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暑期閱讀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從遊戲與變幻透視人生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從遊戲與變幻透視人生

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 A Vision of Life as Play and Possibility

  • 定價:320
  • 優惠價:79252
  • 優惠期限:2024年07月15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如果人生是一場遊戲,你想怎麼玩?
是按照劇本照本宣科,抑是活出自己的傳奇?

  ★改變當代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的思想之書、1960年代環保運動重要舵手史都華.布蘭德的人生書單、啟發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賽門.西奈克寫出《無限賽局》的無限/有限概念;一本長銷超過30年的生活哲學經典之作,版權熱銷14國。

  世事遊戲,至少兩種。一種是有限遊戲,一種是無限遊戲。
  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詹姆斯.卡斯(James Carse)

  紐約大學榮譽教授卡斯在本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遊戲玩法。

  有限的遊戲在受限的邊界內遊玩,以獲勝、功成名就為目標,但最終玩家也受到過往成就頭銜的束縛;無限的遊戲則與邊界共舞,對生活有著無限想像,對每日意料之外的事物感到興奮,玩家不是為了爭輸贏而競賽,只是想要玩這場遊戲而希望遊戲能夠一直持續下去。

  當我們玩遊戲時,我們在做什麼?
  有限與無限遊戲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

  我們身處何方、為何玩遊戲、如何進行遊戲,卡斯優雅且睿智地探索了這些問題,以驚人的觀察梳理出哲學家眼中的競技世界,從運動場和棋盤上的有限遊戲到文化和宗教中發現的無限遊戲——讓我們所知道的一切得到啟發和改變。全書沿著卡斯令人拍案叫絕的新理解展開,從女演員如何扮演角色到性行為與繁衍,從邪惡的本質到科學的本質。

  最終,卡斯表示,有限遊戲可能會帶來財富和地位、權力和榮耀;但無限遊戲會提供更微妙、更宏偉的體驗。當「有限遊戲追求生命是嚴肅的,而無限遊戲追求生命是歡樂的」;因此,為什麼要停下來?這似乎是作者對讀者的詰問。為什麼要滿足於已經達到的成就與貢獻呢?為什麼不繼續玩遊戲呢?

  這是一本充滿洞察力與人生格言的作品,出版至今超過三十年仍經典不衰。

  有限遊戲是劇場化的,有著既定的劇本與情節;
  無限遊戲則作廢所有劇本,有著無限向前開敞的傳奇未來。
  邀請你一起登入無限遊戲的伺服器。

各界齊聲推薦

  許立宏|英國里茲大學哲學所博士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謝哲青|作家、旅行家

好評推薦

  ★關於這本書,他們這樣說★
  改變了我對人生、宇宙和其他一切事情的看法。——凱文.凱利(Kevin Kelly),科技趨勢大師

  一本被忽視的生活哲學經典。──大衛.查爾默斯(David John Chalmers),哲學家、認知科學家

  這本書讓人忍不住一讀再讀,值得我們仔細研究。——《全球概覽》(Whole Earth Catalog)創始人史都華.布蘭德(Stewart Brand)

  我對「無限遊戲」的概念非常著迷,以至於它深深地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最終我以卡斯教授的研究為基礎,撰寫了《無限賽局》,講述如何真正建立和保持一種「無限思維」。──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Thinkers50管理思想家

  一本非凡的小書……睿智而親密的伴侶,對真實的優雅提醒。──《腦心公報》(Brain/Mind Bulletin)雙月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詹姆斯.卡斯 (James P. Carse,1932-2020)


  作為一個無神論者,卡斯於紐約大學教授宗教學近三十年,多次獲得紐約大學傑出教學獎項,自稱他信仰「人類與存在意義的不可知性」,為之深深著迷。

  卡斯亦是一位勤奮的作家,寫了六本非虛構作品與一本小說,最為經典的著作《有限與無限的遊戲》,發想來自於賽局理論在一九八〇年代風靡大學各個學科,每周都有十數名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教師針對賽局理論開研討會,而卡斯意識到,這些討論總是圍繞著賽局的輸贏,如何同時最大化贏面、也讓輸的機率或損失降至最低,然而卻沒有人談論如何玩遊戲(Play Games),於是卡斯創作了本書,對遊戲的有限性和無限性做了區分,並成為生活哲學的經典,長銷不墜,至今有十四國語言版本。

