灣上的日光、山間的雨水、潔白的沙灘與鹽霧——稍縱即逝的氣味。麥芽威士忌同時也描述了蘇格蘭的人們,包括發展出蒸餾工藝的強悍農人、面對律法壓力仍維持蒸餾火焰不滅的無畏「走私者」,以及十九世紀後半葉,靠著威士忌買賣,為蘇格蘭打造出國際市場的傑出企業家。在麥芽威士忌的影響中,我們也能看見其承襲了蘇格蘭人的二元性精神——既熱情且理性、既浪漫又諷刺、既神祕而多疑、既英豪又怯懦,同時充滿著歡笑與絕望。正如蘇格蘭作家麥康達克(JP McCondach)在《滿腹牢騷的蠕蟲》(暫譯,The Channering Worm)中寫道:「威士忌深受成癮與毀謗之人濫用,它是如此複雜地單純,以純淨的本質衍生出萬般影響,且無人得以戰勝。」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173985
  • 叢書系列:生活新知館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x 1.9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生產用水
 
民俗傳說與傳統一般認為,單一麥芽威士忌彼此之所以不同,全是因為水的緣故。即使到了今日,許多蒸餾廠員工仍以迷信的敬畏之心看待自家用水,而管理階層則竭盡全力保護水源與水質的純淨,他們會直接購買集水區土地,並控制土地的使用方式。
 
▍硬水與軟水
 
人們經常認為最佳麥芽威士忌必須以軟水(酸鹼值低的水)製作。「軟水湧升自泥煤,並流經花崗岩」,正是一句頗為古早的行銷用語。這是因為花崗岩的硬度很高,不會讓任何滲透或流經此處的水帶上任何礦物質。許多知名蒸餾廠都會在水逮到機會與泥煤接觸之前,就從水井或水泉中將水取出。有趣的是,部分最有名的威士忌使用的是硬水,例如格蘭傑、格蘭昆奇與高原騎士,這些廠商亦振振有詞地聲稱水中富含的礦物質,能賦予威士忌辛香調性。實際上,諸如鈣、鎂與鋅等某些礦物,確實被視為發酵良好的關鍵,儘管麥芽本身通常就具備足量的礦物質。
 
水對於發酵過程的影響,主要在於酒精產量,而非風味,但兩者亦緊密相連。許多蒸餾師都曾告訴我,酒精產量高將不利風味產生。這是因為在水中微生物與大麥及酵母的交互作用之下,威士忌風味便會增強,與此同時,酒精產量則會降低;細菌與礦物質含量也會影響發酵,原理如同釀造啤酒。
 
此外,酸鹼值低的水不一定就能做出更美味的威士忌,雖然知名威士忌專家麥克道爾教授認為,既然軟水是比硬水還要理想的溶劑,那麼軟水在糖化過程必能從麥芽萃取出更多物質。「以倫敦硬水泡的茶比用軟水泡得好喝多了,因為我們都知道軟水會從萃取出更多帶苦味的草酸(oxalic acid)。某些人會因此出現刺激尿道的反應。柯科迪(Kirkaldy)議會更一度做出茶比威士忌對人體更有害的結論。」也有人認為,水中若含二氧化碳,以及來自泥煤能產生酸性物質的細菌,就能增強溶解度,因此,流經泥煤的軟水便是最佳用水。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科普、飲食、電腦】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