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鍛鍊大腦、閱讀抄寫,中世紀僧侶如何抵抗分心的技巧

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鍛鍊大腦、閱讀抄寫,中世紀僧侶如何抵抗分心的技巧

The Wandering Mind: What Medieval Monks Tell Us About Distraction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分心不只是現代人的通病,只要是人就會分心!◢

  在3C爆炸的時代,你會因為資訊過多而困擾嗎?
  你會因為動不動想查看訊息而無法專注嗎?
  你曾懊惱為什麼容易分心嗎?
  你曾吶喊為什麼一想專心,大腦就當機嗎?
  你可能以為是被資訊轟炸帶來的後遺症,因為需關注的事物太多,但還沒真正徹頭徹尾了解一項事物的核心,焦點又迅速地轉移……
  你對這種情況感到沮喪嗎?甚至想隱居山林重新找回最純粹的自己嗎?
  作者潔咪.克雷納透過挖掘中世紀僧侶的史料告訴讀者,早在科技發展前,分心的現象就存在了!

  都是惡魔惹的禍?!
  當我該認真工作時,卻回憶著聚會和談天;
  當你該專注閱讀時,卻滿心想洗澡和睡覺;
  當他該全身心面對上帝時,卻幻想美食和性愛……
  中世紀僧侶的分心狀況,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多!

  生活在中世紀的僧侶也無法抵擋分心,但偏偏專注是他們一生的課題!中世紀僧侶遠離塵囂,隱居在修道院、山洞,甚至墳墓裡,可是他們的思緒仍經常飄走,無法全神與上帝連結,分心是僧侶最大的人生挑戰。他們唯有直視問題的癥結點,轉化為改變生活的動能

  本書以詼諧、有趣的小故事說明僧侶如何與無所不在的「分心魔鬼」抗爭,他們控制睡眠、清淡飲食、安排每天行事曆、設計閱讀技巧,進而鍛鍊大腦與心智等,在在與21世紀的人所面臨的問題相似。作者透過史料和心理學探索,中世紀僧侶告訴我們如何找回專注力。

  ◆專注力法則
  1.二十一世紀的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發現,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種非反射性的任務。大腦只能在不同的任務和網絡之間來回切換,很快就會開始表現欠佳。在僧侶看來,如果沒有切斷這些所有潛在的「東西」,你就無法真正專注。

  2.俗世──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俗世令人分心的各種事物──不管在哪裡都找得到你。專注力可能因為集體行動而受益,也可能因為其他人的存在而動搖。

  3.今天,我們通常認為視覺是最有可能使我們分心的感知,但在古代晚期和中世紀初期的修道院認為,言談比視覺更令人分心。

  4.身體會制約一個人的經驗、感知與觀點,反過來,非生理的活動也會形塑身體。身體不僅是一面鏡子,也是性靈健康的工具。僧侶希望訓練自己的身體,以幫助心智,但是他們也希望訓練自己的心智,以幫助身體,進而又能幫到心智。

  5.一個人的腦袋總是不斷翻攪各種思緒,因此倒不如經常閱讀並深入思考,改善心智所處理的素材。最終,你讀的書會把心智「塑造」成這本書的另一個版本。應該閱讀的是自己的內心,而非任何手稿的內容。

  6.完全淨空你的腦袋是不可能的,不管你多不喜歡腦中的內容都一樣,但是你可以在腦中放不一樣的東西、重新整理它,進而讓它充滿你真正在乎的事物,同時讓自己更容易取用這些事物。想要更熟練地運用記憶,第一步是要觀察什麼因素使事物容易記憶,再根據觀察的結果設計記憶。

  7.圖像是要鼓勵讀者仔細研讀蘊含其中那些困難卻吸引人的謎題,在過程中形塑一套豐富的概念和記憶,即使手稿不在眼前也能在腦中回想。另外也能幫助讀者整理記憶,以便從中學習新事物。