譯者簡介

葉家興


  台灣苗栗人,台北建國中學《建中青年83-84》編輯。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士、經濟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商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金融學系副教授、香港精算學會諮詢委員會委員。著有《保險與理財:迷思和反思》、《陸生元年》、《未來事件交易簿》等,譯有《囚犯的兩難:賽局理論、數學天才馮紐曼,以及原子彈的謎題》、《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糧食戰爭》、《大話題:賽局理論》等。
 
 

目錄

第一章:世事遊戲至少兩種
第二章:没有人可以獨自參與遊戲
第三章:我是我自己的天才
第四章:世界中的有限遊戲
第五章:大自然是不可言說的領域
第六章:我們控制大自然是出於社會原因
第七章:神話引發了解釋,但不接受其中的任何解釋
譯後記:有點叛逆才好玩/葉家興
推薦文:在有限的人生中,敢於做無限的夢/許立宏


 
 

譯後記

有點叛逆才好玩
葉家興(本書譯者、香港中文大學金融學系副教授)


  儘管「賽局理論」不是我的專業領域,但在教學研究、著作和譯作中都沒少用到賽局的方法、概念與應用,因此初次接觸到這本書時,自然而然以為又是一本「賽局理論」框架的作品:裡面有玩家(players)、策略互動(strategic moves)、報酬(payoff),然後用經濟學方法理性計算各玩家的最佳策略。之後還有現實世界裡各種「賽局」的應用,如「囚犯難題」、「膽小鬼賽局」……等等。

  我錯了!

  本書作者跳脫了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以降,近百年來經濟學理性計算的賽局框架,將讀者帶入了千年以來人類更宏大的歷史、戰爭、社會、文化、藝術、權力、性愛、疾病、自然、機器、花園、宗教、神話等的種種賽局之中。

  原書使用的Games直譯中文為「遊戲」,不過Games在英文語境裡有更廣的含意,除了經濟學的賽局、世事人生的棋局外,通常也指各種競技比賽、包括田徑、球類運動,以及各種職業運動比賽等。但在中文裡,我們很少會看到「高爾夫遊戲」、「NFL美式足球遊戲」、「MLB職業棒球遊戲」或「NBA職業籃球遊戲」的用法。當然,文字的語境不斷演化,當代哲學大師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常把語言與遊戲作為對照,而美國哲學家舒茲(Bernard Suits)在近著《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The Grasshopper:Games, Life, and Utopia)更專對「遊戲」定義做翻案文章。或許「遊戲」二字在中文語境裡的含意會更開闊,「人生如戲劇」也不妨說成「人生如遊戲」了。

  何況隨著更多電子遊戲的開發,從傳統「競技型」的競速、運動、格鬥遊戲,到「劇本式」的角色扮演遊戲,再到更開放結局、接近「元宇宙」(metaverse)概念的遊戲也逐漸誕生。如《當個創世神》(Minecraft)之類的遊戲中,不一定有終局,也有著無限可能,端看玩家怎麼定義規則怎麼玩。由於這些自由無邊界的、開放想像的可能性不斷擴大,無限玩家創造作品的空間更大,不再限於傳統所認定的詩歌、音樂、繪畫、戲劇等藝術與文化的範疇。

  而筆者於翻譯、玩味原作過程中,也不禁聯想到以棋局對應遊戲之概念。以棋局比喻世事,比喻人生,在中文語境裡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如公元二一七年,三國時曹植〈王仲宣誄〉:「棋局逞巧,博弈惟賢。」又如元年,唐代杜甫《秋興八首.其四》:「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再如宋代(公元十至十三世紀)僧志文《西閣》:「年光似鳥翩翩過,世事如棋局局新。」

  中文裡的棋局,既是象棋圍棋的棋盤遊戲,也是興衰起落的人生世事。同樣地,英文裡的Games,也不僅是經濟學家分析的有限賽局,更有作者詹姆斯.卡斯(James Carse)所看見的無限棋局。例如,十七世紀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dt)的自畫像、一七八八年莫札特的《朱比特交響曲》(Jupiter Symphony,C大調第四十一號,作品K.551)、甚至公元前四百多年希臘神話中的伊底帕斯(Oedipus)故事,都是人類文化、藝術、神話裡不可重複但又邀請後世不斷再創作的原創瑰寶,這些都是無限棋局的例子。

