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止)
大陸惠臺政策對臺灣青年登陸之吸引力

大陸惠臺政策對臺灣青年登陸之吸引力

  • 定價:360
  • 優惠價:932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0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探討惠臺政策對臺青之吸引力及效用,有助深化對臺青年工作,促進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從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和國家統一進程。

  ◎本書包含綜合分析、案例探討、實證資料、文件選錄、訪談實錄,內容豐富詳實。
  ◎研究團隊包含兩岸青年研究生,研究結果具有重大實踐意義及學術價值。
  ◎惠臺政策是習近平新時代大陸對臺工作的重要抓手,又以「大陸惠臺三十一條」、「廈門惠臺六十條」為主要依據,本書有深入探討。

  大陸官方認為,青年對兩岸政治走向具有重大影響,
  因此大陸對臺工作重點對象之一便是臺灣青年。
  惠臺政策主要包括國家層級之「大陸惠臺三十一條」
  與地方層級之「廈門惠臺六十條」,
  本書具體探討它們對臺灣青年登陸發展之吸引力,包括:
  效用之層次分析、吸引力弱化之要因、效用提升之路徑等,
  研究結果具有重大實踐意義及學術價值。

  如何貫徹落實惠臺政策,
  切實吸引臺青登陸學習創業工作生活,
  推動臺青從所謂「天然獨」轉化為「後天統」,
  無疑是大陸對臺政策尋求解決也必須解決的嚴峻課題,
  而本書能提供確實的指引。

  除了大陸提出的惠臺政策,
  再加上臺灣真實的民心所向和文化所趨,
  對於未來,我們應該有信心,也應該有耐心,
  相信兩岸認知最終會走向「共情」的方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文壽


  福建廈門人,北京大學學士、碩士、博士,歷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編輯、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現任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專攻東亞史、臺灣問題與兩岸關係、移民與國際關係。

 
 

目錄

緒言

綜合分析 大陸惠臺政策對臺灣青年登陸之吸引力
一、前言
(一)選題緣起與研究價值
(二)惠臺政策輿情簡評
(三)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點及創新之處
二、研究概述
(一)調研概況
(二)差異性
(三)政策認知度
(四)發展意向
三、惠臺政策效用之層次分析
(一)具體分析
(二)總體分析
(三)深度分析
四、惠臺政策吸引力弱化之要因
(一)臺灣:本質矛盾制約效用
(二)大陸:政府治理缺乏效用
五、惠臺政策效用提升之路徑
(一)全面完善政策內容
(二)雙向強化政策執行
(三)多維提升治理效能
(四)深度重塑兩岸認同
六、結語
案例探討 廈門惠臺政策對臺灣青年之落實
一、前言
二、案例探析:陳振銘、許思政、戴婉純
(一)陳振銘:廈門富創通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執行長
(二)許思政:閩臺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執行長
(三)戴婉純:止觀園茶坊老闆
三、惠臺政策內容梳理及分析
(一)扶持臺青創業政策
(二)廈門市區二級政府的臺青創業政策
(三)廈門市的臺灣人才引進政策
四、典型案例之政策適用及落實
(一)案例一:陳振銘
(二)案例二:許思政
(三)案例三:戴婉純
五、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一)存在問題
(二)對策建議
六、結語

實證資料
一、臺灣青年訪談實錄
TWY01訪談實錄
TWY02訪談實錄
TWY03訪談實錄
TWY04訪談實錄
TWY05訪談實錄
TWY06訪談實錄
TWY07訪談實錄
TWY08訪談實錄
TWY09訪談實錄
TWY10訪談實錄
TWY11訪談實錄
TWY12訪談實錄
二、臺灣青年專題訪談彙編
(一)大陸生活和工作期待
(二)惠臺政策認知及評價
(三)兩岸政黨及政治制度
(四)臺灣青年與兩岸關係
三、習近平《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講話訪談簡錄

文件選錄
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一)積極促進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
(二)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
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一)為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
(二)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
關於支援臺灣同胞臺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
關於進一步深化廈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一)關於經濟交流合作方面
(二)關於社會文化交流合作方面
(三)關於臺灣同胞在廈學習實習方面
(四)關於臺灣同胞在廈就業創業方面
(五)關於臺灣同胞在廈居住生活方面
關於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來廈創業就業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二、工作目標
三、主要措施
四、組織保障
廈門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扶持辦法實施細則
湖裡區關於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創業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申報條件
第三章 支援內容與標準
第四章 申報與認定
第五章 附則
湖裡區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扶持內容、標準
第三章 申報與認定程序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五章 附 則
思明區落實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優惠政策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扶持內容及標準
第三章 辦理程序
第四章 附則
思明區落實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優惠政策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扶持內容及標準
第三章 辦理程序
第四章 附則
思明區進一步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優惠政策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扶持內容
第三章 辦理程序
第四章 其他說明
集美區關於落實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來廈創業就業政策的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適用範圍
第三章 獎勵政策、申報條件和標準
第四章 申報主體、申報程序
第五章 附則
集美區關於落實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政策的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適用範圍
第三章 獎勵政策、申報條件和標準
第四章 申報主體、申報程序
第五章 附則
海滄區引進臺灣人才暫行辦法
第一章 人才條件
第二章 人才優惠政策
第三章 企業機構扶持政策
第四章 附則
海滄區引進臺灣人才辦法(修訂版)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政策獎勵和申報條件
第三章 企業機構扶持政策
第四章 附則