  8.觀察自己的思緒只是後設認知的開端,還應該調查令人分心的念頭、找出它們的源頭,而「洞察」正是指涉這個偵查工作的用語。洞察使僧侶在察覺自己的思緒後,能跟思緒保持距離,這樣如果一閃而過的是邪念,他們就不用嚴厲地批評自己。

  9.看似隨機出現的念頭並不是全部都有問題,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僧侶的任務是要懂得分辨這兩者。

  10.專注感覺是一件很個人的功課,但是它所培養的察覺和評估世界的方式同時也具有高度的社會性。專注需要一輩子的努力。

好評推薦

  跨界專注推薦(依來函順序排列)
  李昆霖(佐見啦生技公司創辦人/提提研創辦人/內觀者)
  謝金魚(歷史作家)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各界推薦語
  潔咪‧克雷納的研究透徹、文字迷人、充滿人性,帶我們進入基督教苦修運動前幾百年歷史的核心之中。這本書以充滿感染力的同理心,讓讀者深切體會當時的男男女女──遠至愛爾蘭、波斯灣和中國西部──為了探索心智的運作方式而做出極大努力所產生的興奮情緒、策略和風險。幾乎不曾有過這麼一本書以如此強大的熱情與認識呈現出遠古時期的大變革,同時點出這些發現跟我們混沌世界之間未曾斷過的關聯。──彼得.布朗(Peter Brown),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榮譽退休歷史學教授

  這絕對不是一本由中世紀僧侶來教你如何冥想的書。這些被認為擁有一切解答的僧侶所寫的文字……充斥著為了克服這個世界令人分心的事物所面臨的挑戰、挫折、甚至失敗經歷。潔咪‧克雷納揭露了修道院靈性的奇幻世界,卻也證實了今天的我們儘管對宇宙感到困惑、擔憂的事情其實跟他們很像。這是一本迷人且令人信服的著作。──保羅‧弗里德曼(Paul Freedman),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歷史學教授

  潔咪‧克雷納在本書證實了我們以為跟現代生活有關的許多問題,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男男女女身上就出現。這本書研究做得相當透徹,同時可讀性高,每一頁都以生動的細節敘述了從愛爾蘭到中國許多充滿魅力的個人的生平事蹟。其中一些人我們馬上就能感同身受,也有一些人我們難以理解,他們全都在適應新的思考方式,並創造革新的技巧,以專注於對他們而言真正重要的事物。在克雷納的筆下,怪異的事物顯得有理、直覺熟悉的東西變得令人懷疑。這本精彩的著作會讓你對人類的創意大感驚嘆,並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塞布‧福克(Seb Falk),著有《光明時代:驚人的中世紀科學史》(The Light Ages: The Surprising Story of Medieval Science)

  潔咪‧克雷納闡述中世紀僧侶為了控制自己的心智所發起的複雜人道戰役,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呼籲我們更嚴肅、更謙虛地面對當前這個分心的時刻。──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著有《深度數位大掃除》(Digital Minimalism)、《Deep Work深度工作力》(Deep Work)

  內容豐富、深入異地過往,卻又充斥著我們共通的人性。我很享受在閱讀的過程中被帶領認識一個我所知甚少的時代,並在那裡學到一些關於我自己的事。──露絲‧古德曼(Ruth Goodman),著有《維多利亞時代生活實錄》(How to Be a Victorian)、《都鐸王朝生活實錄》(How to Be a Tudor)

  一位機智幽默、很棒的作家。在這本書,克雷納的文字沒有帶有懷舊色彩,而是真實呈現過去的樣貌——怪異至極,但在專注力的議題上卻又令人不悅地熟悉……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包括僧侶試圖操控自己的記憶、重塑自己的心智所使用的方式,還有他們在做這些事情時表現出的急迫感,因為他們知道就算消除了所有生理方面的誘惑,危險仍舊潛伏。──凱西.塞普(Casey Cep),《紐約客》(New Yorker)