  卡斯認為,世事棋局,至少兩種。一種是有限棋局,一種是無限棋局。有限棋局以取勝為目的,無限棋局以延續棋局為目的。朝代、國家、社會就像個有限棋局,有贏家有輸家,有開始但不免也有結束。而文化、藝術、神話就像無限棋局,在新玩家不斷加入的過程中,不斷自我延續,在不同時代的不同人群以不同語言締造新靈感與新作品,在改造中煥發新的生命力。除了他在書中提到的西方例子外,中國幾千年信史的文明中,也傳頌著許多不斷被後人改寫再造的作品,例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四大名著。當然也有李白、蘇東坡等典型的無限棋局玩家。他們的作品被後人反覆玩味,在與後人的跨時空對話中,不斷產生新作。

  相較有限棋局的贏家在贏得頭銜的過程中消耗時間(consume time),無限棋局則有重新定義時間的力量。無限棋局的玩家並不是消耗時間,而是創造時間(generate time)。因此,肉身的死亡對無限玩家並不是那麼影響重大。

  在作者眼中,有限棋局的玩家像是活在劇本裡(theatrical),在邊界內按照規則扮演規定的角色,為輸贏奔波。然而贏家是少數,劇本裡主角有限,絕大多數人都是配角。但無限棋局的玩家則活成傳奇(dramatic),他們是他們自己的天才,在自己的無限棋局裡扮演主角。他們探索邊界本身的修正與改變,時不時跨越邊界,並在需要時修改規則(使棋局得以延續)。因此,有限玩家戰戰兢兢,他們是嚴肅的(serious),對棋局的不確定性感到恐懼。然而無限玩家自得其樂,他們享受無限棋局,在棋局中感到好玩(playful)、自由,也對結果保持開放的態度。無限玩家心態放鬆,面對世事棋局有種從容不迫的鬆弛感。用流行的話來形容,他們很chill。

  譯作期間,驚聞「賽局高手」巫和懋因病在台北仙逝。作為巫老師1993年放棄美國終身教職返台後的第一批碩士班學生之一,深刻感受老師遊走於有限遊戲與無限遊戲場域的從容不迫。他在學術研究及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像個戰戰兢兢的有限玩家,永遠以最嚴謹的態度催促學生做最好的研究,邁向更頂尖的學府,發表更出色的論文,成為更卓越的學者。因為學術圈是競爭激烈的有限遊戲,必須理性計算,嚴肅以對。受此嚴格薰陶,他的不少學生取得了世界一流大學的博士學位甚至終身教職。但另一方面,老師的人生與教學過程中像是自得其樂的無限玩家,永遠帶著令人如沐春風的招牌笑容。他輾轉任教美國、台灣、大陸的多所名校,時雨春風,培育了許多年輕學子,滋潤他們生生不息,永無止盡的旺盛生命。因此,巫老師學術人生的有限遊戲雖然結束,但他的哲學人生的無限遊戲則仍持續前進,因為許多學生都在接續他的精神典範,百年樹人,啟迪一代一代年輕的美麗心靈,對未來無限開放。

  總之,感謝作者抽絲剝繭的洞見,讓我們明白了有限遊戲與無限遊戲的諸種差異,也對我們生活有了重要啟發。雖然每個人都綁在各種世俗瑣事的有限遊戲規則當中,甚至我們都可能必須按照預擬「劇本」成為母親或父親(有限玩家),但詹姆斯.卡斯提醒我們,世上還有各個領域無限遊戲的開放空間,即使成為人母或人父,我們也可以選擇「傳奇地」扮演母親或父親的角色(無限玩家)。

  如果找到值得我們大展身手的無限遊戲,那麼在優先順序上,我們一定總是選擇無限遊戲。因為,有限遊戲在邊界內玩,高度內捲,充滿壓力;無限遊戲卻是與邊界共舞,隨手而為,輕鬆瀟灑。感謝詹姆斯.卡斯給我們的鼓勵:找到適當的場域,發揮自己的天才,開創邊界,和規則玩。