 
 

作者序

  突如其來並肆虐兩岸的新冠(COVID-19)疫情和民進黨執政下兩岸關係發展的遲滯狀態,導致我們最初設想的追蹤研究胎死腹中。2018年2月大陸《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三十一條」)出臺後,我們立即著手以臺灣青年為對象研究惠臺政策對臺灣同胞登陸之吸引力,幸得兩岸各方尤其臺灣青年支持,到2019年初完成第一期目標。其後,2019年11月《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二十六條」)、2021年3月17日《關於支援臺灣同胞臺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農林二十二條」)等先後推出,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追蹤研究和比較分析的時間節點和內容對象,但前述原因加諸我們的畏難情結和躺平心態,最終造成本研究以虎頭蛇尾的方式結束,很像大陸各地屢見不鮮的「爛尾樓」「半拉子工程」。

  其實,幾年來我們一直沒有勇氣將第一階段形成的文稿公諸於眾,畢竟只是科學研究之階段性的基礎素材,還稱不上名符其實的學術作品。但也許是「敝帚自珍」的心態使然吧,我們自以為至少文稿中的調查資料和訪談資料不無參考價值,因此幾經猶豫後還是忍不住不揣淺陋決定付梓,冀望各界方家感興趣者不吝指教,不屑者一笑置之。

  我們感謝接受調查和訪談的臺灣青年和其他各界人士,真誠地感恩他們的付出,儘管很遺憾未能一一列舉其尊姓大名,並為尊重隱私而不得不割愛一些訪談記錄。

  我們的研究團隊主要來自華僑大學,特別是經濟金融學院和國際關係學院的學生;既有大陸學生,也有臺灣學生,還有其他國家的國際生,他們是:邱曄鍵、陳冠穎、崔祐瑋、尹威皓、陳南君、張家毓、林詩怡、楊雅築、江尚軒、許蕎宇、宋昱德、李雅芬、唐麗、汪喬鑫、陳惠、馮捷、盧治成、陳敏、李祺展、尹星宇、向光榮,以及林XX、林XX、黃XX、李XX。

  在現實生活和學術探討中,「移情」「同理心」「換位思維」實際上並不容易,我們儘管力爭客觀、持平、公正,但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從大陸視角出發,可能難免主觀、片面以至於偏見,自以為是且一廂情願地強調大陸惠臺政策措施之正向的、積極的效應。職是之故,我們期待能夠更多地看到、聽到臺灣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各界「反方」和「他者」之別具隻眼的觀察和高見,以揭示兩岸尤其臺灣真實的民心所向和文化所趨,最終達成兩岸「大義覺迷」,進而「共情」達至「上善至水」之臻境。

  對於未來,我們應該有信心,也應該有耐心,相信兩岸認知最終會走向「共情」的方向。

陳文壽
2023年11月於廈門杏林灣邊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643383
  • 規格:平裝 / 270頁 / 17 x 23 x 1.3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綜合分析
大陸惠臺政策對臺灣青年登陸之吸引力

一、前言

(一)選題緣起與研究價值

中共中央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1月2日在《告臺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的講話——《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中提出:「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兩岸青年要勇擔重任、團結友愛、攜手打拼。我們熱忱歡迎臺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築夢、圓夢。兩岸中國人要精誠團結,攜手同心,為同胞謀福祉,為民族創未來!」由此可見,大陸認為青年對兩岸政治走向具有重大影響,大陸對臺工作應該以臺灣青年(「臺青」)為重點之一。以惠臺政策,包括國家層級之「大陸惠臺三十一條」與地方層級之「廈門惠臺六十條」為個案,具體探討大陸惠臺政策對臺青登陸發展之吸引力,無疑具有重大實踐意義及一定學術價值。

政治學理論認為,人生每個政治階段總是與特定的價值取向、思考模式和行為方式相聯繫;青年爭取獨立人格、尋求自我定位與社會價值實現等使之形成更強的政治意識和批判能力。當代臺灣地區嚴重的「去中國化」的時空環境,導致臺青的「臺灣主體意識」日趨強烈並被導向「臺灣獨立」,形成所謂「天然獨」世代,對兩岸關係發展和國家統一進程產生消極的影響,2014年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反服貿事件」即「太陽花學運」即為明證。毋需贅言,當代臺青未來依然有巨大的發展時間和空間,將成為臺灣社會各領域的中堅,尤其是可能進入政治決策層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臺灣的未來走向,他們的訴求和認同必然對臺灣民意及其走向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如何貫徹落實惠臺政策,包括「大陸惠臺三十一條」及「廈門惠臺六十條」,切實吸引臺青登陸學習創業工作生活,推動臺青從所謂「天然獨」轉化為「後天統」,無疑是大陸對臺政策尋求解決也必須解決的嚴峻課題。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2024臉譜全書系展,電子書單書85折,任選二本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自然生態展(止)
  • 運動瘦身展(止)
  • 考情中心