  一個人過著禱告和隱世的生活,從不代表他不會分心。如同潔咪‧克雷納在她的新書中所呈現的,古代晚期和中世紀初期(約西元四到十世紀)的僧侶曾經奮力奪回自己的專注力……非常迷人……作者運用了我們對分心這件事的文化執著訓練我們轉移焦點,引導我們從自己關注的事物轉向對僧侶生活的認識。──珍妮弗.沙萊(Jennifer Szalai),《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這本書條理清晰且生動地檢視了早期基督教僧侶如何創造各種思考習慣,以便「把自己的心智與上帝連結在一起」,開啟「超越時空的宇宙全景視野」。在喬治亞大學擔任中世紀歷史教授的克雷納女士也在書中分享一些有趣的觀點,探討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和重視的事物……本書聚焦的不僅僅只有過去,它所蘊含的道理需要我們留心注意。──多米尼克.格林(Dominic Green),《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克雷納在這本機智易讀的著作中說明,那些拚命想要專注、努力不要分心的人很可能一直都存在著……如同克雷納所說的,專注是「各種狀態和程度的自相矛盾」,試圖透過縮小焦點來放大視野……這到頭來是一場內心的激烈奮鬥,而克雷納能把這些議題寫得這麼有趣,證實她擁有絕佳的敘事技巧……本書樂觀地提醒我們,這樣的堅持不懈是可以帶來成果的。──史蒂夫.多納赫(Steve Donoghue),《公開信評論》(Open Letters Review)

  除非你有驚人的自制力,否則分心很可能是你經常要對付的問題……潔咪‧克雷納的新書為這個好像只存在於現代的議題,提供一個出人意料的參照標準,那就是生活在數百年前的僧侶。他們應付分心的經歷可能會使你感到驚訝;這也可能是讓二○二三年減少分心的關鍵。──托比亞斯.卡羅爾(Tobias Carroll),《內在吸引》(InsideHook)

  克雷納是一位學者,但是她以簡樸的文字為非學術界的讀者寫下這本書,將她的研究發現用輕鬆的方式呈現出來。她的書超出平常對歐洲歷史的關注,探索了遠至卡達、伊拉克和伊朗的東方基督教修道院……克雷納研究這些社群的文獻,發現一套在庸碌世界中培養覺察的正確實踐做法。──大衛.陸爾森(Dave Luhrssen),《牧者快報》(Shepherd Express)

  你想解決分心的問題?歷史學家克雷納透過文獻告訴我們中世紀僧侶是如何努力找到專注力,也告訴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時人》雜誌(People)

  喬治亞大學的歷史學教授克雷納探討了分心這個歷久彌新的主題,探索中世紀基督教僧侶的行為習慣能給現代世界帶來什麼啟發……本書運用了橫跨整個中世紀基督教世界的多元一手史料,寫出宜人易讀的成品。這是分心問題不只存在於今日的絕佳證明。──《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喬治亞大學歷史學教授克雷納(著有《中世紀初期西方世界的豬軍團》﹝Legions of Pigs in the Early Medieval West﹞)在這本精彩的歷史書中檢視了中世紀基督徒僧侶是如何對付分心……本書內容詳盡、非常容易理解,為人類最古老的關注議題之一帶來新觀點。讀者一定會受到啟發。──《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潔米.克雷納


  美國喬治亞大學歷史學教授,作品曾獲得美國中世紀學院和美國環境史學會等組織的獎項。她住在喬治亞州的雅典。

譯者簡介

羅亞琪


  畢業於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興趣廣泛,對文字、語言情有獨鍾,譯作包括《權力與王座:貿易、征伐與基督信仰,中世紀如何奠定歐洲強盛的基礎?》、《明信片串起的交流史:世界上第一個社群網絡的誕生與發展》、《波蘭國父畢蘇斯基:從民主信徒到獨裁領袖,影響二十世紀歐陸政局的關鍵人物》等。
 
 

目錄

各界推薦
他們怎麼形容分心?
 