  畢竟,有點叛逆更好玩。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83015
  • 叢書系列:WALK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4.8 x 20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
 
世事遊戲,至少兩種。一種是有限遊戲,一種是無限遊戲。
 
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2
 
如果某個有限遊戲存在最終贏家,它就必須有個明確的結局。當有人獲勝,遊戲就結束了。
 
當玩家們都同意誰是贏家時,我們就知道誰贏了。要確定誰贏得了遊戲,除了參與者的共識外,沒有其他絕對必要的條件。
 
決定勝負時,似乎還需要觀眾或裁判的同意。但事實上,如果參與者無法就勝負達成一致共識,遊戲就沒有得出決定性的結論,也沒有滿足遊戲的初衷。即使他們被抬出場外並被強行中斷競賽,他們也不認為遊戲已經結束。
 
假設參與者都同意了,但觀眾和裁判卻不同意,那又如何呢?除非能說服參與者,他們的共識是錯誤的,否則他們不會繼續遊戲,實際上他們也無法繼續。如果參與者相信遊戲已經結束,他們還會回到場上嗎?
 
除非參與者自由地選擇參與,否則有限遊戲就不存在。被迫參與的人,無法眞正參與遊戲。
 
不管是有限遊戲還是無限遊戲,都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原則:「誰參與,誰就自由地參與。誰必須參與,誰就參與不了。」
 
3
 
正如有限遊戲必須有個明確的結局一樣,它也必須有精確的開端。因此我們可以說,有限遊戲存在時間邊界,而所有參與者都必須同意這一點。此外,玩家們還必須同意建立空間和數量上的邊界。也就是說,遊戲必須在指定的區域內進行,而且必須由指定的玩家參與。
 
空間界限在每場有限衝突中都顯而易見,從最簡單的棋盤遊戲、球場比賽,到世界大戰皆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同意不轟炸海德堡和巴黎,並宣布瑞士不在衝突範圍之內。當戰爭中的一方造成不必要的過度傷害時,就會產生該方所宣稱的勝利是否合法的問題,甚至懷疑這是場戰爭,還是無端無理的暴力?美國內戰時,北方的薛曼(William Sherman)將軍從亞特蘭大一路燒殺到海邊,他是如此無視空間限制,以至於對許多人來說,北方的聯邦軍(Union Army)並不是合法贏得這場戰爭,因此戰爭也從未結束。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4/06/03
有限遊戲是為了「結束」而設計,其中的角色是為觀眾而撰寫和表演,因此可說有限遊戲是劇場化的(theatrical);而無限玩家避免任何終局,因此對未來開放,讓所有劇本作廢,稱為傳奇性的(dramatic)。

這讓我聯想到,小時候玩遊戲時,我總喜歡邊查攻略邊照著玩,深怕錯過任何一個遊戲細節;長大後我丟棄了完美主義,隨著自由意志玩,反而更能徜徉在其中,享受遊戲為玩家帶來的各種驚喜,也才開始意識到,透過遊戲能讓自己有所收穫和改變。

另外,書中舉的例子也讓我有所啟發:「扮演」一個母親的角色,是劇場化的;「選擇」成為一個母親,則是傳奇性的。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我才會堅持,在決定要生小孩前,要先釐清動機,且對旁人「鼓勵」生小孩的行為感到反感(但是非常歡迎用「理由」來說服我😘)。因為這會影響我接下來如何去面對養育小孩所帶來的挑戰:

有限玩家害怕無法預測的未來,訓練自己掌控各種可能性,造成他們使用嚴肅的態度面對人生;為了防止未來改變過去,他們必須隱藏自己未來的舉動,不讓對手知道。也因如此,他們的每一個舉動都必須具有欺騙性:假動作、分散注意力、虛假信息、誤導、神秘化。

而無限玩家做好了迎接未來驚喜的準備,在遊戲中抱持完全開放的態度,展現真實、充滿活力的動態自我,他們期望在遊戲過程中改變自己、豐富內涵,持續的自我探索及自我定義。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2024臉譜全書系展,電子書單書85折,任選二本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加碼(6/17-6/18)
  • 職場人
  • 天下文化(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