導論——中世紀探討分心成因的背景
 
人的心智難免會「脫軌」
僧侶率先關注分心問題
分心到底是怎麼來的?
現代人能參考僧侶對抗分心的經驗
 
第一章俗世——分心的基本源頭
★專注力第一步:練習放下雜念,從一次專注一件事開始
 
現實生活的羈絆
物品和社交是必要的嗎?
打造自己內心的小室
該如何面對周遭紛擾?
社交是一把雙面刃
在這章我們能了解到……
 
第二章社群——讓人際關係成為助力
★專注力第二步:找到有相同價值觀的人,一起建立新的社會規範。
 
獨居好?還是群居好?
學著擬定行事曆吧!
心靈導師的重要性
同儕互助的重要性
社群內部衝突的破壞力
在這章我們能了解到……
 
第三章身體——讓生理自然而然影響心理
★專注力第三步:開始養生吧!打造懂得適可而止的身體。
 
妝點外表是否必要?
適度睡眠有益身心
性慾對心智的挑戰
吃營養的、而不是美味的食物
在這章我們能了解到……
 
第四章書本——透過不同視角閱讀,提升理解吸收力
★專注力第四步:設計自己的閱讀法,讓書本成為鍛鍊心智的夥伴。
 
書本也可能會有風險
每個人都該經常閱讀
善用編排技巧幫助閱讀
在這章我們能了解到……
 
第五章記憶——強化大腦,打造活用自如的寶庫
★專注力第五步:啟動感官力,整理大腦裡的元素,直至可靈活運用。
 
場景記憶法
圖像記憶法
冥想思考法
雨果的諾亞方舟冥想記憶法
在這章我們能了解到……
 
第六章心智——整合身心,思考著你的「思考」
★專心力第六步:隨時思考並檢視思考,進而刺激心智自主分辨。
 
善用洞察力審視念頭
培養後設認知能力
專注引發的超驗經歷
在這章我們能了解到……
 
結論——專注力是永恆的功課
 
謝辭
古代和中世紀的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35570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歡迎光臨心理相談所

 

內容連載

導論——中世紀探討分心的成因

你是否覺得現在比五年前、十年前或五十年前還容易分心?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這樣。在二○一二年的民調中,人們傾向把這個問題歸咎於壓力、重大人生轉變、睡眠不足以及(排名第四的)手機。二○一九年,由數據科學家和物理學家所組成的團隊則認為,集體分心的現象之所以越來越普遍,是資訊的洪流越來越龐大所造成的,想要引起我們注意的事物越多,我們談論或思索任何一件事的時間就越少,很快又得把焦點轉移到別的事物上。其他人則認為,分心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是因為媒體科技發展迅速、勞力與時間資本化以及全球連結加深的緣故,這些批評自從十九世紀就不斷有人激昂地提出。二○二二年,記者約翰‧海利(Johann Hari)匯集了十幾項慢性分心的原因,其中一些是相對近期才出現的,如「監視資本主義」和過度依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藥物。

我們感覺分心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但這樣想其實是不好的。記者和科學家都告訴我們,分心會帶來嚴峻後果,包括缺乏生產力、長期感到無趣、睡眠不足、成績變差、人際關係薄弱、發生車禍、缺乏個人成就感、喪失公民團結心。即使跟重型機械保持安全距離,一點點分心仍可能令人發狂。在這個一切都感覺在快速惡化的時代,遙遠的過往似乎特別吸引人。歷史學家很了解這種嚮往過去的衝動,很多不斷變動的社會都曾看向更早的時代,試圖尋找已經遺失、感覺比較安穩的黃金時期。以分心這件事為例,現代令人震驚的分心現象已經開始讓人們緬懷起被視為專注典範的中世紀僧侶。我們一廂情願地認為他們沒有這些問題、他們知道如何對抗分心。

不是只有現代學究把僧侶奉為楷模,就連中世紀的人也很佩服那些似乎從來不會分散注意力的僧侶。然而,僧侶自己很清楚,儘管他們沒有推特(Twitter)、YouTube或朋友發送的那些充滿連結的訊息串干擾,而且很多人都隱居,或是住在不鼓勵閒聊的修道院裡,但是他們其實總是不斷分心。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